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1.gif)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2.gif)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3.gif)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gif)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451089f421e94d85124fe356051fe52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
脑缺血性疾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
脑缺血性疾病1脑缺血疾病概述脑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位疾病,更是成人致残的最主要因素。各种脑血管疾病在急性发作之前为一慢性发展过程,一旦急性发作即成为卒中。文献统计,卒中的发生率为每年每1000人口中有1.27-2.16例。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血。出血性卒中占10%-25%,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脑缺血疾病概述脑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很2病因脑缺血病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1.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3.血流动力学因素4.血液学因素等病因脑缺血病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3一.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有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颈内动脉供血约占总供血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当一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或闭塞时,若是侧支循环良好,可以不发生临床缺血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或多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则会使局部或全脑的血流量减少,血流量减少到发生脑缺血的临界水平18-20毫升以下就会产生脑缺血症状。一般认为狭窄使管腔横断面积减少80%以上才足以使血流量减少。动脉内径狭窄超过50%时,相当于管腔面积狭窄75%。多条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对脑血流的影响更大。一.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有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颈内动脉供4二.脑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外,斑块表面易附有血小板凝块附壁血栓和胆固醇碎片。这些附着物被血流冲刷脱落后形成栓子,被血流带入颅内动脉,堵塞远侧动脉造成脑栓塞,使供血区缺血。最常见的栓子来源是颈内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斑块,被认为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颈内动脉的栓子随血流进入并堵塞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心源性栓子造成的栓塞。少见的如脓毒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也可造成脑栓塞。二.脑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外,斑块5三.血液动力学因素如果已有脑血管的严重狭窄或多条脑动脉狭窄,使脑血流处于少血状态时,轻度的血压降低即可引发脑缺血。如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三.血液动力学因素如果已有脑血管的严重狭窄或多条脑动脉狭窄,6四.血液学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妇,手术后或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引起的血粘滞度增高均可发生脑缺血。四.血液学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妇,手术后或血小板增多症引7病理生理脑功能和代谢的维持依赖于足够的供氧。正常人脑只占全身体重的2%,却接受心排量15%的血液,占全身耗氧量的20%,足见脑对供血和供氧的需求量之大。如果完全阻断脑血流,脑内储存的能量仅能维持正常功能3分钟。为了节省能量消耗,脑皮质即停止活动。即便如此,能量也将在5分钟内耗尽。脑由两侧颈动脉和两侧椎动脉供血,这四条动脉进入颅内后组成大脑动脉环,互相沟通组成丰富的侧支循环网。每条颈动脉供应全部脑灌注的40%,两条椎动脉供应20%。病理生理脑功能和代谢的维持依赖于足够的供氧。正常人脑只占全身8为了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必须保持稳定的血液供应。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脑血流量为每分钟每100克脑组织50-55毫升,低于这一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将会引起不同的脑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梗死。脑血流量降到20毫升每100克每分钟时,脑皮质的诱发电位和脑电波即逐渐减弱,降到15-18毫升时,脑皮质诱发电位和脑电图即消失。神经轴突见的传导中断,神经功能丧失。此阈值即为“轴突传导衰竭阈”。当降到10毫升以下时,细胞膜的离子泵功能衰竭,细胞的完整性发生破坏。称为细胞膜衰竭阈或离子泵衰竭阈。为了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必须保持稳定的血液供应。正常成人在静息9脑血流量降到缺血阈值以下并非立即发生脑梗死,决定缺血后果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缺血的程度,二是缺血时间。脑血流量水平越低,脑梗死发生越快。当脑缺血达到离子泵衰竭阈一下,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脑血流量,即引发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成为缺血瀑布,一旦启动,即一泻而下,最终导致脑梗死。此外,脑梗死后将发生脑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和组织压增高,影响脑的微循环血流,进一步加重脑缺血。脑血流量降到缺血阈值以下并非立即发生脑梗死,决定缺血后果有两10临床表现根据脑损害程度,脑缺血可分为两类: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可逆性脑缺血发作(RIND)进行性卒中(PS)和完全性卒中(CS)临床表现根据脑损害程度,脑缺血可分为两类:11TIA此为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一般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到10-15分钟,有的持续数小时,90%不超过6小时。主要原因是动脉狭窄和微栓塞。它发生率很高,使发生完全性卒中的一个征兆。如能正确处理,可使很多病人免于发展成死亡和致残率很高的完全性卒中。TIA此为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12TIA的临床表现颈动脉系统TIA:为颈动脉系统供血区神经功能缺失。突然发作一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一过性黑蒙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是最常见症状,还可出现复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构音困难,共济失调,两侧交替出现的偏瘫和感觉障碍,面部麻木等。还可发生跌倒发作,表现为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跌倒,但无意识丧失,病人可很快自行站起来,使脑干短暂性缺血所致。也见于颈椎病患者。TIA的临床表现颈动脉系统TIA:为颈动脉系统供血区神经功能13
RIND即可逆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三周内完全恢复,可发现阳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可能有小范围的脑梗死存在。RIND即可逆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14PS即进行性卒中,多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内有梗死灶存在。PS即进行性卒中,多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内有梗死灶存在。15CS即完全性卒中,其发展迅速,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最迟不超过6小时。CS即完全性卒中,其发展迅速,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最16脑缺血疾病的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使用扩血管和溶栓药物。头颈部血管成形术(PTA)是指对锁骨下动脉颅内外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中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所致的器质性狭窄,用球囊扩张以解除狭窄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是首选。动脉内膜剥脱(切除)手术头-臂动脉架桥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大网膜移植术脑缺血疾病的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使用扩血管和溶栓药物。17动脉内膜剥脱术严重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每年卒中发生率为2%-5%。有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进展到血管阻塞是无法预期的,大致来说,在进展为动脉阻塞时,20%患者会发生瘫痪性的组中,其后每年增加1.5%-5%。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已成为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治疗方法。主要根据1987-1990年北美70个医疗中心对有症状的且直径狭窄大于69%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切除术试验(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动脉内膜剥脱术严重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每年卒中发生率为2%-18该实验有1212名患者加入,其中596人内科治疗,另616人行内膜剥脱术治疗。这些患者在过去120天有TIA发作或未造成瘫痪的卒中。结果发现,只接受内科治疗者,两年内于颈动脉狭窄的同侧发生卒中者占26%,而接受内膜切除者中只有9%发生同侧的卒中。因此内膜切除治疗后两年可以减少17%的卒中。后来又有欧洲的颈动脉手术实验(ECST)获得相同结论。该实验有1212名患者加入,其中596人内科治疗,另616人19另一个对无症状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60%)进行治疗的研究(ACAS),结果发现只进行内科治疗者11%,而内膜切除者5.1%治疗后5年内发生卒中及死亡。另一个对无症状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60%)进行治疗的研究20动脉狭窄的检查在诊断脑血管病方面,脑血管造影是最佳方法,但可能造成栓子脱落形成栓塞,因此近年来很多非侵袭性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应用较多,只有在TCD和MRA不能确诊时才行脑血管造影。狭窄程度计算公式:狭窄的%=(1-如狭窄程度达到50%,表示管腔横断面积减少75%,狭窄达到75%,管腔面积减少90%,如狭窄处呈细线征,则管腔面积已减少90%-99%。动脉狭窄的检查在诊断脑血管病方面,脑血管造影是最佳方法,但可2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分叉部及其远端的粥样硬化病变,多数阻塞了到大脑半球的血流,来自病变内膜的栓子也可造成远侧的栓塞而产生缺血性脑损害。当病变产生严重狭窄时,为了去除脑栓子的来源和恢复血流,手术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分叉部及其远端的粥样硬化病变,多数阻塞22适应症1.有单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原有管径50%以上,或参与管径内径小于2mm)者。2.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示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至少应做有症状侧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侧的应在4周后进行,或不再进行。适应症1.有单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233.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侧颈内动脉闭塞,手术指征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相同,应做狭窄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但手术中阻断颈动脉血流时易引起脑缺血,约有25%的病人术中应用内分流技术。3.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244.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虽不严重,但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溃疡形成,估计这些病变可能是发生TIA或一过性黑朦的原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后仍有恒定的症状者,内膜切除术可防止其反复发作。4.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虽不严重255.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同时又狭窄,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由狭窄的颈内动脉供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减少TIA发作。6.有或无TIA发作症状,但平时存在的血管杂音突然消失,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小于1mm的残留官腔),或发现腔内血栓,或有血栓形成以至完全闭塞,应急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同时又狭窄,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后267.无症状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仅有血管杂音是内膜切除的相对适应症,因为其自然病史仍然没有确定。有血管杂音、残留内腔2mm以下的病变或有多数严重腔内不规则病变(这可产生涡流血流,中断正常层流和血管易于进一步的溃疡和血栓形成)时,发生完全性卒中的危险性较大,可考虑行预防性内膜切除术。7.无症状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仅有血管杂音是内膜切除的相对278.无症状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应其他疾病将要进行大手术,为防止手术中因血压降低而发生脑缺血或脑梗死,可进行预防性内膜切除术。9.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应分期进行,至少相隔3周。第二次手术前,要检查声带和舌的运动性,因为双侧声带和舌下神经麻痹是严重的并发症。增加两次操作之间的时间和至少保留一侧颈动脉窦的神经,可以避免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的血压不稳定。8.无症状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应其他疾病将要进行大手术,为防28禁忌症1.因颈内动脉闭塞而引起脑梗死的急性期,内膜切除术血流重建可能加重脑水肿,并有可能使缺血性梗转变为出血性梗死。2.慢性颈内动脉完全性闭塞,内膜切除术的成功率和长期通畅率很低。3.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病人,休息时心绞痛或最近心肌梗死者,宜用内科药物治疗,而不是手术。禁忌症1.因颈内动脉闭塞而引起脑梗死的急性期,内膜切除术血流29术前准备这类病人常有严重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肺部疾病等。故手术前对病人心肺状态要良好评估,注意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应做好手术中对心、肺功能监测的准备。在术前评估时,由于卧床,在血管造影、CT扫描时高渗造影剂引起利尿和做实验时限水准备而限制液体等,病人可以变成低血容量。术前准备这类病人常有严重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例30手术手术并不复杂,但需要仔细注意技术细节,掌握好手术适应症。虽然有上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大体界定,但由于病情的复杂性,必须考虑手术的危险和效益的关系,对具体病人要个别地进行选择。手术手术并不复杂,但需要仔细注意技术细节,掌握好手术适应症。31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课件32术后处理1.术后监护术后,尤其是头24小时,必须仔细监测病人的情况,包括生命体征、神经学状态、动脉血气、呼吸和心脏功能。2.血压维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术后处理1.术后监护333.术后用药常规用中等剂量的肝素,以防止术后栓子聚集和可能发生的晚期再狭窄。4.防止并发症5.手术后如症状恶化应想到手术部位血栓形成,作相应检查和处理。6.继续进行脑动脉硬化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避免诱因。3.术后用药34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心肌梗死、脑内出血等2.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1-7天,主要原因:脑内出血、脑缺血、脑栓塞、颈动脉闭塞等,需手术或抗凝治疗。3.切口部血肿4.颅神经损伤5.补片破裂6.高灌注综合症并发症1.心血管并发症35展望展望36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
脑缺血性疾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
脑缺血性疾病37脑缺血疾病概述脑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位疾病,更是成人致残的最主要因素。各种脑血管疾病在急性发作之前为一慢性发展过程,一旦急性发作即成为卒中。文献统计,卒中的发生率为每年每1000人口中有1.27-2.16例。卒中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缺血。出血性卒中占10%-25%,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75%-90%。脑缺血疾病概述脑缺血性疾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和死亡率很38病因脑缺血病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1.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2.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3.血流动力学因素4.血液学因素等病因脑缺血病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有:39一.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有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颈内动脉供血约占总供血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当一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或闭塞时,若是侧支循环良好,可以不发生临床缺血症状;如果侧支循环不良,或多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血流量的狭窄,则会使局部或全脑的血流量减少,血流量减少到发生脑缺血的临界水平18-20毫升以下就会产生脑缺血症状。一般认为狭窄使管腔横断面积减少80%以上才足以使血流量减少。动脉内径狭窄超过50%时,相当于管腔面积狭窄75%。多条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对脑血流的影响更大。一.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脑有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颈内动脉供40二.脑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外,斑块表面易附有血小板凝块附壁血栓和胆固醇碎片。这些附着物被血流冲刷脱落后形成栓子,被血流带入颅内动脉,堵塞远侧动脉造成脑栓塞,使供血区缺血。最常见的栓子来源是颈内动脉起始部的动脉粥样斑块,被认为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颈内动脉的栓子随血流进入并堵塞大脑中动脉的分支,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心源性栓子造成的栓塞。少见的如脓毒性栓子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也可造成脑栓塞。二.脑动脉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以外,斑块41三.血液动力学因素如果已有脑血管的严重狭窄或多条脑动脉狭窄,使脑血流处于少血状态时,轻度的血压降低即可引发脑缺血。如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三.血液动力学因素如果已有脑血管的严重狭窄或多条脑动脉狭窄,42四.血液学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妇,手术后或血小板增多症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引起的血粘滞度增高均可发生脑缺血。四.血液学因素口服避孕药,妊娠,产妇,手术后或血小板增多症引43病理生理脑功能和代谢的维持依赖于足够的供氧。正常人脑只占全身体重的2%,却接受心排量15%的血液,占全身耗氧量的20%,足见脑对供血和供氧的需求量之大。如果完全阻断脑血流,脑内储存的能量仅能维持正常功能3分钟。为了节省能量消耗,脑皮质即停止活动。即便如此,能量也将在5分钟内耗尽。脑由两侧颈动脉和两侧椎动脉供血,这四条动脉进入颅内后组成大脑动脉环,互相沟通组成丰富的侧支循环网。每条颈动脉供应全部脑灌注的40%,两条椎动脉供应20%。病理生理脑功能和代谢的维持依赖于足够的供氧。正常人脑只占全身44为了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必须保持稳定的血液供应。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脑血流量为每分钟每100克脑组织50-55毫升,低于这一范围并维持一定时间将会引起不同的脑功能障碍,甚至发生梗死。脑血流量降到20毫升每100克每分钟时,脑皮质的诱发电位和脑电波即逐渐减弱,降到15-18毫升时,脑皮质诱发电位和脑电图即消失。神经轴突见的传导中断,神经功能丧失。此阈值即为“轴突传导衰竭阈”。当降到10毫升以下时,细胞膜的离子泵功能衰竭,细胞的完整性发生破坏。称为细胞膜衰竭阈或离子泵衰竭阈。为了维持正常的脑功能,必须保持稳定的血液供应。正常成人在静息45脑血流量降到缺血阈值以下并非立即发生脑梗死,决定缺血后果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缺血的程度,二是缺血时间。脑血流量水平越低,脑梗死发生越快。当脑缺血达到离子泵衰竭阈一下,如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脑血流量,即引发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成为缺血瀑布,一旦启动,即一泻而下,最终导致脑梗死。此外,脑梗死后将发生脑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和组织压增高,影响脑的微循环血流,进一步加重脑缺血。脑血流量降到缺血阈值以下并非立即发生脑梗死,决定缺血后果有两46临床表现根据脑损害程度,脑缺血可分为两类: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2.可逆性脑缺血发作(RIND)进行性卒中(PS)和完全性卒中(CS)临床表现根据脑损害程度,脑缺血可分为两类:47TIA此为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一般是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到10-15分钟,有的持续数小时,90%不超过6小时。主要原因是动脉狭窄和微栓塞。它发生率很高,使发生完全性卒中的一个征兆。如能正确处理,可使很多病人免于发展成死亡和致残率很高的完全性卒中。TIA此为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48TIA的临床表现颈动脉系统TIA:为颈动脉系统供血区神经功能缺失。突然发作一侧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失语和偏盲,一过性黑蒙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眩晕是最常见症状,还可出现复视,同向偏盲,皮质性失明,构音困难,共济失调,两侧交替出现的偏瘫和感觉障碍,面部麻木等。还可发生跌倒发作,表现为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跌倒,但无意识丧失,病人可很快自行站起来,使脑干短暂性缺血所致。也见于颈椎病患者。TIA的临床表现颈动脉系统TIA:为颈动脉系统供血区神经功能49
RIND即可逆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但三周内完全恢复,可发现阳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可能有小范围的脑梗死存在。RIND即可逆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持续50PS即进行性卒中,多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内有梗死灶存在。PS即进行性卒中,多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内有梗死灶存在。51CS即完全性卒中,其发展迅速,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最迟不超过6小时。CS即完全性卒中,其发展迅速,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达到高峰,最52脑缺血疾病的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使用扩血管和溶栓药物。头颈部血管成形术(PTA)是指对锁骨下动脉颅内外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中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所致的器质性狭窄,用球囊扩张以解除狭窄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是首选。动脉内膜剥脱(切除)手术头-臂动脉架桥术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大网膜移植术脑缺血疾病的治疗内科保守治疗使用扩血管和溶栓药物。53动脉内膜剥脱术严重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每年卒中发生率为2%-5%。有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进展到血管阻塞是无法预期的,大致来说,在进展为动脉阻塞时,20%患者会发生瘫痪性的组中,其后每年增加1.5%-5%。动脉内膜剥脱手术已成为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治疗方法。主要根据1987-1990年北美70个医疗中心对有症状的且直径狭窄大于69%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内膜切除术试验(NorthAmericanSymptomaticCarotidEndarterectomyTrial,NASCET)。动脉内膜剥脱术严重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每年卒中发生率为2%-54该实验有1212名患者加入,其中596人内科治疗,另616人行内膜剥脱术治疗。这些患者在过去120天有TIA发作或未造成瘫痪的卒中。结果发现,只接受内科治疗者,两年内于颈动脉狭窄的同侧发生卒中者占26%,而接受内膜切除者中只有9%发生同侧的卒中。因此内膜切除治疗后两年可以减少17%的卒中。后来又有欧洲的颈动脉手术实验(ECST)获得相同结论。该实验有1212名患者加入,其中596人内科治疗,另616人55另一个对无症状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60%)进行治疗的研究(ACAS),结果发现只进行内科治疗者11%,而内膜切除者5.1%治疗后5年内发生卒中及死亡。另一个对无症状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60%)进行治疗的研究56动脉狭窄的检查在诊断脑血管病方面,脑血管造影是最佳方法,但可能造成栓子脱落形成栓塞,因此近年来很多非侵袭性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测(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应用较多,只有在TCD和MRA不能确诊时才行脑血管造影。狭窄程度计算公式:狭窄的%=(1-如狭窄程度达到50%,表示管腔横断面积减少75%,狭窄达到75%,管腔面积减少90%,如狭窄处呈细线征,则管腔面积已减少90%-99%。动脉狭窄的检查在诊断脑血管病方面,脑血管造影是最佳方法,但可57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分叉部及其远端的粥样硬化病变,多数阻塞了到大脑半球的血流,来自病变内膜的栓子也可造成远侧的栓塞而产生缺血性脑损害。当病变产生严重狭窄时,为了去除脑栓子的来源和恢复血流,手术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分叉部及其远端的粥样硬化病变,多数阻塞58适应症1.有单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超过原有管径50%以上,或参与管径内径小于2mm)者。2.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示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至少应做有症状侧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侧的应在4周后进行,或不再进行。适应症1.有单侧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颈动脉造影显593.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对侧颈内动脉闭塞,手术指征与单侧颈内动脉狭窄相同,应做狭窄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但手术中阻断颈动脉血流时易引起脑缺血,约有25%的病人术中应用内分流技术。3.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同侧颈内动604.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虽不严重,但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溃疡形成,估计这些病变可能是发生TIA或一过性黑朦的原因,,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后仍有恒定的症状者,内膜切除术可防止其反复发作。4.有单侧颈动脉系统TIA发作症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虽不严重615.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同时又狭窄,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后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由狭窄的颈内动脉供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可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减少TIA发作。6.有或无TIA发作症状,但平时存在的血管杂音突然消失,颈动脉造影显示颈内动脉严重狭窄(小于1mm的残留官腔),或发现腔内血栓,或有血栓形成以至完全闭塞,应急诊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有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同时又狭窄,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后627.无症状的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仅有血管杂音是内膜切除的相对适应症,因为其自然病史仍然没有确定。有血管杂音、残留内腔2mm以下的病变或有多数严重腔内不规则病变(这可产生涡流血流,中断正常层流和血管易于进一步的溃疡和血栓形成)时,发生完全性卒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墙布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年01月上半年铜川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轻化工程基础》课件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汇 卢晓慧 第1-5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 - 创业机会发掘与团队组建
- 《社会行为说课》课件
- 《etf基金如何套利》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油器锻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季风环流》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喷塑封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风险收益原理》课件
- 2025年中华工商时报社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1-4章 绪论-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
- Starter Unit 1 Hell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初中语文:春晚观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东方航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微生物燃料电池MF》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