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
秦朝~明清)专制主义指国家决策方式;一种君臣关系。特点:①君主个人专断独裁;②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指政权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①中央严格控制地方;②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秦朝~明清)专制主义指国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内外朝制郡国并行、推恩令三省六部制中期:节度使二府三司制权、钱、兵一省制(中书省)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军机处(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2(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3秦朝的统一如何管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巩固统一和集权的其他措施秦朝的统一如何管理专制主义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巩固统一和集4一、秦朝的统一主观客观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促使秦国日益强大②秦始皇的雄才大略①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②诸侯争霸,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④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根本)一、秦朝的统一主观客观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促使5一、秦朝的统一2.秦朝的疆域东达东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南濒南海人口约2000多万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一、秦朝的统一2.秦朝的疆域东达东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南濒南6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秦朝为什么会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补充:韩、赵、魏被灭后“三晋大夫,皆不使秦”。韩国大贵族官僚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楚国还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中国通史》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秦朝为什么会形成专制主义7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经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政治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镇压反秦势力与农民反抗需要;③中原地区时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客观上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8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1.皇帝制度(1)由来:“三皇五帝”(2)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神化皇权)1912.2.12溥仪退位,帝制结束(3)瓦解: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1.皇帝制度(1)由9重点深化——皇帝制度的特点“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以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重点深化——皇帝制度的特点“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10实时训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实时训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11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12重点深化——角度1:三公九卿的职能A.秦始皇要在全国征发民工修筑长城,帮助其起草文件的应是:B.秦始皇要下达一道“焚书”的诏令,负责下达诏令的是:C.秦朝军权由何人掌管:丞相御史大夫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百官之首,协助处理全国政务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军务(★虚设,由皇帝掌握)重点深化——角度1:三公九卿的职能A.秦始皇要在全国征发民工13奉常:宗庙、教化、礼仪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宗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和官营手工业太仆:宫廷车马九卿为皇室服务奉常:宗庙、教化、礼仪九卿为皇室服务14重点深化——角度2:三公九卿的特点及作用特点: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充分体现“家天下”的色彩③以皇权为中心,臣议君决,采取朝议制度作用:①提高了办事效率②维护了皇权至上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件的
决策失误重点深化——角度2:三公九卿的特点及作用特点:①分工明确、相15实时训练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实时训练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诸如将军、庶长、大16实时训练《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实时训练《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17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3.郡县制演变历程起源于_________,秦统一后_________内容行政区划:分全国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官僚机构:郡守(上受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实现了对地方__________的控制,加强了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全国推行直接有效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贵族政治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18重点深化——角度1:郡县制下各级的管理郡县乡里郡守(最高长官)郡丞(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县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三老(教化)有秩、啬夫(司法、赋税)游徼(治安)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重点深化——角度1:郡县制下各级的管理郡县乡里郡守郡丞郡尉县19实时训练在秦朝,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士绅是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实时训练在秦朝,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20角度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划分标准权力来源与中央的关系影响相同点:②目的:①性质:③作用: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世袭产生,有封地皇帝任免,无封地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地方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角度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21商朝、西周、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商朝:内外服制(部落血缘)西周:分封制(周族血缘)秦朝:郡县制(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古希腊的雅典是如何打破血缘关系的?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用财产关系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克里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商朝、西周、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商朝:内外服制(部落血缘)22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的,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23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权力运作权力机构收入来源官吏选拔贵族的权力是自然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具有自主性,可以决定封地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政府机关庞大自己的封地俸禄世卿世禄制由皇帝任免,通过察举制、科举制等方式产生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权力运作权力机构收入来源官吏选拔贵族24实时训练在秦朝,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秦朝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朝A.已经出现成熟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制度已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实时训练在秦朝,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25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①法律:②经济:③文化:⑤民族:④交通:颁布秦律,全国通行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小篆)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徙民实边;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秦朝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①法律:②经济:③文化:⑤民族:④交26下图为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权。目前国内北至内蒙古奈曼旗(燕国故地),南至江苏盱眙(楚国故地),东至山东邹城(齐国故地),西至甘肃秦安(秦国故地),出土了大量的秦权、秦量(秦朝统一铸造的衡器、量器)。其上均刻有皇帝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些文物表明秦朝政府致力于A.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B.防范六国旧贵族的反抗C.保证统一政策贯彻落实D.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政治实时训练下图为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权。目前国内北至内蒙古奈曼旗(燕国故27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如何评价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如何评价秦朝建立的专制主28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影响积极①政治: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②经济: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③思想文化:统一的环境利于各民族的融合,以及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影响积极①政治:利于加强29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影响消极①政治:高度专制集权剥夺了人民的言论自由等政治权利,阻碍向近代民主政治的转型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②经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思想文化:思想专制,限制了文化的进步,抑制了创造力,阻碍了科技创新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影响消极①政治:高度专制30【小结】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郡(郡守)县(县长/县令)乡里中央地方【小结】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郡(郡守)31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
秦朝~明清)专制主义指国家决策方式;一种君臣关系。特点:①君主个人专断独裁;②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中央集权指政权结构形式;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①中央严格控制地方;②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秦朝~明清)专制主义指国3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内外朝制郡国并行、推恩令三省六部制中期:节度使二府三司制权、钱、兵一省制(中书省)行省制废丞相,设内阁废行省,设三司军机处(皇权VS相权)(中央VS地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33(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34秦朝的统一如何管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巩固统一和集权的其他措施秦朝的统一如何管理专制主义皇帝制三公九卿郡县制巩固统一和集35一、秦朝的统一主观客观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促使秦国日益强大②秦始皇的雄才大略①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②诸侯争霸,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统一④各族人民的初步融合(根本)一、秦朝的统一主观客观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①商鞅变法促使36一、秦朝的统一2.秦朝的疆域东达东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南濒南海人口约2000多万1.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一、秦朝的统一2.秦朝的疆域东达东海西到陇西北抵长城南濒南37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秦朝为什么会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补充:韩、赵、魏被灭后“三晋大夫,皆不使秦”。韩国大贵族官僚张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楚国还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谚语。---《中国通史》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讨论:秦朝为什么会形成专制主义38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经济小农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社会的安定统一政治①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镇压反秦势力与农民反抗需要;③中原地区时常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客观上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法家集权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长期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39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1.皇帝制度(1)由来:“三皇五帝”(2)特点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神化皇权)1912.2.12溥仪退位,帝制结束(3)瓦解: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1.皇帝制度(1)由40重点深化——皇帝制度的特点“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以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重点深化——皇帝制度的特点“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41实时训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实时训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42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43重点深化——角度1:三公九卿的职能A.秦始皇要在全国征发民工修筑长城,帮助其起草文件的应是:B.秦始皇要下达一道“焚书”的诏令,负责下达诏令的是:C.秦朝军权由何人掌管:丞相御史大夫皇帝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百官之首,协助处理全国政务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军务(★虚设,由皇帝掌握)重点深化——角度1:三公九卿的职能A.秦始皇要在全国征发民工44奉常:宗庙、教化、礼仪郎中令:宫中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廷尉: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少数民族事务宗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租税和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和官营手工业太仆:宫廷车马九卿为皇室服务奉常:宗庙、教化、礼仪九卿为皇室服务45重点深化——角度2:三公九卿的特点及作用特点: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彼此牵制②充分体现“家天下”的色彩③以皇权为中心,臣议君决,采取朝议制度作用:①提高了办事效率②维护了皇权至上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件的
决策失误重点深化——角度2:三公九卿的特点及作用特点:①分工明确、相46实时训练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诸如将军、庶长、大良造、五大夫或客卿等,他们都是临时派遣,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不设太尉。而秦朝建立后,有太尉一职而无太尉其人。这反映出A.军权在专制统治中的重要性B.太尉实际掌握军事指挥权C.太尉是有职无权的临时官员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统一实时训练据记载:秦朝在建立之前,领兵作战的诸如将军、庶长、大47实时训练《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秦代,御史大夫的本职是“典正法度”、“举劾非法”,还掌管制诏和公卿奏章,直接受命于皇帝。这些记载反映出A.御史大夫地位实际高于丞相B.汉朝对秦代官制进行了变革C.汉代中央集权较秦有所加强D.中央监察满足了皇权的需要实时训练《汉书·百官公卿表》:“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48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帝制度3.郡县制演变历程起源于_________,秦统一后_________内容行政区划:分全国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官僚机构:郡守(上受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作用实现了对地方__________的控制,加强了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取代__________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全国推行直接有效中央集权官僚政治贵族政治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内容2.三公九卿制1.皇49重点深化——角度1:郡县制下各级的管理郡县乡里郡守(最高长官)郡丞(行政、刑狱)郡尉(军事、治安)县令(最高长官)县丞(行政、刑狱)县尉(军事、治安)三老(教化)有秩、啬夫(司法、赋税)游徼(治安)里正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重点深化——角度1:郡县制下各级的管理郡县乡里郡守郡丞郡尉县50实时训练在秦朝,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士绅是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实时训练在秦朝,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51角度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划分标准权力来源与中央的关系影响相同点:②目的:①性质:③作用:都是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世袭产生,有封地皇帝任免,无封地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易形成地方割据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服从周王的命令,但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角度2: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52商朝、西周、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商朝:内外服制(部落血缘)西周:分封制(周族血缘)秦朝:郡县制(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古希腊的雅典是如何打破血缘关系的?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用财产关系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克里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用地域关系打破血缘关系商朝、西周、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商朝:内外服制(部落血缘)53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上的,以血缘、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体系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基础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集权、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体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54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权力运作权力机构收入来源官吏选拔贵族的权力是自然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具有自主性,可以决定封地的一切事情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比较简单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政府机关庞大自己的封地俸禄世卿世禄制由皇帝任免,通过察举制、科举制等方式产生角度3:辨析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权力来源权力运作权力机构收入来源官吏选拔贵族55实时训练在秦朝,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秦朝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农业大学《轮胎结构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数字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陕西省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概预算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工商学院《生态环境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用户研究与设计定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形变加工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岛滨海学院《设备安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乡学院《建筑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职业大学《有机化学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2学会宽容 第1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公共图书馆情绪疗愈空间设计研究:动因、现状与实现机制
- 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
- 【课件】Unit+6+section+B+1a~2b+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牛买卖合同范本
- 钉钉操作指南培训教育课件
- 人音版九下级下册音乐 5.2.2报花名 教案
- 金庸人物课件
- 2024年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相互批评意见500条【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