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修改欢送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送下载精品Word可修改欢送下载精品WordTOC\o"1-3"\h\u1、工程概况 42、编制目的及依据 42.1编制目的 42.2编制依据 53、适用范围 53.1适用工程 53.2适用行业 53.3适用的事故严重程度 54、事故报告制度 54.1原那么 54.2平安事故分级 54.3一般事故的报告制度 64.4重大事故报告制度 74.4.1上报 74.4.2文件上报 74.4.3常用应急 74.4.4市有关单位、人员通信联络 74.5特大事故报告制度 85、预案体系 85.1预控体系 85.2应急体系 86、工作原那么 87、风险源分析 98、应急组织机构 108.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及组织机构图 108.1.1应急救援指挥部 108.1.2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 108.1.3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 108.2应急救援指挥局部工 118.2.1指挥领导小组分工 118.2.2救援专业组分工 118.3、需要相关单位及属地政府支持的工作 138.3.1公安、交警〔110〕 138.3.2消防〔119〕 138.3.3医疗急救中心(120) 138.3.4环境监测 138.3.5保险公司 138.4预防预警 138.4.1危险源管理 138.4.2预防预警行动 149、应急响应 149.1先期处置 149.2分级响应 149.3主要应急活动 159.3.1事故核查及准备工作 159.3.2组织应急处置力量 159.3.3扩大应急 169.4应急终止 169.5信息发布 1610、后期处置 1610.1事故调查 1610.2善后处理 1710.3现场恢复 1710.4报销理赔 1710.5抢险费用 1711、应急保障 1711.1抢险力量的保障 1711.2运转经费保障 1811.3技术支持保障 1811.4医疗卫生保障 1811.5交通运输保障 1811.6通信保障 1811.7科技保障 1812、培训与演练 1812.1宣传培训 1812.2演练 1913、奖惩 1913.1奖励 1913.2处分 1914、附那么 1914.1预案的管理 1914.2预案的修订 2014.3通讯联络方式的建立与更新 2014.4本应急预案的实施 2015、易发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 2015.1防洪应急救援方案 2015.1.1应急预案 2015.1.2现场处置对策 2115.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115.2.1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2115.2.2应急处置 2215.2.3伤员救护与现场保护 2315.2.4应急恢复和结束 2315.3防台风应急救援方案 2315.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415.4.1应急预案 2415.5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2715.5.1应急响应程序 2715.5.2事故现场的保护与自救 2715.6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案 2815.6.1应急响应程序 2815.6.2事故现场的保护与自救 2915.7中毒、中暑应急救援方案 2915.7.1职业性中暑定义 2915.7.2中暑病症 2915.7.3中毒、中暑的处理 3015.7.4及时逐级汇报 3015.7.5食物中毒的现场保护和样品保存 3015.7.6如实反映情况 3015.8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援方案 3015.8.1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3015.8.2及时逐级汇报 3115.9防雷电应急救援方案 3115.10管线沉降应急救援方案 3115.10.1预防措施: 3115.11.2抢险措施: 3115.11卫生防疫应急救援方案 3215.11.1工地潜在事故危险评估 3215.11.2重大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 3215.12深基坑应急预案 3215.12.1易发事故及处置措施 3215.12.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3415.12.3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3515.13施工现场发生恐怖主义活动或疑似武器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515.13.1突发事故类型: 3515.13.2具体表现形式: 3515.13.3预防措施: 3615.13.4抢险措施: 36青岛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工程08标施工现场平安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工程概况青岛蓝色硅谷轨道交通工程08标,本标段始于大任河站,经过星石庄村,继续向北经大任河、鹤山东路后进入摩天三五站,经水泊村、温泉河、海泉路、东山沟隧道后到达博览中心站,线路起讫里程K50+960.95~K56+618.70,全长5.66Km,共计两站两区间,两区间为大任河至摩天三五区间、摩天三五至博览中心区间,两站为摩天三五站和博览中心站。其中桥梁4.36Km,路基614m,隧道506m,车站181.8m。大任河至摩天三五区间里程:K50+960.95-K53+091.05,共2.132Km,73跨,其中56跨30m,12跨25m,1跨28m,1跨22m,一联30+40+30m跨鹤山东路连续梁。摩天三五至博览中心区间里程:K53+181.95-K56+202.75,共3.020Km,65跨,其中51跨30m,10跨25m,1跨22m,一联30+40+30跨海泉路连续梁,隧道506m,路基614m。博览中心站后至K56+618.70,连续梁:25+30+30+30,3*30,4*30全标段桩基926根,承台179座,墩柱179个,盖梁179个。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项目单位名称备注建设单位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业主监理单位上海建通工程建设、青岛华鹏工程咨询集团监理联合体设计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2、编制目的及依据2.1编制目的本工程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属于市政工程,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比拟大,建设工程复杂,一旦发生突发平安事故,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力较大,易造成较大伤亡,社会影响很大,按照建设工程质量、平安事故预防为主,建立、健全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施工现场平安事故应急预防及救援机制,可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平安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2.2编制依据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那么?(GB/T29639-2022);2、?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建筑工程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那么?〔建质[2005]184号〕;6、?建设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7、?企业施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8、?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9、?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的通知?〔建质[2022]34号〕;10、?青岛市突发事件整体应急预案?;11、青岛市实施?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方法?细那么;12、青岛地铁集团公司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13、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生产平安事故应急预案。3、适用范围3.1适用工程本预案适用于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工程施工。3.2适用行业本预案适用于本工程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3.3适用的事故严重程度本预案适用于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采取的措施、调查处理。4、事故报告制度4.1原那么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立即报给工程部,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按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分别执行本预案如下规定的规章制度。4.2平安事故分级为有效处置工程建设阶段的突发事件,依据建设工程突发事件或因灾害灾难而引发的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事故级别。1〕特别重大事故或灾害〔Ⅰ级〕: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含本数,下同〕,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2〕重大事故或灾害〔Ⅱ级〕: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3〕较大事故或灾害〔Ⅲ级〕: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4〕一般事故或灾害〔Ⅳ级〕: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根据工程部应急预案中的要求,依据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情况,由高到低将一般突发事件或灾害(Ⅳ级)进一步细分为A、B、C三类。Ⅳ级A类事故或灾害: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特征为:由于城际轨道工程施工原因,坍塌,周边建筑物、构造物倒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公众生命无保障,且事态还在进一步扩大;各类市政根底设施中天然气、电力、通信干线管网断裂、泄漏等,同时引发次生、衍生事故。施工过程中遭受恐怖袭击或发生疑似武器爆炸的风险事故,或发现常规武器存放、生化武器存放、有毒气体泄露等战争遗留风险事故。Ⅳ级B类事故或灾害: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中毒),或者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事故特征为:由于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原因,局部性坍塌,周边建筑物、构造物出现严重倾斜损坏,给公众生命平安造成威胁,但事态可以控制;各类市政根底设施中给排水、雨水管及其他次要管网断裂、泄漏等,未引发次生、衍生事故。施工现场发生恐怖袭击或疑似爆炸物类风险事故。Ⅳ级C类事故或灾害:造成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但未发生人员死亡〔含失踪〕或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事故特征为:由于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原因,施工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故和因工伤亡事故等;地面沉降、建筑物、构造物、管线位移变形临近或超出设计警戒值,但未造成社会恶劣影响且是施工单位有能力处置的和控制的突发事故。本条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4.3一般事故的报告制度一般小事故是指重伤三人以下的事故,区分轻伤和重伤,按如下程序进行报告:发生轻伤事故后,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报告现场平安员,由平安员在当日报告工程负责人及平安环保部,并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工程部于月底统一上报建设指挥部安质环保部。发生重伤事故后,负伤者和现场情况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小时内以快报形式上报到工程公司安质环保部。4.4重大事故报告制度重伤事故系指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和平安设施失效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4.4.1上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Ⅳ级事故一小时内,Ⅲ级事故不得超过半小时,Ⅰ级、Ⅱ级事故立即报告〔事故发生到工程公司主管领导接到报告时间不得大于10分钟〕。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对象;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4.2文件上报工程部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快报表〞先以签字盖章扫描件的电子版通过网络上报到工程公司并打进行核对信息,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及附表上报至工程公司。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同时向特种设备平安监督管理部门报告。4.4.3常用应急应急分类应急分类救护120消防119报警110管线12319供电95598工程公司值班鳌山卫镇卫生院4.4.4市有关单位、人员通信联络序号单位名称姓名备注1市防汛办李常武应急值班2市应急办邵泽华3市安监局宋津应急值班4市地铁办建设处刘方克5国信集团沈琮应急值班6市政管理处陈卫华7排水管理处张建秀8青岛天然气集团董延清9泰能天然气随永波10青岛电信邹业君4.5特大事故报告制度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特大事故发生后,工程部必须立即以最快的简要情况向工程公司报告,工程公司接报告后应立即向中铁建投资平安质量处、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报告,再由工程公司、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上报到上级行政单位,直到国务院的主管部门。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5、预案体系5.1预控体系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工程经理部建立以现场各责任主体为主,其他相关人员配合的平安预警责任机制,形成完善的平安预控体系和风险分级责任机制。5.2应急体系市级综合应急预案、工程公司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工程部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体系。工程部在工程开工前,按要求编制的各类突发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6、工作原那么〔1〕以人为本,生命第一开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声明为代价,把保障人员声明平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或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先期配置的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社会救援机构的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工程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工程部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参建各作业队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件的预控、应急工作。〔3〕快速反响,资源整合加强以工程部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发挥工程部、现场作业队、社会救援机构的积极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响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机制。〔4〕依靠科学,依法标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照标准制定预案,依照程序实施预案,确保应急预案标准化,制度化、法制化。〔5〕预防为主,练战结合贯彻落实“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平安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藏、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7、风险源分析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突发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工程经理部事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源进行辨识及评估,并提出预控和应急处置措施。本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建筑物的破坏、引起周边道路塌陷、引起周边管线沉降等〕和主体结构本身都是风险源辨识及评估的主要对象。针对不同的风险源,制定适应的应对措施来控制,以免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损失。例如:针对周边环境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降水,提前对周边重要建〔构〕筑物提供保护措施。隧道、基坑、高空、机械、用电作业多,施工面广,施工人员多。现场危险性较大分局部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1〕、工程施工风险〔2〕、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风险A.自然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天气灾害风险、地质灾害风险以及河湖海洋灾害风险等。B.周边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工程邻近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通讯线、低、高压线、道路、交通设施等风险。施工现场事故易发部位主要是施工作业区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一般。危害严重程度为中等。影响范围均在本标段内。天气灾害主要是暴风、暴雨、台风,雷电,危害程度较大。工程邻近的无重要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通讯线、低、高压线、道路在施工前已迁移。8、应急组织机构8.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及组织机构图8.1.1应急救援指挥部为了加强工程部对本工程平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工程经理部决定成立平安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小组以工程经理李维川为组长,副经理、总工、平安总监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平安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平安事故的应急救援的领导工作。组长:李维川杨俊岩副组长:张洪旭徐锡文赖碎村组员:窦全辉王志军卢丽军马瑞军贾英磊吴晓天席有臻8.1.2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2〕对应急行动做出决策,下达命令并进行监督。3〕根据重大事故应急处理的需要,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藏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污染区域实行封闭。4〕协调社会力量的应急救援和抢险行动。5〕按照事件的不同性质,统一、准确、及时的发布信息。6〕负责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7〕向有关上级单位通报事故情况,接待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9〕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8.1.3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专业组,各应急救援专业组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作。应急救援专业组为:应急援救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通信联络组、现场治安组、交通保障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平安监控组和蔼后处理组。应救援指挥部组长应救援指挥部组长李维川应急指挥部副组长张洪旭徐锡文通讯联络组交通保障组现场治安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应急救援组调查取证组技术分析组平安监控组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机构框架图8.2应急救援指挥局部工8.2.1指挥领导小组分工1〕重大、特大平安事故由组长带应急救援指挥部服从上级领导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2〕A类事故由工程经理担任,B、C类事故由工程局部管副经理担任。组长职责: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应急救援中的重大决策等。协调公安、消防、卫生等外部应急救援单位与地铁公司内部应急资源的联动。3〕副组长负责指挥调度所辖范围内各专项职能组。8.2.2救援专业组分工1〕应急救援组:由平安环保部、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副经理。担负查明危险源,提出应急和补救措施,相关负责人和救援人员的调配。2〕后勤保障组:由物资设备部、方案财务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物资设备部长。担负应急车辆、资金的调配以及伤员生活必需品和救援、器材、物资的供给任务。3〕医疗救护组:由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办公室主任。担负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和护送伤员入院医治,取得伤员伤害程度诊断报告、死亡证明等。4〕通信联络组:由平安环保部人员组成,负责人:方案部长。担负各应急小组之间的联络和对外联系通信任务。5〕现场治安组:由工程部人员组成,负责人:标段主管平安副经理。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人员疏散。6〕交通保障组:工程工程部有关人员组成,负责人:工程部长。担负:①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②对事故现场周围的交通秩序进行重新组织和安排,防止交通拥堵;③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使车辆顺利地通过,并确保事故应急救援的队伍、技术专家和设备、物资能及时赶往现场〔必要时对输送抢险材料的车辆进行开道〕。7〕调查取证组:由平安环保部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安质部长。负责搜集事故现场物证、痕迹,测量并绘制事故现场示意图,标注现场遗留物的尺寸、位置、特征、名称等。对事故现场全貌、方位、遗留物、致害物、痕迹、尸体、伤害部位等拍照、摄像。核查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及有关证明、记录、台账,包括事故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承〔发〕包合同、平安技术交底、平安操作规程、平安教育记录等。收取事故目击者、责任者、相关人员的口述、笔述、笔录及伤亡人员档案,并复制、拍照、建档。对有涂改、灭失可能或以后难以取得的相关证据,应登记封存,事故调查终结后,予以启封送还。8〕技术分析组:由平安环保部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人:总工程师。负责收集有关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程日志和班前平安讲话等相关材料,对有关设备、设施、器具、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物体〕、致害物〔指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伤害和中毒的物质、物体〕、痕迹、现场遗留物等进行技术分析、检测和试验,提报事故报告。9〕平安监控组组长:由工程副经理担任组员:平安环保部,担负:①与工程部指挥部、上级领导及相关的政府安监部门联系和沟通协调;②汇总和整理应急过程的各方记录;③组织事故工点第三方监测对事故现场加强监测、监控,为抢险方案的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④负责组织抢险过程中,周边环境体及抢险工程自身变形的监测,负责组织处理后的效果检测,以确保险情得到控制;⑤参与事故调查和处理,事故单位应当密切配合调查组的工作。10〕善后处理组:由方案财务部有关单位人员组成,负责人:财务部长。负责指导伤亡人员家属接待和死亡人员的丧葬工作,核定抚恤、丧葬等费用,协调善后处理各项事宜。8.3、需要相关单位及属地政府支持的工作8.3.1公安、交警〔110〕负责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组织工作,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8.3.2消防〔119〕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救援人员和装备赴现场救援;当现场出现火灾或重大火灾隐患时到场进行抢救和指导。8.3.3医疗急救中心(120)负责对事故发生后,对现场受伤人员实施救援,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置、急救和救护。8.3.4环境监测负责在事故现场对周围环境指标进行监测,为专家组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依据。8.3.5保险公司负责在抢险救援结束后,根据现场损失取证,进行理赔工作。8.4预防预警8.4.1危险源管理工程部加强重大危险源和危险作业场所的监控,落实专业单位和专业人员负责监控。对可能发生平安事故的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场所进行日常检查,对可能发生平安事故的危险工序进行平安控制,并收集数据信息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响能力。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预防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主要措施如下:1〕坚持“生产必须平安,管生产必须管平安〞的根本原那么,强化施工管理,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发现事故隐患、苗头及时解决,消除平安隐患,不侥幸、不拖延;2〕严格执行标准化、标准化施工,没有论证审批的施工方案绝不贸然实施,没有岗前培训和交底的工序绝不可开展施工;3〕充分掌握地质情况,做好防范控制;4〕强化监测信息的收集分析,做好预控工作;5〕严格管控重大危险源,做好动态监督控制,及时调整对策。8.4.2预防预警行动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开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结合建设工程突发事件事故等级〔事故等级划分详见附件1〕,将预警级别划分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施工现场相关人员获得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后,对信息应认真加以分析,及时上报工程部。工程部获得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措施,按照应急预案程序和领导指示及会议决定,通知各相关部门,做好预防和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进入预警状态中,相关单位和部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信息监控、收集,实行昼夜值班制度。2〕发布预警公告。根据事态的开展和先期处置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挥工程突发事件及防灾应急处置所需物资、机械设备、救援队伍等相关保障部门进入应急状态。5〕针对工程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活动。6〕调集工程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9、应急响应9.1先期处置工程突发事件发生后,工程部必须迅速做出反响,对事故进行核实。确认后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先期处置,迅速切断危险源,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开展;组织自救互救,确保人员平安和减少伤亡;及时向社会救援力量求助;加强对事故现场的监控,并随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应急处置流程详见附件1。9.2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的影响范畴和响应级别,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及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公司、事故施工单位分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构建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公司、施工单位多级应急联动救援体系。各级预案启动程序:上一级应急预案启动,该级以下级别应急预案必须先行启动;下一级应急预案启动,必须根据事故抢险情况及时报告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以便上一级应急救援机构及时决定是否启动对应级别预案。事故等级与响应单位、到场领导级别参考表等级死亡或危及生命平安重伤〔包括急性中毒〕直接经济损失〔元〕牵头处置单位担任现场指挥领导级别Ⅰ级:特别重大事故≥30人≥100人>1亿国务院〔国家应急委员会〕国务院派领导Ⅱ级:重大事故10-30人50-100人0.5-1亿省政府〔省应急委员会〕国务院派领导Ⅲ级:较大事故3-10人10-50人0.1-0.5亿市政府〔市应急委员会〕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Ⅳ级:一般事故A1-3人3-10人500-1000万工程公司工程公司执行董事B1-3人100-500万工程公司副总经理C100万以下建设指挥部指挥局部管副指挥长、标段工程经理、监理单位总监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含本数。9.3主要应急活动9.3.1事故核查及准备工作1〕核实事故工程部相关各级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一步了解核实事故情况并汇总现场的事态情况向应急组长汇报,同时,通知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赶赴现场。2〕决定是否启动预案工程部工程部和安质环保局部别将现场事故核实情况报告至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由组长根据事故等级决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9.3.2组织应急处置力量各部门、各单位、救援队伍接到事故通知或求援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组织技术分析组进行现场技术专家会,根据事故工点第三方监测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风险信息,为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抢险方案,并按照职责分配,保证必要的抢险物资、设备、车辆、人员,配合落实好抢险工作。必要时可通过市应急联动中心〔110〕通知应急联动单位〔公安、武警、消防、卫生、人防等单位〕前往现场。工程部应急指挥部相关各级负责人、各应急救援小组、抢险队伍、救援队伍等抵达后,立即组织召开现场紧急会议,听取施工现场相关人员汇报事故经过和抢险方案,根据事故和现场特点,研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方案包括应急处置行动资源的配备、事故开展趋势的预测、抢险力量的部署、人员的防护、抢险程序、监测、现场恢复条件等建议。确定抢险方案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组织各专业组,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紧急处置行动,控制事故开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的发生。9.3.3扩大应急当事态超出实际处置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应急通讯联系组向工程公司建设指挥部报告,请求启动上级应急预案。9.4应急终止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分析组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遇险人员全部得救,环境指标符合有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应急工作结束。应急处置配合或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连续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现场应急工作结束。9.5信息发布IV级应急响应行动的事件由工程部报请建设指挥部同意后,统一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的地点、事件的性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事件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等。10、后期处置10.1事故调查〔1〕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各参加处置的单位必须按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善后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的原那么对事故进行调查。〔2〕事故的调查按照?生产平安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规实施,由相关部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原因调查。〔3〕事故调查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记录等实施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对事故责任进行分析,并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形成报告及时上报至相关部门。〔4〕事故调查组在调查中应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核实工作;〔5〕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10.2善后处理处理受伤害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保障受伤害人员合法权益,以及物资补偿、灾后恢复、污染物收集处理、整改方案的落实、救灾费用的预算、保险理赔等,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10.3现场恢复现场恢复是指将事故现场恢复到相对稳定、平安的根本状态。应防止现场恢复过程中存在危险,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包括:〔1〕撤离和交接;〔2〕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3〕现场清理和公共设施的根本恢复;〔4〕受影响区域的链接检测;〔5〕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10.4报销理赔事故灾害发生后,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对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10.5抢险费用事故处理完毕后,测算抢险直接费用,报送事故调查组,计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责成事故责任单位支付。11、应急保障11.1抢险力量的保障现场各参建单位应按照“常备不懈、防患未然〞的原那么,配备应急抢险队伍和常备抢险物资,制定配备标准,建立管理制度,加强抢险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装备性能可靠,人员操作熟练。应急救援物资储藏见附件9“平安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机具及储存地点〞。平安环保部负责各参建单位常备抢险物资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工程管理部负责各参建单位常备抢险物资的调遣、使用。现场各参建单位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抢险装备和器材,保证应急时刻能够就地取材。同时必须配备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特种操作技能的工人组成的兼职抢险队伍,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具体配置标准由工程管理部统一制定。11.2运转经费保障现场各施工队伍应设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负责应急抢险队伍的日常培训和常备抢险设备物资的维护和更新。11.3技术支持保障工程总工程师牵头组建由平安环保部、工程部、物资部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技术分析组。必要时向青岛地铁公司专家库寻找相关技术专家。11.4医疗卫生保障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事故发生后,由医疗救护组负责协调鳌山卫中心医院迅速组织医救人员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根据伤势情况,尽快转送伤员至相关医院开展专业救治。11.5交通运输保障事故发生后,由交通保障组负责协调鳌山卫镇交警中队提供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的交通运输保障;及时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实施交通管制,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如有道路设施受损,协调市政部门迅速组织有关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良好状态。11.6通信保障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根底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应急工作中的通信畅通。11.7科技保障积极开展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平安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大施工现场程平安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改良技术装备,建立健全平安应急技术平台,提高工程部平安科技管理水平。12、培训与演练12.1宣传培训根据工程公司和本标段的要求,利用多种形式〔培训、讲座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教育,提高其应急意识〔如应急救援措施、根本防护知识、自救与互救的根本常识〕;其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队伍演练和应急知识培训,增强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12.2演练〔1〕平安环保部会同工程部定期组织本单位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专业水平,通过演练不断总结、评价,提高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并在实践和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2〕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13、奖惩13.1奖励对突发实践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奉献的先进浸提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工程事故及灾害应急工作中,有以下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工程部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成绩显著的;防止或挽救事故灾害有功,使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免受或减少损失的;对应急准备或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有其他特殊奉献的。13.2处分在工程事故及灾害应急工作中有以下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工程部建议其上级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物资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14、附那么14.1预案的管理〔1〕本预案作为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08标施工现场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工程部负责预案的编制和修订,并由平安环保部负责备案管理,各部室负责实施。工程部按预案成立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应急抢险物资,至少半年组织一次演练,要求充分掌握应急预案,确保预案要求的应急反响水平。〔2〕工程部在工程关键节点开工前,组织落实突发事件预防、预备、响应、恢复四方面的措施,制定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各项应急预案,并报工程公司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备案。同时建立、健全平安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做到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培训,落实责任。〔3〕牢固树立“平安第一〞的思想,加强轨道交通平安设施的监护,始终保持完好,对危及平安的设施、设备等要坚决予以整改。〔4〕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排除,对关键部位、危险源、风险点加强控制,严防火灾、爆炸、投毒等破坏活动。〔5〕加强对轨道交通区域的平安宣传活动,运用各种形式开展各种演练活动和在紧急情况下逃生自救常识的教育。14.2预案的修订工程部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那么上每两年修订一次,发现预案有重大缺陷,可能导致在应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预案有合理应对措施时,应及时予以修订、完善。有以下情形之一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1〕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新的重大危险源的;〔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者职责已经调整的;〔3〕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4〕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5〕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的。14.3通讯联络方式的建立与更新各相关单位应急工作领导、分管领导和应急负责人的通讯方式上报平安环保部、工程部,便于及时联络。当相关人员工作调动或联系方式变更时,应在2天内及时通报平安环保部,以便及时更新,必须保证通讯畅通。14.4本应急预案的实施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5、易发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15.1防洪应急救援方案15.1.1应急预案1)坚持“预防为主〞原那么:全体员工要树立平安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进入雨季后应由专人坚持每天记录、收听、收看各级天气预报,特别是灾害性警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一旦突发暴雨洪水灾害,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人员,全力投入灾害的处理工作。3〕现场第一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负责指挥现场人员向高地、屋顶等地方的撤离。4〕现场施工负责人〔领工员或工长〕负责维护秩序,清点员工人数,防止发生混乱。5〕后勤负责人员做好简单的医疗救治,保证现场饮食卫生,储藏必要的生活、医疗物资。6〕现场技术负责人或安质负责人负责技术资料的保管与抢救,并负责记录、拍摄洪水的水位等灾情。7〕通信联络员〔由组长临时任命〕听取组长指示,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中心汇报情况,并做好现场内外部的通信联络工作。8〕现场电工在第一时间,采取最平安可靠的措施切断总电源。15.1.2现场处置对策1〕立即组织员工有序的疏散到平安区域,以部门为单位清点人数,同时立刻向有关部门报告灾情。2〕现场员工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切掉电源,抢救财产,尽可能使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3〕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财产损失情况进行认真仔细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公司汇报。15.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5.2.1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①当发生火灾后,当事人或发现人在确保个人人身平安的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并根据燃烧物确定灭火方法。如不能控制火情时,要立即报警请求支援,以减少火灾损失。内部报警简述:发现的时间、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外部报警:当发生火灾自行处置不了时,现场最高领导者应立即拨消除防报警"119",并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物资、火情大小及报警人姓名与联系。②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呼救,事发地远离市区的,应向就近医疗部门求援。③接到事故报警后,按照工作程序,对警情做出判断,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一级紧急情况:工程部或部门利用自身的应急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可以消除事故的紧急情况。接警后,及时启动工程部的一级应急预案,迅速消灭事故。二级紧急情况:靠自身的应急资源无法消除事故,需要指挥部下属的多个工程部一起响应的紧急情况。接警后,应及时启动指挥部的二级火灾应急预案,并及时拨打119请求救援。三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在城市有关部门及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同城市以外的机构联合起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15.2.2应急处置火灾应急处置应按照先保人身平安,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切实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具体细那么如下:1〕办公区域火灾临界状态的处置①灭火程序先救人,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先重点、后一般:在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后,要分清轻、重、缓、急。②灭火顺序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是重点。2〕火灾临界状态的响应①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平安时,可以马上扑灭的,应立即进行扑灭。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平安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②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平安疏散地点,由平安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现场最高领导者或消防队员。现场最高领导者向119报警。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按所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有关人员到位、开通信息与通讯网络、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15.2.3伤员救护与现场保护1〕伤员救护:①当发现有人员被大火围困时,在做好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应马上利用现场便携式灭火器和消防水管等消防灭火器材,掩护被困人员逃生。②当发现有人中毒时,应马上戴好空气呼吸器,以最快的速度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平安地点,并根据需要给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压等救护措施,等待专业医疗救护队到达。③火灾消防组到达现场时,应马上与灾害单位现场负责人联系,了解清楚事故现场是否有人员受困或中毒;同时在配戴好防护用品和防毒面具的前提下,迅速展开事故现场侦察,进入现场后首先查明有无受困和中毒人员,并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转移到平安地点,并根据需要给予保暖、清理口腔粘稠物、胸部按压等相应的救护,等待专业医疗救护队到达。2〕现场保护事故现场的人员应负责事故现场秩序的维护、公私财物的保护,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防护,以防非事故营救人员进入现场,以防不法分子趁机盗走财物或破坏现场。15.2.4应急恢复和结束救援行动结束后,进人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15.3防台风应急救援方案15.3.1凡气象台发布特大暴雨、风暴或台风等紧急警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全体人员进入紧急应急状态。小组成员应指挥各施工班组做好“防台防汛〞准备,如准备好沙袋、加固临时建筑的窗门及各类机械设备的入库措施。同时小组领导应向公司领导报告“防台防汛〞情况,听从统一调度指挥。15.3.2一旦突发暴雨洪水灾害,立即启动以下各职能人员,全力投入灾害的处理工作。1〕现场第一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上级和当地有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负责指挥现场人员向高地、屋顶等地方的撤离。2〕现场施工负责人〔领工员或工长〕负责维护秩序,清点员工人数,防止发生混乱。3〕后勤负责人员做好简单的医疗救治,保证现场饮食卫生,储藏必要的生活、医疗物资。4〕现场技术负责人或安质负责人负责技术资料的保管与抢救,并负责记录、拍摄台风、洪水的水位等灾情。5〕通信联络员〔由组长临时任命〕听取组长指示,第一时间向上级应急中心汇报情况,并做好现场内外部的通信联络工作。6〕现场电工在第一时间,采取最平安的措施切断总电源。15.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5.4.1应急预案1〕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①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局部必要的平安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②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枯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枯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防止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枯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③杆塔触电脱离方法:高、低压杆塔上作业发生触电,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平安的位置,系好自己的平安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枯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解脱电源后,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④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平安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15.4.2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15.4.3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适宜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急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15.4.4抢救方法如下:1〕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2〕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防止脊椎受伤。15.4.5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用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2〕假设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那么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3〕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根本措施进行抢救。三项根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通畅气道: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应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并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的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心脏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头上的手指,捏住伤员的鼻翼,在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秒~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胸外按压: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如下: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抬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的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姿势是到达胸外按压效果的根本保证。正确的按压姿势如下: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站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cm~5cm〔瘦弱者酌减〕;按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按压必须有效,其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到颈动脉搏动。操作频率如下: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15.4.6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1〕按压吹气1分钟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秒~7秒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2〕假设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那么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时间吹气1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那么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15.4.7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3〕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15.4.8伤员好转后的处理1〕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2〕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3〕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用。15.5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15.5.1应急响应程序1〕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单位应急救援组织到来前,当事人或发现人要同交通干警、医务人员和干部要按照指挥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模式建立临时指挥小组,并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开展救援工作。2〕临时救援指挥小组要听从指挥部、工程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指挥。指挥部、工程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要听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指挥。15.5.2事故现场的保护与自救1〕保护事故现场①防火灭火排除隐患。交通事故发生后,现场或救援人员应尽快将仍在转动的发动机熄火,切断电源,封闭油箱以防着火,对已发生的火灾要立即用车上和过往车辆上的灭火器扑灭。同时严禁在事故现场内燃火、用火。出事车辆的车轮下,应放置石块之类的障碍物以防止滑坡,对车上处于危险状况的货物应及时排除或转移。②保护现场协助勘查。对现场内的尸体及各种散落物和痕迹应立刻严加保护。不许被随意挪动或擦掉。必须移走的尸体、伤员或危险物品,须做好标记,画上体位线,对如血迹之类易于消失的痕迹应加盖保护物等。现场勘查人员赶到后,负责保护现场的人员应主动介绍情况,对挪动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协助进行现场勘查。③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公私财物。肇事车辆装载的货物和死伤人员失落遗留的财物,应专门派人在做好标记的前提下统一收管登记,防止坏人趁火打劫。捣乱、制造事端。④协助疏导交通、维护交通秩序。交通事故现场常占据一定路面,加上场外围观群众的堵塞,会严重影响交通平安与畅通,应组织人员协助交通干警疏散围观群众,打通车行道,指挥密集的过往车辆,对无需停留使用的车辆应令其尽快开走。2〕组织呼救报案求援指挥小组或临时指挥小组应尽快派出可靠人员,利用手中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向附近的公安交警管理部门、医疗急救部门及机关、学校、军队、工矿企业、村镇发出紧急呼救和救援信息,以求尽早得到援救和协助。3〕周密组织抢救和转运伤员①组织轻伤员自救互救。但凡神志清醒的幸存者均应立即进行伤情自检、互检,尽可能相互帮助,进行一般损伤的处理。未受伤或受轻伤的人员应积极加人抢救队伍,对危重伤员进行抢救。②组织周围群众投人抢救。对自发或受派遣而来参加抢救工作的人员应分假设干个小组,实行分工合作,按轻重缓急进行现场抢救。在此之前,应组织较有经验的人员尽快进行检伤分类,确定优先抢救对象。在无急救器材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如树干、竹子等代用材料。③组织最先赶到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纠正。群众自发性的现场救护,往往会出现一些过失,只要医务人员一到场,即可请他们普遍检查一遍救护情况,看有否过失或不当之处,发现问题立即指导纠正,同时负责整个抢救、搬运过程的技术指导。④拦截适于转运伤员的车辆,将应该运走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急救车应优先运载危重伤员。4〕处理善后,汇报情况事故现场抢救结束,伤亡人员转运完毕后,指挥小组或临时指挥小组应将现场集中看管的物品移交给有关部门,并代表全体参与救护的人员向政府部门和赶到现场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领导介绍情况、汇报工作。15.6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案15.6.1应急响应程序1〕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发现人要同医务人员和干部要按照指挥部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模式建立临时指挥小组,并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开展救援工作。临时救援指挥小组要听从工程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指挥。工程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要听从医院卫生部门的指挥。2〕组织呼救报案求援指挥小组或临时指挥小组应尽快派出可靠人员,利用手中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器材向附近的医疗急救部门发出紧急呼救和救援信息,以求尽早得到援救和协助。3〕周密组织抢救和转运伤员组织轻伤员自救互救。但凡神志清醒的幸存者均应立即进行伤情自检、互检,尽可能相互帮助,进行一般损伤的处理。未受伤或受轻伤的人员应积极加人抢救队伍,对危重伤员进行抢救。组织最先赶到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纠正。群众自发性的现场救护,往往会出现一些过失,只要医务人员一到场,即可请他们普遍检查一遍救护情况,看有否过失或不当之处,发现问题立即指导纠正,同时负责整个抢救、搬运过程的技术指导。拦截适于转运伤员的车辆,将应该运走的伤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急救车应优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