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基本原理.课程编号:ED2JS4201.总学时/总学分:32学时/2学分.学时分配:理论28学时,实践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核心.先修课程:认知与学习、教师职业素养后续课程: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科教学设计.适用专业:师范教育.开课学期:第3学期二、课程简介与课程目标【课程简介】“教育基本原理”是本科师范专业的必修专业核心课,既为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不同学科领域学生进入教育事业的理论和实践领域提供基本的视角、态度、价值取向与原则方法。“教育基本原理”针对中学教育中最基本的和原理性的一些问题,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历史、原理、原则、方法、制度与政策等,形成对中学教育和中学生发展的科学而深刻的认识,为毕业生从事中学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根基。本课程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理论性,其内容整合教育的多个领域,通过理论学习和结合实践反思,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专业发展观等核心观念,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识记和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方法、原理、观点、发展趋势;灵活运用教育基本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能有效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指导实践,培养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如:运用教育基本原理、学生观、教师观、评价观等,分析理解相关现实问题(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等)。课程目标2:理解中学生学生发展及教师工作的内涵,培养学习者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习者认同教育和教师的价值,能积极促进学生发展,激发从事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树立成为优秀人民教师的使命感。
课程目标3:引导学习者认同并塑造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依法执教的态度和自觉心,养成勤业、敬业、精业及支持尊重、关心、支持学生发展的职业态度。课程目标4:教育基本原理理论性强,要通过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和思考的材料,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对教育的认识。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根据培养方案的矩阵关系来填写)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4.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所教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尽心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4教学能力课程目标22.教育情怀: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锤炼品质、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做过的引路人。2教育情怀课程目标3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1师德规范课程目标4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7学会反思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难点推荐学时教学方式支撑课程目标1掌握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概念、代表理论,理解教育的意义教学要求:⑴了解教育学这门学科产生与发展历程,熟知各阶岳代表性的教育家和教育专著。密仑4课堂讲授课程目标2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难点推荐学时教学方式支撑课程目标(2)了解几种教育起源说,掌握正确的教育起源观,理解并且掌握教育的涵义。⑶结合案例探讨,使学生获得学习教育学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教学重点:教育学概念、发展沿革、研究对象、目的、教育学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教育学内涵、代表人物及观点、教育起源2理解教育对人、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教学要求:(1)教育与人、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辩证关系。⑵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⑶掌握人的发展特点及其教育意义教学重点:教育与社会各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教育与生产力、政治关系,人的发展理论7实践1课堂讲授、实践课程目标24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了解教育制度的发展及趋势,理解教师职业的意义及学生发展的任务,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有一定认识教学要求:(1)理解教育目的涵义、结构和功能,正确评析历史上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⑵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理解我国现行教育目的,正确认识五育的作用及相互关系。⑶领会培养目标的概念,了解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重点:教育目的概念、结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教育教学难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观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5实践1课堂讲授、实践课程目标35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内涵、任务,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正确认识学生的内涵及特点,对教师观学生观有正确认识。教学要求:(1)正确认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职责,明确当代中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⑵正确理解与掌握学生的基本特征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树立正确学生观。⑶认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懂得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意义和策略。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理论3实践1课堂讲授、实践课程目标3
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重难点推荐学时教学方式支撑课程目标学生发展特点;良好师生关系特征;教学难点:教师专业发展;良好师生关系构建;6理解课程内涵、类型、构成、了解课程编制及实施过程与要求,理解课程改革的意义,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及趋势,能对课程改革积极思考。教学要求:(1)理解"课程”的概念,掌握近代著名的课程理论流⑵了解课程编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课程评价的意义和方法。⑶了解国际课程改革趋势,理解我国新基础教育课改革的基本目标。教学重点:课程概念、理论流派;课程编制、实施^课程改革;教学难点:课程编制、实施;课程改革;派避论4;课堂讲授、课程目标47理解教学的内涵、任务、过程、规律及基本原则,掌握常见教育教学方法,能运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教学要求:(1)理解教学的涵义,掌握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正确认识教学过程的特点、本质;⑵掌握教学过程规律、教学原则概念及其运用;⑶熟知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理解教学基本组织形式;⑷掌握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本质;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基本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难点:教学本质及其代表理论;教学原则;理论5实践1课堂讲授、实践课程目标1课程教学方式说明: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实现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采用电子教案,推送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对具体教育现象问题进行分析。基于移动智慧课堂平台(学习通)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本课程一个重要环节,对深入理解理论及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部分主要是课后综合实践大作业(调查报告等),通过课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教育领域的基本知识,巩固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求态度认真、原理清楚、方法正确、流程图清晰、实验报告工整。完成4个课程实践项目(中学教育改革趋势分析、热点教育现象调查分析、师德典型案例分析、教案设计)按照要求,认真开展调查分析,撰写报告并进行课堂演示。五、课程考核序号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内容评价依据及成绩比例闾成绩比例(%)小测验作业实践考试1目标1:识记和理解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方法、原理、观点、发展趋势;灵活运用教育基本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分析教育现象和问题,正确开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指导实践,培养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1、教育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和运用;100010202目标2:培养学习者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习者认同教育和教师的价值,激发从事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树立成为优秀人民教师的理想。(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通过教育改革具体案例,分析讨论其蕴含的教育价值;2、通过优秀教师的案例学习,撰写心得体会;05152040
3目标3:引导学习者认同并塑造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依法执教的态度和自觉心,养成勤业、敬业、精业及支持尊重、关心、支持学生发展的职业态度。(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1、通过教育典型案例分析讨论,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态度;001020304目标4:通过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和思考的材料,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对教育的认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1、主动学习态度与意识;2、信息收集及分析能力;3、协作学习及沟通的能力055010合计10103050100六、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支撑该课程目标相关支撑环节学生平均得分之和
课程分目标达成情况=课程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值—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达成度评价值计算具体说明及示例如下表。字母A、B、C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小测试、作业和考试的目标分值,字母D、E、F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2的小测试、作业和考试的目标分值;字母A1、B1、C1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1的小测试、作业和考试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字母?、4、*分别表示总评成绩中对应课程目标2的小测试、作业和考试的学生实际平均得分。课程目标支撑环节目标分值学生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示例课程目标1小测验A(=100X10%)A1(二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X10%)+课程目标1达成度二+考试B(=100X10%X20%)B1(二学生该项实际得分平均分XX10%20%)
课程目标2作业C(=100X5%X50%)C(二学生该项1实际得分平均分X5%X50%)C+D+E课程目标2达成度二JN71C+D+E1实践D(=100X15%X50%)D(二学生该项1实际得分平均分X15%X50%)考试E(=100X20%X40%)E(二学生该项1实际得分平均分X20%X40%)课程目标3实践F(=100X10%X33.3%)F(二学生该项实1际得分平均分X10%X33.3%)F+G课程目标2达成度二十丁F+G考试G(=100X20%X40%)G(二学生该项1实际得分平均分X20%X40%)课程目标4作业H(=100X5%X50%)H(二学生该项1实际得分平均分X5%X50%)H+1课程目标2达成度-不十H+1实践I(=100X5%X16.7%)I(二学生该项实1际得分平均分X5%X16.7%)课程总体目标总评成绩100A+B+C111+D+E+F111课程总目标达成度A+B+C+D+E+F=—111111A+B+C+D+E+F说明:考试为期末考试,总分为100分;小测验共进行8次,每次总分为100分;作业共两次,每次总分为100分;实践共4次,每次总分100分。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教育学原理编写组.项贤明.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主要参考书[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柳海民.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9.[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5]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附录:各类考核参考评分标准表小测验参考评分标准教学目标要求评分标准权重⑹90-10080-8960-790-59目标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4)在课堂问答和测验中回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正确,无误,表达方法合理。在课堂问答和测验中回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存在少量非原则性错误。在课堂问答和测验中回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不少错误。在课堂问答和测验中回答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错误严重。100注:评分标准的分数段划分和标准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行设计。作业参考评分标准教学目标要求评分标准权重(%)90-10080-8960-790-59目标2:培养学习者认按时提交作按时提交作按时提交作不按时提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业;基本概业;基本概业;基本概作业;基本概心价值观,引导学习者念、基本原念、基本原念、基本原念、基本原理认同教育和教师的价理正确,无理存在少量理有不少错错误严重,反值,激发从事教育工作误,表达方法非原则性错误,反映学映学生对教50的愿望和热情,树立成合理,反映学误,反映学生的教育观育观认识不为优秀人民教师的理想。(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生具有正确的教育观。生的教育观念正确。念基本正确,但存在一定误区。够。目标4:通过课堂、自按时提交作按时提交作按时提交作不按时提交主学习、小组协作、实业或报告;能业或报告;业或报告;作业或报告;践等多种形式,提供阅主动开展学能主动开展作业质量一作业错误较读和思考的材料,培养习回答正确学习,回答般,有明显多,学习不积50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拓展对教育的认识。(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且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正确,有个人见解。错误,自主学习情况一般。极。课程实践参考评分标准教学目标要求评分标准权重(%)90-10080-8960-790-59
目标2:培养学习者认同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习者认同教育和教师的价值,激发从事教育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树立成为优秀人民教师的理想。(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学生能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实践,态度端正,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对教育问题认识正确,分析全面深入,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正确的理想信念。学生能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实践,态度端正,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对教育问题认识正确,分析全面深入,教师职业认同感较高,有一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学生能按照要求开展实践,态度端正,综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对问题分析基本正确,有一定的职业认同感和理想。学生能按照要求开展课程实践,态度基本端正,能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结论存在较多问题,对教育问题认识不够全面,没有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50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芝士片合作协议书
- 简单运费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办公植物养护与生态循环利用合同
- 交通运输人才中介合同
- 用电系统升级改造中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2025年汽油发电机组合作协议书
- 社交网络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
- 科技公司会议室现代装修设计指南
- 科技公司报告的格式与视觉设计
- 石墨烯生产线的建设与优化方案
- NB-T33004-201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规范
- 2024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版,含答案
- DZ∕T 0399-2022 矿山资源储量管理规范(正式版)
- 20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和治疗课件
- 幼儿园强制报告制度培训
- GB/T 43700-2024滑雪场所的运行和管理规范
- 鲁迅《社戏》原文+赏析
- 幼儿教师之《幼儿游戏与指导》考试题库(通用版)
- 中国建设银行养老金融模式发展问题研究
- 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
- 我们身边的法律故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