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西文化对比课题来源及确定『背景一』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但在交流中,往往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而导致这种结果的,正是文化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二』文化就像无所不在的万有引力,当你跳跃的时候就能感到它的存在。其实文化更像一个磁场,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分布,而同处一个磁场的中西两国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碰撞出火花。『背景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所以说,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是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工作,了解西方文化,推广华夏文明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展现的魅力,正确对待中国文化的精彩与不妥之处。
2、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的文化底蕴,在欣赏西方文化魅力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在了解中西文化的过程中,提高同学们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课题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发表见解的能力。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有个性才有魅力和存在的价值。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源流和文化传统。这就注定了他们的背向和发展的异途。这和个人发展的走势有相似之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西方文明是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相反,自古以来,中国与西方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例如: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在世界舞台异军突起。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中亚、西亚等地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及有一技之长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随蒙古军队进入中国。元朝建立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元时,人们把世界各地来华的穆斯林通称为回回人,其政治地位、经济力量、人口总数大大超过了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番客''。元代回回人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带来了阿拉伯伊斯兰世界一些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宝库。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而在十六-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往可以被看作一部以来华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的交流史,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传教士以及来华商人和使节这些辅助渠道。这个时期的中西交往是伴随欧洲征服世界的进程而展开,但中欧间也是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交往,没有牵扯主权与政治利益,欧洲人的殖民者形象在中国沿海尚未有清晰表现。欧洲的商船和战舰远航各地,也到了中国海岸,未知中国虚实的西方战舰不敢贸然侵扰中国,此时的欧洲人慑于中国多年前已流传出去的盛名而只希望和平地与中国开展贸易,并屡屡派遣使团想要争取更多的贸易利益,但基本上可以说一事无成。中国人对远洋外夷明显缺乏兴趣,只是据守自己的海岸和几个港口与欧洲商人和各朝贡国商人进行一年一度的贸易,多少怀着恩赐的心态懒洋洋看他们运走一船船丝绸、茶叶、瓷器、漆器。中国商人与港口官员面对不同语言、服饰、相貌与自己截然不同的欧洲人除了例行,公务之外也许并没有被激发起多少求知欲。相反来华,的欧洲使节们对中国的山河草木、风土人情却兴致盎然,在来去京城的旅途中记录下许多见闻与评论,结果成了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重新撩拨欧洲人对中国生发听途说的中国印象纷纷呈现给欧洲读者,既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也满足足迹未至东方的同胞们的好奇心。推波助澜的是一船又一船在里斯本、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或伦敦上岸的瓷器、丝绸、漆器、茶叶等中国商品,它们展示出一个可看、可摸、可以感觉和品尝的光彩眩目、缤纷绮丽的中国。就这样,中国的美丽富饶和强大在十六世纪已经深入欧洲人的心,而且传闻中这还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度。十六世纪末博学而又受人尊敬的耶稣会士进驻中国,然后向欧洲同胞宣布,他们可以见证中国的确文明昌盛。从此,他们在一个因物质文明发达而令欧洲大众目迷五色的中国形象之上又推出一个令欧洲知识分子兴奋不已的拥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中国形象。浪漫情怀和无限遐想的触媒。就连那些没到过中国而只在中国周边地区活动的欧洲旅行家也忙不迭把自己道中西方文化对比
随着人类历史的逐渐发展,造就了中西方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现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日常习惯、文学文化、思维观念、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例如:(一)中西衣食住行
生活方式文化差异的基点在于价值观念。中西特有的地理、社会条件形成的文化原始定向,对中西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衣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朝历代的服饰均有不同的典制规定和风俗习惯.由于儒家思想在我国古代占有主导地位,中国服饰着装的形式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儒家"烙印".儒家重礼仪,所以中国的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为主要特征.但从整体上看,因疆土广大,各地的风俗不同,衣着习惯也各异,中国的古代服饰基本上是多民族服饰特征相融合的产物.由于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形成了稳健持重,热爱自然与和平等特有的性格,以及知足常乐,因循守旧的思想意识.在这样一种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使得中国人着装特别讲求和谐,所谓"文质彬彬",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国服饰以"宽衣体系"为称,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二维空间,纹意的寓意表达,写意的,如中国的传统国画.
例如:旗袍是中国女性着装文化的典型标志,它不仅在整体造型的风格中符合中国艺术和谐的特点,同时又将具有东方特质的装饰手法融入其中,其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容的文化内涵.
食在用餐习俗上,中国人喜好“合餐制”既大家一个桌子吃饭,吃一个盘子里的菜,这是明显受“和”思想影响的,合餐而食更能符合中国人集体意识,大家在一起更其乐融融。当然“合餐制”也有它的弊端:易于造成浪费,易于传染疾病,浪费时间……在这一方面,西方人就做的很好: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中餐则一桌人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就餐者东吃一嘴西吃一嘴,几道菜同时下肚,这都与西餐的食仪截然不同,都体现了“分”与“和”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谁也不会否认,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道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一下什么叫“好吃”,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恐怕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这说明,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即使用人们通常所说的“色、香、味、形、器”来把这种“境界”具体化,恐怕仍然是很难涵盖得了的。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说得不好听,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中国式的居住习惯是一种聚居式的居住习惯,而西方是一种散居式的居住习惯。这种居住习惯带来的建筑形态和居住形态完全的差异化,中国的传统建筑,绝大多数是以木材为主要结构框架。它并不突出某一建筑的单体,而是将院落、围墙、建筑组合起来,以实和虚互相搭配的群体效果取胜。而西方建筑则均以石材或在中西方是非常分明的。在中国住宅,是集合式的,而在西方也有小镇式的,还会有一些散居式的。砖作为建筑的承重传力构件,它们的外形虽然因地区,民族或宗教的不同而极为多样,但总体上看,都以构图严密的单体建筑为中心,并且常常在垂直方向加以扩展和强化,以高耸的穹窿、钟楼和尖塔来渲染艺术特性……在中国古代,城镇中向来无车,人们传统的代步工具是轿子。但是轿子既不方便,又无速度,且资费又高。出城一般以多种选择,近海或近湖的,一般选用舟船,再者就是马车、马等代步工具。中国崇尚简约大气。中方工具:主要是自己或动物之力,次要机械电力,如步行,自行车,人力船,马,马车,牛,牛车,狗,鹿,爬犁,汽车,电车,轮船,飞机,中国有自行车大国之称,实质是中国人心目中为古典朴素唯物主义占统治地位。
西方崇尚华贵亮丽。欧洲是地球上最平坦的洲,平均海拔300米以下,至少60%是平原,除阿尔卑斯山外都是低山和丘陵。对于四轮马车来说很合适。目前已知最早的四轮马车图出现在北欧南部,同样以平原为主。西方工具:主要是机械电力,次要是动物或自己之力,如汽车,电车,轮船,飞机,马车,马,自行车,人力船,自己,实质是西方人心目中为现代享乐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
行(二)宗教信仰在中西文化的所有区别中,宗教信念强弱不同,这一点可能是更明显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宗教信念的不同,对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衣食住行思维观念政治生活姓名宗法建筑<1>衣食住行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而植则“无灵”,所以,主张素食主义。西方人好像没有这么好的习惯,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物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2>思维观念
宗教信仰的不同,很大的影响了人们思维观念的不同,中国的儒道佛相融的思想体系,以伦理为出发点;而西方的基督信仰,则更多的以理性与灵性为指导.不同的思维方式,指导着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人看来,宗教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说有时也不得不奉行一些形式上的规则,那也只是为了某种宗教之外的意义。所以当西方人带着虔敬的心情向上帝奉献时,中围人却对神灵能否致福充满怀疑。宗教信念的强弱对东西方观念的影响还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去。
对于西方人来说,由于超越世界和现实世界始终是分离的,所以信仰和理智就相应地被割裂开来,前若是价值的源泉.后者则是知识的基础。但对中国人来说,知识和价值、信仰与理智就像自然与人—样从来就没有分离过,知识只不过是对价值的体认而已,离开了价值,知识就丧失了意义。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在中国这个世俗化的社会里,价值的根据一开始就只能到社会和群体中去寻找,因此,伦理观念在中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恐柏也正是西学传播中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有人曾用“人文主义”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精神,当是有见于中国社会特别重视人及人伦的缘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同样有其人文主义,只是那种人文主义是针对于宗教神学而盲,它强调的是人有独立于上帝或自然之外的价值。而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一开始就建立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之上,所以这种人文主义的相对色彩更浓厚。<4>姓名宗法中华民族由于悠久的宗法观念,汉族人名的宗法色彩非常浓厚,又因这一民族比较含蓄,其中隐喻、转喻的命名比比皆是。“族名既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也是社会交往时的识别表征,还是宗教结构次序的形象观照。”汉族的某些人名常常从内容上体现出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也有的表示民族风格与美德的隐含意义,这些美德表示了中国人“温良、仁义,忠贞、忠孝、诚信、贤良、方正、节俭”等优良品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幼有序”的国家,“有一些特殊的排行字,如:伯(孟)、仲、叔、季、稚、幼等,从周代以来沿用至今,用以区分长幼次序。中国的人名文化是非常丰富,非常复杂、亦非常讲究的。但与宗教的关系并不密切。而西方国家宗教出现以后,取名开始成为一种重大的宗教文化仪式。因此,其取名时的宗教色彩相当浓厚,按照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义,孩子出生后要行洗礼,并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以前对小孩命名的人必须是牧师。后是父母亲,而现代人连亲戚好友也可为小孩命名了。而虔诚的教徒家庭中,仍很重视请牧师命名仪式。无论是否受洗礼,大多数孩子的名字一般用教名,这反映出宗教信仰在西方国家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用教名为婴儿取名是父母对子女、对家庭的未来表达良好祝愿并寄托殷切希望的一种传统习俗;所以,尽管重名现象严重,仍然乐于为之。教名多为《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西方人命名一是常采用现有教名的异体,二是采用教名的昵称,有些昵称可以对应于多个互不相干的教名,如;Jerry,有些昵称在长期的使用中升格为独立的教名,如;Gail;等。西方人还喜欢用圣经上的名字为孩子命名,如:Andrew,James等都是西方人普遍喜爱的名字,而没有人愿用Judas等恶人的名字来为孩子命名。
始的时候就被烙印上了华夏文化的厚重印记。。中国在自有的文化背景中,按照自有的思想意识和意义结构对塔、窟、寺庙的营建进行了不同的空间与意义的重组。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之中,彰显的是生命力旺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中,各类建筑都要遵照一定的规制,只是由于用途和主人身份的区别而在规模尺度、具体配置上有所区别。上至皇宫大内,下至平民宅院,基本都是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房间的分配更是依据地位高低有着明显的分别,娘娘所居住的方位和房间大小必然胜过普通嫔妃,长辈定会居住正房而子孙偏居两侧……尊卑分明,秩序井然。而本与儒家毫无瓜葛的舶来佛教,因为来到儒学深深扎根的土地,不管是主动或是无意,都要经历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染,安身在众多大屋顶的海洋中。汉地佛教建筑群落的名称和建筑体系,在最开(2)基督教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种。教堂建筑比较简朴,大都为长方形礼堂。内部由于重视讲道,讲台一般置于显著地位。新教加尔文派的教堂甚至没有圣像、宗教画、彩色玻璃和圣坛。近期,欧美各国建筑艺术呈现多样化,宗教建筑也摆脱旧的传统风格,出现一些新的式样。(3)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由于中国各地的建筑技术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发建筑规模、附属建筑、工艺特点、地方风格的不同,结果产生了形式各异的清真寺建筑。从形制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回族建筑与维吾尔族建筑。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地区之间的思想观念有所出入,但是对于语言文化来说,是有一定的融合的。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个地区之间的语言文化与人类的思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而我们试图来解释语言文字是必然的,并且不同程度地制约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发展。这些有时候容易在口语当中表现出来,一个简单的字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例如在英语当中,你(you)、他(he)、她(she)、我们(we)、他们(they)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I),因为“我”是最重要的。英语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在中国则刚好相反。同样称呼“我”,中国人不仅不会大写,还用别的方式来表述:在下、鄙人、奴才等,皇帝自称寡人或者孤,都是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受尊重的位置上,尽量去尊重别人,这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心态。仅是一个代词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中西两种文化也是分道扬镳的,很多东西在极性上是相反的。
因此,西方语言界中部分人认为文字的产生是任意的,其实,腓尼基人的文字如果向前追溯,也要追溯到象形文字、图画文字。最初的语言文字不外就是世界的缩影在人类大脑中的表现,而部分西方语言学家往往忽视这一点,从而得出语言是任意的这样一个结论。其实在我们国家也有些人提出过独特的看法,比如王安石在1076年提出,字形、字音都符合天地万物之理:“其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其形之横纵、曲直、斜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有义,皆本于自然,非人私智所能为也。”他是第一个在中国语言文字史上提出“语言不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的人。
虽然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当人们提起语言的时候很快就会联想到文字,所以我认为,由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特点,我们不难联想到文字与文字间的关系。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而西方国家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这样一来当我们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强,但是汉字的自然性很强。中西两种文字的外形的差异,造成了不同文化的潜在因素。文字不仅在结构上不同,发音也不同。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而且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再说两种类型文字所包含的意义。中文汉字可以一音多义,多义词多势必造成表义的模糊,但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能力。而西方国家的多义字相对少一点。西方人在需要表达一个比较确切的含义时,可以新造一个词,很精确,一个字就是一个含义,但相对说来,词的分类就会多一些。这样一来造成定义性的功能相对强一些的效果,由于条分缕析的能力强,就会促使人们走到求真的路上去,尽量模仿自然。因此,西方文字表意精确性比较高,这也造成西方文化的精确性。而在词法方面,汉语言文字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既是优点,又是缺点。优点是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甚至可以有“回文诗”,正念、倒念都可以,这也造成汉字的创造性很高。而西方国间的文字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虽然看似定位功能很强,但是也意味着比较机械。例如拉丁语,每一个词后面都要跟一个符号来表示这个词的词性和词态。这样一来,中西两种语言文字势必把两种文化引向不同的方向。所以,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自协调、自组织、自构序的,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在最初发展的时候,也一定会受这些规律的制约。最后把中西语言文字的特点综合一下。汉语言文字是一种立体的建筑型的因素,而西方的文字是单维的流线型的因素多一些;汉语象形性因素比较多,而西方是符号化因素比较重;汉语的自然性比较强,且是多向综合性的,而西方是单向推理性的;同时由于语言文字跟自然界是贯通的,汉语言文字很容易与自然界沟通,是情感性的文化,而西方语言文字所诱导出来的往往是理智性的因素;中国文化的科学性比较弱,而西方比较强,造成西方人思维的轨迹感很强;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视觉型的文化,西方的则是精确型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以语形为主,西方的文化则以语法为主,因此中国几千年来文字学特别发达,而西方的语法学特别发达;中国文化的灵活性强,西方文化比较死板,容易走到极端;中国的文化是文字导向型文化,西方的文化是语言导向型文化。这就是中西语言文字文化的基本差异。中西方文化所蕴含的精神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和合”概念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所通用,并成为其概括本身宗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普遍接受并广泛运用。西汉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杜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实则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兼取道、法、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明显受到燕齐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表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二是“中庸”,指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人和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割裂开来。“中庸”则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提倡“贵和”、“持中”的和谐意识,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具有了千年悠久历史的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显得博大精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我们说的西方文化,通常是指起源于古希腊,在欧洲和北美得以发扬光大的文化。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西方文化的本源是“天人二分”的哲学观念、分析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思维方式,由此生发并形成它的几种基本精神。一是科学精神。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具体表现为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否定的精神。二是民主精神。这是与西方人的人性与人权观相关联的。三是法制精神。四是宗教精神。在西方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是首要的和受到人们首肯的价值观念。西方人普遍认为,个人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切价值、权利和义务都来自个人,它强调个人的能动性、独立性,强调个人行动和个人利益。作为个人,应该具有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这样,个人才会受到关注和尊重。西方极端的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应当防止的思潮,但西方文化中突出人在宇宙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作为主体所具有尊严和价值。这种人本主义观念在反对封建专制、宗教蒙昧、个人崇拜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其中的一些思想因素对我们大有启迪意义。西方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抽条文化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乳泉颗粒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小型整体汽水汽酒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不锈钢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黄铜PP-R管专用闸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版工地食堂租赁合同包含员工餐饮文化推广活动3篇
- 2024版电梯维保服务合同包含电梯安全评估与风险评估服务3篇
- 2024版建筑工程合同审查要点与论文分析3篇
- 2024年智能家居主材代购合同书3篇
- 2024版建筑工程土方中介合同环境责任承诺书3篇
- 《军事理论》教案第五章
- 团队能力建设分析报告
- 数字化转型工作手册(图文版)
-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2024年1月浙江首考高考选考历史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项1:生字词语句子复习课件
- 绿化园林技术交底
- 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题库及答案
- 过驳操作计划SHIP-TO-SHIP
- 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