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1页
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2页
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3页
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4页
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春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测评试题(测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命题:隗传丽审题:汤桦雯注意: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誊写答案时,请对准题号,不要漏题。不要漏题。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这个方面,情况就ji&ng()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选自臧克家《说和做》现在只有三个疲惫、lei()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选自茨威格《伟大的悲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选自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选自彭荆风《驿路梨花》2.请在下边成语中的方框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重峦翠意思:②警扌|起意思:3•汉字很是奇妙,既可以是一个有意义的字,也可以加偏旁部首再组成另外一个读音相同意义不一样的字。请选择恰当的"其""期""琪"“旗"“棋”“欺”填入下列的成语中。(2分)©()上罔下②余)貌不扬③星罗()布④()鼓相当4•在汉语中,有些短语的构成很有规律性,如"媚上欺下"、“吃里扒外”,此中都有一对反义词。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请再写出两个。2分)5.《海底两万里》是(人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个叫(人名)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人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小说中的一个角色)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2分)一、学习古文之精髓8分)6.《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示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诗句是:,。7•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相似的两句诗是:,。8•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9•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的句子二、体悟人生之哲理(16分)【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②。俄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④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笑林》)【注释】①鲁:鲁国,现在山东省南部一带。②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中截:从中间截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TOC\o"1-5"\h\z如是再啮()②转转不已()③但见事多矣()④遂依而截之()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请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2分)示例:尔辈不能究物理。(寻根究底)①一老河兵闻之。()②计无所出。()12•请用“/”给【乙】文中画横线句子准确断句。(2分)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甲】文中的老河兵是一个的人。而【乙】文中的老父则是一个的人。(2分【甲】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乙】文寓意深刻,你从执竿者的身上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三、赞叹稼先之精神(11分)“我不能走”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选自杨振宁《邓稼先》)结合语境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萦带:勒功: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请指出第③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分)选文中画横线的三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第④段结尾“我不能走”一句体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性格和精神?(2分)21•作者为什么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来摄制《邓稼先传》?(2分)四、珍惜今日之幸福。13分)卖豆浆的孩子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奈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野趣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23•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2分)(A)一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一(B)一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I-1-1富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2分)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五、品时迁,察生活之真谛。(12分)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来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

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请根据上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5个字)。(2分)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3分)在第段中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3分)批注评点读书法是我们大力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4分)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批注一:批注二:作文(50分)大街上的人流物流,菜市场里的熙熙攘攘,操场上的热火朝天,教室里的静寂无声……各种各样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随处可见。而在这众多的场景中,有没有一种场景令人特别难忘,总会想起呢?要求:请以“总会想起那个场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写你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叙事力求具体清楚,描写力求生动细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和人名。2018年春季学期七下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1、(2分)迥羸songmie2、(2分)叠,一层又一层,重复地堆;迭,屡次,多次,接连不断。3、(2分)欺其棋旗4、(2分)例如:深入浅出有名无实名存实亡(成语里含有反义词即可)5、(2分)凡尔纳尼摩一、'学习古文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2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8、(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2分)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二、体悟人生之哲理(16分)(4分)①这样②停止③只,仅仅,只不过④于是,就(2分)示例:闻所未闻,闻过则喜,闻鸡起舞,闻风丧胆,久闻大名……示例:千方百计,锦囊妙计,计上心来,长久之计,无计可施•••…(2分)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侮处0.5分)(4分)(每小题2分)(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你为什么不用锯子把它从中间截断后拿进去呢?(2分)老河兵:富有实际经验,具有实事求是作风老父:自作聪明而其实更愚蠢,好心办坏事(2分)【甲】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告诉我们遇到事情应该动脑筋,要懂得变通,不要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意近即可)三、赞叹稼先之精神(11分)(2分)萦带:环绕。勒功:刻石记功(2分)写出了邓稼先等科学工作者们工作环境的恶劣,突出人物不畏艰难、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意近即可)(1分)排比(2分)追述了邓稼先生命历程中的几个重要时刻,揣摩他可能有的心理、心情、心态,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邓稼先的关切和怀念之情。(2分)这句话语气坚定、果断,体现了邓稼先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分)这首歌的内容正是邓稼先兢兢业业、为国奉献毕生精力的真实写照。(答题应从歌的内容与邓稼先的精神之间的相似点分析。意近即可)四、珍惜今日之幸福。(13分)(2分)本文写一位十二三岁的男孩,每天坚持在小区门口卖豆浆的事情。(2分)点题: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情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近即可)(2分)A、我以为父母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B、我心里很不是滋味。(2分)这句话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孩子对算账、找钱、舀豆浆这些流程熟知并做得顺手,说明他做这件事情的时间长,突出了孩子的能干。(意近即可)(2分)外貌、神态,突出小孩的成熟老练、自信坚强形象。(3分)如:学习孩子那种独立自强的精神,学习他为家长分担生活责任的品质。(酌情灵活处理)五、品时迁,察生活之真谛。(12分)(2分)“少年书架”或"少年的书架”或"特别的书架”(3分)"笑意”表明妈妈对“我"如此爱书(书架)而高兴;对“我"以字典做“书架”表示赞赏;从“光泽”可以看出妈妈因为“我"聪慧和爱书而对"我”的将来有了期盼。(意近即可)(3分)"久违的老友”:"我"在老师家见到过书架,因期待而想象过书架的样子,所以早已熟悉(如答成"一直与’我’不离不弃"得1分)(1.5分)。"我的长者”:书架变得苍老;书架长久陪伴"我",给"我”力量(1.5分)。(4分)示例一:“看见了,看见了”运用反复的修辞,强化了“我”的想象和期盼;示例二:“款款而来"赋予“小书架”以人的情态和动作,写出了"我"即将拥有书架的喜悦;示例三:通过"仿佛”引出“我"的想象,来表现“我"期待的心情;示例四:“美丽的家伙”表达了“我”与书架亲昵的情感;示例五: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即将拥有书架的愉悦心情。(每条批注2分,答到两点即可)32.作文(50分)[思路导引]1•文题的关键词是“场景",即场面,也就是说,我们要写的内容是场面或与场面有关;"那个”是对场景的数量限制,是"一个”而不是“两个"或者更多;"总会想起",说明场景是过去发生的,但给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