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_第1页
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_第2页
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_第3页
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_第4页
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写作具有功能性,因此写作必须有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策略意识。所谓“作者意识”,就是通过写作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愿望。高考命题,往往通过情境设置,强化作者角色意识,激发作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的目的是实现和读者的交流。高考写作,读者都具有快速评判的特殊性。所谓“策略意识”,就是给写作学习者提供思维支架。写作具有功能性,因此写作必须有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策略意识。考场真作文如何才能赢得阅卷者的回眸呢?了解阅卷场,树立读者意识;把握命题趋势,唤醒作者意识;提供思维学习支架,具备策略意识。考场真作文如何才能赢得阅卷者的回眸呢?一、真写作的鸿运:听听阅卷场的悄悄话,树立考生“读者意识”“杀牛场”:杀的是飞鸡,牵走的是真牛“高考体”作文的颓势:大学鄙视、社会厌弃、阅卷打压、误人子弟。考场真写作的鸿运:真情实感

真知灼见真: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具有争论焦点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一、真写作的鸿运:听听阅卷场的悄悄话,树立考生“读者意识”“二、价值与文化的自觉:看看命题者的小心思,唤醒考生“作者意识”。去年高考作文题的重要导向:

理性思辨色彩浓厚,倡导时代责任、国家意识与生命情怀。二、价值与文化的自觉:看看命题者的小心思,唤醒考生“作者意识命题走势一: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回避新闻“极热点”,避免猜题打题高考作文题必然反映(直击或隐射)时代热点话题例1:【2013年全国卷】一个关于玉石切割的材料,看似仅是充满寓意和哲理的故事实际讲的是“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暗扣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如何应对中国业已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的诸多难题。命题走势一: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使命

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例2:【2011年全国卷】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大国崛起”:激发处在社会变革和矛盾中的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例2:【2011年全国卷】例3:【2016全国课标卷Ⅱ】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表面:关注语文,关注人生,审视现实内蕴:将学生阶段性的语文学习与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由个人到民族、由个体到群体

例3:【2016全国课标卷Ⅱ】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创新”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创新”“资源分享”——社会责任

(经济伦理、经济规范)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命题走势二:

主张理性思辨,倡导真知灼见今年尤其侧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理解力与分析力),积极引导学生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剖析,由现象到本质,有真知灼见。例如:【2016全国丙卷】1.“创新”

2.“专利被假冒了怎么办?”

——“市场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共赢”等经济伦理

命题走势二:

主张理性思辨,倡导真知灼见今年尤思考力:并非“非黑即白”,但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议论不是是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理性思辨是能力,更是态度。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命题走势三:

发挥育人功能,承递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迎合了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例1:【2016全国丙卷】,“小羽的创业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折射出优秀的思想品质:胸襟开阔;放弃小我小利,成就大事大功;助人自助,互利双赢……例2:【2016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命题走势三:

发挥育人功能,承递传统文化社会主命题走势四:

渗透人文情怀,透视生命境界命题者的人文情怀(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作者的情怀(涵养、学识、生活环境、胸怀、思想等)写作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作文如做人”)

例1:【2016全国丙卷】先富之后,“自利”与“公利”对抗——如何化解?

(①解决办法)

(②胸襟、境界与情怀)命题走势四:

渗透人文情怀,透视生命境界命题者命题走势五:

鼓励综合解读,开放立意空间例:【2016全国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命题走势五:

鼓励综合解读,开放立意空间例:【第一层:创新被假冒;第二层:小羽提出两个解决办法(公开工艺流程,拟定地方标准);第三层:率领团队不断创新致富。材料核心词:“创新”材料陈述对象:“创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遭遇假冒怎么办?”这一事件因此,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得出材料的核心含义“经济伦理”“创新与规范”“创新与分享”第一层:创新被假冒;作文题目不管什么题型什么材料,核心依然是考查思维能力。作文思维能力的考查重在四个方面:材料内涵(主旨)的综合理解、材料间关系的把握辨析、由表及里的因果阐释、观点材料的演绎归纳。特别是前两者是审题立意的思维重点。作文题目不管什么题型什么材料,核心依然是考查思维能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如果只就一句话阐释得分就很低,据说很多考生就片面抓一句话来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或“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甚至把第一句的内涵阐释错了,理解为“珍惜时间”。其实,三句口号的排列顺序(包括时间、地点)有着丰富的暗信息。综合材料可以解读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追求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进入了最艰难最具有挑战性的新时代”“既要抓经济建设,又要抓生态建设,更要抓精神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变与不变”等等。“综合材料含义及内容立意”这一命题要求考查的就是学生重要的概括思维能力。由此观之,考查思维能力是高考作文永恒不变的主题。如果只就一句话阐释得分就很低,据说很多考生就片面抓一句话来写命题走势六:

树立国家意识,强化民族情怀背景:西方精英价值遭遇民族保守主义的挤压

中国物质的强大遭遇中华文化的被损忧虑:个人奋斗意识强,而国家民族情怀弱建设:国家意识、中华文化、世界接轨命题走势六:

树立国家意识,强化民族情怀背景:第一、关注重大时政,担负国家使命

把近几年国家重大时政作为作文题的语言素材。比如全国卷Ⅰ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卷Ⅲ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北京卷的“新时代”和“绿水青山图”等等。作文材料由任务驱动的时事到共知共识的时政,关注时政生活,认同国家理念,担负国家使命。第一、关注重大时政,担负国家使命

把近几年国家重大时政作为作第二、唤醒文化自觉,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近几年也是高考命题指向所在。

2018年浙江卷“干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2018年江苏卷的“语言”、2018年天津卷的“器”。显性——隐性需要考生通过这些外在的名物(或现象)透视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如“器”。旨在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当代文化现象,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第二、唤醒文化自觉,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第三、

融注个人生活的社会反思,

感悟个体生命的国家成长

关注生活、生命与成长,重点是考生应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在感悟个体生命时必须融注对社会价值与国家命运的集体反思。再如2018年上海卷,沿用去年的命题思路,继续引导考生思考生活的“被需要”情结。即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的焦虑与迷茫,也努力引导考生从个人生活圈子走向他人和社会。2018年全国卷Ⅰ从“龙宝宝”的生命现象寻找命题思路,引导考生将“世纪宝宝”个人生命成长和国家持续发展即“中国梦”联系起来思考:国家命运关乎个人成长,个人命运维系国家发展。

第三、 融注个人生活的社会反思,

命题走势七:

呈现多元题型,关注普世问题题型多元化:利用漫画、新材料作文、散文材料的启示等

材料来源宽范化:电视专题片,社会新闻,散文的核心事件,社会议论焦点,经济领域的矛盾,教育评价的观念,对青春的检视,对成长的反思……作文选题:1.对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件的投射;2.更有对当代社会思潮、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命题走势七:

呈现多元题型,关注普世问题题型多(全国卷Ⅱ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全国卷Ⅱ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做“情”“理”之人,

成“情”“理”之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养成

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平衡自然、社会、文化品格做“情”“理”之人,成“情”“理”之文三、我们的真办法:运用有效的思维策略支架三、我们的真办法:运用有效的思维策略支架(一)圆融思维:以真判断为逻辑起点,议论贵在说服人。

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一就是举证艰难。论证缺乏逻辑性,析理空泛。论证有理的关键是明确立论是价值判断而是非判断。换句话说,考生立论的归宿贵在说服人。误区:立论的目的就是炫才,或者说熟练掌握一个炫才的模式,以引起阅卷者的青睐。面对考场真作文,这种虚假的议论必须抛弃。重建一种真实的议论态度,即议论贵在服人。(一)圆融思维:以真判断为逻辑起点,议论贵在说服人。

新高考什么叫说服人?怎样才能说服人?运用圆融思维。所谓圆融思维,即不管从哪个角度立论,只要提供的理由准确、典型而充分,能说服人就行。从逻辑来讲,只要确立的观点是真判断,论据就能说服人。什么叫说服人?怎样才能说服人?观点的来源通常是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持的理由主要有三种:寻找真实的生活现象(现象说理)、依托经典的理论依据(引用说理)、运用典型的事实论据(举例说理)。而现象说理又成了当前考场真作文的说理论据之最。观点的来源通常是回答三个问题:如:阅读以下材料作文。Highschoolissues是一个讨论高中生问题的学生委员会网站,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在线讨论,讨论高中学校在促进健康习惯(比如健康饮食、睡眠和锻炼)方面,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论坛的问题是:“中学应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吗?”请给参加这次在线论坛的其他同学或校长写文章,提出你的观点,文中一定要包括劝说的理由和事例。如:阅读以下材料作文。确立的观点可能有三种:一是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一是主张学校不应该为学校的健康负责,一是主张学校应该有限度地为学生的健康负责。要说服的对象也就是潜在的读者:可能是和你持相对观点的同学,也可能是学校的校长。在题干已经有任务情境的设定,这个任务情境也是为了唤醒考生的作者意识。确立的观点可能有三种:例文1:从学生个人层面讲,身体健康以及相关生活习惯将极大可能影响学生终生的生活质量。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人的身体健康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后的发展空间。曾有新闻报道,某高三学生因长期熬夜学习而猝死。也不少见到,某校学生长跑体力不支晕倒的事件。这些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惋惜也引人思考。在学生一天十几个小时所处的学校里,身体健康的教育力度有强到使学生懂得熬夜的危害性和健康的重要性吗?那些已逝的疲劳生命本不必这么早就消逝,本可以有光彩的人生。例文1:从学生个人层面讲,身体健康以及相关生活习惯将极大可能进一步讲,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锻炼以及饮食习惯,可以让他们在毕业后走在社会里依旧维持良好的状态,不会轻易迷失在各大快餐店奶茶店中消耗生命。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坚定的基础的生活习惯,为孩子长期生活造益。从教育者以及学校层面谈起,为学生的基本身体健康负责是优秀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为了应付现实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选择了“填压”式教育,但与此同时,学生尚未提高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无法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转而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像机械一样麻木地运作。进一步讲,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这位考生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其理由是新闻报导学生熬夜猝死等现象。属现象举例,列举的现象是真实的,因此具有说服力。而且从学生个人层面和教育者和学校层面对学校不对学生健康负责的危害性作了深入分析。列举的危害是真判断。这位考生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其理由是新闻报导学生熬例文2:不过这并不代表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学校只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地方,所以重心也不能全放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方面。况且学校学生并不少,要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是不大现实的。中学不可以对学生的健康完全不负责,因为这事关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但同样的,学校也不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完全负责,因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最终只能靠自己,学校若是负责过多,容易引起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容易陷入被动锻炼之类的情绪而且容易对之烦躁,最终适得其反。这与当今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以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状况差不多,过分负责只会导致个体盲目,毕竟,过犹不及。例文2:不过这并不代表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学校只是这位考生认为学校不应该完全对学生的健康负责。所持的理由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健康只是发展的一方面,而且学校学生多,负责不过来,甚至适得其反。虽然没有经典事例支撑,但阐述的理由是真判断,能说服人。这位考生认为学校不应该完全对学生的健康负责。所持的理由是学校(二)多向追因:由现象到本质,将阐述引向深刻。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二,就是阐述不深刻。何为深刻,简单地说就是由现象到本质,发掘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多向追因:由现象到本质,将阐述引向深刻。新高考作文,学如何写得深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年来,哄抢事件在各地屡屡发生。如:2013年,湖南境内,一辆运载菠萝的大货车侧翻,20吨菠萝散落一地,上百名村民涌入高速公路哄抢。民警现场制止,告之违法,但仍然挡不住拿桶、拿麻袋,源源不断赶来的村民。最后,20吨的菠萝几乎被哄抢一空,损失价值近20万元。同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一辆发生事故的油罐车侧翻在地,几十名居住在周围的村民和路过的人不顾危险使用矿泉水瓶、油桶以及汽车等工具从事故车辆上哄抢柴油……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各地媒体报道的各类哄抢事件多达26起,哄抢的物资有食品、生活用品、汽油……乃至于销毁现场的假货。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如何写得深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追因)个体向度:道德人格、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情感取向、审美趣味等人与人的关系向度:伦理道德、关怀信任、亲情友情等人与社会的关系向度:法律制度、集体心理、环境影响、历史文化、哲学思潮、民族心理、区域文明等。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追因)个体向度:道德人格、人生价值哄抢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从个体的角度看:可找出“贪婪”和“贫穷的思维”:物质贫穷、精神贫穷(有了还要去抢)。第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角度看:可探究出“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从个体的行为放大为社会集体的行为,发现哄抢事件的要义贵在一个“哄”字。“个体的不规矩”放大为“集体的不道德”,有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原因。这样的思路则是从个人与社会(自我与集体)的角度入手,可以得出“集体羞耻感的丧失”的结论。哄抢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从个体的角度看:哄抢之后是迷失(刘安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哄抢”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利益的冲击下,我们习惯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一哄而上;我们习惯了左右开弓健步如飞的一抢而空。殊不知在这哄抢背后,人性的本真早已迷失了方向。“哄抢”之“哄”,意为“一哄而上”,源于人的从众心理。而这从众心理近日来在国人的衣食住行中愈演愈烈。这种种“哄抢”闹剧,大多源于道听途说:听说日本的马桶盖价廉物美,上万人飞往岛国组团抢购;听说日本核泄漏污染了海盐,家家户户对周围的超市便利店进行“扫荡”导致大规模“盐荒”。更有甚者,如轰轰烈烈的“中国式”过马路,过不过街与信号灯和机动车无关,人数够了即可过街,已经到了视交通法规如无物的地步。由此看来,国人的从众,不仅是“谣言惑众”和“法不责众”的鲜活实例,更是迷失自我、迷失理性、迷失基本判断能力的证明。哄抢之后是迷失(刘安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哄抢”开始频繁地“哄抢”之“抢”,意为“一抢而空”,源于人贪占小便宜的劣根性。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捡白不捡,更何况周围的人都在拼命捡!于是便有了运菠萝的大货车侧翻导致二十吨菠萝被哄抢一空,造成价值二十万元的巨大损失。明知这种行为违法,依然越抢越欢,反映出人们的“法不责众”的过度自信。另一方面,抢回的东西,不管需不需要,也不管数量是不是超出实际需求,只要自己抢到了“便是极好的”,利益面前,人性本善的一面迷失于横荒,人之贪欲暴露无遗。除了物质生活,人也有极重要的精神生活。生活在纯粹的心灵中,唯有不迷失本真,才能在镁光灯的追逐下寻得一方净土。拒绝蜂拥而至的名誉,屠呦呦在突如其来的关注中守住自己的科研阵地。而在文学的殿堂,低调如莫言、朴实如余秀华,在身边众多人周旋于新闻头条和荣誉中时,仍静得下心来握一支拙笔。反观那些有着长长头衔的人早已被人们遗忘,而唯有他们,和他们不朽的作品一起,长存于人们心中。“哄抢”之“抢”,意为“一抢而空”,源于人贪占小便宜的劣根性当今对名利、对利益的“哄抢”,折射出国人自我的集体迷失和自信的集体缺失。接受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熏染,孩子从小便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孔夫子“治国平天下”的崇高价值观被现代人曲解为事事为人先的观念,甚至我们“哄抢着”拒绝平庸的光环,而这种浮躁的功利性拒绝是否真的让我们不再平庸?如何拒绝迷失?如何寻回自我?或许不怨天不尤人,不负心不负行,独立的自我、坚贞的情怀、崇高的品格,能点亮一盏灯,让因哄抢而走失的自己沿着这星火之光走回精神的家园。当今对名利、对利益的“哄抢”,折射出国人自我的集体迷失和自信(三)历史文化思维:增加文化内涵,提升论证的历史逻辑力。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三,就是如何选用文化经典事例论证来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怎么增加文化内涵?再像过去那样套用文人的经典案例肯定不行,可运用历史文化思维,即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问题,将问题引向历史文化的深度,从而提升论证的文化逻辑力。所谓历史文化思维,即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事件或现象演进的内因,从民族文化源头、集体心理、区域文明、文化思潮等文化元素分析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内因。(三)历史文化思维:增加文化内涵,提升论证的历史逻辑力。新高例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教育部于2014年8月1日公布了《中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删去了大量空洞的内容,增加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指导,诸如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与此同时,“见义勇为”这一行为准则的退出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要求:(1)根据材料提出观点;(2)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论述理由充分,条理清晰;(3)不得抄袭和套作,有真知灼见;(4)字数不少于800字。例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关怀个体生命,化解教育尴尬

——由“见义勇为”退出《中学生守则》说开去

黄明勇

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可见中国学校教育有承担社会教化责任的传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太注重教育的社会教化,而忽视了个体生命的存在,教育在个体和社会的价值选择中便会遭遇尴尬。要想化解教育尴尬,理应关怀个体生命的成长,回归教育真实。

何谓教育尴尬?即社会教化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两难选择。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的价值选择,但是见义勇为存在牺牲个体生命的风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舍生取义成了君子应然的道德准则。其实,孟子也承认生和义的两难选择。义,乃社会道义责任之选择;生,乃个体生命价值之存在。而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尴尬往往演绎为教育的虚伪,即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默认求生者,另一方面谴责弃义者;一方面苛求他人见义勇为,另一方面却默许自己明哲保身。

关怀个体生命,化解教育尴尬

——由“见义勇为”退出《中学教育尴尬的本质是什么?即夸大教育的社会责任,忽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古有戎夷和他的弟子晚到城门,城门已闭,正值隆冬时节,在城外过夜定会被冻死。戎夷对弟子说:“我是国士,你是不肖之人,请你把衣服脱给我穿,让我活命。”弟子说:“我是不肖之人,你是国士,你应该把衣服脱给我穿。”戎夷和弟子的对话体现了教育的尴尬,同时也彰显了个体生命在道义面前的平等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某大学生张华跳进粪坑勇救溺水农民,农民得救了而大学生张华死了。此事在全国引发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张华牺牲不值,大学生乃天之骄子,对于国家来说损失巨大;有人说张华勇救溺粪农民精神可嘉,值得全社会学习。事件过去几十年了,回顾那场讨论本身就很无聊。讨论的价值都指向宏大的社会意义,几乎没有人尊重个体生命本身的选择权。为什么会漠视个体生命的存在?深究其因乃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以契约基础,以个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为核心。包括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是基于一种契约。即便希腊体育竞技也是对以强健个人体格为基础的一种体育精神的弘扬。甚至如特洛伊战争一般壮阔的征伐屠戮也只是充分尊重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英雄的塑造。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个人大于社会。而中国文化以“慎独”为基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为核心。教育尴尬的本质是什么?即夸大教育的社会责任,忽视对个体生命的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仁”,怎么获得仁?“克己复礼”为“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儒家强调通过克制个人自身欲望检省个人品行以实现社会伦理有序(即“礼”)的仁政或王道的理想。从此以下的几千年里,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将个人的社会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严重压抑了个体生命的发展。为什么只有关怀个体生命才能化解教育尴尬?黑格尔曾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中国人太注重“品格”,西方人却追求“性格”,崇尚人性的本真,而人之为人的永恒魅力正在于个性的真实。21世纪的中国,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一味固步自封或盲目排外就会被动挨打。况且中国文化本来就有吐故纳新的传统,古有“胡服骑射”和“北魏元宏”,近有“五四运动”,今有“改革开放”。或东学西渐或西学东渐,从而形成开放大气的浩瀚中国文化。21世纪的中国教育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化解在社会大义和个人生命之间的选择尬尴。从而让教育回归到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真实情景中来。庄子问: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孰乐?前者重社会品行道义,后者重个体生命价值。只有切实关怀学生个体生命成长,化解教育尴尬,回归教育真实,才能回答庄子之问。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仁”,怎么获得仁?“克己复礼”为“仁”例2:2015年8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二台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学》。该纪录片制作方选拔了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都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工作超过5年,并让他们在英国博航特中学特设的50人“中国实验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在纪录片中,穿校服、做早操、选班干部、抄板书、晚自习、小测验、做眼保健操、升国旗等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被应用在英国9年级的学生身上,结果却“水土不服”,老师把学生训哭,而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则让中国老师“抓狂”,如面对中国老师大声说“听我讲”“开动—下你的脑筋”学生依然我行我素。

该纪录片一经播出,便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认为,中国人讲求的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英国更尊重儿童爱游戏的天性,内在的文化直接反映在课堂上。也有人批评BBC片面、夸张,突出中国教育的消极面,忽视中国教育的进步。对此,你怎么看,请发表你导看法,按要求写一篇文章。例2:2015年8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二台播出了纪录片

该让孩子们多玩一玩了

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起了中英两国民众对教育的广泛讨论,相互之间各有所得。几天前,连习近平主席也专门谈论起这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民众认识到严师出高徒的积极效果,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主席还特别加了一句: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是啊,玩,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是生物进化的礼物。人类学家梅尔文·康纳指出,玩耗费大量能量,经常陷人于危险之地,似乎也没有任何明显的重点、目的或功能,但智商最高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大象以及头型巨大的鸟类却都是最爱玩的。人类能成为万物之灵,跟乐于参与跟生存无关的玩大有关系。玩让孩子学会了如何解决争端,明白了制定和打破规则,了解到危险往往与新奇同在,认识到人生有时就是不公平的。玩,本来并不是个问题,几乎不要成本,只需要空地上的一帮孩子。现在的成年人,小时候谁把玩当成个事儿了?广袤的乡村里,爬树掏鸟蛋、下河摸泥鳅都是寻常事,田里地里有啥吃啥、有啥玩啥;新兴的城镇中,工地沙堆上能挖陷阱,冬储菜帮子能做武器,直到吃饭时间,家长们才会集体扯着嗓子喊回家。

而现在,玩却成了大问题。孩子一放学,各上各的车,各回各的家,一头扎进房间开始学习,没有兄弟姐妹打打闹闹,跟家长也说不上多少话,甚至睡前能见到忙碌的爸爸已经不错了;城中空地几乎消失了,连拥挤的大杂院和胡同,也被紧闭的单元楼所取代。要去亲近山野,得全家人下定决心才能成行。过去的那种玩,突然成了件成本挺高的事情。

玩所面临的危机是世界性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显示,从1979年到1999年,孩子每周失去12个小时的自由时间,用于有组织的体育运动的时间增加了一倍,而被动的参观式休闲娱乐时间增加了5倍。日本摄影师萩野矢庆记曾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东京街头拍摄儿童玩耍的照片,不得不在1996年放弃,因为充斥大街小巷的玩耍与笑声已经消失了。

世界性的问题,有世界性的原因。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但随着物质条件的进步,玩却被过度安排、过度编程了。规模和效率,工业文明的两大特点从工厂进入了学校,于是棒球、体操、夏令营等有组织有纪律的玩,取代了无目标无要求的玩。玩也要玩出模式、玩成建制,要有品牌引领、有服务体系支撑。某种程度上讲,玩的危机,就是工业文明的“有用”语境带来的副作用。

而现在,玩却成了大问题。孩子一放学,各上各的车,各回各的家,

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过分追求“有用”的用处,而忽视了“无用”的用处,是今天的成人需要反思的地方。最近一些年,我们一直把问题归结于教育,减负喊了多年,“虎妈”“狼爸”却越来越理直气壮,以至于教育部日前专门给家长印发了一份《意见》,要求切实消除不问孩子兴趣、盲目报班的现象,马上引起一众家长在网上集体诉苦。没错,孩子玩得少跟教育方式有关,但面对差异巨大的教育资源,面对简历只看“985”“211”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有几个家长能把时间交给“无用”的玩?我们都应勇于承认,正是我们所有人营造的整个社会氛围,把孩子变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该让孩子们多玩一玩了。生物学家说得好,事实比想象更离奇。有了接触现实世界的自主时间,孩子们一定能找到兴趣,形成自己的丰富品质。这,难道不是玩更大的“用处”吗?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过分追求“有用”的用处,而忽该例文没有简单地批评中国教育,而是主张让孩子不能玩,注重有用的竞争教育是一个世界性教育危机。并从工业革命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社会变革对教育的影响。认为工业革命文化带来教育竞争的加剧,从而导致孩子不能玩。这种历史文化思维可将问题分析引向深入,增加历史文化内涵该例文没有简单地批评中国教育,而是主张让孩子不能玩,注重有用第四,辩证思维:两面地看问题,褒贬有度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四,就是看问题片面,不敢批判。第四,辩证思维:两面地看问题,褒贬有度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第四,辩证思维:两面地看问题,褒贬有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四,辩证思维:两面地看问题,褒贬有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五)宏阔思维:滋养家国情怀,驾驭宏大题材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五,就是如何驾驭宏大的时代题材,并真切地抒发家国之志。(五)宏阔思维:滋养家国情怀,驾驭宏大题材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五)宏阔思维:滋养家国情怀,驾驭宏大题材情怀滋养:生命、自然、社会、国家、民族等宏观视野:自然

人类个人

社会小家

集体群体

民族民族

国家

(五)宏阔思维:滋养家国情怀,驾驭宏大题材情怀滋养:(六)内结构思维:意蕴提炼,层次分明。新高考作文,学生的困惑之六,就是文章段落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六)内结构思维:意蕴提炼,层次分明。新高考作文,学生的困惑(六)内结构思维:意蕴提炼,层次分明。内结构:提炼分论点,挖掘材料间的内在联系,外结构:安排或总分或并列或层进的逻辑关系。如:《六国论》《过秦论》《谏太宗十思书》(六)内结构思维:意蕴提炼,层次分明。内结构:提炼分论点,挖总之,高考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回眸与青睐,应具备作者和读者意识,准确把握命题趋势,熟练运用有效的思维策略,抛弃以往套作模式,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真写作,写真作文。总之,高考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回眸与青睐,应具备作者和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写作具有功能性,因此写作必须有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策略意识。所谓“作者意识”,就是通过写作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愿望。高考命题,往往通过情境设置,强化作者角色意识,激发作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的目的是实现和读者的交流。高考写作,读者都具有快速评判的特殊性。所谓“策略意识”,就是给写作学习者提供思维支架。写作具有功能性,因此写作必须有作者意识、读者意识、策略意识。考场真作文如何才能赢得阅卷者的回眸呢?了解阅卷场,树立读者意识;把握命题趋势,唤醒作者意识;提供思维学习支架,具备策略意识。考场真作文如何才能赢得阅卷者的回眸呢?一、真写作的鸿运:听听阅卷场的悄悄话,树立考生“读者意识”“杀牛场”:杀的是飞鸡,牵走的是真牛“高考体”作文的颓势:大学鄙视、社会厌弃、阅卷打压、误人子弟。考场真写作的鸿运:真情实感

真知灼见真: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具有争论焦点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一、真写作的鸿运:听听阅卷场的悄悄话,树立考生“读者意识”“二、价值与文化的自觉:看看命题者的小心思,唤醒考生“作者意识”。去年高考作文题的重要导向:

理性思辨色彩浓厚,倡导时代责任、国家意识与生命情怀。二、价值与文化的自觉:看看命题者的小心思,唤醒考生“作者意识命题走势一: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使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回避新闻“极热点”,避免猜题打题高考作文题必然反映(直击或隐射)时代热点话题例1:【2013年全国卷】一个关于玉石切割的材料,看似仅是充满寓意和哲理的故事实际讲的是“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暗扣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换届,如何应对中国业已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的诸多难题。命题走势一:

精选时代题材,激发考生使命

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例2:【2011年全国卷】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大国崛起”:激发处在社会变革和矛盾中的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例2:【2011年全国卷】例3:【2016全国课标卷Ⅱ】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看法和理由。表面:关注语文,关注人生,审视现实内蕴:将学生阶段性的语文学习与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由个人到民族、由个体到群体

例3:【2016全国课标卷Ⅱ】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创新”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2011年《致富经》节目“创新”“资源分享”——社会责任

(经济伦理、经济规范)例4:【2016全国课标丙卷】命题走势二:

主张理性思辨,倡导真知灼见今年尤其侧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理解力与分析力),积极引导学生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剖析,由现象到本质,有真知灼见。例如:【2016全国丙卷】1.“创新”

2.“专利被假冒了怎么办?”

——“市场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共赢”等经济伦理

命题走势二:

主张理性思辨,倡导真知灼见今年尤思考力:并非“非黑即白”,但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议论不是是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理性思辨是能力,更是态度。考场真作文的意识准备及思维策略课件命题走势三:

发挥育人功能,承递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迎合了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例1:【2016全国丙卷】,“小羽的创业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折射出优秀的思想品质:胸襟开阔;放弃小我小利,成就大事大功;助人自助,互利双赢……例2:【2016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命题走势三:

发挥育人功能,承递传统文化社会主命题走势四:

渗透人文情怀,透视生命境界命题者的人文情怀(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对个体生命的关怀)作者的情怀(涵养、学识、生活环境、胸怀、思想等)写作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作文如做人”)

例1:【2016全国丙卷】先富之后,“自利”与“公利”对抗——如何化解?

(①解决办法)

(②胸襟、境界与情怀)命题走势四:

渗透人文情怀,透视生命境界命题者命题走势五:

鼓励综合解读,开放立意空间例:【2016全国丙卷】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命题走势五:

鼓励综合解读,开放立意空间例:【第一层:创新被假冒;第二层:小羽提出两个解决办法(公开工艺流程,拟定地方标准);第三层:率领团队不断创新致富。材料核心词:“创新”材料陈述对象:“创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遭遇假冒怎么办?”这一事件因此,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得出材料的核心含义“经济伦理”“创新与规范”“创新与分享”第一层:创新被假冒;作文题目不管什么题型什么材料,核心依然是考查思维能力。作文思维能力的考查重在四个方面:材料内涵(主旨)的综合理解、材料间关系的把握辨析、由表及里的因果阐释、观点材料的演绎归纳。特别是前两者是审题立意的思维重点。作文题目不管什么题型什么材料,核心依然是考查思维能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如果只就一句话阐释得分就很低,据说很多考生就片面抓一句话来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或“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甚至把第一句的内涵阐释错了,理解为“珍惜时间”。其实,三句口号的排列顺序(包括时间、地点)有着丰富的暗信息。综合材料可以解读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追求目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进入了最艰难最具有挑战性的新时代”“既要抓经济建设,又要抓生态建设,更要抓精神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变与不变”等等。“综合材料含义及内容立意”这一命题要求考查的就是学生重要的概括思维能力。由此观之,考查思维能力是高考作文永恒不变的主题。如果只就一句话阐释得分就很低,据说很多考生就片面抓一句话来写命题走势六:

树立国家意识,强化民族情怀背景:西方精英价值遭遇民族保守主义的挤压

中国物质的强大遭遇中华文化的被损忧虑:个人奋斗意识强,而国家民族情怀弱建设:国家意识、中华文化、世界接轨命题走势六:

树立国家意识,强化民族情怀背景:第一、关注重大时政,担负国家使命

把近几年国家重大时政作为作文题的语言素材。比如全国卷Ⅰ公路“村村通”“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国卷Ⅲ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北京卷的“新时代”和“绿水青山图”等等。作文材料由任务驱动的时事到共知共识的时政,关注时政生活,认同国家理念,担负国家使命。第一、关注重大时政,担负国家使命

把近几年国家重大时政作为作第二、唤醒文化自觉,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近几年也是高考命题指向所在。

2018年浙江卷“干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2018年江苏卷的“语言”、2018年天津卷的“器”。显性——隐性需要考生通过这些外在的名物(或现象)透视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如“器”。旨在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当代文化现象,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第二、唤醒文化自觉,弘扬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文化是语文学科核心第三、

融注个人生活的社会反思,

感悟个体生命的国家成长

关注生活、生命与成长,重点是考生应扩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在感悟个体生命时必须融注对社会价值与国家命运的集体反思。再如2018年上海卷,沿用去年的命题思路,继续引导考生思考生活的“被需要”情结。即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的焦虑与迷茫,也努力引导考生从个人生活圈子走向他人和社会。2018年全国卷Ⅰ从“龙宝宝”的生命现象寻找命题思路,引导考生将“世纪宝宝”个人生命成长和国家持续发展即“中国梦”联系起来思考:国家命运关乎个人成长,个人命运维系国家发展。

第三、 融注个人生活的社会反思,

命题走势七:

呈现多元题型,关注普世问题题型多元化:利用漫画、新材料作文、散文材料的启示等

材料来源宽范化:电视专题片,社会新闻,散文的核心事件,社会议论焦点,经济领域的矛盾,教育评价的观念,对青春的检视,对成长的反思……作文选题:1.对社会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件的投射;2.更有对当代社会思潮、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映。

命题走势七:

呈现多元题型,关注普世问题题型多(全国卷Ⅱ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全国卷Ⅱ材料)“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做“情”“理”之人,

成“情”“理”之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感悟生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养成

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平衡自然、社会、文化品格做“情”“理”之人,成“情”“理”之文三、我们的真办法:运用有效的思维策略支架三、我们的真办法:运用有效的思维策略支架(一)圆融思维:以真判断为逻辑起点,议论贵在说服人。

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一就是举证艰难。论证缺乏逻辑性,析理空泛。论证有理的关键是明确立论是价值判断而是非判断。换句话说,考生立论的归宿贵在说服人。误区:立论的目的就是炫才,或者说熟练掌握一个炫才的模式,以引起阅卷者的青睐。面对考场真作文,这种虚假的议论必须抛弃。重建一种真实的议论态度,即议论贵在服人。(一)圆融思维:以真判断为逻辑起点,议论贵在说服人。

新高考什么叫说服人?怎样才能说服人?运用圆融思维。所谓圆融思维,即不管从哪个角度立论,只要提供的理由准确、典型而充分,能说服人就行。从逻辑来讲,只要确立的观点是真判断,论据就能说服人。什么叫说服人?怎样才能说服人?观点的来源通常是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持的理由主要有三种:寻找真实的生活现象(现象说理)、依托经典的理论依据(引用说理)、运用典型的事实论据(举例说理)。而现象说理又成了当前考场真作文的说理论据之最。观点的来源通常是回答三个问题:如:阅读以下材料作文。Highschoolissues是一个讨论高中生问题的学生委员会网站,目前正在进行一场在线讨论,讨论高中学校在促进健康习惯(比如健康饮食、睡眠和锻炼)方面,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论坛的问题是:“中学应该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吗?”请给参加这次在线论坛的其他同学或校长写文章,提出你的观点,文中一定要包括劝说的理由和事例。如:阅读以下材料作文。确立的观点可能有三种:一是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一是主张学校不应该为学校的健康负责,一是主张学校应该有限度地为学生的健康负责。要说服的对象也就是潜在的读者:可能是和你持相对观点的同学,也可能是学校的校长。在题干已经有任务情境的设定,这个任务情境也是为了唤醒考生的作者意识。确立的观点可能有三种:例文1:从学生个人层面讲,身体健康以及相关生活习惯将极大可能影响学生终生的生活质量。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人的身体健康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日后的发展空间。曾有新闻报道,某高三学生因长期熬夜学习而猝死。也不少见到,某校学生长跑体力不支晕倒的事件。这些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惋惜也引人思考。在学生一天十几个小时所处的学校里,身体健康的教育力度有强到使学生懂得熬夜的危害性和健康的重要性吗?那些已逝的疲劳生命本不必这么早就消逝,本可以有光彩的人生。例文1:从学生个人层面讲,身体健康以及相关生活习惯将极大可能进一步讲,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锻炼以及饮食习惯,可以让他们在毕业后走在社会里依旧维持良好的状态,不会轻易迷失在各大快餐店奶茶店中消耗生命。学校应该培养的,是一种坚定的基础的生活习惯,为孩子长期生活造益。从教育者以及学校层面谈起,为学生的基本身体健康负责是优秀教育者的道德修养。为了应付现实的应试教育,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选择了“填压”式教育,但与此同时,学生尚未提高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无法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转而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像机械一样麻木地运作。进一步讲,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中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这位考生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其理由是新闻报导学生熬夜猝死等现象。属现象举例,列举的现象是真实的,因此具有说服力。而且从学生个人层面和教育者和学校层面对学校不对学生健康负责的危害性作了深入分析。列举的危害是真判断。这位考生主张学校应该为学生的健康负责。其理由是新闻报导学生熬例文2:不过这并不代表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学校只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地方,所以重心也不能全放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方面。况且学校学生并不少,要实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是不大现实的。中学不可以对学生的健康完全不负责,因为这事关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但同样的,学校也不必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完全负责,因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最终只能靠自己,学校若是负责过多,容易引起依赖心理,有些学生容易陷入被动锻炼之类的情绪而且容易对之烦躁,最终适得其反。这与当今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以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状况差不多,过分负责只会导致个体盲目,毕竟,过犹不及。例文2:不过这并不代表学校需要对学生的健康完全负责。学校只是这位考生认为学校不应该完全对学生的健康负责。所持的理由是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发展,健康只是发展的一方面,而且学校学生多,负责不过来,甚至适得其反。虽然没有经典事例支撑,但阐述的理由是真判断,能说服人。这位考生认为学校不应该完全对学生的健康负责。所持的理由是学校(二)多向追因:由现象到本质,将阐述引向深刻。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二,就是阐述不深刻。何为深刻,简单地说就是由现象到本质,发掘事件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并由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二)多向追因:由现象到本质,将阐述引向深刻。新高考作文,学如何写得深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近年来,哄抢事件在各地屡屡发生。如:2013年,湖南境内,一辆运载菠萝的大货车侧翻,20吨菠萝散落一地,上百名村民涌入高速公路哄抢。民警现场制止,告之违法,但仍然挡不住拿桶、拿麻袋,源源不断赶来的村民。最后,20吨的菠萝几乎被哄抢一空,损失价值近20万元。同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一辆发生事故的油罐车侧翻在地,几十名居住在周围的村民和路过的人不顾危险使用矿泉水瓶、油桶以及汽车等工具从事故车辆上哄抢柴油……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各地媒体报道的各类哄抢事件多达26起,哄抢的物资有食品、生活用品、汽油……乃至于销毁现场的假货。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如何写得深刻?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追因)个体向度:道德人格、人生价值、生命意义、情感取向、审美趣味等人与人的关系向度:伦理道德、关怀信任、亲情友情等人与社会的关系向度:法律制度、集体心理、环境影响、历史文化、哲学思潮、民族心理、区域文明等。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追因)个体向度:道德人格、人生价值哄抢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从个体的角度看:可找出“贪婪”和“贫穷的思维”:物质贫穷、精神贫穷(有了还要去抢)。第二,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角度看:可探究出“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第三,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从个体的行为放大为社会集体的行为,发现哄抢事件的要义贵在一个“哄”字。“个体的不规矩”放大为“集体的不道德”,有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原因。这样的思路则是从个人与社会(自我与集体)的角度入手,可以得出“集体羞耻感的丧失”的结论。哄抢的原因是什么?第一,从个体的角度看:哄抢之后是迷失(刘安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哄抢”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利益的冲击下,我们习惯了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一哄而上;我们习惯了左右开弓健步如飞的一抢而空。殊不知在这哄抢背后,人性的本真早已迷失了方向。“哄抢”之“哄”,意为“一哄而上”,源于人的从众心理。而这从众心理近日来在国人的衣食住行中愈演愈烈。这种种“哄抢”闹剧,大多源于道听途说:听说日本的马桶盖价廉物美,上万人飞往岛国组团抢购;听说日本核泄漏污染了海盐,家家户户对周围的超市便利店进行“扫荡”导致大规模“盐荒”。更有甚者,如轰轰烈烈的“中国式”过马路,过不过街与信号灯和机动车无关,人数够了即可过街,已经到了视交通法规如无物的地步。由此看来,国人的从众,不仅是“谣言惑众”和“法不责众”的鲜活实例,更是迷失自我、迷失理性、迷失基本判断能力的证明。哄抢之后是迷失(刘安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哄抢”开始频繁地“哄抢”之“抢”,意为“一抢而空”,源于人贪占小便宜的劣根性。面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捡白不捡,更何况周围的人都在拼命捡!于是便有了运菠萝的大货车侧翻导致二十吨菠萝被哄抢一空,造成价值二十万元的巨大损失。明知这种行为违法,依然越抢越欢,反映出人们的“法不责众”的过度自信。另一方面,抢回的东西,不管需不需要,也不管数量是不是超出实际需求,只要自己抢到了“便是极好的”,利益面前,人性本善的一面迷失于横荒,人之贪欲暴露无遗。除了物质生活,人也有极重要的精神生活。生活在纯粹的心灵中,唯有不迷失本真,才能在镁光灯的追逐下寻得一方净土。拒绝蜂拥而至的名誉,屠呦呦在突如其来的关注中守住自己的科研阵地。而在文学的殿堂,低调如莫言、朴实如余秀华,在身边众多人周旋于新闻头条和荣誉中时,仍静得下心来握一支拙笔。反观那些有着长长头衔的人早已被人们遗忘,而唯有他们,和他们不朽的作品一起,长存于人们心中。“哄抢”之“抢”,意为“一抢而空”,源于人贪占小便宜的劣根性当今对名利、对利益的“哄抢”,折射出国人自我的集体迷失和自信的集体缺失。接受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熏染,孩子从小便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孔夫子“治国平天下”的崇高价值观被现代人曲解为事事为人先的观念,甚至我们“哄抢着”拒绝平庸的光环,而这种浮躁的功利性拒绝是否真的让我们不再平庸?如何拒绝迷失?如何寻回自我?或许不怨天不尤人,不负心不负行,独立的自我、坚贞的情怀、崇高的品格,能点亮一盏灯,让因哄抢而走失的自己沿着这星火之光走回精神的家园。当今对名利、对利益的“哄抢”,折射出国人自我的集体迷失和自信(三)历史文化思维:增加文化内涵,提升论证的历史逻辑力。新高考作文,学生面临的困惑之三,就是如何选用文化经典事例论证来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怎么增加文化内涵?再像过去那样套用文人的经典案例肯定不行,可运用历史文化思维,即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问题,将问题引向历史文化的深度,从而提升论证的文化逻辑力。所谓历史文化思维,即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分析事件或现象演进的内因,从民族文化源头、集体心理、区域文明、文化思潮等文化元素分析事件或现象产生的内因。(三)历史文化思维:增加文化内涵,提升论证的历史逻辑力。新高例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教育部于2014年8月1日公布了《中学生守则(征求意见稿)》,删去了大量空洞的内容,增加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指导,诸如热心志愿服务、自觉礼让排队、控制上网时间、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等内容。与此同时,“见义勇为”这一行为准则的退出也引起了公众的热议。要求:(1)根据材料提出观点;(2)任选一个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论述理由充分,条理清晰;(3)不得抄袭和套作,有真知灼见;(4)字数不少于800字。例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关怀个体生命,化解教育尴尬

——由“见义勇为”退出《中学生守则》说开去

黄明勇

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可见中国学校教育有承担社会教化责任的传统。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太注重教育的社会教化,而忽视了个体生命的存在,教育在个体和社会的价值选择中便会遭遇尴尬。要想化解教育尴尬,理应关怀个体生命的成长,回归教育真实。

何谓教育尴尬?即社会教化价值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两难选择。见义勇为是社会公德的价值选择,但是见义勇为存在牺牲个体生命的风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舍生取义成了君子应然的道德准则。其实,孟子也承认生和义的两难选择。义,乃社会道义责任之选择;生,乃个体生命价值之存在。而在学校教育中,教育的尴尬往往演绎为教育的虚伪,即说一套做一套:一方面默认求生者,另一方面谴责弃义者;一方面苛求他人见义勇为,另一方面却默许自己明哲保身。

关怀个体生命,化解教育尴尬

——由“见义勇为”退出《中学教育尴尬的本质是什么?即夸大教育的社会责任,忽视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古有戎夷和他的弟子晚到城门,城门已闭,正值隆冬时节,在城外过夜定会被冻死。戎夷对弟子说:“我是国士,你是不肖之人,请你把衣服脱给我穿,让我活命。”弟子说:“我是不肖之人,你是国士,你应该把衣服脱给我穿。”戎夷和弟子的对话体现了教育的尴尬,同时也彰显了个体生命在道义面前的平等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西安某大学生张华跳进粪坑勇救溺水农民,农民得救了而大学生张华死了。此事在全国引发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张华牺牲不值,大学生乃天之骄子,对于国家来说损失巨大;有人说张华勇救溺粪农民精神可嘉,值得全社会学习。事件过去几十年了,回顾那场讨论本身就很无聊。讨论的价值都指向宏大的社会意义,几乎没有人尊重个体生命本身的选择权。为什么会漠视个体生命的存在?深究其因乃中西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以契约基础,以个人的生命价值实现为核心。包括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也是基于一种契约。即便希腊体育竞技也是对以强健个人体格为基础的一种体育精神的弘扬。甚至如特洛伊战争一般壮阔的征伐屠戮也只是充分尊重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英雄的塑造。西方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个人大于社会。而中国文化以“慎独”为基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为核心。教育尴尬的本质是什么?即夸大教育的社会责任,忽视对个体生命的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仁”,怎么获得仁?“克己复礼”为“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见儒家强调通过克制个人自身欲望检省个人品行以实现社会伦理有序(即“礼”)的仁政或王道的理想。从此以下的几千年里,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将个人的社会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严重压抑了个体生命的发展。为什么只有关怀个体生命才能化解教育尴尬?黑格尔曾言:“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中国人太注重“品格”,西方人却追求“性格”,崇尚人性的本真,而人之为人的永恒魅力正在于个性的真实。21世纪的中国,中西方文化高度融合,一味固步自封或盲目排外就会被动挨打。况且中国文化本来就有吐故纳新的传统,古有“胡服骑射”和“北魏元宏”,近有“五四运动”,今有“改革开放”。或东学西渐或西学东渐,从而形成开放大气的浩瀚中国文化。21世纪的中国教育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理念,尊重个体生命价值,化解在社会大义和个人生命之间的选择尬尴。从而让教育回归到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的真实情景中来。庄子问:相濡以沫和相忘于江湖,孰乐?前者重社会品行道义,后者重个体生命价值。只有切实关怀学生个体生命成长,化解教育尴尬,回归教育真实,才能回答庄子之问。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仁”,怎么获得仁?“克己复礼”为“仁”例2:2015年8月4日,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二台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学》。该纪录片制作方选拔了5位具备全英文教学能力的资深中国老师----都在中国教育体制内工作超过5年,并让他们在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