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民族发展史喀拉苏乡中心学校赵江山目录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发展简史民族的相关概念
各民族团结奋斗统一的历史进程新疆多民族聚居、交流情况及影响四、一、二、三、五、结论一、民族的相关概念(一)国家与民族(二)民族的“源”与“流”2.国家与民族的区别(1)产生的原因不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以政治方面的原因为主要力量把人们联系起来的,即以强制力量把人们联系在一起。而民族则是以经济、文化、语言、地域等因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是在上述因素的合力下把人们自然的联系在一起的。(2)国家的消亡与民族的消亡规律不同国家的消亡是在阶级消灭之后。而民族的消亡则是在阶级消灭继而国家消亡之后才会出现。(3)国家和民族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是以地域来划分居民,并以公共权力来维护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形式,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单一式(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机关、一个国籍),也可以是复合式(联邦制、联盟国家)。而民族虽有共同的地域,但更多地以共同的语言、经济、文化、心理等维持其存在。(4)国家与民族的“边界”不同领土是国家的四个要素之一,有领土必然有边界(陆、海、空),并且其边界一般而言是确定的。但民族的“边界”与国家的边界有时是重合的,即形成单一的民族国家。但更多的则是不重合的,即一国之种包括多个民族,形成多民族国家;或一个民族分布于多个国家,形成跨国(境)民族。(5)国家与民族的稳定性不同国家可能由于政治、领土等方面的原因而发生改变。如苏联、南斯拉夫。民族一旦形成就具有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性,其发展则体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如古代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曾经灭亡,但犹太民族却未因其国家的灭亡而灭亡,而继续存在,并最终重新建立了以色列这个国家。(2)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有联系国家可以运用其公共权力的强制暴力限制分裂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团结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又可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发展。(4)国家的疆域与民族的分布区域常常交错重叠步入近代社会之前,中国境内就存在着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的人们共同体,但他们并不被称作“民族”,而多称为“某某族”、“某某族类”等。只是当“民族”的概念传入中国之后,才使用了这一概念来指称这种群体。尽管他们的文化不同,但他们已共同认同所属的以“皇帝、朝廷”为中心的国家。因此西欧的“民族国家”与中国的多民族共属一个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事实上,如果以人口的90%以上属于同一文化民族的标准确定民族国家的话,当今世界上近190个国家中只有还不到十分之一的国家属于这一类型,其中多数位于西欧,而其余九成以上的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
——王逸舟《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5.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从国家的四个要素即国民、领土、政府、主权为原则,根据历史史实,我们可以明确看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四个特点:第一,“中国”这一国家中的人民,是由多民族构成,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也是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无论是秦汉、隋唐、元、明、清等中央政权强大时期,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等国家政权分裂时期,汉族作为主体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一起构筑了密不可分的统一国家。
第二,历史上中国的领土、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发展的,历史上中国的边界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守卫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在历史上,由汉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参与,并在其中任职;而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大量吸收汉族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进入其政权机构,他们并不自外于中国。各民族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这些政权机构的建设,为国家的强盛作出了贡献。(二)民族的“源”与“流”民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其起源于氏族与部落。民族的形成正如大江大河的形成一样,其是一“源”多“流”的。所谓一源,是说一个民族的最早由氏族、部落进而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源”;所谓“多流”是指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后,吸收、融合的其他的氏族、部落、民族,这些被融入的都被称为“汇入之流”。如同我们所说的长江之源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域,许多现有民族都是有历史上的多个民族形成的。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族,多民族聚居生活的地方。新疆地处亚洲腹地,位居东西方陆路交通的孔道,历史上由于自然、社会或战争等原因,各不同种族、民族的人群纷纷来到这里。他们或通过这里徙往它处,或征服当地居民留居此地,或被当地居民同化融入当地居民之中。于是,这里遂成为各种族、民族迁徙的通道,角逐场和交汇融合的留居地。在这种你来我往的迁徙交融过程中,就形成了新疆复杂的民族关系和人种、民族特色。二、各民族团结奋斗统一的历史进程(一)秦汉时期的西域诸民族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与汉人(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吐谷浑、悦般人(三)隋唐宋元时期西域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突厥人、吐蕃人、回纥人、契丹人、蒙古人(四)明清及民国时期新疆的民族迁徙与民族分布格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满、达斡尔(一)秦汉时期的西域诸民族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开始形成的时期。这时,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族属已较明确,见诸史籍记载的主要居民有: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与汉人。塞人
是公元前6至前5世纪左右从中亚及西伯利亚进入伊犁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汉初,塞人在月氏人的打击下,主支南徙罽(ji)宾(今克什米尔一带)。留居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则相继融入后来的月氏和乌孙人之中。
月氏人
早期活动于今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到天山、阿尔泰山东端之间的草原地区,以游牧为主。秦汉之际,月氏人北匈奴人打败,被迫西迁。他们打败当地塞人,进据伊犁河流域。后来月氏人在匈奴人和乌孙人的不断打击下被迫离开伊犁河流域向西南方向迁徙,进入中亚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留在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渐融入乌孙人和当地居民中。
乌孙人
早期于与月氏人和匈奴人一起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天山与阿尔泰山端之间。以游牧为主。秦汉初,乌孙人受到月氏人毁灭性的打击,部落瓦解。后在匈奴的支持下,打败月氏人,占据了伊犁河流域的丰腴之地。张骞通西域后,乌孙与汉朝结盟抗击匈奴,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重要力量。公元5世纪初,乌孙因柔然入侵,大部西迁葱岭中,不久为柔然所灭。留居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则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其他居民中。
匈奴人
早期与月氏人和匈奴人一起活动于河西走廊到天山与阿尔泰山端之间。以游牧为主。秦汉初,乌孙人受到月氏人毁灭性的打击,部落瓦解。后在匈奴的支持下,打败月氏人,占据了伊犁河流域的丰腴之地。张骞通西域后,乌孙与汉朝结盟抗击匈奴,成为汉朝抗击匈奴的重要力量。公元5世纪初,乌孙因柔然入侵,大部西迁葱岭中,不久为柔然所灭。留居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则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其他居民中。(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诸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中原地区处于社会大动荡大分裂和民族大迁徙与大融合的混乱时期。西域由于失去了中原王朝强有力的管理,也陷入了各地方政权之间不断的混战。这种局面给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吐谷浑等民族进入西域争夺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促进了西域各民族的大交汇与大融合。新疆在原有民族之外,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民族成份。首先进入新疆的是继匈奴之后崛起于蒙古高原的鲜卑人。鲜卑
是我国古代东胡人的后裔。早期生活在乌桓以北的大鲜卑山一带(今大兴安岭北段),并因此而得名。东汉后期,鲜卑崛起。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与柔然在漠北和西部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鲜卑
公元439年北魏攻灭北凉,进据河西,兵锋直达伊吾(今哈密一带)。随后,北魏先后派兵将柔然势力逐出鄯善、焉耆、龟兹等地,并在鄯善和焉耆设立军镇,驻兵镇守,并设西域校尉,进一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在鲜卑人立国及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与其争锋的则是原属鲜卑的柔然人。
柔然
柔然是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初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高原兴起的一个新的民族。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统一蒙古高原,自称“丘豆、伐可汗”(意为驾驭开张之王),建立柔然汗国,柔然人的足迹已到达焉耆以北地区。
414年以后,社仑从兄大檀为汗时,柔然已控制了西域的伊吾、高昌、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等地,与北魏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后在以北魏为中心的北魏、口厌哒、高车联盟的不断打击下,终于在555年被后起的突厥所灭。在柔然汗国灭亡的过程中,高车人起了重要的作用。留居西域的柔然部众随后融入后起的高车及突厥人中。
高车
丁零人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称为敕勒或高车。公元4世纪,高车游牧于色楞格河、土拉河及阿尔泰山东部一带,役属于柔然。
487年,高车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及其兄弟穷奇,率所部十余万户脱离柔然,进入西域,在车师前部西北(今乌鲁木齐市一带)建立高车国,并与北魏结盟,很快就控制了高昌、焉耆、龟兹、鄯善、于阗等地,成为西域的主导力量。但在与柔然人的征战中,屡战屡败。后在厌哒人的帮助下,高车于521年大败柔然,使柔然几乎亡国。546年,高车被柔然的属部突厥所灭。高车人大部份投奔东魏,余部以铁勒之名重现于历史之中。
口厌哒
口厌哒人是一个由车师、月氏、高车等民族长期融合而成的游牧民族。先秦时称呼揭或呼得,秦汉时称姑师或车师,南北朝时称其为口厌哒或滑。
5世纪初,呼得人和车师后部人在柔然的逼迫下向西南迁徙,进入阿姆河上游和中游,建立了口厌哒国。508年,嚈哒人越过葱岭,进入塔里木盆地,占领了疏勒、于阗、龟兹等城郭诸国,迫使高车退出焉耆。由于长期争战,嚈哒国势日衰,563年被新起的突厥和波斯所灭。在嚈哒争夺西域的同时,吐谷浑也乘虚而入,加入了逐鹿西域的行列。
吐谷浑
吐谷浑原为人名。4世纪初,吐谷浑率部由西拉木伦河西迁至青海湖一带立国。5世纪中叶,吐谷浑人进入西域,控制了于阗等地。490年以后,随着柔然、高车、口厌哒在西域争夺加剧,吐谷浑乘机从高车人手中夺得鄯善、且末。北魏鞭长莫及,遂封吐谷浑王伏连筹为都督西陲诸军事,征西将军领护西戎中郎将、吐谷浑王令其管理上述地区。由此,大批吐谷浑人迁居罗布泊周围地区,成为西域新的民族。
悦般人
匈奴人的后裔。东汉初年,北匈奴在汉军的不断打击下,主力逐渐向欧洲迁徙,老弱不能随行的人则寄居在乌孙东部的洧盘水一带,并由此而得名。到魏晋南北朝时,该部匈奴人数已达20多万人。5世纪初,柔然汗国强盛,多次西征乌孙,将其逐往帕米尔高原中,扶植悦般首领在其地建立了“悦般国”。425年,双方断交,彼此兵戎相见。悦般遂遣使与北魏结好,共同对付柔然。汉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仍,为了躲避战乱,不少汉人迁往河西,有的又从河西辗转来到新疆,以吐鲁番为中心,建立政权,将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制度推行到了新疆地区。
公元327年,前凉平定了反叛的西域戊己校尉赵贞之后,在车师前部(吐鲁番)设高昌郡。从西汉时起,这里就是戊己校尉屯田的地方,称高昌壁,故名高昌郡。黄巾起义、三国纷争、八王之乱,中原战乱不已,又有许许多多内地居民经过河西走廊逃入高昌,高昌的汉人越来越多。张骏根据这种情况,在这里设立了高昌郡,下辖高昌县、田地县、横截县和高宁县,这是郡县制首次推行到西域。
498年由汉人在新疆东部所建立的地方性政权——高昌麴氏王国,存在长达140多年,对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
魏晋时期,鲜卑、柔然、高车、口厌哒、吐谷浑等民族相继进入西域争战。由于他们与先居于此的匈奴、乌孙、月氏相互间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相同或相近,因此在这种争战动乱中,促进了这些北方民族的同化和融合。(三)隋唐宋元时期的西域诸民族隋唐时期,西域各族数百年的混战与动乱,以突厥的兴起与统一而告结束。新疆民族的发展与演变又进入了一个纷争交替的新阶段。突厥人吐蕃人回纥人契丹人蒙古人突厥人早期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后被匈奴所迫,南迁于贪汗山(今东部天山地区)。5世纪中叶,柔然势力进入准噶尔盆地,突厥人被征服,迫迁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552年,首领土门发兵攻打柔然,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突厥汗国正式建立。到木杆可汗时,突厥首先攻灭柔然残余势力,统一漠北,然后又东败契丹,北并结骨(今柯尔克孜),西破口厌哒后控制了以郁督军山为中心,东自辽河以西,西到西海(今里海),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尔加湖)的广大地区,统一了蒙古高原及西域广大地区。突厥汗国立国之初就分为东、西两部分。于583年正式分裂为东、西两汗国。东、西突厥大致以金山为界。西突厥位于金山以西,据有乌孙故地,建牙帐于焉耆以西、龟兹以北中部天山山脉的交通要地和水草丰美的鹰娑川(即今开都河上游的裕勒都斯谷地),是为冬都(南牙)。
619年,又在石国以北的千泉(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建立夏都(北牙)。到统叶护可汗时,西突厥势达极盛,控弦数十万,建牙帐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统叶护可汗死后,西突厥陷于长期的分裂混乱状态,逐渐走向衰亡。突厥的兴起,结束了3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北部和西部纷乱的割据局面,扩大了我国北部和西部政治统一局面的范围,为西域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和部分主体民族的形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就在唐朝与西突厥在西域争战之际,吐蕃也加入了这一争夺的行列。吐蕃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是由甘、青南下的西羌的一支发羌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而发展起来的。6世纪末,吐蕃兴起,建立国家,国王号称“赞普”。650年,松赞干布死后,大相禄东赞专权,他改变了松赞干布与唐和好的政策,在甘肃、青海和西域等地与唐朝展开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反复争夺。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西域兵力空虚,吐蕃攻取陇右、河西和安西四镇且攻陷北庭,占据天山南北大部分地区。
8世纪末9世纪初,回鹘与吐蕃在北庭展开激烈争夺。最后,回鹘占领北庭,并控制北疆部分地区,但南疆大部分地区均归附于吐蕃。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不断,对西域和河西的控制大为削弱。此时,西迁回鹘入居西域。866年,吐蕃在西域的势力逐渐退出,返归本土。吐蕃与唐朝在西域近一个半世纪的争夺中,在其控制区驻兵屯防,设官建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措施。不少吐蕃部落迁入塔里木盆地东南地区,对该地民族成份的构成和演变产生了很大影响。回纥人回纥人是605年至788年这一历史时期对今天维吾尔先民的称呼。回纥是“联合”、“结合”、“同盟”之意。回纥是丁零人的后裔,魏晋南北朝时为铁勒(别号高车)六部之一,被称为袁纥或乌护,隋时被称为韦纥,唐时被称为回纥,788年始称“回鹘”,以后又称畏吾、畏兀儿等,是我国古代北方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古老民族之一。
605年,韦纥部首领时健联合铁勒各部,结成联盟,号称回纥,起兵反叛突厥。630年,回纥与漠北诸部配合唐军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并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同时请唐朝在其地设官立制。唐朝遂在薛延陀、回纥诸部驻牧之地设置6府7州,在回纥部设瀚海都督府,封吐迷度为怀化大将军兼瀚海都督。从此,回纥与唐朝建立了密切关系。
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在攻灭后突厥汗国后,自立为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建牙帐于鄂尔浑河上游的乌德鞬山(今蒙古国杭爱山)。骨力裴罗遣使唐朝,唐玄宗封其为怀仁可汗,回纥汗国建立。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上表唐朝政府,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请将“回纥”改称“回鹘”。回纥汗国强盛时,其疆域“东际室韦,西抵金山,南跨大漠,尽有突厥故地”。
839年,回鹘汗国遭受天灾人祸,国势急剧衰落。840年,回鹘将领句录莫贺趁国内纷乱之际,勾引回鹘汗国的宿敌黠戛斯人攻灭回鹘汗国。回鹘汗国灭亡后,诸部居民分五支向外迁徙。其中,南下的两支,一部分进入中原,融入汉族之中;一部分不久因各种原因又返回漠北。西迁的回鹘人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设牙帐于甘州(今甘肃张掖),所以被人们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是今天甘肃省裕固族的来源之一。
奔向安西的回鹘人以西州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鹘政权,所辖部众称为“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宋辽时期,西州回鹘的疆域东起哈密,西至阿克苏,北至伊犁,南距吐蕃(今和阗、敦煌间),成为横跨吐鲁番、塔里木和准噶尔三个盆地的政权。高昌回鹘先后臣属于辽朝和西辽。蒙元时期,又一直作为蒙元的属国。回鹘人在与当地其他各族居民的共同生活、生产、交流中逐渐融合,发展成为近代的维吾尔族。另一支回鹘人,在其首领庞特勤的率领下,越过葱岭,进入今中亚地区,史称葱岭西回鹘。约在9世纪中叶,建立了喀喇汗王朝。该汗国强盛时,其疆域西起卡拉库姆沙漠,东至罗布泊,北到巴尔喀什湖,南尽阿姆河。王朝的统治中心前期在楚河附近的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之东),后来迁往喀什噶尔。葱岭西回鹘为了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信仰、语言和文字,而改信伊斯兰教,接受突厥语和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文字。这就为塔里木盆地居民的回鹘化奠定了基础。契丹人契丹人是东胡系鲜卑族宇文氏的别支。北魏时生活在今辽宁省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一带,过着渔猎和游牧生活。916年,契丹建国,后改国号为大辽。1124年,契丹灭亡前夕,贵族耶律大石率领部分契丹人来到西域,于1132年,耶律大石在打败喀喇汗王朝军队后,在叶密立城称帝,号噶尔汗(菊尔汗)。耶律大石建立的这个政权,史称“西辽”,又称“哈喇契丹”或“黑契丹”。随后,耶律大石又东征高昌,西灭花喇子模,控制了北到巴尔喀什湖和巴哈台山;西达咸海,统有花喇子模;东到哈密,领有别失八里;东南抵和阗;西南界阿姆河的广大地区。由于西辽统治者采取了较开明的统治政策,因此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各族人民多按其原有的方式生活着。作为统治者的契丹人,由于其数量不大,除少部分外,大多逐渐融入当地土著居民和后来的蒙古人中。蒙古人蒙古人是我国古代境内的少数民族,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12世纪末,蒙古贵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与其子孙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了地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蒙古西征及其对西域和中亚的统治,不仅导致了欧洲的民族迁徙,而且导致了中国北方及西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蒙古军队西征时,也有大量征发的女真人、契丹人、汉人、畏兀儿人和西夏人,其中不少成为驻守当地的军官和官吏。元朝建立后,为防止西北诸王反叛和解决驻军供应问题,忽必烈在灭宋以后,把大量的汉军、新附军和农民、工匠征发到西北,在别失八里、斡端(今和田)、哈密里(今哈密)等地屯田,并设置冶铸场,铸造武器和农具。同时,元朝政府也征调畏兀儿人屯戍云南,哈刺鲁人戍守京师。至于东西方商人的流动更是难以计数。蒙、元时期民族间的这种迁徙和流动,使各民族有了更广泛、更密切的接触,从而产生了民族间的同化和融合。元朝建立时,西域的大部分地区已处于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后裔的控制之下。1348年,察合台后裔秃黑鲁帖木儿登上汗位,在阿克苏建立东察合台汗国。他在位期间,用强制手段迫使天山以北的16万蒙古人改信了伊斯兰教。到马哈麻汗继位后,他用严酷的手段强迫尚未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部众皈依伊斯兰教,用马蹄钉钉入不信教臣民的头中。因此,在他统治时期,西域地区大部分蒙古部落都成了伊斯兰教信徒。随着蒙古人信仰伊斯兰教人数的增多,到叶尔羌汗国时,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部分蒙古人逐渐融入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各民族中。(四)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新疆诸民族
经过长期不断的民族迁徙、融合,到清朝末年,新疆地区已形成了以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俄罗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满、达斡尔等13个民族为主的,多种民族成份并存的民族分布格局,同时也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相互交往、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演变成为今天的新疆各民族。无论是当代的新疆各民族,还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而后已经消失的民族,他们都是或曾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维吾尔族经过长期的融合与发展,到清朝统一新疆时,维吾尔族已成为新疆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边及哈密、吐鲁番一带。
1680年准噶尔攻灭叶尔羌汗国后,除将其统治者迁押伊犁外,还将南疆部分维吾尔人迁至伊犁,种地纳粮,并把他们称作“塔兰奇”(即种地人)。清朝统一新疆后,又先后从南疆各城迁移维吾尔族居民6000多户至伊犁开荒种地。伊犁地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维吾尔族聚居区。随后,随着北疆农业的开发和社会发展,迁居北疆的维吾尔人不断增加,逐渐分布到乌鲁木齐、阜康、绥来(今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形成了今天新疆维吾尔族的分布格局。汉族自秦汉时起就不断进入新疆,但随着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的不断变化,许多汉族人被融合于当地民族之中。清朝统一新疆后,由汉族人组成的绿营军成为屯垦戍边的主力,遍布天山南北,随军商人和迁居新疆的农民成为新疆农业开发的生力军。哈密、吐鲁番、巴里坤、木垒、奇台、乌鲁木齐、阜康、吉木萨、昌吉、玛纳斯、呼图壁、伊犁成为汉族的主要聚居区。随着屯垦范围的不断扩大,迁居南疆等地的汉族人也逐渐增多。到清朝末年,汉族人已遍布全疆各地。民国时,由于中原战乱不断,不少汉族人进入新疆,散布天山南北,构成今天新疆汉族分布的基本格局。回族回族是由来自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细亚的穆斯林与汉人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新疆的回族,除元朝在新疆屯田、放牧的人员外,多是清朝统一新疆后,由于清王朝对回民的歧视和压迫,迫使西北陕甘回民西迁所形成的。1777年,河州王伏林“聚众念经,拒捕伤差一案”,牵连妇女、幼童2万多人被发遣新疆,安插在今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
1781年,甘、宁、青地区哲合忍耶教派的回民反清运动被镇压后,大批回民被遣发伊犁安插。1877年,清朝平定阿古柏后,将被阿古柏裹胁至南疆的回民及白彦虎残部安置在喀喇沙尔(今焉耆),使喀喇沙尔成为回族聚居区之一。还有一些是定居新疆的绿营屯田回族士兵。除此之外,从清朝统一新疆开始,回族商人的足迹就遍及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至清末,回族已遍布全疆各地。民国年间,随着甘肃回族军阀马仲英入新,大批回民涌入新疆,散布天山南北,形成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哈萨克族是由历史上曾经在伊犁河谷与中亚草原居住和活动过的许多部落和部族融合而成的。18世纪中叶,清朝平定准噶尔后,哈萨克中玉兹首领阿布赉汗向清朝政府上表称臣,在得到清朝政府同意后,部分哈萨克人迁入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塔城、伊犁地区游牧,成为今天哈萨克人的主要来源。
19世纪中叶,沙俄按不平等条约中的规定,实行“人随地归”,强行吞并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人。但是,划界后归入俄国的哈萨克人因不愿接受俄国的统治,又纷纷迁回中国境内。至清末,哈萨克族主要游牧于伊犁、塔城等地区。这一迁徙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连年发生自然灾害,阿勒泰的哈萨克大半流亡。民国时,有的迁到天山北麓的玛纳斯、昌吉、乌鲁木齐、奇台、木垒、巴里坤等地,形成了今天新疆哈萨克族分布的格局。也有少部分哈萨克人迁往甘肃、青海和西藏。柯尔克孜族
18世纪以前,柯尔克孜人主要活动在阿尔泰山以北的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在沙俄侵略势力的压迫下,被迫举族向西南方向迁徙。一部分迁到了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及其附近地区,成为今天新疆境内柯尔克孜人的主要来源。
1759年,清朝政府相继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统一新疆,布鲁特人相继臣服清朝。俄国据不平等条约“人随地归”的原则,将伊塞克湖、楚河、塔拉斯河、纳林河流域及帕米尔高原西部的柯尔克孜人划归俄国。到1884年新疆建省时,留在我国境内的柯尔克孜人,只占当时柯尔克孜总人数的1/20左右。至清末,他们主要分布在今天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乌什、喀什、塔什库尔干、阿克苏、莎车、英吉沙和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博乐、精河、巩留等地。蒙古族明清之际,分布在今新疆、甘肃、青海和内蒙古西部的蒙古族,称为西蒙古。该部蒙古人蒙元时期称之为“斡亦剌惕”,明代称瓦剌,清代称“卫拉特”、“厄鲁特”或“额鲁特”。
13世纪时,斡亦剌人生活在叶尼塞河流域,后扩展到额尔齐斯河两岸。16世纪时,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辉特部附之)、土尔扈特和和硕特四大部。17世纪初,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洪台吉(洪台吉即大台吉)作盟长时,准噶尔部势渐强盛,迫使土尔扈特部迁牧于伏尔加河流域。到噶尔丹时,准噶尔东进青海,南破叶尔羌汗国,西征中亚,控制了新疆及中亚的广大地区。
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统一新疆后,将战后余生的准噶尔人组成“厄鲁特营”,部署在伊犁和塔城一带,巡边戍防。1762年和1763年,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防务力量,清朝政府先后两次将驻守在张家口外的察哈尔蒙古官兵调至伊犁,组成察哈尔营,部署在今伊犁东北塔尔奇山之北,赛里木湖周围及博尔塔拉等地,屯牧戍防。
1771年,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后,清朝政府将由渥巴锡率领的旧土尔扈特部安置在喀喇沙尔(今焉耆)以北的裕勒都斯山、塔尔巴哈台的和博克萨里(今和布克赛尔)、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的济尔哈朗和精河一带。将由舍楞率领的新土尔扈特安置在阿勒泰一带。同时,将与土尔扈特一起回归的和硕特蒙古安置在博斯腾湖畔。这样就构成了今天新疆蒙古族分布的地理格局。塔吉克族
塔吉克很早就聚居在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地区,故有“世界屋脊的居民”、“云彩上的人家”之称。塔吉克人是属于欧罗巴人种的雅利安人,是从中亚草原迁到帕米尔高原的。17~19世纪,帕米尔西部什克南和瓦罕等地的一些塔吉克人,因不堪原居住地统治者的残酷压迫,东迁至塔什库尔干、叶城、皮山等地,成为我国塔吉克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为了躲避寇乱,许多塔吉克人从色勒库尔以及瓦罕等地迁往离边境较远的莎车、泽普、叶城等县。在当地维吾尔人的影响下,他们逐渐接受了维吾尔族的文化、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因此,这里的塔吉克人与居住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人尽管在文化、习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仍属同一个民族。目前,新疆的塔吉克族主要分布在塔什库尔干、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地。满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族源可上溯至商周时期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靺鞨,到宋元明时被称作女真。1616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1636年,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清。随着清朝对中国的统一,大批满族人或为官或驻防,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满族与汉族及其它各少数民族杂居的局面。自1755年,平定准噶尔开始,清朝政府即陆续征调满洲八旗到天山南北戍防、为官,成为新疆满族人的来源。辛亥革命以后,满族官兵退役为民,遂散布新疆各地。达斡尔族
达斡尔意为“耕耘者”,是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清初因隶属于“索伦部”,也称作“索伦人”或“索伦族”。至康熙初年,才出现“打虎儿”的译名,以后又常译为“达胡尔”、“达虎里”、“达呼尔”等。1953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
17世纪以前,达斡尔人主要分布在外兴安岭以南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河谷与东起牛满江(今俄罗斯境内布列亚河),西至石勒喀河的黑龙江北岸河谷地带。1764年,为了加强与巩固西北边防,清廷征调黑龙江索伦兵1018人携眷驻防于伊犁霍尔果斯,组成索伦营,其右翼为达呼尔驻防。他们屯牧戍边,生息繁衍,成为新疆达斡尔人的来源。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索伦营地被占,人员辗转到了塔城。辛亥革命后,达斡尔官兵退伍为民,主要分布在塔城的额敏县一带。锡伯族锡伯族的祖先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便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以射猎为生。1692年,锡伯人被编入满洲八旗之列。1764年,清朝政府为了加强新疆伊犁地区的防务,从盛京将军所属的盛京、开原、辽阳、抚顺等17处,抽调锡伯官兵1018人,连同眷属2146人迁移到新疆伊犁河南岸一带屯垦戍边。自1802年起,锡伯军民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在伊犁河南岸开凿出了一条长达200公里的大渠,引伊犁河水垦荒造田。从此,锡伯人民就在这里落脚扎根,建设新家园。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其名称来源于金帐汗国的乌孜别克汗。15世纪时,金帐汗国瓦解,占据着今西伯利亚西部和哈萨克斯坦广大地区的白帐汗国的居民们都笼统地被称作乌孜别克人。自15世纪30年代起,他们进入中亚,建立布哈拉、希瓦与浩罕三个汗国,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18世纪50年代,清朝统一新疆后,有许多中亚的乌孜别克商人来中国新疆经商。他们多在伊宁、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等城市活动,其中有些人就在当地定居下来,发展成我国的乌孜别克族。19世纪60~70年代,浩罕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又有不少乌孜别克人随之来到新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迁入新疆的乌孜别克人为数也不少。他们主要分布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喀什、莎车、叶城等地。俄罗斯族新疆的俄罗斯族是自18世纪陆续从俄国迁入的。当时迁来的多为来华贸易的商人。19世纪,随着俄国土地兼并的加剧,部分破产农民也进入中国定居。1851、1881年,俄国迫使中国分别签订了《伊塔通商章程》和《伊犁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新疆通商贸易的许多经济特权。一时间,俄罗斯商人接踵而至,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许多人就此留居于新疆。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及苏联农业合作化时期,又有许多俄罗斯人迁入新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俄罗斯人为了躲避战争的灾难,也在这时流入新疆,投靠亲友,散居在塔城、阿勒泰、伊宁、乌鲁木齐等地,成为今天新疆俄罗斯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塔塔尔族塔塔尔本是大兴安岭一带室韦中的一个部落,由于其势力强大,随蒙古军队西征欧洲至伏尔加河流域,影响巨大。15世纪中叶以后,“塔塔尔”逐渐成为喀山汗国及附近部落居民的名称。新疆地区的塔塔尔族,一部分是19世纪随着俄国土地兼并加剧,一部分失去土地的塔塔尔人从喀山经过伏尔加河下游、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来到中国的新疆。另一部分是从喀山、斜米列齐、斋桑等地来新疆经商定居下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又有不少塔塔尔人迁到新疆,主要是中、小商人和农民、手工业者。他们主要分布在伊宁、塔城和乌鲁木齐等城市中。
清代至民国时期,大致形成了今天新疆各民族的基本格局。这包括分布区域、民族数量、经济形态等。但这种基本格局并非意味着没有变化,因为新疆是中国的领土,必然存在着其他民族成员进入新疆从事劳动生产等活动。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1、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民族发展历史的主流。2、各民族团结合作始终是新疆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生命线。3、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借鉴是各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三、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发展简史(一)新疆汉民族发展史(二)新疆维吾尔民族发展史(一)新疆汉民族发展史汉时,西域就有汉人活动,这里的汉人,指中原人,当时不叫汉族,更应称之为“汉人”或“中原人”。汉人是西域新疆古老的民族之一,汉前的先秦称之为“秦人”,“秦”这个词,中外许多文献中都可以寻找到它的踪迹。在古老的西域新疆,汉人的来源可由以下构成:汉唐时期朝廷派往西域的使者(鼻祖当属张骞及其随从、历任西域都护府的都护及随从等)、通婚(如汉细君公主嫁乌孙王、龟兹王娶汉王朝嫁乌孙后所生女)、匈奴从中原掳掠的汉人奴隶(据《中国民族史》载有10万人之多)、投奔投降或被掳掠的文武将士(如李陵、李广利、中行说、赵信等)、西域王族子弟在中原习文武并嫁娶汉家男女(如莎车王的三个儿子)等。汉朝将西域纳入中原版图后,调遣大量中原汉人在楼兰(今若羌县一带)、伊循(今兵团36团米兰镇)、轮台、高昌(今吐鲁番盆地)等地实行屯田,这些汉人主要来自中原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南等地。汉朝在西域的屯田主要是军屯、犯屯、民屯和商屯等。西汉末年,汉人来西域很多,《后汉书.西域传》说“相望于道,一辈大者数百人,少者十余人”,一年之中“使多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丝绸之路形成于汉唐,当时为东方连接西方的重要贸易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不仅活跃着胡商,也活跃着汉商,随着贸易和时间的延续,汉商逐渐定居于西域各绿洲。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汉人多集中于西域楼兰、高昌,以耕田戍边为主。唐朝繁盛,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进入西域的汉人大量增加,主要集中于伊州(今哈密市)、西州(今吐鲁番盆地)、庭州(今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到玛纳斯县一带)以及安西四镇(今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并被唐中央政府设立的州县乡里所编入户。他们包括军人极其家属、农耕人员、商人及犯人等。宋元时期,以元朝蒙古大军带入西域的在军中服役的汉人为主,由于蒙古大军四处征战,汉人多被安置于庭州、伊犁等地。清朝时期,清政府平定西域准噶尔部叛乱(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对新疆实行大规模移民,主要是守边屯田,后把西域改称新疆(1884年建立新疆省),在惠远(今霍城县)设伊犁将军府,统辖整个新疆的军事、行政事务。此时,汉人成为移民新疆的主要人员构成,居住于巴里坤、木垒、古城(今奇台)、昌吉、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后因屯垦需要,汉人从上述地区迁往塔里木盆地四缘的喀喇沙尔(今焉耆)、吐鲁番、和阗(今和田)等地。光绪元年(1875),左宋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此时,湘军入疆,不少人定居,袁大化任新疆巡抚时,来了不少河南人,杨增新任新疆省长时,许多云南人到疆落户。另外,清代遗送的犯人来疆每年不下六七百人。(二)新疆维吾尔族发展史1、“维吾尔”名称的由来“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是今天汉文对“UYGHUR”一词的音译。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汉文献对维吾尔族的称谓,在书写上,不同时期有所不同。4世纪《魏书高车传》中出现的“袁纥”一词,是至今所看到的对“维吾尔”的首次汉译写法,同时期还有写作“乌护”或“乌纥”的。到6-7世纪的隋、唐之际,汉文献多把“维吾尔”写作“韦纥”。对此,《新唐书回纥传》说:“袁纥者,亦曰乌护、曰乌纥,至隋曰韦纥”。唐朝中、后期,又写作“回纥”,据说是韦纥联合铁勒诸部中的仆固、同罗、拔野古等脱离突厥统治后给自己新组成的联合体所定的汉文名称。788年(唐朝德宗贞元四年)时,回纥统治者取汉文“捷鸷犹鹘然”之意,提出把“回纥”二字改写为“回鹘”,经唐王朝同意后正式启用,从此一直到13世纪70年代(元朝初年),汉文史籍又写作“回鹘”。元、明时期,汉文史籍一般写作“畏兀儿”,有时也写作“畏吾儿”。17世纪中期清朝统治全国后,因为内地人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而维吾尔族这时已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因此汉文史籍中多把维吾尔族称为“回”、“回子”或“回民”。不过,为了与同期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相区别,有的文献中便根据维吾尔族宗教人士头上戴有用白布绕成的帽子这一特点,称为“缠回”。同时,又因为维吾尔族在清朝统治新疆前已经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个别汉文献中也把维吾尔族写作“土回”,而把后来到新疆生活的内地回族称为“汉回”或“客回”。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据各族人士的意见,多次讨论,决定废除以前对维吾尔族的各种汉文写法,统一用“维吾尔”这一名称。关于“维吾尔”一名最初的由来和含义,中外史籍记载并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数专家学者、包括著名的维吾尔族专家学者,都认为“维吾尔”一词的含义应该是“联合”、“同盟”、“团结”,这比较符合维吾尔族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2、维吾尔族发展历史过程为了对维吾尔族发展史有一个更简明扼要的认识,特选取几段重要历史对其进行说明。回鹘西迁公元840年,回鹘渠长(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部族10万骑灭回鹘汗国,回鹘诸部分崩离析,四处逃散。有回鹘十五部逃向中亚投奔葛罗禄,成为组成喀喇汗王朝的回鹘部分;一支投奔吐蕃(河西回鹘);一支逃往安西(高昌回鹘),他们先后与辽朝、后周、宋、西辽保持了紧密的关系,或进贡、或臣属等;另外还有回鹘十三部从河西走廊南来依附汉族。公元840年,西州回鹘因躲避黠戛斯(也叫坚昆,即今吉尔吉斯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先人)入侵而挑起的战乱,他们来到高昌,随即转信佛教,使佛教和摩尼教成为回鹘民族的主要信仰。到元朝时,畏兀儿仍然信奉佛教,而且高僧辈出。1041-1042年,喀喇汗王朝分裂,1052年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喀喇汗王朝以撒马尔罕为首府。东部以八拉沙衮(即碎叶城,今托克马克附近)和喀什嘎尔为首府,下辖伊犁河谷、七河地区、喀什嘎尔、和阗和费尔干纳。1134年,喀喇汗王朝臣属西辽。公元1212年,喀喇汗王朝被花剌子模所灭。喀喇汗王朝的建立特别是喀喇汗王朝东部以喀什嘎尔为首府,对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期间,西奔中亚的维吾尔民族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义,成为穆斯林。从992年到1212年期间,喀喇汗王朝在原来唐朝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大部分管辖地区确立了统治,其大汗(狮子汗)驻八拉沙衮,副汗(公驼汗)驻怛逻斯,后迁至喀什嘎尔。葛罗禄汗族原来信奉原始文化的萨满教,他们的西边与波斯萨曼王朝接壤,他们从波斯萨曼王朝那儿接受了伊斯兰教,成为第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王朝,回鹘十五部自然也随其皈依伊斯兰教。东察合台汗国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封地是西辽故地,地域包括昆仑山以北的今新疆地区和帕米尔西部地区以及七河地区,察合台汗国后来取得了一些扩张。到秃黑鲁·帖木儿统治时代,他以察合台汗国汗的地位强制推行伊斯兰教。1350年前后,有16万新疆人皈依伊斯兰教。1393年,秃黑鲁·帖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继承察合台汗位,他继续推行伊斯兰化政策,亲自对尚未皈依的高昌回鹘王国发动“圣战”,占领高昌都城哈喇和卓(今吐鲁番以东),强迫回鹘族接受伊斯兰教,到十五世纪末,具有灿烂的佛教文化的高昌回鹘全面伊斯兰化。十六世纪,伊斯兰教向东推行到哈密地区,至此,经过六个世纪的漫长时期,在整个新疆,伊斯兰教全面取代了长达千年以上历史的东部西域的佛教信仰。清朝统一新疆后维吾尔族的分布格局维吾尔族原来主要聚居在南疆地区,其次是哈密、吐鲁番等地区。准噶尔控制天山以南广大地区后,将部分首领拘禁于伊犁作为人质。还强迫部分维吾尔人迁至伊犁河谷,种地纳粮。这些从事耕作的维吾尔人被称为“塔兰奇”,即种地人。清朝政府统一新疆以后,维吾尔族的分布格局基本没变,但分布区域扩大了。为了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自1760年起,清朝政府开始有组织地在南疆各地及哈密、吐鲁番地区招募维吾尔族居民赴伊犁屯田,致使伊犁地区成为维吾尔族新的聚居区。随着北疆地区的农业开发和社会的发展,在乌鲁木齐定居的维吾尔族人不断增加,至清末已达万人。阜康、绥来(今玛纳斯)、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等地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居民劳动生息。清朝统一新疆后,当时维吾尔族人口不超过30万人。但至1830年前后,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口达到57万人左右,如加上哈密、吐鲁番、伊犁和其他地区的维吾尔族人口可达65万左右。至清末,维吾尔族人口则达到了157万多人,占到了全疆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四、历史上新疆多民族交流情况及影响作为丝绸之路的通道,新疆历来是一块多民族和谐共处的乐土。千百年来,多民族、多种语言文字、多种宗教在这块土地上共生、并存。在新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个和谐包容的环境,世代共生合作。古代西域各族百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交流。(一)政治与民族关系古代西域各族的政治及民族关系一直以来是学界探讨的重点,故特以唐代的一件出土文书为例,观察这一问题的一个侧面。20世纪70年代在今吐鲁番的唐代墓葬阿斯塔那第61号墓之中,发现了《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内容大致是粟特人曹禄山、曹炎延弟兄二人与汉商李绍谨因为做生意产生的民事纠纷,官府经过审讯在证据和证人的证明下,依法让李绍谨偿还曹禄山、曹炎延弟兄连本带利绢共275匹。透过这一案件背后,却能够为我们提供大量信息。判决书草稿也是唐代西域民族关系的缩影。
图:《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片断,吐鲁番阿斯塔那61号墓出土。吐鲁番出土唐律残片判决书中反映的当事人,既有汉人,也有粟特人。唐朝各级政府在处理不同民族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时,都是一视同仁地加以处理,无论哪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大唐的臣民,是各级政府管辖下的民户。高昌县衙在审理本案的过程中,认真听取胡汉双方的辩词,并不因为他们的民族身份的不同,而偏袒任何一方。通过这一民事案件,还可以看到唐代东西贸易、丝绸之路的繁荣。不同民族的商人,常常结伴而行。(二)经济交往丝绸之路分别沿蒙古大草原、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缘,形成连接中原工商业、蒙古畜牧业和西域农牧业的经济纽带,使古代中国的内地经济与西北、西域经济紧密地融合起来,促进了中国各民族、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西汉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影响,西域率先出现商业城镇疏勒(今喀什)。《汉书·西域传》称其地“有市列”,所谓市列,就是市镇上的店铺,通常按商品种类进行陈列营销,它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也便于当地各族百姓的商业往来。至公元7世纪,唐朝在政治上统一西域,不仅为西域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而且使得较为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得以在西域推行,从而为当地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历史文献看,西域东部西州市场上有四十多个按商品种类分行业经营的店铺(麦行、米面行、果子行、帛练行、菜籽行等),不仅说明当地可能已有行会组织,与中原大城市6世纪后隋唐时期出现的“行”大体同步,而且表明当地农牧业已突破小农生产自给自足的樊篱,成为商品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贸易是西域与内地、西域内部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贸易过程中伴随大量的货币流通。在这一方面也体现出各民族交流的特点,东汉末于阗铸造的汉佉二体钱,钱币的正面即为篆体汉文,背面为佉卢文。此外,中原地区流通的货币也在西域大量出现。和田地区和田市北25公里的买力克阿瓦提遗址出土汉代五铢钱:1977年出土时置于陶罐内,粘结成块,重45公斤汉龟二体钱1982年轮台古城出土。直径1.7厘米。汉佉二体钱:于阗国钱币,是公元2世纪下半叶至3世纪上半叶在古于阗国制造的铜币,用源于希腊的打压法制造,铭文为汉文和佉卢文合币,有大钱和小钱两种。汉佉二体钱(三)文化方面1.宗教的交流。两汉时期,佛教传入西域,并由西域进一步传播到内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以空前的规模由西域传入内地。尤其是南道的于阗和北道的龟兹,成为仅次于佛教发源地——天竺的佛教新圣地。其中较著名的有朱士行西游取经。佛图澄、鸠摩罗什等到中原传教。中原的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城乡实体地域划分与土地利用规划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周边临时停车位租赁管理协议3篇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出借咨询及合作开发合同4篇
- 2025年度汽车零部件OEM贴牌生产协议2篇
- 2025年度特色民宿租赁服务合同范本4篇
- 《电池技术教程》课件
- 2025年度租赁汽车保险理赔服务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物业管理员考试辅导教材基本知识问答合同3篇
- 2025年湖南怀化信合劳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浙江湖州建欣商贸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统)大理州2025届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 物理试卷(含答案)
- 影视作品价值评估-洞察分析
- 公司员工出差车辆免责协议书
- 2023年浙江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招聘聘用人员笔试真题
- 江苏某小区园林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口腔执业医师定期考核试题(资料)带答案
- 2024人教版高中英语语境记单词【语境记单词】新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2册
- 能源管理总结报告
- 药店医保政策宣传与执行制度
- 勘察工作质量及保证措施
- 体外膜肺氧合(ECMO)并发症及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