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_第1页
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_第2页
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_第3页
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_第4页
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作人散文的乡土记忆

摘要

周作人是现代乡土文学理论的阐述者和写作者,周作人的乡土散文写作大多描述故乡的风土人情,作者在娓娓地叙述中流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而有关故乡的记忆又表现为个人记忆和文化记忆的交融,周作人的乡土散文理论及写作表达了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对后世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周作人;乡土文学;散文;现实意义

Abstract

Zhouzuorenisamodernvernacularliteraturetheoryexpoundedandwriters,zhouzuoren'slocalconditionsandcustomsofthehomearevernacularprosewriting,theauthorintheexpressionofmidstreamshowsstronghomesickness,authorexpressedthepursuitofspiritualhome,andthememoriesofhomeandshowthepersonalandculturalmemory,zhouzuoren'svernacularprosetheoryandwritingexpressedhisuniquecomprehensiontothereallife,onthewriter'sliterarycreation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ZhouZuoren;localliterature;prose;practicalsignificanc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绪论 1

一、周作人乡土文学理论阐释 1

二、周作人的乡土散文创作 3

(一)地方文化 3

(二)思乡之情 5

(三)富于情趣 6

三、周作人乡土散文写作风格 8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谢辞 12

绪论

“乡土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而言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第一次提出这个文学形式是在1935年,被学者们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鲁迅,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做的序文中,文中他这样写到:“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

鲁迅认为乡土文学的写作者大多是漂泊在外的人,将对家乡的思念通过文学的形式或主观,或客观的表现出来,其所写的内容都被称作是乡土文学。不过人们却普遍认为鲁迅只是从描写“乡土色彩”的方法出发,对“地方色彩”在小说中的地位进行了描述,只是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更加注重“地方色彩”和“风俗画面”的运用,是对小说内容的一种渲染,为了让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对于这一文学理论,并没有比较值得深究的言论。而周作人才是乡土文学的真正推崇者和发言人,一直以来,周作人比较抵触欧化小说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他提倡要在文学作品中加入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周作人的散文中,比如《乌篷船》、《故乡的野菜》、《喝茶》、《谈酒》,还有很多别的作品,都是通过最简单、最平常的事,将故乡的风物及乡俗民情一览无遗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所谈内容丰富详实,对各种知识都能娓娓道来,并且许多知识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读起来趣味横生。他的乡土文学理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不仅对中国的乡土文学研究颇有成就,并且能够对世界范围内的乡土文学的概念进行准确的转述,在这些概念的转译中又包含了周作人对乡土文学独到的见解与看法。将鲁迅兄弟二人的言论和观点结合起来,就总结出了乡土文学的概念和内容,他们是我国现代乡土文学的领路人,作品和写作思想中的土气息、泥滋味就是乡土文学的最重要的特点。

一、周作人乡土文学理论阐释

乡土文学的真正提出者和领路人是周作人,1923年,他就提出了“乡土文学”的概念:

“现在的人们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正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2]

当然,周作人所说的“乡土艺术”也许不仅仅包括“乡土小说”,但其中的“地之子”、“土气息、泥滋味”的阐释却凸显出了乡土文学的内在品质,后人将这种品质归纳理解为“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并最后将其规定为界定“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严家炎仔细的分析了周作人对乡土文学如此推崇的原因。他将“乡土文学”的特征简洁地概括为:“客观地冷隽地描绘村镇生活,追求浓郁的乡土气息,追求鲜明的地方色彩”[3]。他提出,新文学运动本来自于国外,因此存在着对国外作品的严重效仿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发扬乡土文学,在我们的国家发展有我们特色的新文学;想要克服“五四”期间问题小说所呈现出的思维大于现象的概念化弊端,就应当提倡乡土文学的地方色彩,只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才能打破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创作特色;中国的新文学如果想在世界文学史上崭露头角,就需要发展乡土文学,本土的才是世界的,乡土文学中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非常浓厚,世界文学是丰富多彩的,充满国家和民族特色的,并不需要统一性的文学,

要体现这个丰富多彩和民族特点,就一定要说到乡土文学。关于乡土文学的特点,周作人总结归纳为两点:

第一, 要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周作人提出地域特色要与居民之间的关系要联系紧密,地域不同,文学也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国家,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文学特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周作人在为刘大白的《旧梦》作序时说:“强烈的地方趣味也正是‘世界的’文学的一个重大成分”[4]。周作人提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世界文学所提到的民族特点,正是乡土文学的地域特点所能体现的,文学作品中不同的地域特点,为小说添加了丰富的异域情趣。

第二, 体现民风民俗的土气息、泥滋味。1923年,周作人在《地方与文艺》这篇文章中,他认为乡土文学的本质特征就体现在便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这三个方面。他提出一篇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要表现的就是从泥土里滋生出来的个性,重点提到要将文学的三个特性结合到一起。因此周作人大力倡导文学“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正的思想与文艺”[5],新文学时期的先辈作家们觉得,只有透过泥土气息才能体现出民族文化的劣根性,也最能表达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个性解放。由此看来,周作人的理论中并不是将主观意念排除在外的,而是蕴藏在乡土作品的地方风俗和人情世故中。有了周作人的理论作指导,五四时期很多文学家都致力于对乡土文学创作的研究。周作人所提出的文学具有地域文化色彩,就是乡土文学在美学的最大体现,这是周作人所追求的个性,也是五四时期普遍宣讲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认为文学应该是研究人的生活,文学应该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他认为文学应该是一种文学应该平民化,应该是反映人类实际生活的,而非一种高高在上的平庸文学,他认为文学应该表现自己的个性,抒写自我的思想感情,提倡文学应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反映普通人生活的意趣。

二、周作人的乡土散文创作

周作人用白话文写的散文,被誉为“美文”,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鲁迅和周作人闹翻之后,依然认为堪称当代第一的散文作品是周作人所创作的,其他的学者们对他的作品更是赞不绝口。胡适曾经评价说:“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散文,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又是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以彻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白话’的迷信了。”[6]从周作人的散文中能够感受到来自于江南水乡的温婉儒雅,周作人的散文中,随处都能感受到的是来自于江南水乡的温润气息,还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已经深深的刻入了作者的骨髓中,留在了他的心底。故乡一直根植于他的记忆中,也表露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周作人的散文中流露出乡土情结,阅读周作人的散文,必须要深刻体会他的故乡情结。

(一)地方文化

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与故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其叙事与内容都充满了知识性,在对地方文化描绘方面,也自有其独到的表现方式。周作人的散文题材广泛一件极普通的事物,他可以旁征博引,经常通过对野菜、乌篷船等人们司空见惯的风物的描写,来表现他的“情”有独钟。周作人不止一次历数过故乡的故事,但其中的绝大多数无疑还需列为客居。当然,东京。北京两地的感受自然非同一般,有时怕是真正的故乡都难以比拟的,有时甚至直接赞述北京与东京的优长,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非绍兴莫属,这是其他几个地方都无法代替的。

乌篷船是一种地域文化的象征符号。对于周作人而言,它满载着童年的欢声笑语,所以作者称自己的故乡绍兴那里有写不尽的风土人情。周作人的散文名篇《乌篷船》,非常典型而又很风趣地描画出一幅饱含水乡民俗风情的画卷。作者通过对乌篷船种类、构造的仔细描写,结合坐船时候的感受,《乌篷船》是以手札的方式款款地展开,别有一番韵味。《乌篷船》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的收信人和写信人是一致的,都是周作人自己。——“子荣”和“启明”都是周作人的笔名。对于久居都市的作者来讲,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古朴宁静的乡野生活的向往,念念不忘故乡平淡悠闲的生活。他对家乡的乌篷船是那样的有感情,用了太多的篇幅在描述乌篷船的整体和局部构造上,特别是那段描写三明瓦的内容,堪称一部活灵活现的写作教科书。除了描写了船的外在,还仔细讲述了船尾和船头的特点,船篷的高度和宽度也有非常仔细的描写,甚至用可以容纳四个人坐在一起打麻将来形容,他对家乡的乌篷船有着非常细致的观察,写出来的内容非常仔细又真实,让人好像身临其境,仿佛就坐在那艘船尾。作者当时已经去了外地很多个年头了,却还有这那么深刻的印象,若不是对这一切都充满深情,怎么可能会说出那些烂熟于心的话,全文集中写乌篷船和坐乌篷船行乐的神韵风味,详略得当,层次有序,结构自然。

除了乌篷船,家乡给周作人留下的另一个深刻的记忆,就是野菜了。由于妻子买菜回来提及荠菜,他就想起了浙东家乡的事来,作者的记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从荠菜写到荠菜花,再到黄花麦果,他还用富有童趣的口吻,写了一首关于黄花麦果的歌谣:“黄花麦果韧结结,关得大门自要吃:半块拿勿出,一块自要吃。[7]”这是在说黄花麦果好吃舍不得送人。这种写作手法,让人感受到的是自然的幽默,没有丝毫刻意逗趣的感觉,也没有矫情的搞笑,让读者心中觉得非常舒服,非常亲切。作者又写到日本的草饼,接着又想起扫墓的时候吃过的紫云英,尽管回忆中也会闪现紫红花的紫云英“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的华丽色彩,但作者仍属意这与蒲公英一样其实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东西,也许作者的本来意图就是在人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故乡的野菜的魅力本也该在于此,但这些“意思”都只是隐含其中而不曾显露的。因此,作者又回忆说小孩子喜欢把紫云英的花球当成花环来玩,这些在故乡都是随处可见的野菜,并不十分起眼,周作人对野菜的种类和特点一一进行了介绍后,还描写了怎样寻找野菜,怎样采摘,怎样食用,一字一句都是对故乡生活情趣的展现。作者心里充满了对生活的爱,思想上接受的是现代的文明教育,对艺术还有着与生俱来的感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展示了他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修养,文章通篇看下来都是在写荠菜、黄花麦果和紫云英,中间内容还夹杂着古今趣闻,异国他乡不一样的风情,所涉猎的内容非常丰富,让阅读的人丝毫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却会读的酣畅淋漓,仿佛就身处在那片田地中。文章对野菜的描写并没有运用过多的辞藻,却也恰是这种简单,折射出的是生活中的小情趣和美的意境,看起来写的很随意,其实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将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塑造了读者心中完整的艺术形象,以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让人感动,回味无穷。

(二)思乡之情

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而周作人将之称为乡曲之见。故乡往往是孩童时代嬉戏玩闹的乐园,是人类心灵的归属,因为在出生之前的孕育就来自那片土壤,让人特别容易产生亲近感,地方民俗、风物共时性的伴随着稚嫩心灵的成长,会产生一种相互交融的感觉,成为精神世界中的载体,再也无法拆分。一个人不管离开家乡多久,一旦想起故乡的风物,总难免会唤起对故乡的记忆。绍兴的石板路,是绍兴古越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水乡绍兴独一无二的特色景观见证了绍兴文化的行程和发展,它是家乡绍兴的一个缩影,在作者看来,它是家乡的一个代表,也寄托了游子们对家乡的思恋。

江南经常下雨,下过雨的路比较泥泞,因此江南的路大多都是用石板铺设的。作者有在北京居住的经历,北京的马路一到雨天就会湿漉漉的,而不会像南方的石板路那样清爽,雨天出行时难免会给人们带来不方便,对于周作人这种从小生长在水乡的人来说,对江南的多雨天气早就习以为常,就算是对故乡的雨水也怀有独特的感情。所以每到下雨天,他的思乡情感就会更加浓烈,他就会想起家乡的石板路,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极寻常的青石板路,但却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作者对阔别已久的家乡的怀念。

“石板路在南边可以说是习见的物事,本来似乎不值得提起来说”[8],周作人怀着深情回忆起绍兴(以及江南一带)的石板路,以为它在民间生活中十分普遍,“随处出现”,是令人感到亲切有趣的。但是作者却因久居于北京见不到过去经常可以看到的石板路就顿生想念之情,也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过去绍兴的街道都是石板铺设的,河边的店铺里也都是青石板,虽然石板路并不平稳,却也因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独特感受,绍兴有歌谣是这么唱的:“知了喳喳叫,石板两头翘,懒惰女客困旰觉。”[9]炎热的夏季,石板被太阳晒过后,两头都会翘起来,石板会因人的重量而翘动,并发出声响,这酷热中的懒散、悠闲、嬉戏中幽默诙谐,经过时空的淘洗格外令人神往,他对那些高低不平的石板路的描写。都表示出了他对故乡频频的思念。

作者继而又由街衢又想到街上的小摊,作者坦言到:“不晓得如今为何记不清楚,不知究竟是为了年老健忘,还是嘴馋眼馋的缘故,记得最明白的却是那些水果摊子,”[10]作者绘声绘色地追忆“来驮哉,来驮哉”的急迫的叫卖声,那些市斤小贩的“挜卖情销”,给人一种目睹耳闻,身临其境之感。

提到石板路,必然就会联想到石桥,石桥则是江南的山水景观中另一道独特的景观。周作人就从石板路顺便回忆了绍兴的石桥,作者在记忆深处一一搜寻,便想起了张马桥,都亭桥,太云桥等等,这些都是周作人人生最珍贵的记忆,“忽见前面低空有一点微光”,让人不禁想到作者开头时说到的“在这中间石板路恐怕都已经变成了粗恶的马路了吧”,有一种沧桑感涌上心头,也正是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和空间的隔膜,作者的思乡情感才愈发显得浓烈。

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可以感觉到他似乎在刻意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保持着距离,正如作者在《故乡的野菜》中,全文都没有提到过对家乡的思念,他淡然地说到:“故乡对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11]开头就说明了对故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所有的仅是邻里之间的那种自然形成的交情,很容易让人想起“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老话。他通过回忆的形式对故乡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描述,看起来是在用旁人的视角描写故乡,与故乡之间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疏离,但实际上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读者依旧能够毫无障碍的感受到那份深深的感情。作者是在用回忆的方式来表达家乡的美,虽然描写是平淡的、疏离的,却透着一股对家乡真实趣味的怀念。作者以淡雅的文笔,通过对故乡野菜的回忆,隐约中袒露出一种思乡情怀,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委婉表达。他的文字只要与家乡的景色有关系,便总是如此诗意流溢,神思飞越,不但是抒发无拘无束、自由而惬意的人生态度,也正是他浓浓的思乡情怀的体现。

(三)富于情趣

周作人对于乡土散文的写作一贯秉承平淡冲和的态度,在他的散文里都是对日常事务平淡的描写,但读起来却不乏趣味。在他的笔下充满闲适的意趣,他的散文让人读来更是感觉在自然中富有情趣,平淡中透着真诚。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的生活的基本。周作人似乎对食物特别感兴趣,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地方风味小吃。周作人既然自觉的追求生活中的意趣,就必然精于吃而成为美食家,而他对人(特别是普通人)的生命存在的关注,又必然热衷于对吃食的描述,周作人可以说是描写了一辈子的茶食,这是他基本文学的题材。在故乡的饮食文化中,作者最喜爱的要数故乡的茶了。周作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很高的,因此他很讲究茶,对此他曾经写过:“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12]但让人读来,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一股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一种淡泊闲适的情趣就会突然萦绕在心头。周作人认为生活中的艺术在喝茶中就能体现出来,在品茶的过程就是对悠闲生活的体验,这样就会使生活充满趣味。周作人喜欢茶,不只是因为喝茶让生活充满了惬意和色彩,更多的是因为品茶的过程也是对人生的品味,平淡冲和、自然朴实这些都是周作人在品茶中所悟出来的。像清茶那样的生活,是周作人一直想要达到的,他向往的生活是安逸的舒适的,纷争和喧闹都被隔离开来,这种感觉应该是只有在孩童时代的家乡才能找到了,周作人觉得喝茶就是对生活的享受,是从生活中寻找美的过程,可以用两个词语代表这种感觉,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绍兴人喝茶是非常随意的,并没有古代人文绉绉的传统讲究,这对周作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他的文章中,但凡写道人们去茶馆里喝茶,其描写都是这样的:“左一碗右一碗的喝了半天,好像是刚从沙漠里回来的样子”。[13]周作人认为这才有喝茶的意思。中国历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的风尚,倘若去绍兴人家去坐坐,他们一定会献上一杯热茶,来表达他们的热情。

作者对喝茶有着莫名的热爱,也就因此写到了茶食,很多中国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吃瓜子,作者认为并不合适,他认为喝茶的时候吃的东西也应该是清淡的。可见,他对茶食的要求和茶是相同的。周作人所喜欢的茶食,很符合喝茶的意境,也是清淡的口味。他在文中提到了江南茶馆中的“干丝”,便非常具体的说了其制作过程,描写了吃起来的味道和感觉,也描写了人们到茶馆中吃“干丝”的样子:“学生们的习惯,平常‘干丝’既出,大抵不即食,等到麻油再加,开水重换之后,始行举箸,最为合式。”[14]这些都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事情,却被描写的活灵活现,与清茶及干丝的素雅的味道正好相称,让作者在饮茶中领略到了“生活之艺术”。

就好像茶一样,我国文人对于酒的要求,向来也是很特别的。如果有客人来访,招待的物品中必定有酒,同时酒也是一种生活情趣,文人们讲求的是喝酒的时候那种心灵上的感受、体悟和沟通,还有就是自斟自饮的乐趣。

周作人的《谈酒》,开头是这么写的:“虽然是京兆人,却生长在东南的海边,是出产酒的地方。”[15]但并不知道酒是如何酿成的,只是在儿歌中曾听到,“老酒糯米做,吃得变nionio,”因此觉得大概是用糯米做成的。因为舅父和姑父家时常常自己酿酒,加上舅父的族叔是酒头工,从小就受到酒文化的熏陶,所以他对于酒文化也颇有了解,对于酒的制作方法、喝酒用的器具,酒的品种都能娓娓道来,但是论起喝酒的方式,周作人却有自己的观点,他不太喜欢用酒盅斯斯文文的喝酒,他觉得大家为了显示文雅,都用酒盅来喝酒,这并不是正确的方式。只要说到喝酒用的器皿,周作人首推的就是绍兴的酒店中所特有的酒碗。作者似乎有意要卖弄一下关于酒的知识,他谈到了黄酒、白酒、莲花白、日本的清酒、外国的白兰地,但作者却更钟情于绍兴的酒。

作为一个生在酒乡长在酒乡的人,周作人却并不擅长喝酒,但他对喝酒这件事却有自己独特的领悟:“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罢。[16]”他认为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醉,而在于杯在口中那一刹那之间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古人所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为了在观赏风景时的赏心悦目。酒这种浓烈的事物,在他的笔下也是淡淡的、闲适的,充满意境的。向来对生活有着艺术般的追求的他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之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17]”就是用这种怡然自得态度来品味生活的。这是从周作人的散文中表现出的生活的艺术,这种雅俗共融的情境和闲适平淡的艺术感觉,就是周作人作品的特点和灵魂思想。

三、周作人乡土散文写作风格

周作人的散文都是从现实中看似琐碎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进行积累,从这样点滴的的生活常识写起,把“人情物理”转变为文学,最终构建出他理想中的传统文学视图。他用一生的散文写作来寻找对尘世中人伦物理的真挚情感,这样的写作亦是一种生活艺术的体现,而在这样一种存在方式中与后世作家结缘。跟随周作人的写作道路的人,都不是张扬的战士,他们将争吵和喧闹隔离在自己的生活之外,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只是固守心中的天地。他们的作品中的主要素材就是家乡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平静生活,当时掀起了一股回忆乡土写作乡土的风气,这些作品中到处可见浓浓的乡土风味、独特的地方色彩,洋溢等浓浓的乡情乡思,他们安于平静,乐于平凡,在素雅中构建自己的园地,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在静谧中感受自己的心跳,不与人世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心灵的一片净土。

周作人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努力扶持后进。对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贾平凹等乡土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周作人的散文中充满了对故乡风俗民情的描写,深受他影响的废名、沈从文及汪曾祺他们虽大多都久居于大城市中,却都有着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他们将这种经历化为写作灵感,用农村的风土人情,用浪漫的现代手法描述了记忆中的风景、风俗和风情,描绘了一幕幕让人心生向往的世外桃源。

废名作为周作人最得意的学生,他与老师有着共同的审美趣味,他们一直追求“渐进自然”,用冲淡平和的格调来消除内心的苦涩,意图构建出一个颇具理想化意味的梦幻桃花源。他的那些充满田园牧歌风格的乡土创作大多都受到了周作人的影响。他们都是创作了带有地域特色和风俗人情的乡土小说,也都是从孩童时代的角度来追求离乡之人心灵上的回归家乡,也都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废名的作品是现代乡土小说中“田园诗风”的代表,他追寻的是朴实、真诚的田园生活,致力于对原始人性和感情的追求。在景物和人的融合上,他所呈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返归自然”的态度,在其宁静恬淡的描画中蕴含着超脱俊逸的诗情画意,在朴素毓秀的笔致中饱含返璞归真的情致,他完美的继承了周作人的平实清淡的美学特点,并且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作品中透露着朴素、典雅的风格,还带有一点苦涩,风格独特。在一般人眼中,也确实将废名视为周作人真正的“传人”。

沈从文继承了周作人先生平淡闲适的创作风格,他的散文语言简洁洒脱,朴素隽美,他的散文的写作一般都是从描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开始着手,以一个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来阐释自己所看到的乡村世界,用一种十分平常、十分朴素的语言来描写自己对故乡的浓浓的深情,这是周作人先生所推崇和倡导的平淡的创作,沈从文的文字就像他笔下的湘西水一样,清澈、透亮,处处都流露着对故乡的赞美和想念。读沈从文的散文,更是有一种自然的清新感扑面而来,从淡淡的描写中仿佛能看到作家那颗真挚的心。他开创了我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田园诗风,他的作品中总是有着田园的情感氛围,他所描写的湘西人的一切,都充满着人情的美好,对于湘西风土民俗的描写,也是充满了理想中的诗意。他创作了大量有自己特点的乡土小说,形成了“田园牧歌”派的小说风格。

汪曾祺的创作手法结合了周作人、废名和沈从文的三者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点。这种创作模式实际上是他的“精神返乡的过程”,他带来了“田园牧歌”风俗画小说的兴盛,开启了乡土浪漫传统。作品中多是对地方特色和民俗民风的描述,代表着一种审美风格的回归,是对废名和沈从文的一种继承,是田园诗风的一种灵魂上的回归。他的文章带有“温柔敦厚”的气息,对富有地方色彩和异域情调的风俗民情进行刻意的描摹,站在审美的立场上,他对故乡的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文章中体现了作者平静、淡然的心态,和对脱离世俗的境界的追求,堪称美学中的模范。他的小说整体所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和局部的写作特点,融合起来就是一曲完整华丽的乐章

贾平凹则热心的介入当下的乡村生活,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商州更是爱的深沉,商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贾平凹的血液当中,贾平凹立足于自己生长的商州,将文学扎根于商州,饱含深情的赞颂了商州的地域风光和风土民情,他的文字正如周作人先生一般刻意追求一种闲适自然的状态,虽然目睹了家乡的落败,经历了理想的绝望,但是还是试图以温暖的怀抱来和乡村告别,饱含深情地讴歌乡村文化以拯救乡村文化的未来。他热衷于描写故乡的人情美、人性美,饱含深情地赞颂那里的地域风光和民风习俗,弘扬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健康、纯洁和质朴的品质。作为农民的孩子,他有一颗热烈的赤子之心,身为乡土作家,他通过对乡间小事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有着独特文化气质的商州。

结语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乡土文学早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子孙的思想和行为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对故土的依恋是人类持久而深沉的情感,也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寄托。周作人是乡土文学领域中的奠基者,身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他在情感上本能的趋向于对家乡的回归。他爱浙东故乡,故乡的一切都深刻的留在他的心中,所有饮食风物和风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