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1页
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2页
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3页
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4页
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标准文案实用标准文案文档文档九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食物与摄食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大类。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b.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类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c.蛋白质 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材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 50%以上。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脂肪——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当人体内的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分解脂肪提供能量。无机盐一一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它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粗纤维(食物纤维)一一促进消化食物纤维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消化吸收的物质,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一一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它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极大。除维生素D夕卜,其他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热量价动物的生命活动消耗能量, 能量是由食物供给的。那么,食物中是否真的含有能量?同样质量的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也一样多吗?究竟哪种物质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呢?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前要注意以下问题:a.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b.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食物种类应具有典型性,如富含糖类的、富含脂肪的、富含蛋白质成分的等,以便进行比较。c.1毫升水每升高1C,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d.为比较不同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对实验原料应进行必要的称量。实验进行时,要注意燃烧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时的着火点,一般燃烧 2分钟〜3分钟材料会燃尽,而试管中的温度会明显上升。通过实验,知道食物中蕴含能量,从而得出热量价的概念: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叫热量价。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三类物质中,热量价最高的是脂肪。动物的摄食动物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各种动物获取食物的手段各不相同,各自具有自己特有的捕食方式和捕食器官。a.海葵——用触手来捕食b.昆虫一一取食的器官是口器蝶类的虹吸式口器;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苍蝇的舐吸式口器;蚊的刺吸式口器。c.一些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一一用滤过方式获得食物d.青蛙一一用舌来捕食(它的舌根是倒生的)啄木鸟 用喙来捕食猫一一用可以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来捕捉鼠g.蜘蛛——能织网捕虫h.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4)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一一牙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人的牙的总数为28颗〜32颗。牙的组成牙冠一一牙被牙釉质所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牙颈一一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称为牙颈。牙根一一牙被牙骨质所覆盖的部分。牙的分类从成分上分:牙本质——构成牙的主要成分。牙骨质一一牙根的表面。牙髓腔一一由牙本质围成,内有牙髓,为富有神经、血管的结缔组织。按形态及功能分:切牙——位于口腔前部,共8颗,其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尖牙一一位于口角处,共 4颗,牙冠粗壮,牙根长而粗,主要功能为穿刺和撕裂食物。前磨牙一一又称双尖牙,位于尖牙之后,磨牙之前,共 8颗。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协助尖牙撕裂食物及协助磨牙捣碎食物。磨牙一一位于前磨牙之后,共 12颗,结构复杂,作用是磨碎食物。按存在的时间分:乳牙一一幼儿时长出的一组牙, 共20颗,存在于出生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恒牙一一继乳牙脱落后长出的第二组牙,自 6岁左右萌出。智牙一一第三磨牙,于二十岁后萌出。牙的功能咀嚼发音和语言保持面部正常形态d.龋齿龋齿及其形成原因:龋齿俗称蛀牙。龋齿的形成过程:牙齿上粘有糖类食物t微生物发酵t产生酸性物质t腐蛀牙釉质(出现黑斑)t破坏牙本质t牙髓腔

受破坏T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龋齿的预防:饭后要漱口,及时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早晚要正确刷牙,睡前睡后清洁牙面。(5)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及食物来源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瘦肉、鱼、蛋类、豆类、猪肝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血液、肝脏、瘦肉、鱼、奶类、蛋类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虾、海盐等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豆类、牛肉、羊肉、肝脏、花生油(6)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维生素种类缺乏时症状食物来源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等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维生素Bi神经炎、脚气病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水果、蔬菜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肝脏、鸡蛋、鱼肝油(7)食物与能量a.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b.其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必要时,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与躺了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相同,而同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热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高得多。由于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因此,它们所含的能量也不相同。d.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如维持体温和神经、循环、呼吸等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粗纤维虽然在人体内不能作为能源物质,但它在消化道内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排除附着于肠壁上的黏稠有害物质。二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咽食道消化道消化系统胃: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小肠:消化道中最长的部位大肠消化道消化系统消化腺大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胰腺:肝脏:分泌胰液,含有分泌胆汁,不含有唾液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消化酶小消化腺肠腺:胃腺:分泌肠液,分泌胃液,含有含有多种消化酶盐酸和胃蛋白酶b消化腺大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胰腺:肝脏:分泌胰液,含有分泌胆汁,不含有唾液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消化酶小消化腺肠腺:胃腺:分泌肠液,分泌胃液,含有含有多种消化酶盐酸和胃蛋白酶b.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流入的部位:腺体唾液腺胰腺肠腺肝脏胃腺流入的部位口腔十二指肠小肠胆囊胃消化液唾液胰液肠液胆汁胃液(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a.消化及其类型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有两种类型,分别是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物理消化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化学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如胃壁肌肉层的收缩导致胃的蠕动,有利于食物的物理消化。b.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食物的七大类营养物质中,有三类物质即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有三类物质即蛋白质、糖类和脂肪须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其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分别是氨基酸、葡萄糖和甘油与脂肪酸;而食物纤维是不能被消化的。C.(3C.(3)酶a.b.c.d.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内完成。小肠与消化、吸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与消化相适应的特点:肝脏、胰腺、肠腺等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均进入小肠、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与吸收相适应的特点:小肠长;小肠内表面有环状皱襞;环状皱襞上有小肠绒毛;每根小肠绒毛内都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加快了营养物质的吸收。酶的概念酶的作用特点酶缺乏或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活动——研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实验成败关键有四条:一条:制备的淀粉糨糊(将淀粉制成糨糊后很均匀,有利于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混合,充分分解)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否则唾液中的淀粉酶会被高温破坏而失去活性。二条:在取唾液前,必须漱净口。切忌从咽喉处吐取黏液,因为这里的黏液不是唾液。三条: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37C恒温的水浴中进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影响实验结果。

四条:力口碘液前,要先将试管冷却后再滴加碘液,温度过高会使碘液中的碘升华,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温度的控制是关键所在。(4)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a.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图解:啊V:srs.-;ttl

'tb啊V:srs.-;ttl

'tbb.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过程:唾液、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淀粉 麦芽糖 匍萄糖进入毛细血管消化吸收过程蛋白质胃液、肠液、胰液 多肽肠液氨基酸 细管脂肪胆汁脂肪微粒肠液、胰液甘油脂肪酸进入毛细淋巴管(5)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影响酶催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度、 pH等,只有在适宜的温度、 pH等条件下,淀粉酶才能使淀粉迅速水解。以下活动仅供参考。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假设pH可能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唾液淀粉酶在中性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过酸或过碱的环境都会影响酶的催化效率。b.制订实验计划: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按下表中序号 1至5的要求操作。②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 3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入37C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③取出试管,冷却,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④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序号项目试管1231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毫升1毫升1毫升2注入蒸馏水1毫升一一3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一1毫升一4注入盐酸一一1毫升5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毫升2毫升2毫升c.讨论: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选择 37C恒温?(人体内的酶在正常体温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②该实验能不能按照表格中序号 1、5、2、3、4的步骤操作?为什么?(不能,因为在注入氢氧化钠和盐酸之前淀粉可能已被分解,导致

支试管中溶液加碘后均不变蓝)③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了什么结论?(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活性受pH的影响)三、 体内物质的运输(1) 血液a.血量血量: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 7%〜8%。血型:人体血型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0型。输血:坚持输血同型血原则。献血:成年人一次献血200毫升〜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与工作。b.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浆占55%红细胞血液(红色) 一一」 为人体输送各种营养物质血细胞白细胞占45%血小板C.血细胞的结构及功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体传染功能有关固有关红细胞:两面凹的圆盘形,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能吞噬病菌,与机体的抗,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体传染功能有关固有关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血小板与血液凝d.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中如果白细胞数量偏高,说明被检查者可能有炎症;如果血红蛋白含量偏低,红细胞数量偏低,说明被检查者可能有贫血症状解读血液常规检查报告单N项目结果正常范围参考值单位

o1白细胞计数11.83.5--10X109/L2中性粒细胞计数85.050-70%3红细胞计数3.03.5〜5X1012/L4血红蛋白90110〜150g/L5血小板计数210.0100〜300X109/L6淋巴细胞计数2.10.74X109/L7血型AB型8心脏和血管a.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部的中部偏左下方b.与心脏四个腔相连的血管以及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情况以及瓣膜的作用与心房相连的都是静脉: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与心室相连的都是动脉;其中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血液在心脏中流动总是由心房流向心室,由心室流向动脉。心房和心室间的瓣膜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心室和动脉间的瓣膜(动脉瓣)会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C.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成年人心房收缩一次一般约需 0.1秒,舒张一次约需0.7秒,在心房开始舒张的同时,心室开始收缩。心室收缩 1次约需0.3秒,舒张1次约需0.5秒。d.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压力大速度快血管静脉血管: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压力小、速度慢,有瓣膜使血液单向流动毛细血管:管壁极薄,管径较细,由一单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很慢 ,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液循环a.血液循环的概念及途径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b.读图一一体循环和肺循环过程体循环:左心室t主动脉t全身毛细血管网t大静脉t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t肺动脉t肺部毛细血管t肺静脉t左心房c.动脉血与静脉血含氧量高的血呈鲜红色,称动脉血;含氧量较低的血呈暗红色,称静脉血。d.心率与脉搏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心率约为每分钟 75次。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脉搏与心率是相同的。e.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叫血压,可用血压计测定。人的血压是在不断变化的,当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叫做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舒张压。一般用分式表示人体的血压,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健康成年人收缩压变动范围为12千帕〜18.7千帕,舒张压为8千帕〜12千帕。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则可能是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则认为是低血压。低血压和高血压对人体都是有害的。(4)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把血液从心功脏(心室)送把血液从身体汇聚送回心连接于最小的动脉及静脉之间能到全身脏(心房)分多分布在位置较浅的部布多分布在较位,体表也可看到,如手数量大,分布很广特深的部位臂上的青筋占八、、结管壁厚,弹性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径很小,仅由8微米〜10微米,只构大,管内血流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允许红细胞排成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特速度快脉内表面通常有瓣膜仅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占八、、

(5)动脉血与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组成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红蛋白与氧分离特点含氧丰富,颜色鲜红,含二氧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含二氧化碳较少化碳较多分布肺循环中的肺静脉和体循环肺循环中的肺动脉及体循环中的动脉中流动是动脉血中的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四、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营养物质的利用a.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和吸收: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吸收小肠毛细血管b.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原贮存;转变成脂肪贮存起来。c.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d.血脂的利用:脂肪胆汁乳化脂肪微粒脂肪胆汁乳化脂肪微粒脂肪酶甘油吸收血液脂肪酸吸收淋巴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供能;合成脂肪贮存起来。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蛋白酶多肽肽酶氨基酸吸收小肠毛细血管血液中氨基酸的利用: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供能(氨基酸分解后,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含氮废物,如尿素等);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构成细胞的结构;合成糖类和脂肪。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分别是: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水、含氮废物(尿素、尿酸) 。(2)泌尿系统a.废物的排出我们在利用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合成身体新的组成物质的同时,会产生一些废物,这些废物通过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的。b.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组成: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功能:肾脏一一形成尿液;输尿管一一输送尿液;膀胱一一暂时储存尿液;一—尿道一一排出尿液。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约有 100万以上个肾单位。(如下图所示)C.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单位,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由收集管收集进入肾盂。原尿和血浆相比,除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成分如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完全相同;尿液与原尿相比,除缺少葡萄糖和小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所含比例增多。d.尿的排出过程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水盐平衡a.水盐平衡的意义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其中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b.水的平衡正常人每天水的出入量相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