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防护学》(资料)_第1页
《放射防护学》(资料)_第2页
《放射防护学》(资料)_第3页
《放射防护学》(资料)_第4页
《放射防护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吸收剂量absorbeddose:吸收剂量D是表征物质吸收射线能量的电离辐射量,即致电离粒子授予辐照材料被考察点单位质量的能量。其含义是:由射线授予某一体积元物质的平均能量de除以该体积元物质的质量dm所得的商,即D=de/dm有效剂量effectivedose: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的组织权重因素的和,用于计算收到照射的有关器官或组织带来的危害。放射性活度activity: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A,是在时间间隔dt内,该核素发生自发核跃迁数的期望值dN除以dt所得的商,即A=dN/dt。放射性同位素radionuclide: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衰变而转变为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射出射线,这类同位素成为放射性同位素。潜在照射Potentialexposure:是指有一定把握预期不会受到、但可能会因源的事故或某一具有某种偶然性质的事件或时间序列(包括设备故障和误操作)所引起的照射。剂量约束Doseconstraints:是指对源可能造成的个人剂量预先确定的一种限值,它是源相关的,被用作对考虑的源进行防护安全最优化是的约束条件。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放射性核素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等于放射性核素的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与该核素毒性组别修正因子(0.01-10)的积除以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0.001-1000)所得的商。放射性衰变Radioactive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进行核结构或核能级变化,并伴有射线发射的过程称为核衰变或放射性衰变。铅当量LeadEquivalent: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的屏蔽材料对X、γ射线的屏蔽性能,通常用铅作比较,把达到一定厚度的某种屏蔽材料相同屏蔽效果的铅层厚度,称为该厚度屏蔽材料的铅当量,单位以mmPb表示。医疗照射指导水平Medicalexposureguidancelevels:医疗业务部门选定并取得审管部门认可的剂量、剂量率或活度值,用以表明一种参考水平,高于该水平时则应由执业医师进行评价,以决定在考虑了特定情况并运用了可靠的临床判断后是否有必要超过此水平。干预水平Interventionlevel:针对应急照射情况或持续照射情况所制定的可防止的剂量水平,当达到这种水平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或补救行动。电离Ionization:当带电粒子在核外轨道电子旁掠过,在相互间的静电作用下,可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而脱出原子壳层,成为自由电子,原子则成为带正电的离子,这个过程成为电离。轫致辐射bremsstrablung:带电粒子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运动突然受阻,运动方向发生大的偏折,此时带电粒子的一部分动能转变为具有连续能量的X射线辐射出来,这种辐射叫做轫致辐射。照射量exposure:照射量X是表征中等能量γ或X射线在空气中致电离能力的物理量。其含义是:X或γ辐射在质量为dm的空气中释放出的全部电子(正电子和负电子)被空气阻止时,在空气中形成的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对值dQ除以dm所得的商,即X=dQ/dm。放射源:是指发射电离辐射的装置或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照射途径Exposurepathways:是指放射性物质能够到达或辐射人体的途径。放射性污染Radioactivecontamination:是指存在于某种物质、人体内部或其表面上以及其他场所的不应有的、可能有害的放射性物质。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effects:是指效应的发生概率与受照射剂量相关的效应。它不存在剂量的阈值,主要表现是癌症的发病率增加和遗传效应。癌症发病率与接受的剂量有关,接受的剂量越大,癌症发病率越高,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无关。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effects:是指效应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都随剂量而改变的效应。它存在剂量阈值,超过‘阈剂量’值,才会产生效应。效应严重程度与接受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越严重。临床表现:乏力、呕吐、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白内障、性欲降低、皮肤红斑、溃疡、不同类型的放射病,直至死亡。地球辐射EarthRadiation:是由地球上的物质(空气、水、土壤、岩石和有机物)所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衰变释放的α、β、γ射线所形成的辐射。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原子核数量因衰变而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物理半衰期。不同核素的T1/2差别很大,是一种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半减期Tb: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从体内排除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有效半减期Te:放射性核素由于生物代谢和放射性衰变的共同作用,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简答题X、γ射线的异同点:相同点:本质是一样的,同属电磁辐射,不带电,无重量,以频率、波长、速度为特征;不同点:X射线由射线装置产生,是高速电子在达到被作用物质的靶核附近时,或者在原子核强库仑场的作用下,突然受阻,其动能以电磁波形式放出而形成。把内壳层某一能级上的电子击出原子,然后外壳层能级上的电子去填补内壳层留下的空位,放出能量等于这两个能级元素的光子。γ射线是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光电效应:入射光子与院子的内层轨道点在发生作用时,光子被吸收,而打出电子,该电子的动能近似等于被吸收的光子的能量。这种作用称为光电效应。光子的能量Eγ越低,物质的原子序数Z越大,发生光电效应的概率μt就越大;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光子和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发生弹性行碰撞时,光子仅将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而运动,此电子成为康普顿电子或反冲电子,光子本身能量减少,改变运动方向射出,称为康普顿散射光子,入射光子被电子所散射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电子对形成: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1.02MeV时,光子受原子核的影响转变为正负电子对,这种作用过程称为电子对形成。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电离和激发:当带电粒子在核外轨道电子旁掠过时,在相互间的静电作用下,可能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而拖出原子壳层,成为自由电子,而原子则成为正离子,两者合成离子对。如果轨道电子获得的能量不够多,就不能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但也可以以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称为激发态;轫致辐射:带电粒子在原子核电场的作用下,突然收到阻滞,运动方向发生大的变化,带电粒子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电磁辐射,成为轫致辐射,这种作用过程是非弹性碰撞,称为辐射碰撞;弹性散射:带电粒子由于主要受原子核的静电作用而改变运动方向,这种作用过程称为弹性散射或弹性碰撞,因为发生作用的前后,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的总的动能保持不变;湮灭辐射:β+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其能量耗尽时和物质中的负电子相结合,正负电子的静止质量立即转化为两个运动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称为湮灭辐射或光子辐射。放射性核素核衰变类型:α衰变:以原子核内放出α粒子的核衰变(α粒子实际上就是氦原子);β衰变:以原子核内放出β粒子(或记作β-粒子)的核衰变称为β衰变。在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同时放出β-粒子和反中微子(β粒子实际是高速电子);β+衰变和电子俘获:从原子核内放出β+粒子的衰变。β+粒子实际为高速正电子,与电子质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电子俘获也是原子核内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只是不放出β+粒子而是捕获一个轨道电子;γ辐射:在核衰变中有时还发射γ光子,成为γ辐射,经过α、β衰变的原子核经常处于激发态,原子核从较高激发态回到较低激发态或基态时,往往把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所以γ光子通常是紧随着α粒子或β粒子一起产生的。急性放射性损伤的类型:根据受照剂量、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将急性放射病人为分成四种类型:骨髓型(1~10Gy)/胃肠型(10~20Gy)/心血管型(20~50Gy)/脑型(>50Gy)。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受1~10Gy照射后主要损伤造血系统,是表现为造血功能障碍为主的急性放射病,依据受中等剂量照射后的典型经过分为:初期:受照后出现症状到暂时缓解的一段时间,特点是神经系统先兴奋,后转为抑制,胃肠功能及各种代谢紊乱,造血功能调节障碍,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下降快,常反映病情较重;假愈期:是由于机体代偿作用而出现症状暂时缓解的阶段,是病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虽无表面症状,但体内许多组织的放射损伤仍在继续发展,常以高烧衰竭、出血和白细胞的极度减少等极期症状的出现作为假愈期结束的标志,假愈期的长短也是反映病情轻重的标志之一;极期:当机体防御代偿功能不足,放射损伤过程发展到高峰的极期,因造血功能极度低下、胃肠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患者发生严重的出血、感染及全身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症状,临床表现病情最重,是救治的关键期,可出现造血障碍症候群/感染症候群/出血症候群/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恢复期:患者自觉症状减轻,体温逐渐趋正常,出血逐渐吸收,精神状态好转,一定时间内仍有一些后遗症,如失眠、轻度贫血、粒细胞减少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慢性小剂量长期射线照射时,机体外周血的变化特点: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主的白细胞总数的减少,淋巴细胞比值将对增高,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是辐射损伤的重要标志之一。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经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职业的要求;遵守放射性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个人剂量监督;3.掌握放射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经培训、考核合格;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和相应专业技术和能力。放射治疗的放射防护原则:放射治疗的正当化和最优化:正当化要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验证临床诊断,判断疾病程度,进行危险与利益分析,选取最佳治疗方案。最优化要求对于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照射,既要保证病变组织得到足够的剂量,是局部控制肿瘤的机会增加到最大,又要使其他组织所受的不必要的辐射剂量减至最低;放射治疗要有准确性和质量保证:准确性要求对患者预定的靶区能给出特定的辐射剂量,而靶区以外的正常组织接受尽量小的剂量。在质量保证方面要保证设备重要参数达到应有的精密度;对患者放射治疗的预期危险有所估计:有足够高的剂量时,在受照射剂量最大的照射野内易发生确定效应,由照射束的直接照射或散射、漏射辐射可以诱发随机效应,出现临床上明显的放射损伤效应;对放射治疗医务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提出明确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则,对患者施行照射前应认真选择和仔细核对治疗方案,施行治疗时应始终监视着控制台和患者,开机照射时,出接受治疗的患者外,治疗室内不准有其他人员。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缩短受照时间(t)—时间防护:人员在辐射源附近不作不必要的停留/操作过程中准确熟练/处理辐射较强的源,采用人员轮换的方法使集体剂量当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距离防护:采用长柄器械、机械手和设置遥控器等进行远距离操作;人与源之间设置屏障—屏蔽防护;减少源的使用活度:校准仪器使用低活度辐射源/暂时不用的放射性物质及时妥善保存/放射性物质分开存放,减少送、取源时的不必要照射。放射性内照射的特点:照射的持续性:进入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在未完全衰变成为稳定性核素或全部排除体外之前,会对所沉积的器官或组织产生持续性的照射;放射性核素分布的选择性:多数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后呈不均匀分布,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均有各自“靶器官”,表现为各个不同的器官与组织的损伤。内照射防护的目的与措施:目的:防止反射性物质经呼吸道、食道及体表进入。基本措施:1.围封隔离;2.保洁去污;3.个人防护;4.建立内照射监测系统;5.做好放射性废物处理。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的原则:去除污染越早越好,放射性物质与物体表面接触时间越短越容易消除;按污染程度不同,去污次序由低浓度污染到高浓度污染,防止污染扩大,将污染程度不同的物品应分开处理;选择合适的去污试剂,同种类的试剂应用不同种类的去污物质表面效果也不同,应根据去污对象选择相应的试剂;合理去污方法,要按照被污染物体的特点、污染核素和表面介质的性质、处理的条件等因素选择去污的方法,如浸泡、淋洗、冲刷、擦拭等;去除污染要做好安全防护,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去污过程中防止交叉和扩大污染;认真处理取出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和废液,有价值的放射性物质可再利用,并防止环境污染。放射突发事件的特点:事件突发,时间、地点难以预定;事件大小、影响范围及后果有很大差异;事件发展迅速,全过程呈阶段性—早期、中期、晚期;可有多种照射途径,源项、后果、伤情复杂,危害性大;5.可造成明显的社会心理影响与后果:严重影响心理与身体健康/干扰破坏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政治方面的冲击和破坏。论述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的剂量限值规定:职业照射剂量限值:连续5年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0mSv/a;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为50mSv/a;眼晶体的当量剂量为150mSv/a;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当量剂量为500mSv/a;对于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学生:年有效剂量为6mSv/a;眼晶体的当量剂量为50mSv/a;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当量剂量为150mSv/a。公众的剂量限值:年有效剂量1mSv/a;特殊情况下,如果连续5年的平均计量不超过1mSv/a,则某一单一年份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mSv;眼晶体的当量剂量为15mSv/a;d)皮肤的当量剂量为50mSv/a。对于慰问者及探视人员的剂量限制: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不应超过5mSv,应将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接受的剂量限制在1mSv一下。医疗照射指导剂量水平的应用意义:对常用的诊断性医疗照射,应通过广泛的质量调查数据推导,由相应的专业机构与审管部门制定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并根据技术进步不断对其进行修订,供有关专业医生作为指南使用。如医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应将本单位X射线检查所致的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与《X射线诊断检查指导剂量水平》加以对照,如果发现本单位所致的受检者剂量超过指导剂量水平,则应适当调整本单位的X射线诊断检查所用的技术参数,使之不超过指导剂量水平,就可有效地降低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及公众接受的集体剂量,降低电离辐射诱发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由此可见,医疗照射指导剂量水平的确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潜在照射及其控制措施:潜在照射是指有一定把握预期不会受到、但可能会因源的事故或某一具有某种偶然性质的事件或时间序列所引起的照射。控制措施:对全体人员加强宣传教育,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观念。使参与防治工作的人员对防护危害与防护有正确的认识,明确自身和患者防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加工作责任感;建立严格规章制度,强化管理,规范操作。防止各种诊断性照射事件和治疗事件的发生,防止因设备故障事故和其他异常事件发生,制定防止事故的预防措施;学习与放射有关的知识与防护技能,制定周密的治疗计划,提高诊疗效果;建立事故报告制度,提出纠正措施。放射事故受照人员医学处理一般原则:首先应尽快消除有害因素的来源,同时将事故受照人员撤离现场,检查人员受危害的程度。并积极采取救护措施,对受照者视其损伤程度和是否有放射性内污染及时给予阻吸收药、抗放药或促排药;根据事故的性质、受照的不同剂量水平、不同病程,迅速采取相应对策和治疗措施。在抢救中首先处理危急生命的外伤出血和休克等,对估计受照剂量较大者应选用抗放射药物。对中度以下放射损伤病人,由现场所在地应急救护系统进行救护和治疗;对中重度放射损伤病人,应迅速送应急中心或放射损伤专科医院治疗;对所有受照人群应按照规定的干预水平分组,分别采取碘防护、撤离、隐蔽等防护措施;对疑有体表污染的人员,首先应进行体表污染的检测,并迅速进行去污处理。防止污染的扩散;对事故受照人员逐个登记并建立档案,除进行及时诊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