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加剂
二O一四年十月外加剂
二O一四年十月1大纲概述:定义、分类、命名、基本术语外加剂性能检测(重点)检测基本要求,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及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等,检验规则防冻剂概述、技术要求、受检混凝土性能试验(要求、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大纲2第一节概述定义(掌握)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命名、基本术语(了解国标GB/T8075-200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水泥砂浆工作性: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受检砂浆和基准砂浆的流动度相同时,受检砂浆的减水率。第一节概述3按使用功能分类(掌握)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矿物外加剂等;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按使用功能分类(掌握)4第二节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性能针对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熟悉)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和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掌握)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熟悉)第二节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性能5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1、掺量低(按照固体含量计算,一般为胶凝材料质量的
0.15%~0.25%),减水率高;2、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工作性保持性好;3、外加剂中氯离子和碱含量较低;4、用其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较小,可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5、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6、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是环保型的外加剂。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6第五讲混凝土质量控制之外加剂课件7第五讲混凝土质量控制之外加剂课件8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1、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应使用工程原材料,通过试验及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2、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3、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4、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是指其各种原材料所含氯离子和总碱量之和。5、由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加量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应严格准确计量。返回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9第三节外加剂性能检测检测基本要求性能检测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及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检验规则第三节外加剂性能检测检测基本要求10检测基本要求(熟悉)检测基本要求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凝土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目掺外加剂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基准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减水率除早强剂、缓凝剂外的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各种外加剂31个3个3个含气量31个3个3个凝结时间差31个3个3个硬化混凝土36、9或12块18、27或36块18、27或36块抗压强度比31条3条3条收缩率比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高性能外加剂、泵送剂混凝土拌合物31个3个3个1h经时变化量(含气量)引气剂、引气减水剂31个3个3个相对耐久性指标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硬化混凝土31条3条3条检测基本要求(熟悉)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11检测用材料水泥强度:42.5强度等级的P.Ⅰ型硅酸盐水泥品质指标:铝酸三钙含量6%~8%,硅酸三钙含量55%~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1.2%,碱含量(Na2O+0.658K2O)不得超过1.0%,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砂:符合GB/T14684中Ⅱ区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石子:粒径5mm~20mm,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
10mm~20mm占60%,连续级配,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检测用材料12检测用配合比(掌握)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30kg/m3;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43%~47%,掺其他外加剂的砂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外加剂掺量:生产厂家推荐的掺量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210±10)mm,用水量为坍落度在(210±10)mm时的最小用水量;掺其他外加剂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注意:用水量包括液体外加剂、砂、石材料中所含的水量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2000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检测用配合比(掌握)13混凝土搅拌采用公称容量60L单卧轴式强制搅拌机,拌合量应不少于20L,不宜大于45L。对于粉状外加剂,将水泥、砂、石和外加剂一次投入并干拌均匀,再加入水一起搅拌2min;对于液体外加剂,将水泥、砂、石一次投入并干拌均匀,再加入掺有外加剂的水一起搅拌2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至均匀再进行试验。各种混凝土试验材料及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20±3)℃基本术语基准混凝土: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受检混凝土: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返回
混凝土搅拌14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掌握)坍落度测定:按GB/T50080测定,但坍落度为(210±10)mm的混凝土,应分两层装料,每层为筒高一半,每层均插捣15次。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混凝土出机时和1h之后的坍落度之差值。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测定:混凝土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并加盖,静置至1h(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然后倒出,在铁板上用铁锹翻拌至均匀,再按坍落度测定方法测定坍落度。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计算:△Sl=Sl0-Sl1h△Sl——坍落度经时变化量,mm;Sl0——出机时测得的坍落度,mm;Sl1h——1h后测得的坍落度,mm。结果评定:均以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0mm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的试验结果。若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0mm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返回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掌握)15减水率(掌握)定义:在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按GB/T50080-2002测定。试验结果:WR——减水率,%;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1——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结果评定: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W0W1减水率(掌握)16例1:项目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混凝土用水量(Kg/m3)196188184148150150最大值W1与中间值W2之差已经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删去,取中间值20.2%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例1:项目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混凝土用水量(Kg17例2:某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减水率试验,拌和25L,试验结果如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拌合用水量(g)470045804650385038003700例2:某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减水率试验,拌和25L,试验结18泌水率比(掌握)定义:泌水率:单位质量混凝土泌出水量与其用水量之比泌水率比,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试验方法(图)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止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泌水率比(掌握)19泌水率计算
B——泌水率,%;VW——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重量,g;GW——试样重量,g;G1——筒及试样重量,g;G0——筒重量,g。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泌水率计算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20泌水率比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R——泌水率之比,%;Bt——受检混凝土泌水率,%;B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例:P79
返回泌水率比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R——泌水率之比,%;例21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掌握)仪器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含气量测定仪(图)、混凝土振动台含气量测定过程:按GB/T50080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并按其说明操作。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测定过程: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并加盖,静置至1h(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然后倒出并在铁板上用铁锹翻拌均匀后,再按含气量测定方法测定含气量。计算出机时和1h之后的含气量之差值,即为含气量的经时变化量。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掌握)22结果处理: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最大与最小值均超过中间值的0.5%时,则应重做。例:检测掺某一引气剂混凝土的三个试样的含气量分别为:4.7%,5.2%和4.8%,则掺该引气剂混凝土的含气量为()答案:4.9%
返回结果处理: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23凝结时间差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差值试验(图):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2)℃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截面积20mm2的试针。注意事项:环境温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砂浆的养护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2)℃之内;同时测点间的距离对贯入阻力也有很大影响。凝结时间差24贯入阻力计算试验过程: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mm深度,同时记录贯入阻力和测量时间,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a之间至少进行6次,直至贯入阻力大于28MPa为止。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R——贯入阻力,MPa;P——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
贯入阻力计算R——贯入阻力,MPa;25数据处理: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30mi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凝结时间差:
ΔT=Tt-Tc
ΔT——凝结时间之差,min;
Tt——受检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数据处理: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26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初凝时间(min)245235255680700705初凝时间(min)初凝时间差(min)450245695例: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初凝时间(min)24527抗压强度比(掌握)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抗压强度比计算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T50081-2002标准进行试验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振动15~20s,试件预养温度为(20±3)℃。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例:P79)
返回Rf——抗压强度比,%;f
t——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f
c——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MPa。100×=ctfffR抗压强度比(掌握)Rf——抗压强度比,%;100×=ctf28收缩率比(掌握)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28d龄期时收缩率之比计算Rε——收缩率比,%;εt——受检混凝土的收缩率,%;εc——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收缩试验混凝土标准试件:棱柱体100mm×100mm×515mm,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的混凝土。试件带模养护1d~2d视混凝土实际强度而定。拆模后应立即粘或埋好测头或测钉,送至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收缩率比(掌握)29混凝土收缩率(图)计算:εst—试验期为t天的混凝土收缩值,t从测定初始长度时算起;Lb—试件的测量标距,等于两测头内侧的距离,mm;L0—试件长度的初始读数,mm;Lt—试件在试验期为t时测得的长度读数,mm。受检混凝土及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按GBJ82-85测定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s。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以三个试样收缩率比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精确1%。注意事项:每次测定混凝土收缩率时,混凝土试件摆放的方向一定要一致,百分表的初始读数一定要相同;恒温恒湿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混凝土收缩率(图)计算:30例:测试新型聚羧酸外加剂的28d收缩率比,试验结果如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收缩值(×10-6)316328311288295293收缩值(×10-6)收缩率比(%)31892292例:测试新型聚羧酸外加剂的28d收缩率比,试验结果如下:基准31相对耐久性(了解)相对耐久性指标:以掺外加剂混凝土冻融200次后的动弹性模量是否不小于80%来评定外加剂质量试验(图)按GBJ82-85进行,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s,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快冻法)。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相对动弹性模量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返回相对耐久性(了解)32检验规则(了解)取样及批号:试样分点样和混合样。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不小于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批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批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试样及留样:每一批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本标准规定方法与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检验规则(了解)33检验分类:出厂检验:每批号外加剂出厂检验项目,根据其品种不同按标准规定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匀质性指标和新拌及硬化混凝土全部性能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返回检验分类:34第四节防冻剂(熟悉)概述技术要求匀质性指标受检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成型与养护条件、硬化混凝土试件制作及试验项目与数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和凝结时间差按照GB8076-2008进行测定和计算硬化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第四节防冻剂(熟悉)35概述定义: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作用:防冻组分降低水的冰点,使水泥在负温下仍能继续水化;早强组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抵抗水结冰产生的膨胀应力;减少混凝土中的冰含量,并使冰晶粒度细小且均匀分散,减轻对混凝土的破坏应力;引气组分引入适量封闭的微气泡,减轻冰胀应力及过冷水迁移产生的应力;有机硫化物能改变水的冰晶形状,从而减轻冰胀应力。概述36术语基准混凝土(C):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受检标养混凝土(CA):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受检负温混凝土(AT):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规定温度: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温度,该温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度,标准的规定温度为-5度、-10度、-15度。无氯盐防冻剂:氯离子含量≤0.1%的防冻剂称为无氯盐防冻剂。术语37分类: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容性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复合型防冻剂。氯盐类:以氯盐(如氯化钠、氯化钙等)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氯盐阻锈类:含有阻锈组份、并以氯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无氯盐类:以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有机化合物类:以某些醇类、尿素等有机化合物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复合型防冻剂:以防冻组分复合早强、引气、减水等组分的外加剂。返回分类: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容性有机化合物38技术要求匀质性指标(P88页)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指标释放氨量:含有氨或氨基类的防冻剂释放氨量应符合规定限制
返回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10---泌水率比,%,≤80100含气量,%,≥2.52.0凝结时间差,min初凝-150~+150-210~+210终凝抗压强度比,%,≥规定温度-5-10-15-5-10-15R-720121020108R2810010095959590R-7+28959085908580R-7+5610010010010010010028d收缩率比,%,≤135渗透高度比,%,≤100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100钢筋锈蚀作用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10---39试验方法材料、配合比及搅拌:按GB
8076-2008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80±10)mm。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项目试验类别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拌合批次每批取样数量受检混凝土取样总数基准混凝土取样总数减水率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凝结时间差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抗压强度比硬化混凝土312/3块a36块9块收缩率比硬化混凝土31块3块3块抗渗高度比硬化混凝土32块6块6块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硬化混凝土16块6块6块钢筋锈蚀新拌或硬化砂浆31块3块---a:受检混凝土12块,基准混凝土3块。试验方法项目试验类别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拌合批次每批取样数量受检40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和凝结时间差按照GB8076-2008进行测定和计算,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出机后5min内完成。硬化混凝土性能试件制作:基准混凝土试件和受检混凝土试件应同时制作。试件制作及养护参照BG/T50080-2002进行,但掺与不掺防冻剂混凝土坍落度为(80±10)mm,振动时间为10~15s。掺防冻剂受检混凝土在(20±3)℃环境下按表规定的时间预养后移入冰箱(或冰室)内并用塑料布覆盖试件,其环境温度应于3~4h内均匀地降至规定温度。养护7d后(从成型加水时间算起)脱模,放置在(20±3)℃环境温度下解冻,解冻时间按下表规定。解冻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或转标准养护。混凝土拌合物性能41不同规定温度下混凝土试件的预养和解冻时间表
返回防冻剂的规定温度(℃)预养时间(h)
M(℃h)解冻时间(h)-561806-1051505-1541204注:试件预养时间也可按M=Σ(T+10)Δt来控制式中:M—度时积,T—温度,Δt—温度T的持续时间不同规定温度下混凝土试件的预养和解冻时间表42抗压强度比:以受检标养混凝土、受检负温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表示R28——受检标养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的抗压强度之比,%;f
CA——受检标养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MPa;f
C
——基准混凝土28d的抗压强度,MPa;R-7——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抗压强度之比,%;f
AT——不同龄期(R-7,R-7+28,R-7+56)的受检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MPa;R-7+28——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抗压强度之比,%;R-7+56——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56d的抗压强度与基准混凝土标养28d抗压强度之比,%。数据处理: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每组三块试件,强度数据取值原则同GB/T50081-2002规定。受检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以三组试验结果强度的平均值(先计算)来计算抗压强度比,精确到1%。抗压强度比:43例:受检混凝土的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比R-7为()答案:25%
返回抗压强度(MPa)基准混凝土标养28d24.425.326.225.3受检混凝土标养28d29.630.231.6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5.36.36.56.3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28d23.624.224.6受检负温混凝土负温养护7d再转标准养护56d28.931.131.5例:受检混凝土的负温养护7d的抗压强度比R-7为()抗压44渗透高度比基准混凝土标养龄期为28d,受检负温混凝土到-7+56d时分别参照GBJ
82-85进行抗渗试验,但按0.2、0.4、0.6、0.8、1.0MPa加压,每级恒压8小时,加压到1.0MPa为止。取下试件,将其劈开,测试试件10个等分点渗透高度平均值,以一组6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透水高度比计算,精确到1%Hr
——透水高度之比,%
HAT——受检负温混凝土六个试件测试值的平均值,mm;HC
——基准温混凝土六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mm。渗透高度比45例:测试某一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试验结果如下:则该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为()答案:65%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渗透高度(mm)78,82,85,71,65,8552,45,55,51,58,457851例:测试某一防冻剂的渗透高度比,试验结果如下:基准混凝土受检46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参照GBJ82-85进行试验并计算强度损失率,基准混凝土试验龄期为28天,受检负温混凝土龄期为-7+28天。强度损失率比:受检负温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与基准混凝土强度损失率之比,计算精确到1%。
返回—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
—受检负温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基准混凝土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47谢谢大家!谢谢大家!481、外加剂的主要功能有()A、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B、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C、改善混凝土耐久性D、改善混凝土或砂浆的毛细孔结构
答案:ABCD
2、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有()A、掺量低,减水率高B、可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C、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D、环保型的外加剂答案:ABCD3、对于标准型的高性能减水剂,泌水率比不大于(
)A、50%B、60%C、70%D、80%答案:B
4、混凝土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有哪几种不超过生产厂控制值(
)A、含固量B、总碱量C、氯离子含量D、硫酸钠含量答案:BCD1、外加剂的主要功能有()495、使用外加剂时应特别注意()
A、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B、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C、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D、对所有的商品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答案:ABC6、对混凝土早强剂来说,可以不做的试验项目有(
)A、含气量B、泌水率
C、凝结时间差D、减水率答案:D7、外加剂性能检测所用材料有()
A、基准水泥B、细度模数为2.2~2.9的中砂C、符合GB/T14685要求的石子D、需要检测的外加剂答案:ACD8、在外加剂性能检测中,掺高性能外加剂的受检砼单位水泥用量为()A、(360±5)kg/m3B、(330±5)kg/m3C、360kg/m3D、330kg/m3答案:C
5、使用外加剂时应特别注意()509、外加剂性能检测中的混凝土材料及试验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
)
A、(20±1)℃
B、(20±2)℃
C、(20±3)℃
D、(20±5)℃
答案:C10、在外加剂减水率试验中,所用仪器设备有(
)A、混凝土搅拌机B、坍落度筒
C、捣棒D、磅秤
答案:ABCD11、在泌水率检测中,吸水终止的条件是()A、连续一次无泌水B、连续二次无泌水C、连续三次无泌水D、连续四次无泌水答案:C12、环境温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砂浆的养护温度一定要控制在()之内。A、(20±1)℃
B、(20±2)℃
C、(20±3)℃
D、(20±5)℃答案:B9、外加剂性能检测中的混凝土材料及试验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5113、在收缩率比试验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试件养护温度为(20±2)℃
B、试件试验相对湿度为(60±5)%C、试件的摆放方向可以不一致D、试件养护相对湿度为(60±5)%答案:CD14、在外加剂相对耐久性试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试件振动时间15~20s
B、同条件养护28天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C、冻融循环次数为200次D、评定标准为动弹性模量降至50%以上答案:AC15、对于掺防冻剂的受检混凝土,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坍落度试验应在混凝土出机后15min内完成B、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应同时制作
C、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10)mmD、试件按规定预养后移入冰室内再养护7天后脱模答案:BCD13、在收缩率比试验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52泌水率试验泌水率试验53含气量测定仪含气量测定仪54坍落度试验及示意图坍落度试验及示意图55坍落度示意图坍落度示意图56凝结时间试验凝结时间试验57收缩率试验图收缩率试验图58相对耐久性试验图相对耐久性试验图59外加剂
二O一四年十月外加剂
二O一四年十月60大纲概述:定义、分类、命名、基本术语外加剂性能检测(重点)检测基本要求,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及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等,检验规则防冻剂概述、技术要求、受检混凝土性能试验(要求、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
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大纲61第一节概述定义(掌握)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一般情况掺量不超过水泥质量的5%。命名、基本术语(了解国标GB/T8075-200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水泥砂浆工作性: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受检砂浆和基准砂浆的流动度相同时,受检砂浆的减水率。第一节概述62按使用功能分类(掌握)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矿物外加剂等;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按使用功能分类(掌握)63第二节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性能针对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熟悉)受检混凝土性能指标和外加剂的匀质性指标(掌握)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熟悉)第二节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性能64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1、掺量低(按照固体含量计算,一般为胶凝材料质量的
0.15%~0.25%),减水率高;2、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工作性保持性好;3、外加剂中氯离子和碱含量较低;4、用其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较小,可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5、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6、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是环保型的外加剂。高性能减水剂的特点65第五讲混凝土质量控制之外加剂课件66第五讲混凝土质量控制之外加剂课件67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1、外加剂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应使用工程原材料,通过试验及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2、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3、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4、对钢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应按有关标准规定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碱的数量。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是指其各种原材料所含氯离子和总碱量之和。5、由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加量对其性能影响较大,应严格准确计量。返回应用外加剂的注意事项68第三节外加剂性能检测检测基本要求性能检测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及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相对耐久性检验规则第三节外加剂性能检测检测基本要求69检测基本要求(熟悉)检测基本要求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凝土拌合批数每批取样数目掺外加剂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基准混凝土总取样数目减水率除早强剂、缓凝剂外的各种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各种外加剂31个3个3个含气量31个3个3个凝结时间差31个3个3个硬化混凝土36、9或12块18、27或36块18、27或36块抗压强度比31条3条3条收缩率比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高性能外加剂、泵送剂混凝土拌合物31个3个3个1h经时变化量(含气量)引气剂、引气减水剂31个3个3个相对耐久性指标引气剂、引气减水剂硬化混凝土31条3条3条检测基本要求(熟悉)试验项目外加剂类别试验类别试验所需数量混70检测用材料水泥强度:42.5强度等级的P.Ⅰ型硅酸盐水泥品质指标:铝酸三钙含量6%~8%,硅酸三钙含量55%~60%,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1.2%,碱含量(Na2O+0.658K2O)不得超过1.0%,水泥比表面积(350±10)m2/kg砂:符合GB/T14684中Ⅱ区的中砂,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石子:粒径5mm~20mm,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
10mm~20mm占60%,连续级配,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检测用材料71检测用配合比(掌握)水泥用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60kg/m3;掺其他外加剂的单位水泥用量为330kg/m3;砂率: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砂率均为43%~47%,掺其他外加剂的砂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受检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外加剂掺量:生产厂家推荐的掺量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210±10)mm,用水量为坍落度在(210±10)mm时的最小用水量;掺其他外加剂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注意:用水量包括液体外加剂、砂、石材料中所含的水量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2000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的受检混凝土和其对应的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检测用配合比(掌握)72混凝土搅拌采用公称容量60L单卧轴式强制搅拌机,拌合量应不少于20L,不宜大于45L。对于粉状外加剂,将水泥、砂、石和外加剂一次投入并干拌均匀,再加入水一起搅拌2min;对于液体外加剂,将水泥、砂、石一次投入并干拌均匀,再加入掺有外加剂的水一起搅拌2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至均匀再进行试验。各种混凝土试验材料及环境温度均应保持在(20±3)℃基本术语基准混凝土: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不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受检混凝土: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返回
混凝土搅拌73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掌握)坍落度测定:按GB/T50080测定,但坍落度为(210±10)mm的混凝土,应分两层装料,每层为筒高一半,每层均插捣15次。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混凝土出机时和1h之后的坍落度之差值。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测定:混凝土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并加盖,静置至1h(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然后倒出,在铁板上用铁锹翻拌至均匀,再按坍落度测定方法测定坍落度。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计算:△Sl=Sl0-Sl1h△Sl——坍落度经时变化量,mm;Sl0——出机时测得的坍落度,mm;Sl1h——1h后测得的坍落度,mm。结果评定:均以三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10mm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的试验结果。若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0mm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返回坍落度及坍落度1h经时变化量(掌握)74减水率(掌握)定义:在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坍落度按GB/T50080-2002测定。试验结果:WR——减水率,%;W0——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1——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结果评定: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W0W1减水率(掌握)75例1:项目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混凝土用水量(Kg/m3)196188184148150150最大值W1与中间值W2之差已经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和最小值一并删去,取中间值20.2%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例1:项目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混凝土用水量(Kg76例2:某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减水率试验,拌和25L,试验结果如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拌合用水量(g)470045804650385038003700例2:某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进行减水率试验,拌和25L,试验结77泌水率比(掌握)定义:泌水率:单位质量混凝土泌出水量与其用水量之比泌水率比,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泌水率之比。试验方法(图)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185mm,高200m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止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泌水率比(掌握)78泌水率计算
B——泌水率,%;VW——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重量,g;GW——试样重量,g;G1——筒及试样重量,g;G0——筒重量,g。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泌水率计算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79泌水率比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R——泌水率之比,%;Bt——受检混凝土泌水率,%;Bc——基准混凝土泌水率,%。例:P79
返回泌水率比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R——泌水率之比,%;例80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掌握)仪器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含气量测定仪(图)、混凝土振动台含气量测定过程:按GB/T50080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并按其说明操作。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满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测定过程: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用湿布擦过的试样筒内并加盖,静置至1h(从加水搅拌时开始计算),然后倒出并在铁板上用铁锹翻拌均匀后,再按含气量测定方法测定含气量。计算出机时和1h之后的含气量之差值,即为含气量的经时变化量。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掌握)81结果处理: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变化量以三个试样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来表示。若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0.5%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最大与最小值均超过中间值的0.5%时,则应重做。例:检测掺某一引气剂混凝土的三个试样的含气量分别为:4.7%,5.2%和4.8%,则掺该引气剂混凝土的含气量为()答案:4.9%
返回结果处理: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含气量和含气量1h经时82凝结时间差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差值试验(图):将混凝土拌合物用5mm筛筛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口内径为160mm,下口内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不渗水的金属圆筒,试样表面应低于筒口约10mm,用振动台振实(约3s~5s),置于(20±2)℃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在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0.5h或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一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倍,但至少不小于15mm,试针与容器边缘之距离不小于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100mm2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截面积20mm2的试针。注意事项:环境温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尤为突出,因此砂浆的养护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2)℃之内;同时测点间的距离对贯入阻力也有很大影响。凝结时间差83贯入阻力计算试验过程: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mm深度,同时记录贯入阻力和测量时间,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a之间至少进行6次,直至贯入阻力大于28MPa为止。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图,求出贯入阻力值达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阻力值达28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终凝时间。凝结时间从水泥与水接触时开始计算。R——贯入阻力,MPa;P——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A——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
贯入阻力计算R——贯入阻力,MPa;84数据处理: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30mi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凝结时间差:
ΔT=Tt-Tc
ΔT——凝结时间之差,min;
Tt——受检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Tc——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
数据处理: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85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初凝时间(min)245235255680700705初凝时间(min)初凝时间差(min)450245695例: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初凝时间(min)24586抗压强度比(掌握)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同龄期抗压强度之比抗压强度比计算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T50081-2002标准进行试验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振动15~20s,试件预养温度为(20±3)℃。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如果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例:P79)
返回Rf——抗压强度比,%;f
t——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f
c——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MPa。100×=ctfffR抗压强度比(掌握)Rf——抗压强度比,%;100×=ctf87收缩率比(掌握)定义: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28d龄期时收缩率之比计算Rε——收缩率比,%;εt——受检混凝土的收缩率,%;εc——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收缩试验混凝土标准试件:棱柱体100mm×100mm×515mm,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的混凝土。试件带模养护1d~2d视混凝土实际强度而定。拆模后应立即粘或埋好测头或测钉,送至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养护。收缩率比(掌握)88混凝土收缩率(图)计算:εst—试验期为t天的混凝土收缩值,t从测定初始长度时算起;Lb—试件的测量标距,等于两测头内侧的距离,mm;L0—试件长度的初始读数,mm;Lt—试件在试验期为t时测得的长度读数,mm。受检混凝土及基准混凝土的收缩率按GBJ82-85测定和计算,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s。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以三个试样收缩率比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计算精确1%。注意事项:每次测定混凝土收缩率时,混凝土试件摆放的方向一定要一致,百分表的初始读数一定要相同;恒温恒湿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0±5)%。混凝土收缩率(图)计算:89例:测试新型聚羧酸外加剂的28d收缩率比,试验结果如下:
返回基准混凝土受检混凝土123123收缩值(×10-6)316328311288295293收缩值(×10-6)收缩率比(%)31892292例:测试新型聚羧酸外加剂的28d收缩率比,试验结果如下:基准90相对耐久性(了解)相对耐久性指标:以掺外加剂混凝土冻融200次后的动弹性模量是否不小于80%来评定外加剂质量试验(图)按GBJ82-85进行,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振动15~20s,标准养护28天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快冻法)。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相对动弹性模量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返回相对耐久性(了解)91检验规则(了解)取样及批号:试样分点样和混合样。生产厂应根据产量和生产设备条件,将产品分批编号。掺量不小于1%同品种的外加剂每一批号为100t,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每一批号为50t,不足100t或50t的也可按一个批量计,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试样及留样:每一批号取得的试样应充分混匀,分为两等份,一份按本标准规定方法与项目进行试验。另一份要密封保存半年,以备有疑问时提交国家指定的检验机关进行复验或仲裁。检验规则(了解)92检验分类:出厂检验:每批号外加剂出厂检验项目,根据其品种不同按标准规定进行。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包括匀质性指标和新拌及硬化混凝土全部性能指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一年至少进行一次检验;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返回检验分类:93第四节防冻剂(熟悉)概述技术要求匀质性指标受检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搅拌、成型与养护条件、硬化混凝土试件制作及试验项目与数量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和凝结时间差按照GB8076-2008进行测定和计算硬化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比、渗透高度比、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第四节防冻剂(熟悉)94概述定义: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养护条件下达到预期性能的外加剂作用:防冻组分降低水的冰点,使水泥在负温下仍能继续水化;早强组分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抵抗水结冰产生的膨胀应力;减少混凝土中的冰含量,并使冰晶粒度细小且均匀分散,减轻对混凝土的破坏应力;引气组分引入适量封闭的微气泡,减轻冰胀应力及过冷水迁移产生的应力;有机硫化物能改变水的冰晶形状,从而减轻冰胀应力。概述95术语基准混凝土(C):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受检标养混凝土(CA):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的标准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
受检负温混凝土(AT):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掺防冻剂并按规定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规定温度:受检混凝土在负温养护时的温度,该温度允许波动范围为±2度,标准的规定温度为-5度、-10度、-15度。无氯盐防冻剂:氯离子含量≤0.1%的防冻剂称为无氯盐防冻剂。术语96分类: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容性有机化合物类、有机化合物与无机盐复合类、复合型防冻剂。氯盐类:以氯盐(如氯化钠、氯化钙等)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氯盐阻锈类:含有阻锈组份、并以氯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无氯盐类:以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无机盐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有机化合物类:以某些醇类、尿素等有机化合物为防冻组分的外加剂。复合型防冻剂:以防冻组分复合早强、引气、减水等组分的外加剂。返回分类:防冻剂按其成分可分为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容性有机化合物97技术要求匀质性指标(P88页)掺防冻剂混凝土性能指标释放氨量:含有氨或氨基类的防冻剂释放氨量应符合规定限制
返回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10---泌水率比,%,≤80100含气量,%,≥2.52.0凝结时间差,min初凝-150~+150-210~+210终凝抗压强度比,%,≥规定温度-5-10-15-5-10-15R-720121020108R2810010095959590R-7+28959085908580R-7+5610010010010010010028d收缩率比,%,≤135渗透高度比,%,≤10050次冻融强度损失率比,%,≤100钢筋锈蚀作用应说明对钢筋有无锈蚀作用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性能指标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10---98试验方法材料、配合比及搅拌:按GB
8076-2008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为(80±10)mm。试验项目及试件数量项目试验类别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拌合批次每批取样数量受检混凝土取样总数基准混凝土取样总数减水率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泌水率比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31次3次3次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企业短视频营销的突破与转化
- 2025年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佳木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5年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
- 2025年邯郸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1套
- 水电运维专业(变电+动力安规)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小学-25版四年级寒假特色作业【课件】
- 煤矿重大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防治煤尘爆炸、火灾事故)
- 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管理类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 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控制及其应用课件全套第1-8章多智能体机器人系统-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和最优控制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 管理ABC-干嘉伟(美团网COO)
- 2023电力行业无人机技术规范
- 蓝色创意学校开学工作会议PPT模板
- 睿达RDCAM激光雕刻切割软件V5.0操作说明书
- 机械设计基础平面连杆机构课件
- 液化气罐定期检验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