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饮食地理_第1页
西南饮食地理_第2页
西南饮食地理_第3页
西南饮食地理_第4页
西南饮食地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西南地区的饮食地理1234567一、古代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与物产特色8(一)地理环境1,秦汉时期,受到关中平原为主的秦陇文化的影响。9102,地势平坦,江河纵横,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土地肥沃。11(二)物产丰富1,《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都广之野(成都平原地区):“爰有膏菽(shu)、膏黍、膏稻,百谷自生,冬夏播琴”。122,《华阳国志·蜀志》称成都平原一带:“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13(三)物产丰富为饮食文化奠定了基础1,《华阳国志·蜀志》:“盖亦地沃土丰,奢侈不期而至也”。142,蜀人的饮食特色:“尚滋味”;“好辛香”(《华阳国志·蜀志》)。15二、汉晋南北朝西南饮食文化16(一)汉族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1,好辛香。(1)形成以蜀椒为主要特色、风味注重口舌感官刺激的特征。1718齐梁时的陶弘景记载:(蜀椒)出蜀都北部,人家种之。皮肉厚,腹裹白,气味浓。(《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19(2),烹饪上用“姜”也是一大特色。《吕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阳朴之姜”,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都”。2021《史记·货殖列传》:“巴蜀亦沃野,地饶卮(zhi)姜”。左思《蜀都赋》记载有“辛姜”。222,几种特色的风味饮食(1)食魔芋。魔芋,又称蒻(ruo)头、花杆莲、蒻草、鬼芋。《华阳国志·巴志》:“园有芳蒻”。汉晋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开发魔芋成为一种特色食品。23(2)食蹲鸱(chi)。蹲鸱,四川人称为芋头。秦代成都平原便有“下有蹲鸱,至乱不饥”(《史记·货殖列传》)。左思《蜀都赋》:“瓜畴芋区”。24253,喜设宴欢聚。(1)当时成都一带豪贵的宴席上有各种鱼类食物,可见食鱼风尚盛行。(2)贵族富豪家的宴饮有专门的“巴姬”和“汉女”组成的乐队演奏。26(3)豪族们在打猎之余,举行“猎宴”成为时尚。(4)在宴饮上举行荔枝宴也是这时期的一大特色。2728(二)“西南夷”地区的饮食文化地理1,种植稻谷。在当时的今昭通地区(《华阳国志·南中志》)、安宁河河谷(《太平御览·永昌郡传》)等地区都有稻谷种植。说明当时的谷物已经成为主食。292,捕捞食鱼。滇池、西双版纳你地区的考古都发现有网坠,可见当时捕鱼十分普遍。30313,捕食蛇类。3233《水经注·叶榆水》:“山之大蛇……杀而食之,以为珍异”。34(4)食人。《太平御览·永昌郡传》:“僚人喜食人,以为至珍美,不食其种也,然仍乃相害耳”。这种食人其实是对“猎头”风俗的误解。35(5)吃桄(guang)榔。桄榔,又名砂糖椰子、素椰子、糖棕榈。《太平御览》卷960《南中八郡志·兴古都》:“莎树大四五围,长十余丈,树皮能出面,大者百斛(hu),色黄。鸠民部落而食之”。这里的莎树就是桄榔。36三、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的游宴风尚371,游宴,即宴聚与娱乐性的春游紧密结合起来,可谓奢华至极。38392,这跟当时蜀中统治者倡导分不开。前蜀后主王衍便“日与太后、太妃游宴于贵臣之家,及游近郡名山,饮酒赋诗,所费不可胜记”(《资治通鉴》卷270贞明元年条)。403,游宴的规格都十分高。前蜀成都富商赵雄武在家中设宴,“事一餐,邀一客,必水路具备,虽王侯之家不得相仿焉”(《太平广记·大饼》)。4142一般百姓也不甘示弱,所谓“虽负贩刍荛之人,至相与称贷,易资为一饱之具,以从事穷日之游”(任正《游浣(huan)花记》,《成都文类》卷46)。434,形成许多约定的游宴项目。如春游锦江船宴。踏青野宴。《岁时广记》记载:“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都市士女,络绎游赏,缇(ti)幕歌酒,散在四郊”。有贵族就“日为游宴”(《太平广记》卷33)。445,有关的食店应运而生。当时“万里桥边多酒家”。以致出现“游人爱向谁家宿”的犹豫。45四,中古时期川食的饮食口味46《蜀中广记》卷64《魏略》:“新城孟太守道蜀,猪、豕(shi)、鸡、鹜(wu)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用蜜漬(zi),客多不能下箸。……刘孝仪《谢东宫赉橘启》亦云:“岂如蜀食待饴蜜而成甜也”。471,可见,唐宋时期四川的饮食是以清淡和甜为特色的。48还有其他的证据:陆游在淳熙五年于成都夜饮,桌上便“磊落金盘荐糖蟹”。492,四川的饮食以甜为主,跟当时的制糖业发达有关系。《新唐书·地理志》、《通典》、《元和郡县制》、《太平寰宇记》均记载当时的通州、集州、壁州、夔州等地产“蜜”。503,北宋时期汴梁便有了专门的“川饭店”(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4《食店》)。514,《隋书·地理志》中记载当时四川人“食必兼肉”。52五、现代川菜的形成53(一)元明清时期四川历史的特殊性为现代川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当时的战乱,使本来的四川人口大量损耗。伴随着“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涌入,对四川中古居民来了大换血。542,元明清时期一些饮食原料传入,如胡萝卜、丝瓜、玉米、辣椒等,为现代川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5

(二)元明清时期四川饮食与现代川菜还有较大差别,呈现古朴的饮食风味。几种代表性食物:561,川炒鸡。将鸡清洗干净,剁成碎块,炼香油三两炒肉,加上葱花、盐半两,炒至七成熟时用酱油一勺加上胡椒、川椒、茴香,并同时加水下锅煮熟,在起锅时加少许料酒(《居家必用事类全集》)。572,川猪头。将洗净的猪头用水煮熟后切成条子,用砂糖、川椒、砂仁酱拌匀作汤蒸片刻,煮烂后剔去骨头,扎缚成一块,大石压实,作膏糟食。(《居家必用事类全集》)。58(三)现代川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