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公开课用课件_第1页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用课件_第2页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用课件_第3页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用课件_第4页
涉江采芙蓉-公开课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学习目标1.从写景、抒情、练字方面赏析诗歌2.掌握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情感。学习目标1.从写景、抒情、练字方面赏析诗歌2诗歌鉴赏步骤一、读顺畅,通大意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三、品读诗歌四、实战演练五、背诵诗歌诗歌鉴赏步骤一、读顺畅,通大意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三、品读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一.读顺畅,通大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一.读顺畅,通大意4渡过江去采摘芙蓉,生有兰花的沼泽长有许多芳香的花草。采摘芙蓉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回过头来遥望故乡啊,回家之路漫漫又无边无际。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只怕要愁苦忧伤直到终老。

渡过江去采摘芙蓉,生有兰花的沼泽长有许多芳香的花草。5我渡过江去采摘芙蓉啊,生有兰花的沼泽有许多芳香的花草。我采摘芙蓉要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回过头来遥望故乡啊,回家之路漫漫又无边无际。我们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啊,只怕我要愁苦忧伤直到终老了。

我渡过江去采摘芙蓉啊,生有兰花的沼泽有许多芳香的花草。6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二)抓作者:知人论世(三)抓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诗眼、意象/意境、情感、技巧……(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二、诗歌鉴赏之“四抓”:7(一)抓标题

解题涉江:渡过江水芙蓉:荷花《古诗十九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事件——渡过江水采荷花知:(一)抓标题

解题涉江:渡过8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二)抓作者(知人论世)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9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1.抓关键词、句,可抓主旨(三)抓诗句(1)找诗眼(主旨句)——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10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2)找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可知作者“忧伤”的原因。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2)找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11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芙蓉、兰泽、芳草、旧乡、长路。2.找意象,品意境。

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芙蓉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芙蓉、兰泽、芳草、旧乡、长12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又称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知识链接hàndàn荷花,又称莲花,古人又称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以13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美好的修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象征诗人:14《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透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形象,我们看到莲花又变成了

的化身。正义和勇敢《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15神话传说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可谓深入民心,她端坐莲花盘,时时准备普渡众生。在人们的心目中,莲花又成了

的代表。救人于苦难

神圣博爱神话传说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16小结: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莲是品质高洁、美好修养、气质优雅、仪态庄重、勇敢正义和神圣博爱等的象征,用莲来表情达意,表明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小结: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莲是品质高洁、美好修养、气质优雅17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3)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4)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183.主旨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的关键词句(诗眼、主旨句、直抒胸臆的词句)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思乡怀人3.主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194.表达技巧——依景情,析手法4.表达技巧——依景情,析手法20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21思考:借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长路漫浩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思考:借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昔我往矣22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23品读诗歌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4.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如何理解?品读诗歌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4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252.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是“回顾,回头看”的意思,“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2.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63.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3.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27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以乐景衬哀情

实战演练:依景情,析手法绝句(杜甫)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28随堂任务:完成背诵1.涉江(做什么)

,2.(那里怎样)

。3.(采来做什么)

?4.(但是所思念的在哪里?)

。5.还顾(做什么)

,6.长路(怎么样)

。7.同心(却怎样)

。8.忧伤(到什么时候)

。随堂任务:完成背诵1.涉江(做什么)29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30学习目标1.从写景、抒情、练字方面赏析诗歌2.掌握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3.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歌情感。学习目标1.从写景、抒情、练字方面赏析诗歌31诗歌鉴赏步骤一、读顺畅,通大意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三、品读诗歌四、实战演练五、背诵诗歌诗歌鉴赏步骤一、读顺畅,通大意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三、品读32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一.读顺畅,通大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一.读顺畅,通大意33渡过江去采摘芙蓉,生有兰花的沼泽长有许多芳香的花草。采摘芙蓉要送给谁呢?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回过头来遥望故乡啊,回家之路漫漫又无边无际。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只怕要愁苦忧伤直到终老。

渡过江去采摘芙蓉,生有兰花的沼泽长有许多芳香的花草。34我渡过江去采摘芙蓉啊,生有兰花的沼泽有许多芳香的花草。我采摘芙蓉要送给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在远方啊。回过头来遥望故乡啊,回家之路漫漫又无边无际。我们相思情深却分隔两地啊,只怕我要愁苦忧伤直到终老了。

我渡过江去采摘芙蓉啊,生有兰花的沼泽有许多芳香的花草。35二、诗歌鉴赏之“四抓”:(一)抓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情感……(二)抓作者:知人论世(三)抓诗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怎么写?)诗眼、意象/意境、情感、技巧……(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感……)。二、诗歌鉴赏之“四抓”:36(一)抓标题

解题涉江:渡过江水芙蓉:荷花《古诗十九首》以诗的第一句为题。事件——渡过江水采荷花知:(一)抓标题

解题涉江:渡过37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4123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二)抓作者(知人论世)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38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本诗的“诗眼”是“忧伤”1.抓关键词、句,可抓主旨(三)抓诗句(1)找诗眼(主旨句)——什么是“诗眼”?找出本诗“诗眼”并根据“诗眼”概括主旨。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形式有二)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3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2)找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关键句和关键词,可知作者“忧伤”的原因。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2)找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40

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芙蓉、兰泽、芳草、旧乡、长路。2.找意象,品意境。

⑵其中哪个意象是最重要的?芙蓉⑴下面请找出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芙蓉、兰泽、芳草、旧乡、长41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又称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气质优雅姿态优美、仪表庄重知识链接hàndàn荷花,又称莲花,古人又称为藕花、芙蓉、菡萏、芰荷等。以42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象征诗人:高洁的品质美好的修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象征诗人:43《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雄哪吒的形象,透过哪吒这一神话人物形象,我们看到莲花又变成了

的化身。正义和勇敢《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塑造了一个莲花化身的少年英44神话传说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可谓深入民心,她端坐莲花盘,时时准备普渡众生。在人们的心目中,莲花又成了

的代表。救人于苦难

神圣博爱神话传说在源远流长的我国神话传说中,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形象45小结: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莲是品质高洁、美好修养、气质优雅、仪态庄重、勇敢正义和神圣博爱等的象征,用莲来表情达意,表明抒情主人公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小结: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莲是品质高洁、美好修养、气质优雅46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3)描述了怎样的情景?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4)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感情?“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473.主旨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1.透过意象把握思想感情。2.寻找诗中的关键词句(诗眼、主旨句、直抒胸臆的词句)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思乡怀人3.主旨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484.表达技巧——依景情,析手法4.表达技巧——依景情,析手法4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50思考:借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长路漫浩浩。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思考:借怎样的景抒怎样的情?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昔我往矣51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52品读诗歌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2.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4.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如何理解?品读诗歌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53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1.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诗542.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是“回顾,回头看”的意思,“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形容无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