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在陆蠡短暂的一生中,从事文学活动不到十年,留给我们的只有三本散文集。第一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出版,共有25部作品。该集第一、二、四部刊载于卞之琳、巴金主编的1934年11月号的《水星》;第二、五部写于1936年春,其中《松明》、《红豆》两篇刊载于1936年7月号的《作家》的主体部分。这些书多为散文小品,有的虽有情节,但以抒情的方式叙述,大多是对张年生平的回忆。这本书一出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散文家之一。第二部散文集《竹刀》于1938年3月出版,共有9部作品。这本书分为两部分。这本书的写作,正如作者所说,已经失去了“寻找可怜的比兴”。相反,它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尚的东西”。与《海星》相比,这本书内容更深刻,文风更丰富,思想更深刻。这标志着作者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于1940年8月出版。本书共分三卷,包括他1938年秋至1940年春的九部作品“借重文彩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P1,但在忧郁、挥之不去、郁闷的心情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海星》散文集以其“清新的语言和诗意的意境”而备受文坛关注。与何其芳、李光田、李妮、苗崇群一起被列为“新诗人散文群”作家。他在保持现有文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内在分析、哲学概括的写作倾向,形成了“情浓、意浓、言重”的独特风格。余光中说:“太硬的散文,若是急于载道说教,或是矜博炫学,读来便索然无趣。太软的散文,不是一味抒情便是只解滥感,也令人厌烦。”P3-4因此只有感性和理智结合的散文,才能使作品熠熠生辉。陆蠡的散文既感性又理性,他总能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生活感受,传达出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纵观他的散文,每篇作品中总有一两句话,意味深长,引人深思。例如,在《光》中,作者教导我们用相对的、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在《门与扣者》中,他写道人们生活在门内,希望和休息在门内,工作在门外,坟墓在门外,门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当人们完成了人生的任务,他们就会走出去,再也不会回来。此外在《寂寞》关于寂寞的议论都体现了作者独特而诗意的理性思考,使散文走向了更高的知识层面。在陆蠡的作品中,也有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他用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从一个微小的生命角度,反映了陈腐的封建婚姻制度和食人社会对人的残酷吞噬。作者将感性与知性相结合,总能在平凡的事件中看到独特的精神思考,探寻社会与生活的真实意义。一、陆蠡散文中的感性表达(一)对童真美的缅怀和幻想陆蠡的天性纯朴。他喜欢幻想,天真,充满乐趣。他也爱孩子,孩子的坦率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在《海星》的描写中,星星都闪耀着美丽和爱。在《海星》的后记中,陆蠡曾说:因为一种快乐,他一次为年幼的孩子写了两三百字。这种“喜悦”无疑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一种对孩子的爱,这也是陆蠡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在《海星》中,这位年轻而敏感的作者用一颗单纯的童心感受着身边的一切。一个孩子决心摘满贝壳的星星,一半给他亲爱的哥哥,一半给他善良的母亲。然而,这个又穷又可爱的孩子却一个接一个地跑,发现找不到星星,于是伤心得泪流满面。这短短的篇章就像一颗娇嫩的海星珍珠壳,闪耀着冷淡的清纯与忧伤之美。在这里,海星代表着光明,代表着生命的理想。摘星是一段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艰辛旅程。华丽而美丽、纯净而清新的海星与冷峻而悲凉的结局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对迷恋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冷漠,让依附在孩子身上的更多意义,让人能够了解现实世界。但是在第二个夜晚,人们看到无数的星星在海里,虽然生命之花已经枯萎,但爱之星将永远闪耀!这是吕丽郎的幻想,也是他真诚地希望和愿望。在陆蠡的早期散文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些童真的白日梦和美丽的故事。如《贝舟》、《母鼠》、《榕树》、《麻雀》等。在《贝舟》里,作者先是幻想着所谓的岔,然后突然转身,想象自己因为打破了仙岔而被留在孤岛上,被“三千弱水”包围。当他还在犹豫如何回到这个世界时,一个声音说这是一个贝壳,回去吧!于是奇迹出现了。这个小贝壳被扔进海里,变成了一条船,这样它就可以回到岸边,可以用作帐篷。在怀疑中,一个声音打断了幻想,回到了现实。原来是在参加海鲜博物馆。这一系列的奇幻可以用奇幻和美丽来形容,也可以用童趣来形容。(二)对爱情中的幸福与悲伤的体悟陆蠡外表朴实,内心情感世界却极其丰富细腻。他追求美,追求自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当然也追求自己爱情之美。他渴望自由纯洁的爱情,这从他对唐都欣与女奴宇春爱情的强烈支持中可以看出。但现实中,陆蠡的情感世界却非常不幸。因为当他还是个孩子,父母就决定让他娶比自己大两岁的表姐。然而,当他恋爱的时候,心里却有别的东西,从《春野》作品可以看出。《春野》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动,描写了幻灭的心灵的孤独、失落和迷茫。整篇文章充满了青春期的惆怅和迷惘,但陆蠡对童真的敬仰和追求中仍带有童趣的感伤色彩。在小小的仲春月亮里,“他们和爱人坐在一起,互相取笑他们把偷来的衣服的果子撒在头发上,像吸吮的苍蝇”P45-46。草丛地上的一个小圆洞里捉到一只大肥白的虫子来吓唬心爱的人。这些恶作剧都是孩子们的把戏,但都是在恋爱之初对两个恋人开的玩笑。他们充满乐趣,永远不会被遗忘。一棵草,一朵花,一块石头,一片木头都闪烁着美丽的色彩和光泽。到荣春的时候,他们已经说了情话。害羞的小情侣们很困惑,但他们是如此的纯洁和坦率,他们不敢承认他们是情话。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是“家乡话”。这是一个无辜灵魂的震颤与希望,追求与幻想。陆蠡的爱情诗充满了情感、真诚和生命,要写出如此感人的诗,不真正体会初恋的滋味是不可能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他和表姐订婚的时候,吕丽尚正沉浸在这段甜蜜而朦胧的感情中,所以他很不情愿也很无奈。因此,他们虽然从小相识,却因订婚而疏远。即使冬夏两季回到家里,两人其实都避而远之,很少见面。只有当他慢慢发现妻子的美德时,他才对她产生了感情,比如相互尊重和爱,顺从和和谐。家的温暖、爱情的甜蜜、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出现在这个时候的散文中。(三)对故乡的回忆与眷恋乡愁是陆蠡散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主题,在陆蠡的散文中,有许多关于故乡的记忆。家乡的每一种植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这让他走到天涯海角时难以忘怀。当他抓到笔时,纸上写满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充满了家乡的乡土气息。“你说你的抱负在山上,但我不忘水。虽然如此厚重、质朴、笨拙、沉闷,但她却有仁爱之风,而水则更柔和、更清澈、更活泼、更妩媚、更可亲,这是智者所喜欢的。”p78-79在陆蠡的老家天太平镇,村子周围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的溪流,伴随着小陆蠡的成长,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即使以后在十里洋场找工作,但在我的内心深处,它常常萦绕着这条清澈的小溪。在《池影》中,我们还看到了祖父、祖母、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在字里行间,我们都表达了对名利的向往。当然,家乡的人和事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经典的私塾老师。在这篇文章中,他描述了当他在山乡中学教书的时候,他在童年遇到了一位私立学校的老老师,陆蠡对故乡的热爱,不仅是故乡的山水,还有家人,他的老朋友的故事占了他所有文章的很大一部分,几乎所有这些人和事都是由于他在童年时接触到的,这里有他的亲戚、老师和宗族。他已经在别的地方流浪多年了。回忆家乡的时候,他充满了温暖和依恋,也有点悲凉。二、陆蠡散文中的理性表达(一)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由于成长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战争频繁,人民贫寒,再加上长期被封建愚昧束缚着封闭的乡村,使村民受到压迫和伤害。像吕力这样天真善良的人,不会超越狭隘的自我世界,以学者与生俱来的同情心关注现实社会。即使在他美丽的家乡,被山川环绕,给了他童年那么多的欢乐和慰藉,也有许多可悲的人间悲剧。《竹刀》则标示作者思想突入新的层次。故事是这样的:山区的穷人为了谋生,每年春天总是把木头或木炭运到城郊,卖给木店老板。那些“大腹便便”的木商联合起来降低收购价格,称霸市场。村民们别无选择,只好让木筏在水里等着。我们该怎么办?一个年轻人站在山民中间。他悄悄地把竹子切成刀,把一个狡猾的木店老板捅死了。所以他被警察逮捕了。当官厅怀疑竹刀的能力时,他拿起竹刀,用右手捏了捏,伸出左臂使劲捅。它在肉里有两英寸深,几乎从来没有穿过对面。然后他拿出竹刀扔在地上。他不屑地看着地上的血迹说:就是这样。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幕,但作者却以一种非常平静的方式叙述。他在含蓄的地方看到了深深的感情,就像一座寂静的火山,里面沸腾着炽热的岩浆。它充满了作者对山民的赞美,充满了对无理世界的直接指责,讴歌了反叛者的反叛精神。如果说当年勇猛的山民刺杀木兴老板的竹刀,是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那么陆蠡的散文《竹刀》,就像一把刺破旧社会的利刃,准确有力。(二)对人生命运的反思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进一步激发了陆蠡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索,这也可以说是对陆蠡孤独悲凉的人生情感的一种契合和适应。如果说上述散文对生命与命运的探索与思考,主要依赖于对故乡苦难的描写,从而更多地渗透和融化在悲凉的气息和空灵的思想中,那么一旦陆蠡的创作视野超越了故乡,它几乎成为他后期散文反复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唯一主题。在这里我们应该提到《谶》、《光阴》、《门与叩者》。这三部作品清晰地展现了陆蠡散文创作的惯性延伸和发展。在《谶》中,作者关于人生的话语和表达往往是预言,引起人们对命运的悬念和感叹;《光阴》感叹生命转瞬即逝,人生苦短,而这个“悲哀之源”如此古老,永远无法消除;《门与叩者》感叹事情是非,人事沧桑,房子是空的不过,师父常换,天地长,人生如何?在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中,蕴含着叹息、困惑和哲理。我们习惯于指责这类作品内容空洞、思想消极,而忽视或忽视其深刻而优美的审美特征。如果我们从广阔而开放的文学视野来看待他们,陆蠡抒写人生命运的散文有其独特的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肯定。他们以简洁优美的抒情写作风格,直面人类生存的困惑,表达了终极的人文关怀,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审美意蕴。陆蠡的这种散文创作,体现了他对人生终极思维的自觉性和强烈性。(三)对祖国光明未来的追寻当时陆蠡生活的时代,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在小说《秋稼》中,陆蠡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愤慨,塑造了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民“阿福”的形象,他在凶猛的侵略者面前英勇牺牲,不是为了牟利,也不是为了惧怕权力。阿福热爱土地,热爱生活,勤劳善良,朴素沉默寡言,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自己的幸福,这是他毕生的实践和追求。当日军和汉奸找到他,要他充当间谍,监视中国的军情时,他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前面的日本人是中国人的敌人,帮助敌人就是和外国交流。“对不起祖先和后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秋稼》中,不善言辞的阿福用沉默和死亡来对付强敌的劝说,用拒绝来证明自己的良心。事实上,他们是现实中陆蠡最好的写照。虽然他看似“远离奋斗的生活和时代的洪流”,但实际上,他始终以真诚的心和正直的品格与时代同在。他执着地追求光明和理想,不顾一切地维护文明和正义。他憎恨邪恶和权力,同情苦难和软弱。无论国家面临什么样的困境,陆蠡都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终认为祖国的前途充满光明。在他的散文《光》中,他描述了“我”在一个小气球中独自朝着光的方向漂浮,以探索光与热的本质。然而,它们浮得越高,就越暗。为了找到光明,他们得到了黑暗。突然,我听到有人的声音。他低声说:“我有灯了。”棕色的皮肤和美丽的头发可以证明光,如果没有这样的具体事情,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一种抽象而梦幻的方式描述了光明与黑暗的相对存在。他把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入散文中,启发读者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从眼前的表象看事物的本质。三、《囚绿记》——理智与感性的融合《囚绿记》是陆蠡在1938年写了一篇散文,是关于1937年夏天“我”住在北京的公寓里,把常春藤“囚禁”在窗前的故事。虽然材料接近现实,但作者的信念更为强大。当时,“我”住在北平的一套公寓里。南墙上有一扇小圆窗,窗外长着郁郁葱葱的常春藤。这一抹绿色给我阴郁的心情带来了极大的欢乐。于是,“我”怀着贪婪的心理,将这根绿色的树枝沿着破窗伸进自己的书桌,为了装饰简陋的房子,装点得心情太压抑。然而,这根绿色的树枝总是朝着窗户的方向,即使是一片小叶子,一根卷须,都是朝着外面的方向。渐渐地,它失去了它的绿色,像一个生病的孩子。直到离开之前,“我”才释放了那个不愿向黑暗屈服的绿色囚犯。《囚绿记》一直被认为是一部著名的自传式作品,它表达了“囚徒”与“非囚徒”之间的一种深深的人生惆怅,这是作者陆蠡对他在北平期间的精神印象的描述。它是写在《囚绿记》前后的故事,蕴含着强烈的时代悲凉和世界苍凉。当他孤独和理想主义的时候,面对现实的残酷是很自然的。他完全疏远了年轻时的忧郁,转向了成年时的忧郁,这反映在他面对自己时忧郁无助的眼神里。在谈到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时,郁达夫曾指出:“现代散文的最大特点是每一篇散文中每一个作家的个性都比以往任何一篇散文都要强烈”,而且强调小说和现代散文更具有自传性。在抗日战争中,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忧愁和对生命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生命的深切祝福和希望。当时,巴金、吴郎溪等人赴内地,陆蠡则留在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工作。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作者借助于总是面朝太阳的圆窗绿友,歌颂了常春藤不屈不挠于黑暗、暴力、追求光明与自由的可贵精神。同时,绿色战俘也是一个国家抵御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民族完整的象征。借助绿色植物常春藤的赞美,它含蓄地揭示了华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的悲惨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追求光明和自由的不屈不挠的民族完整。《囚绿记》的序言确实更贴近祖国的危机和时代的大局。即使是“某种内心的声音”,我们也能深刻理解他的爱国主义。在《囚绿记》的序言中,陆蠡写道,自己经常处于情感与理性的纠结之中,时而是情感的奴隶,时而是理性的奴隶。作者小心翼翼地走在情感与理性的绳索上,努力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在变幻的时间与不失的和谐中倾听内心的声音,用五彩缤纷的文字衣裳将二者装扮成一篇又一篇的文字记录下来。四、陆蠡散文情感与理智交织的原因(一)自然地域环境的影响陆蠡散文中的情感景观大多来自故乡的自然,这使他忘记了回归。他把儿时游历石峰江畔的深刻记忆,转化为散文《竹刀》的山水描写。那是在黄梅季节。雨下了很久,天很早就放晴了。年轻的陆蠡和他的朋友来到河边的石滩。作者还生动地描述了赤脚过河的经历。如果你想赤脚穿越溪流,你需要在眼前找到一个目标,张开双手保持平衡。所有这些都来自作者的童年经历。通过以上分析,读者会发现,故乡的风景和生活在其中的无穷乐趣,已经成为作者未来散文创作的重要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大自然的纯洁和壮丽有利于陶冶他的精神。陆蠡童年时经常沉迷于家乡的风景,这是他性格发展的关键。他还从自然景观中获得了深刻的人生体验。此外,天台独特的文化氛围也对陆蠡的人格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天台人有三大人格特征:爱打官司、好斗、轻生轻死。天台人大多与家人住在一起。自古以来,民间风俗凶猛,注重宗族友谊。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朝气蓬勃的天台门。如河南“硬汉子”庞潘、与敌人英勇作战的齐王、一辈子英勇作战的齐周华,都是历史上天台山人的坚定的代表。在这里出生长大的陆蠡从小就深受天台山文化的影响,以“艰苦奋斗”著称的天台山民俗对他的性格产生了终生的影响。陆蠡有很强的正义感。(二)个人理工科出生的原因陆蠡出生于理工科。他上学后一直在学理工科。先在枝江大学机械系学习,后报考上海民族劳动大学,考入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他非常喜欢研究天文星座,在自然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造诣。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关于自然科学的书。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后,他还创办了综合性科技文化半月刊《少儿读物》,积极倡导科普小品创作,并撰写了《尘》、《观察与实验》、《雷电》等系列科普文章理工科出身的李同学,有着与纯文科学生感性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强烈的理工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的影响下,他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着深刻的理性认识,使他的散文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共同作用下,陆蠡的部分散文呈现出独特的结构。在一些散文中,陆蠡打破了传统的长篇散文叙事和议论的叙事模式,有时仅用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灵活的诗画。比如在《桥》中,作者写在白色月光的映照下,白玉桥就像建筑画中的完美线条,写画在空中,笔直的线条,均匀的弧线,平行的波纹,对称的阳台和柱子,这种古典的和谐,在这静止的画面中,月光的色彩和石桥很和谐,充满诗情画意。而且,作者在散文中运用几何术语,如直线、圆弧、平行、对称等,以极简主义风格勾勒出石桥的轮廓,使画面更加纯净典雅,不给人繁琐沉重的感觉。(三)受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号召陆蠡晚年正处于抗日救国运动时期。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八月十三日松湖战役,祖国沦陷,其他民族入侵。国家危机非常严重。“八一三事变”后,上海落入日本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八一三事变”后,陆蠡感受到民族危亡的威胁,开始投身于神圣的抗战。回首过去写的话,我觉得自己离抗日战争的神圣要求太远了,没有给受苦受难的人民以鼓励和慰藉,所以深感惭愧和懊恼。这种悔恨和反思,反映了他思想感情的深刻变化,也是他后来创作和创作的动力和特点。身处“孤岛”危险中的陆蠡,心情十分复杂,但他也深沉而积极。在特务、汉奸猖獗的情况下,他几乎独力经营“文生社”,为抗日救国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池影》中,他写道:“我每天都被愤怒攻击,每天都被新闻纸上的新闻折磨着:日本人入侵中国,对祖国的巨大羞辱,正义在权力下屈服,理性被残酷所取代……”P1561935年,陆蠡受巴金、吴郎溪邀请,到文化生活出版社担任编辑。陆蠡坚守孤岛,主持“文生社”的日常工作。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发表了大量的进步著作,秘密宣传抗日战争。1942年,日本宪兵查封了文生社,没收了大量书籍。后来,陆蠡也被拘留。虽然他的亲友们用很多方法救了他,但都是徒劳的。在狱中,陆蠡坚韧不拔,刚毅正直,被日寇秘密杀害。他34岁去世,1980年被评为烈士。这些都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后期作品的主题。自然的纯洁塑造了陆蠡的性格,天台山独特的文化气质促使他形成了刚毅不屈的性格,理工学思想促使他重视逻辑,爱国主义是他后来创作的主要动机。一方面,面对残暴的敌人,他毫不犹豫地为祖国和正义牺牲。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他在文学创作中塑造的人物身上。他的自由之心和对生命真理的执着,在吕离的精神世界中融合、凝聚成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他们以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真挚的情感,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人格主体,成为他散文的生命和不竭的源泉。结语真正优秀的散文不完全是感性的,它应该是情感与理性的交融,通过感性的认识提升自己到更高的精神境界,融入自己对人生更深的理解和深刻的哲学元素。本文陆蠡为例,分析其散文中的理智和感性,陆蠡散文中的感性主要包括童真美的缅怀和幻想,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创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评估方法考核试卷
- 印刷设备机械结构设计中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考核试卷
- 2024年新疆乌恰县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管理)考试题含答案
- 效率预实管理办法
- 极氪职级管理办法
- 录音分享管理办法
- 收费承包管理办法
- 快递卸车管理办法
- 新疆征迁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武胜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附答案)
- B019-一升二数学综合练习60天暑假每日一练
- 克州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考试真题2024
- GB/T 22080-2025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知识检测试题A卷附答案
- 钢结构门头专项施工方案
- 知识产权培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总承包与各方的协调-配合-管理
- DB42∕T 2343-2024 城镇人行天桥设计标准
- 库存浪费培训课件
- 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