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畜禽细菌的形态致病性病理变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1.gif)
![各种畜禽细菌的形态致病性病理变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2.gif)
![各种畜禽细菌的形态致病性病理变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3.gif)
![各种畜禽细菌的形态致病性病理变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4.gif)
![各种畜禽细菌的形态致病性病理变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a07112c98668860e19337907331970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革兰氏阳性球菌一葡萄球菌属二链球菌属一、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分布广泛。致病性葡萄球菌常引起各种化脓性疾患、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当污染食品时,可引起食物中毒。
1、一般特征圆形,直径0.5-1.5um,排列葡萄串状,革兰氏阳性。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运动力。可在普通培养基、血琼脂等生长。致病性菌株多能产生黄色或柠檬色素。
2、分类葡萄球菌属分为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3、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
(1)培养及生化特性:在普通琼脂平板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菌落,直径1-2mm,有时可达4-5mm。菌落颜色依菌株而异,初呈灰白色,继而为金黄色。在血液琼脂平板形成的菌落较大,产溶血素的菌株多为病原菌,在菌落周围呈现明显的β溶血。
(2)抗原及变异:葡萄球菌细胞壁上的抗原构造比较复杂,含有多糖及蛋白质两类抗原。
多糖抗原具有型特异性。蛋白抗原人源菌株都含有葡萄球菌蛋白A(SPA),来自动物源菌株则少见。SPA能与人、猴猪、犬及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的Fc端结合,结合后的IgG仍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反应。用于免疫学及诊断技术(协同凝集试验)。SPA与IgG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在机体内具有生物学作用(趋化性、抵抗吞噬、损伤血小板等)。(3)抵抗力及药物敏感性在无芽孢菌中,葡萄球菌的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的脓汁或血液中可存养2-3个月,80℃30min才能杀死。对龙胆紫、洗必泰、消毒净、新洁尔灭、度米芬等敏感。对磺胺类、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4)致病性及毒力因子金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故致病性强。常引起化脓性疾病(创伤感染、脓肿、乳腺炎、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等)及毒素性疾病(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可引起人或动物的食物中毒性疾病)。毒力因子:
葡萄球菌蛋白A、荚膜、毒素及酶。
α毒素
α溶血素,与牛羊的坏疽性乳腺炎有关,它还导致白细胞等崩解。α毒素是不耐热的蛋白质,对多种哺乳动物红细胞有溶血作用,而从动物分离的菌株常见β溶血素。
肠毒素引致人类食物中毒,表现呕吐、腹泻。肠毒素是结构相似的一组蛋白质,耐热抗酸,能经受100℃30min或胃蛋白酶的水解。
凝固酶多数致病株能同时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分泌于菌体外(游离凝固酶)。另一种结合在菌体表面(结合凝固酶),它们能使含有抗凝剂的家兔或人的血浆凝固,称为凝固酶。凝固酶耐热,经100℃30min或高压灭菌仅降低少量活性。凝固酶有助致病菌株抵御宿主体内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的作用,同时也使感染局限化。检测葡萄球菌的凝固酶是鉴别菌株的重要指标,致病株多数为凝固酶阳性。另外还有耐热核酸酶、溶纤维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又称为扩散因子。二链球菌属链球菌种类多、分布广。有些可致人或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
1、分类按溶血性分为α、β、γ3类。
α型溶血链球菌在菌落周围形成不透明的草绿色溶血环,红细胞未完全溶解,血红蛋白变成绿色。此菌致病力不强,多为条件性菌。
β型溶血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完全透明的溶血环,红细胞完全溶解。这类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及动物各种疾病。链球菌
细胞壁脂磷壁酸(LFA)与菌体吸附于宿主黏膜有关。其荚膜成分、M蛋白等具有抗吞噬作用。
5、抵抗力本属细菌的抵抗力不强。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敏感,易产生耐药性。
6、免疫性链球菌的抗原结构比较复杂,机体感染后有多种抗体产生,已知抗M蛋白的抗体具有保护作用,M蛋白有多种抗原型,各型间缺乏有效的交叉保护。我国研制的猪、羊链球菌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7、微生物学诊断病料(脓汁、乳汁、血液、组织)涂片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阳性、具荚膜、成对或链状排列的球菌,可作初步诊断。确诊需用血液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观察菌落、溶血等特征,并进行生理生化试验。用群、型特异性血清作血清学试验,对病原菌定群或定型。
8、主要致病菌
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三种链球菌是牛、山羊和绵羊的急性、慢性乳腺炎的病原菌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无乳链球菌。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旧称兽疫链球菌):可致多种家畜的炎症及败血病,包括马创伤感染、败血症、子宫炎、流产、驹脐带炎;牛乳腺炎、子宫炎;猪败血症、关节炎;羊败血症、心包炎、胸膜炎、肺炎;鸡败血症等。
马链球菌马亚种(旧称马腺疫链球菌):是引起马腺疫的病原体。感染马下颌淋巴结形成脓灶。
肺炎链球菌(又名肺炎球菌、肺炎双球菌):常引起人大叶性肺炎或脑膜炎,亦可致幼畜肺炎或败血症。
猪链球菌:是猪链球菌病的重要致病菌,并可感染人而致死。第二节革兰氏阴性杆菌一、埃希氏菌属二、沙门氏菌属三、巴氏杆菌属四、假单胞菌属五、布氏杆菌属一、埃希氏菌属本属现有5个种,其中最重要的种是大肠埃希菌(E.coli),俗称大肠杆菌,下分血清型。本菌系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正常菌群成员之一。大肠杆菌常被用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的检测指标。本菌还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实验材料和研究对象。大肠杆菌的形态大肠杆菌的形态H抗原:是一类不耐热的鞭毛蛋白抗原,加热至80℃或经乙醇处理后即破坏其抗原性。每一有动力的菌株仅含有一种H抗原。大肠杆菌抗原可用O:K:H排列表示其血清型。如O8:K23(L):H19,表示该菌具有O抗原8,L型K抗原23,H抗原为19。
4、致病性条件性大肠杆菌、病原性大肠杆菌。与动物疾病有关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可分为五类: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L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败血性大肠杆菌(SEPEC)及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
ETEC系一类致人和幼畜(初生仔猪黄痢、犊牛、羔羊及断奶仔猪腹泻)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性大肠杆菌。
其毒力因子:主要由黏附素性菌毛和肠毒素两类构成。初生幼畜被ETEC感染后常因剧烈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黏附性菌毛:能黏附于宿主的小肠上皮细胞,故又称其为黏附素或定居因子,对其抗原称作黏附素抗原或定居因子抗原。
肠毒素:是ETEC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蛋白质性毒素。可分为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二种。可使肠细胞分泌机能亢进,引起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
LT对热敏感,有抗原性,65℃30min可灭活。ST耐热,无抗原性,耐100℃加热30min不失活,能抵抗多种蛋白酶作用。(2)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LTEC)
系一飞在体内或体外生长时可产生类志贺毒素(SLT)的病原性大肠杆菌。
在动物SLTEC可致猪的水肿病,以头部、肠系膜和胃壁浆液性水肿为特征,常伴有共济失调、麻痹或惊厥等神经症状,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很高。发现SLTEC与犊牛出血性结肠炎有关,在致幼兔腹泻的大肠杆菌菌株中也查到SLT。
其毒力因子包括粘附性菌毛和致水肿病2型类志贺毒素。
粘附性菌毛:F18菌毛是猪水肿病的SLTEC菌株的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它有助于细菌在猪肠黏膜上皮细胞定居和繁殖。猪水肿病眼睑水肿、充血前肢呈跪爬姿势5、微生物学诊断
(1)采病料分离培养:败血症病例采集内脏组织(肝脾肾等),对幼畜腹泻及猪水肿病病例应取其各段小肠内容物或黏膜刮取物以及相应肠段的肠系膜淋巴结,分别在麦康凯平板和血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
(2)可疑菌落生化鉴定:挑取麦康凯平板上的红色菌落或血平板上呈β溶血(仔猪黄痢与水肿病菌株)的典型菌落几个,分别转种三糖铁(TSI)培养基和普通琼脂斜面做初步生化鉴定和纯培养。(3)纯培养物抗原鉴定:将TSI琼脂反应模式符合埃希氏菌属的生长物或其相应的普通斜面纯培养物做O、K抗原鉴定。
(4)检测毒力因子确定其属于何类致病性大肠杆菌。二、沙门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通常都以周生鞭毛运动。在三糖铁琼脂上常产生H2S,大多沙门氏菌不发酵乳糖。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不同临床表现的沙门氏菌病,并为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在医学、兽医和公共卫生上均十分重要。沙门氏菌血清复杂,有2500种以上。几乎包括所有对人和动物致病的血清型菌株。1、形态及染色特性形态染色特性与同科其他菌属相似,呈杆状,0.7-1.5umX2.0-5.0um,革兰氏阴性。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无鞭毛不运动外,其余均有周生鞭毛可运动,大多数有菌毛。
2、培养及生化特性本属大多数细菌的培养特性与埃希氏菌属相似。沙门氏菌在肉汤琼脂上生长贫瘠,形成较小的菌落。在肠道菌鉴别或选择性培养基上,大多数菌株因不发酵乳糖而形成无色菌落。肠炎沙门氏菌(SEMx40,020)电镜照片3、抗原及变异
沙门氏菌具有O、H、K和菌毛四种抗原。O和H抗原是其主要抗原,构成沙门氏菌血清型抗原。
O抗原是耐热多糖抗原,100℃2.5h不被破坏。一个菌体可有几种O抗原成分,以数字表示。将有共同O抗原(群因子)的血清型菌归为一群,以大写英文字母表示A-F。
H抗原是鞭毛抗原,有63种,不耐热,60℃30-60min破坏。H抗原可分为第1相和第2相两种。
K抗原是部分沙门氏菌表面包膜抗原,又称为Vi抗原,不耐热,60℃1h破坏。
本菌属至少已有2500个血清型。对人和动物致病的血清型绝大多数属于A-F群,在疾病中经常出现的却不足50种。4、致病性本属菌均有致病性,具有极其广泛的动物宿主。感染动物后常导致严重的疾病,并成为人类沙门氏菌病的传染源之一。因此,沙门氏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发病:本菌最常侵害幼、青年动物,使之发生败血症、胃肠炎及其他组织局部炎症。
对成年动物则引起散发性或局限性沙门氏菌病,发生败血症的怀孕母畜可表现流产,在一定条件下亦引起流行性暴发。传播:沙门氏菌常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没有中间宿主。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许多环境条件,如卫生不良、过度拥挤、气候恶乡等均可增加易感动物发病。
第一群:具有高度专嗜性沙门氏菌,它们只对人或某种动物产生特定的疾病,例如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氏菌仅使鸡和火鸡发病,马流产、牛流产和羊流产等沙门氏菌只引起相应动物的疫病;猪伤寒沙门氏菌仅侵害猪。第二群:是在一定程度适应于特定动物的偏嗜性沙门氏菌,如猪霍乱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分别是猪和牛羊的致病菌。第三群:是泛嗜性沙门氏菌,它们有广泛宿主谱,能引起人和各种动物的沙门氏菌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如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等。5、致病性类型根据对宿主嗜性不同,可将沙门氏菌分成三群。鸡白痢仔猪副伤寒
耳朵、鼻端等肢体末梢皮肤淤血,呈紫红色。6、毒力因子沙门氏菌毒力因子有多种,主要有脂多糖(LPS)、肠毒素、细胞毒素及毒力基因等。
7、免疫性体液抗体与细胞免疫在抗沙门氏菌感染中都很重要。认为细胞免疫在抗沙门氏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8、微生物学诊断
对未污染病料,直接接种普通琼脂、血琼脂或鉴别培养基平板分离细菌;对污染材料如饮水、粪便、饲料、肠内容物和已败坏组织等,常需要增菌培养基增菌后再行分离。
增菌培养基:最常用的有亮绿-胆盐-四硫磺酸钠肉汤、四硫磺酸盐增菌液、亚硒酸盐增菌液以及亮绿-胱氨酸-亚硒酸氢钠增菌液等。这些培养基能抑制其他杂菌生长而有利于沙门氏菌大量繁殖。鉴别培养基:麦康凯、伊红美蓝、SS、去氧胆盐钠-枸橼酸盐等琼脂,绝大多数沙门氏菌因不发酵乳糖,故在这类平板上其菌落颜色与大肠杆菌不同。可以鉴别。生化试验:挑可疑菌落分别接种三糖铁(TSI)琼脂和尿素琼脂等培养,观察其生化特性。
血清型分型:鉴定分离菌株的血清型,可应用分群抗O血清(A-F群)作凝集试验,以鉴定其群别。也可用直接凝集、免疫荧光、ELISA、PCR等方法鉴定。9、防制目前的疫苗多限于预防各种家畜特有的沙门氏菌病,例如猪副伤寒、马流产以及牛、羊的都柏林等沙门氏菌的灭活菌苗。三、巴氏杆菌属本属细菌已报道有20多种,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属中最重要的畜禽致病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亦称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主要使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
1、形态及染色为球杆状或短杆状菌,两端钝圆,大小为0.25~0.4umХ0.5~2.5um。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
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色,即菌体两端染色深中间浅,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新分离的强毒菌株有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2、培养及生化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上不生长。在加有血液、血清或微量血红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pH7.2-7.4。在血清琼脂乎板上培养24h,可长成淡灰白色、闪光的露珠状小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长成水滴样小菌落,无溶血现象。
3、血清型
本菌主要以其菌体抗原和荚膜抗原区分血清型,前者有6个型,后者分为16个型。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多,其次为8:A。4、抵抗力本菌抵抗力不强。在阳光中暴晒1min,或在56℃15min或℃60℃10min,可被杀死。厩肥中可存活1个月,埋入地下的病死鸡尸,经4个月仍残留活菌。在空气干燥中2-3d可死亡。对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及许多新的抗菌药物敏感。冻干菌种在低温中可保存长达26年。5、致病性与免疫性本菌是多种动物的重要病原菌,对鸡、鸭、鹅、野禽,猪、牛、羊、马、兔等都可致病,急性型呈出血性败血症,迅速死亡;亚急性型呈出血性炎症见于黏膜关节等部位;慢性型呈萎缩性鼻炎(猪、羊)、关节炎及局部化脓性炎症等。实验动物小鼠极易感染。常常可引起禽霍乱、猪肺疫等疫病。
D血清型的某些菌株能产生一种耐热的外毒素,用此毒素接种猪可复制典型的猪萎缩性鼻炎(AR),证明AR由产毒素的本菌与波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本菌起主导作用。
杀禽亚种的致病力与其内毒素有关,可致禽霍乱,表现出血性败血症状。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已研制出多种灭活、弱毒菌苗。高免血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6、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采取渗出液、心血、肝、脾、淋巴结、骨髓等新鲜病料涂片或触片,以碱性美蓝液或瑞氏染色液染色,显微镜检查,如发现典型的两极着色的短杆菌,结合流行病学及剖检,可作初步诊断。(2)分离培养: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同时进行分离培养,麦康扎培养基上不生长,在血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不溶血,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杆菌。必要时进一步做生化试验。
(3)动物试验:
用病料研磨制成悬液,或用分离培养菌,皮下注射小鼠、家兔或鸽,动物多在24~48h内死亡。可用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进行血清学试验鉴定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型。7、防治猪群检测血清抗体,淘汰阳性猪,建立净化猪群。鸡猪均可注射灭活疫苗预防。也可用抗菌素防治。四、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专性需氧,菌体单在,呈矢直或弯曲但不呈螺旋,不产生芽胞、荚膜及鞘膜,一般以端鞭毛运动;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多为阳性。本属细菌繁多,为环境常在细菌,致病菌较少,主要有:鼻疽杆菌、伪鼻疽杆菌和绿脓杆菌。1、鼻疽杆菌
本菌为中等大小、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的G-杆菌。在一般条件下专性需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缓慢;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呈黄色粘稠的蜂蜜状菌苔,在孔雀绿复红培养基上呈淡绿色,在血平板上不溶血。本菌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马、驴、骡等单蹄兽,但也可感染人。单蹄兽感染后,在皮肤、粘膜、肺脏及其它器官上呈现典型的鼻疽结节和溃疡。在实验动物中以豚鼠、仓鼠和幼猫最易感。将本菌腹腔接种于雄性豚鼠后,可引起典型的睾丸炎和睾丸周围炎,睾丸肿胀化脓而破溃即Strauss反应,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2、伪鼻疽杆菌本菌的形态染色特性与鼻疽杆菌相似,主要在生理生化特征上有些区别,如本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红色菌落,而鼻疽杆菌不能生长。本菌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感染啮齿动物,但也可感染马、牛、羊、猪、犬、猫和人。感染发病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但也可在皮肤、粘膜、肝脏、脾脏和淋巴结等处形成慢性的结节或脓肿病灶。3、绿脓杆菌也称为铜绿假单胞菌,是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中的一种细菌,在正常动物和人的皮肤和消化道上也常常存在。本菌主要依靠其致死毒素、肠毒素、溶血毒素、胞外酶和内毒素等致病,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的创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牛乳房炎,若侵入血流,则导致败血症。在临床上,人烧伤感染、鸡注射感染等,常有本菌的存在。绿脓杆菌五、布氏杆菌属
布氏杆菌又名布鲁氏杆菌,是多种动物和人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不仅危害畜牧生产,而且危害人类健康。
1、形态及染色特性本菌呈球形、球杆形或短杆形,新分离者趋向球形。0.5-0.7um*0.6-1.5um,多单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不运动,革兰氏阴性。经柯氏或改良Z-N、改良K氏等鉴别染色法染成红色,可与其他细菌相区别。
2、培养及生化特性此属细菌专性需氧,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10%CO2。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为6.6-7.4。血清和血液可促进其生长。布氏杆菌纯培养物-----革兰氏阴性的球杆菌3、种和生物型该属包括6个种20个生物型,即马尔他布氏杆菌生物型1-3、流产布氏杆菌生物型1-9、猪布氏杆菌生物型1-5、绵羊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和犬布氏杆菌。
4、抗原性
包括A、M及R抗原等表面抗原。
A抗原与M抗原:其抗原决定簇位于细胞壁的脂多糖蛋白复合物上,为外露的多糖链部分。光滑型布氏杆菌具有A和M两种表面抗原。
R抗原:为细胞壁低蛋白含量的脂多糖复合物,是大多数非光滑型布氏杆菌的共同抗原决定簇。5、变异性绵羊种和犬种布氏杆菌是天然的R型种,其他种为S型。布氏杆菌最常见的变异是S-R变异,此种变异很少发生回变。
6、抵抗力本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土壤和水中可存活1-4个月,皮毛2-4个月,乳、肉食品中约2个月,粪便中120d,流产胎儿中至少75d,子宫渗出物中200d。但对湿热的抵抗力不强,60℃加热30min或70℃5min即杀死,煮沸立即死亡。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不强。
7、致病性本菌不产生外毒素,但有毒性较强的内毒素。此内毒素是细胞壁的脂多糖(LPS)成分。
本属细菌可感染的动物种类极多,目前查知者已有60多种,包括马、牛、猪、绵羊、山羊、骆驼、鹿、兔、犬等各种家畜、野生哺乳动物、啮齿动物、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和鱼类。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布病(子宫炎、输卵管炎、睾丸炎、关节炎等),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理过程慢长,经济危害极大。布氏杆菌可引起豚鼠、小鼠和家兔等实验动物感染,豚鼠最为易感。
光滑型流产布氏杆菌入侵机体黏膜屏障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成为胞内寄生菌,并在淋巴结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一旦侵入血流,则出现菌血症。在不同种别和生物型及同型不同菌株间,毒力有相当差异。对豚鼠致病性顺序是马尔他布氏杆菌≥猪布氏杆菌≥流产布氏杆菌>沙林鼠布氏杆菌≥犬布氏杆菌>绵羊布氏杆菌。流产的母牛从阴道排出污灰白色或棕红色带恶臭的分泌液母牛流产,产出发育比较完全的死胎母牛流产,产出发育不完全的胎儿,全身肿胀,有出血斑8、微生物学诊断布氏杆菌病常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其诊断和检疫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及变态反应检查。(1)细菌学检查病料最好用流产胎儿胃内容物、肺、肝和脾及胎盘和羊水等。也可用乳汁、血液、精液、尿液以及急宰病畜子宫、乳房、精囊、睾丸、附睾、淋巴结、骨髓和其他与局部病变的器官。
显微镜检查:病料直接涂片,作革兰氏和柯兹洛夫斯基染色镜检。若发现革兰氏阴性、鉴别染色勾红色的球状杆菌或短小杆菌,即可作出初步的疑似诊断。
分离培养鉴定无污染病料可直接划线接种于适宜培养基,5%-10%CO2环境,37℃培养。每3d观察1次,如有细菌生长,可挑选可疑菌落细菌鉴定。
(2)血清学检查有多种检查方法,血清中布氏杆菌抗体检查和病料中布氏杆菌检查两类方法。
检测细菌:用已知抗体可检查病料中是否存在布氏杆菌,或分离培养物是否为布氏杆菌,比细菌学检查法简便快速,因而具有较大实用价值。常用方法有荧光抗体技术、反向间接血扒试验、间接炭凝集试验以及免疫酶组化法染色等。
检测抗体:动物在感染布氏杆菌7-15d可出现抗体,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是布氏杆菌病诊断和检疫的主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最好用一种以上的方法相互配合。国内常用玻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乳汁环状试验进行现场或牧区大群检疫,以试管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实验室最后确诊。(3)变态反应检查皮肤变态反应一般在感染后20~25d出现,故不宜作早期诊断。适于动物大群检疫,主要用于绵羊和山羊,其次为猪。
检测时,将布氏杆菌水解素0.2m1注射于羊尾根皱襞部或猪耳根部皮内,24及48h后各观察反应一次。若注射部发生红肿,即判为阳性反应。此法对慢性病例的检出率较高,且注射水解素后无抗体产生,不妨碍以后扒血清学检查。
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变态反应出现的时间各有特点。即动物感染布氏杆菌后,首先出现凝集反应,消失较早;其次出现补体结合反应,消失较晚;最后出现变态反应,保抖时间也较长。为了彻底消除各类病畜,应同时使用三种方法进行综合诊断。9、免疫防治
布氏杆菌菌苗接种虽有显著效果,但欲根除此病,则尚须严格执行畜群全面检疫及淘汰病畜的措施。已有的菌苗种类很多,我国创制和应用的菌苗有羊型和猪型两种弱毒菌苗。
羊型5号(M5)弱毒活菌苗对牛、山羊、绵羊和鹿布氏杆菌病的预防效果较好。采取皮下注射或气雾方式,免疫期可达1-1.5年,其缺点为对怀孕动物可致流产而禁用,对气雾人员可引起较严重反应。
猪型2号(S2)弱毒活菌苗毒力弱,生物性状稳定,免疫原性好,对猪、绵羊、山羊、牦牛、牛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接种任何年龄的动物,甚至可以接种怀孕动物而不引起流产。免疫方法有口服(饮水)、气雾和皮下注射(羊也可作肌肉注射)3种;免疫期为1-2年。六、其他菌属(自学)1、弯曲杆菌属了解空肠弯曲菌引致动物腹泻和人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2、弧菌属了解霍乱弧菌引起的人霍乱和副溶血弧菌(存在于鱼类和贝类中)引起的人食物中毒。3、里默氏杆菌如里默氏杆菌,主要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第三节革兰氏阳性杆菌一、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一)李氏杆菌属
(二)丹毒杆菌属
(三)分支杆菌属二、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一)芽孢杆菌属
(二)梭状芽孢杆菌属一、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
(一)李氏杆菌属
本属细菌中对动物致病性较为重要的是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它是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通称李氏杆菌。
1、形态与染色:本菌为两端钝圆、稍弯曲的小杆菌,大小为0.4-0.5umХ0.5-2.0um;多单在,有时呈V形或栅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有鞭毛能运动,无荚膜、不产生芽孢。
2、培养与生化特性:本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可生长,但加入1%(W/V)葡萄糖或2%-3%甘油后生长更佳;在血清琼脂平板上形成光滑、透明、淡蓝色的圆形小菌落;在鲜血琼脂平板上可形成狭窄溶血环。在EM下的李氏杆菌
本菌一般可分解葡萄糖和水杨苷产酸,而对乳糖、麦芽糖、蔗糖、鼠李糖和山梨醇等反应不定,不发酵卫矛醇和甘露醇等。
3、抵抗力:本菌的抵抗力一般,在60~70℃5~10min可被杀灭,2.5%石碳酸、70%酒精、2.5%福尔马林可杀死本菌。
4、致病性:本菌引起多种畜禽出现神经症状和血液中单核细胞增多;鸡可出现全身感染和心肌坏死;也可引起绵羊和牛发生流产。人也可感染本菌。5、微生物学诊断
(1)细菌学检查:取脑组织研磨,接种葡萄糖血平板,观察溶血性和染色镜检。
(2)血清学诊断:凝集试验
(3)动物接种实验:(二)丹毒丝菌属
本属只有一种,即猪丹毒丝菌,是猪丹毒病的病原体,通称猪丹毒杆菌。
1、形态与染色:本菌为直或稍弯曲的细杆菌,两端钝圆,大小0.2-0.4umX0.8-2.5um,单在或呈V形、丛集,易形成长丝状;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孢。
2、培养与生化特性:本菌为微需氧菌,实验室培养时兼性厌氧。最适pH为7.2-7.6,最适温度为30-37℃
。
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肉汤中生长不良,如加入0.2%-0.5%(W/V)葡萄糖或5%-10%血液、血清则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皿上经37℃
24h培养可形成湿润、光滑、透明、灰白色、露珠样的圆形小菌落,并形成α溶血环。在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猪丹毒杆菌形态---纤细的小杆菌3、抵抗力:本菌对腐败和干燥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在饮水中可存活5d,在污物中可存活15d,在深埋尸体中可存活9个月。对热和直射光、常用消毒剂抵抗力不强,对青霉素很敏感。
4、致病机理与致病性:本菌通过消化道感染,进入血流而后定殖在局部或引致全身感染。
本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其中猪分离率最高,可引致3-12月龄猪猪丹毒;3-4周岁的羔羊可致慢性多发性关节炎;鸡与火鸡感染后呈现衰弱和下痢;鸭可出现败血症,并侵害输卵管。小鼠和鸽子最易感,实验感染时皮下注射2-5d内呈败血死亡。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主要发生于育肥猪,急性病猪----全身皮肤潮红亚急性和慢性型病猪,皮肤常可见红紫色梗塞病猪皮肤上呈菱形、方形红色疹块,稍凸起慢性型关节炎,受害关节肿胀,不能站立,呈犬坐姿势慢性型:关节囊关节液增多慢性型:瓣膜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处可见大小不一黄色疣状物附着5、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可采取高热期病猪耳静脉血作涂片,染色镜检。
死后可采取心血、肝、脾、肾、淋巴结等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如发现少量典型杆菌,可初步确诊,如为慢性心内膜炎病例,可用心脏瓣膜增生物涂片,镜检。羔羊患关节炎病时,可检查关节滑膜液。(2)分离培养:分离培养时可用含有加入0.2%-0.5%(W/V)葡萄糖或5%-10%血液、血清的琼脂平皿或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3)细菌鉴定:血清型鉴定时,将待鉴定菌株的纯培养物甲醛灭活,制成沉淀原,与标准菌株高免血清作琼脂扩散试验。
(4)血清学诊断:可采用培养凝集试验(ESCA),又称生长凝集试验。6、免疫与治疗本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目前我国应用猪丹毒弱毒菌株冻干苗[GC42或C4T(10)],用20%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后,在仔猪断奶后接种5亿-7亿活菌,有良好的免疫力。
用牛或马制备的抗猪丹毒血清可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也可用青霉素治疗病猪。(三)分支杆菌属
本属细菌均为平直或微弯的杆菌,大小为0.2-0.6umXl.0-10um,有时分支,呈丝状,不产生鞭毛、芽孢或荚膜。革兰氏阳性,能抵抗3%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故称为抗酸菌。常用齐尼二氏(Ziehl-Neelson)染色法染色,本属菌染成红色,非抗酸菌呈蓝色。菌体细胞壁含有大量类脂,约占干重的20%-40%;需要特殊营养条件才能生长,根据生长速度分为快生长和慢生长两类。本属细菌分布广泛,许多是人和多种动物的病原菌。
对动物有致病性的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禽分支杆菌和副结核分支杆菌。
下面主要介绍结核分支杆菌
1、形态与细胞壁组成:该菌为细长、直或微弯;牛分支杆菌菌体较短而粗;禽分支杆菌呈多形性。在陈旧的培养基或病灶内的菌体可见分支。
与一般革兰氏阳性菌不同,本菌细胞壁不仅有肽聚糖,还有特殊的糖脂。因为糖脂的影响,抗酸染色为红色。糖脂的含量超过菌体总量的10%,远远超过其他细菌类脂的含量。糖脂成分有效地刺激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分支杆菌因此被制成免疫佐剂得到普遍应用。
2、培养与生化特性:本菌为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严格,最适pH6.4-7.0,最适温度37℃。在添加特殊营养的培养基上才能生长,生长缓慢,一般需10-30d才能看到菌落。直或微弯的细长杆菌,呈单个或成丛排列,间有分枝状
常用的培养基是罗杰二氏培养基、改良罗杰二氏培养基和丙酮酸培养基,有5%-10%的CO2利于结核杆菌生长。
3、抵抗力:本菌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环境中可存活6-8个月。对湿热的抵抗力较弱,62-63℃15min即可杀死。对低温抵抗力强,在0℃中可存活4-5个月。一般的消毒药作用不大。对常用的磺胺类及多种抗生素药物不敏感,对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环丝氨酸等敏感,但长期用易产生抗药菌株。4、致病性:本菌以细胞内寄生和形成局部病灶为特点。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肺泡,被巨噬细胞吞噬,但不被消化降解,相反在其内繁殖,形成病灶,产生干酪样坏死。坏死灶被吞噬细胞、T细胞与B细胞等包围,形成结核结节。免疫低下者病灶可能破溃,菌体随痰咳出体外传染。胸腔有干酪样坏死
本菌毒力因子:细菌能在吞噬细胞内存活,与其一种表达类似溶血素的产物的基因有关。由于胞壁富含糖脂,可保护本菌免受吞噬细胞形成的吞噬溶酶体的氧化破坏。
牛分支杆菌主要引起牛结核病,其他家畜、野生反刍动物、人、灵长目动物、犬、猫等肉食动物均可感染。
禽分支杆菌主要引起禽结核,包括家禽与野禽,也可引起猪的局限性病灶。
结核分支杆菌主要引起人的结核病,灵长类动物、犬及其他与人接触的动物均可感染。5、变异性:该菌可发生多种变异现象。1-10ug/m1异烟肼可诱导本菌形态变异产生L型,胞壁消失,呈多型性,产生对异烟肼的耐药性。卡氏和介氏将牛分支杆菌在培养基上经13年230次传代,培育出广泛应用的卡介苗。
6、免疫性:研究较多的是结核杆菌。细菌侵入机体后,机体主要产生细胞免疫。发现结核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存在分离现象,细胞免疫随病情加重而减弱,体液免疫则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强。
结核杆菌在激发机体免疫应答的同时,迟发性变态反应随之产生。可用于结核病检测。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蛋白质组分之一,用结核菌素进行皮内注射或滴入眼结膜囊,可判定机体对结核杆菌是否引致变态反应。7、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取结核结节病非交界处组织直接涂片,抗酸酸色后镜检,如发现红色成丛杆菌时,可做出初步诊断。
(2)分离培养:常用罗杰二氏培养基,37℃培养8周,培养阳性时,进行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3)动物接种:用病料接种于动物,皮下或腹腔注射0.5ml,禽分支杆菌用鸡;结核杆菌用豚鼠,皮下注射3~5周可引起明显病蔓;牛分支杆菌用兔,接种后3周至3个月死亡。
(4)变态反应:采用PPD皮内注射法,按《动物检疫操作规程》,牛颈部皮内注射0.1m1(10万IU/m1)72h后,皮肿胀厚度差≥4mm为阳性;皮肿胀厚度差在2-4mm为疑似;皮肤肿胀厚度差在2mm以下为阴性。凡判为疑似牛,30d后需复检一次,如仍为疑似,经30-45d再次复检,如仍为疑似可判为阳性。(5)血清学检查:鉴于结核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分离现象,可用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诊断结核病。
8、免疫与治疗人类广泛采用卡介苗免疫接种,免疫期达4-5年。犊牛在1月龄时也可皮下接种卡介苗100mg,20d产生免疫,可维持12-18个月。接种卡介苗的牛一年后仍维持变态反应阳性,检疫时无法与自然感染牛区别,因而不宜推广应用。
按规定,饲养牛群不接种卡介苗,每年春、秋需进行检疫,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检测阳性者,要隔离饲养。对检出的患结核病动物要扑杀处理。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凡对人结核病有效的药物,对动物也有效。但除珍稀或观赏动物外,不提倡用药物治疗。二、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一)芽孢杆菌属
主要介绍炭疽芽孢杆菌炭疽芽孢杆菌又称炭疽杆菌,是引起人类、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炭疽的病原,在兽医学和医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形态及染色特性本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1.0-1.2umX3-5um。无鞭毛,不运动。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芽孢囊不大于菌体。可形成荚膜。在动物组织和血液中,呈单在或呈短链,菌体直,菌端平截,呈竹节状,围绕以丰厚荚膜。荚膜具有较强的抗腐败能力,当菌体因腐败而消失后,仍有残留荚膜,称为“菌影”。
动物体内的炭疽杆菌只有当暴露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之后,方能形成芽孢。
猪炭疽病料抹片,可见呈链的大杆菌、周围有明显的夹膜
在培养基中,炭疽杆菌常形成长链并于培养18-24h后开始形成芽孢。在普通培养基中不形成荚膜,但若在血液/血清琼脂或碳酸氢钠琼脂上,于10%-20%CO2环境中培养则形成荚膜。牛、羊炭疽杆菌的纯培养物(中央或偏端芽胞)2、培养特性本菌为需氧菌,最适温度30-37℃。最适pH为7.2-7.6。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即能生长良好。
在普通琼脂上形成灰白色不透明、大而扁平、表面干燥、边缘呈卷发状的粗糙(R)型菌落(图22-1),无毒或弱毒菌株形成光滑(S)型菌落。在血琼脂上一般不溶血。于普通肉汤中培养后,上部液体清朗透明,液面无菌膜或菌环,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轻摇不消散。在含青霉素0.51U/ml的培养基中,细胞壁肽聚糖合成抑制,形成原生质体串,称为“串珠反应”。若青霉素加至10IU/ml,则完全不能生长或轻微生长。3、抵抗力本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强,60℃30-60min即可杀死。常用消毒剂均能将其杀死,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在未解剖的尸体中,细菌可随腐败而迅速死亡。芽孢的抵抗力特别强,在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需经煮沸15-25min,121℃灭菌5-10min,或160℃干热灭菌1h方被杀死。干燥保存40年以上的炭疽芽孢仍有活力。炭疽芽孢对碘特别敏感,0.04%碘液10min即将其破坏,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次氯酸钠等效果较好,可用于皮毛等消毒。4、抗原结构已知本菌有荚膜抗原、菌体抗原、保护性抗原及芽孢抗原4种主要抗原成分。
荚膜抗原: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有关,是一种半抗原,无保护作用,可用于血清学鉴定。
菌体抗原: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本菌细胞壁及菌体内的半抗原,为多糖成分。与细菌毒力无关,但性质稳定,经腐败、加热抗原性不被破坏。Ascoli反应,加热处理抗原依据在此。
保护性抗原:是一种胞外蛋白质抗原成分,为炭疽毒素的组分之一,具免疫原性,能使机体产生抗本菌感染的保护力。
芽孢抗原:是芽孢外膜层含有的抗原决定簇,与皮质一起组成炭疽芽孢特异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5、致病性本菌可引致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类的炭疽,牛、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马、驼、猪、山羊等次之,犬、猫、食肉兽等则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感染。通过消化道传染,但也可经呼吸道及皮肤创伤或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食草动物炭疽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猪炭疽多表现为慢性的咽部局限感染,犬、猫和食肉兽则多表现为肠炭疽。
人类对炭疽杆菌的易感性介于食草动物与猪之间,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创伤感染而发生肠炭疽、肺炭疽或皮肤炭疽。此菌毒力主要与荚膜和毒素有关。荚膜抗吞噬,使易于扩散,引起感染乃至败血症。炭疽杆菌的毒素称为炭疽毒素,包括水肿毒素及致死毒素两种。6、微生物学诊断疑似炭疽的病畜尸体严禁剖检,只能自耳根部采取血液,必要时可切开肋间采取脾脏。皮肤炭疽可采取病灶水肿液或渗出物,肠炭疽可采取粪便。(1)细菌学检查:病料涂片以碱性美蓝、瑞氏染色法或姬姆萨染色法染色镜检,如发现有荚膜竹节状大杆菌,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血清学检查:有多种血清学方法,多以已知抗体来检查被检的抗原。
Ascoli氏沉淀反应:用加热抽提待检炭疽菌多糖抗原与已知抗体进行的沉淀试验。适用于各种病料、皮张、严重腐败污染尸体材料,方法简便,反应清晰,故应用广泛。
间接血凝试验:将炭疽抗血清吸附于炭粉或乳胶,制成炭粉诊断血清或乳胶诊断血清。检查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炭疽芽孢。协同凝集试验:可快速检测炭疽杆菌或病料中的可溶性抗原。串珠荧光抗体检查:将串珠试验与荧光抗体法结合起来。另外还有琼脂扩散试验、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间接染色法、荧光抗体间接染色法等。7、免疫防治炭疽痊愈动物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再次感染者很少。抗炭疽血清也可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我国目前应用的菌苗有两种。
(1)第Ⅱ号炭疽芽孢苗:此菌苗系将培养产生的炭疽芽孢,用30%甘油蒸馏水混悬制成,有效期2年。适用牛、马、驴、骡、骆驼、绵羊、山羊和猪,一般不引起接种反应。注射后14d即可产生坚强免度力,免疫期1年。(2)无毒炭疽芽孢苗:其残余毒力较第Ⅱ号炭疽芽孢苗强,可杀死小鼠及部分豚鼠,有效期2年。适用于牛、马、驴、骡、绵羊和猪,免疫期1年。但是必须注意,此苗对山羊反应强烈,可引起严重局部反应,有的甚至发生死亡,故禁用于山羊。(二)梭状芽孢杆菌属
本属细菌的菌体呈梭杆状、厌氧呼吸、不还原硫酸盐成硫化物,这三项特性可与其他革兰氏阳性产芽孢杆菌相区别。
1、属的特征菌体杆状,两端钝圆或尖锐,常单在,革兰氏染色阳性。可形成卵圆形或圆形的芽孢,常使菌体膨大。由于芽孢的形状和位置不同,芽孢体可表现为不同的形状。当芽孢位于菌体中央而膨大时,则芽孢体形如梭状,并非梭菌属的细菌均为梭形。2、梭菌分布
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污水、腐烂的动植物,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肠道、人与动物的伤口及软组织感染灶。
3、病原梭菌及梭菌病的诊断原则本属有80多种,多为非病原菌,常见的致病菌约11种,多为人兽共患病病原。病原梭菌通常均能产生外毒素,其毒力强。由梭菌引起动勿的疾病,按性质和症状可大致分为5类。(1)气肿疽与恶性水肿:两病皆为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而且均有气性水肿的症状特征,在临床上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气肿疽病原为气肿疽梭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恶性水肿由刨伤感染引起,其病原复杂多样,在动物主要是腐败梭菌、在人主要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此外还可能是A型诺维梭菌或其他,也可是两种以上梭菌的混合感染。两病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衣靠病原菌检查。(2)快疫与类快疫:是一类病程极短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狙、肠毒血症、黑疫及细菌性血红素尿,在临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本质均为毒血症。
羊猝狙和肠毒血症的病原为产气荚膜梭菌,系在肠道内产生毒素,细菌不一定侵人体内,故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肠内容物的毒素检查。
羊快疫系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所致,病菌虽最初在肠道内产生毒素,但其后则侵人体内造成败血症,故微生物学诊断为依靠病原菌检查。黑疫的病原为B型诺维梭菌,细菌性血红素尿的病原为溶血梭菌,二者均主要存在于肝脏,因肝组织损害,细菌乘机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生。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病原菌检查,但也可检查毒素。(3)痢疾与肠炎: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包括羔羊痢疾、犊牛痢疾和人、禽坏死性肠炎,细菌不一定侵入体内,微生物学诊断亦主要依靠肠内容物的毒素检查。(4)食物中毒:包括人畜肉毒中毒症与人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都是由于病原菌在食物或饲料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被食人而致病。肉毒中毒症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检测肉毒毒素,其次是细菌检查。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则须依靠由可疑食物分离细菌,并测定其毒素产生能力。
(5)破伤风:系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在感染部位发育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疾病(毒血症)。此病症状极其特征,通常不需微生物学诊断。4、分离鉴定梭菌大多专性厌氧,培养须采用厌氧培养法。诺维梭菌、溶血梭菌等厌氧要求十分苛刻,所用培养基必须新鲜制备或保存于厌氧环境之中。若在空气环境中放置超过数小时,其中某些物质转化为氧化型,虽再作厌氧培养,细菌亦不生长。这些细菌对氧极为敏感,仅在空气中暴露20-30min即遭抑制而不再生长。因此划线接种后应立即厌氧培养,培养物应迅速移植,不能久置于空气之中。
污染材料分得纯培养,可根据梭菌芽孢耐热性较强的特点,先经80℃加热20min以杀死不耐热的细菌,然后再作分离培养。
腐败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易于死后侵入,诺维梭菌、溶血梭菌等存在于正常动物体中,由动物体内分出梭菌,并不能肯定是病原,应结合流行病学、病变及微生物学检查。此时,细菌毒力测定极为重要。5、产气荚膜梭菌本菌旧名魏氏梭菌,在自然界分节极广,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粪便以及人畜肠道等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
(1)形态及染色特征:菌体直杆状,两端钝圆,0.6-2.4umXl.3-19.0um,单在,革兰氏阳性。芽孢大圆,位于菌体中央或近端,使菌体膨胀,但在一般条件下罕见形成芽孢。多数菌株可形成荚膜。
(2)致病性:本菌致病作用主要在于它所产生的毒素。A型菌主要是引起人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也引起动物气性坏疽,还可引起牛、羔羊、新生羊驼、野山羊、驯鹿、仔猪等肠毒血症;
B型菌主要引起羔羊痢疾,还可引起驹、犊牛、羔羊、绵羊和山羊的肠毒血症或坏死性肠炎;
C型菌主要是绵羊猝狙的病原,也能引起羔羊、犊牛、仔猪、绵羊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以及人的坏死性肠炎;
D型菌引起羔羊、绵羊、山羊、牛的肠毒血症;E型菌可致犊牛、羔羊肠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3)微生物学诊断:本菌A型所致气性坏疽及人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分离鉴定。其余各型所致的各种疾病,均系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致,因止从病料中检出该菌,并不能说明它就是病原。所以细菌学检查只有当分离到毒力强大的此菌才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鉴定本菌要点:厌氧生长、菌落整齐、生长快、革兰氏阳性粗干菌、不运动,有双层溶血环,引起牛奶暴烈发酵,胸肌注射鸽越夜死亡,胸肌涂片可见有荚膜的菌体。
有效微生物学诊断方法是肠内容物毒素检查,即取回肠内容物,加适量生理盐水,离心取上清液分两份,一份不加热,一份加热(60℃
30min),分别静脉注射家兔(1-3m1)或小鼠(0.1-0.3m1)。如有毒素存在,不加热组动物常于数分钟至十数小时内死亡,而加热组动物不死亡。
(4)免疫防治预防羔羊痢疾、猝狙、肠毒血症以及仔猪肠毒血症等,可用三联菌苗或五联菌苗。6、肉毒梭菌本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动物肠道,饲料以及食品中。不能在活的机体内生长繁殖。当有适宜营养和厌氧环境时,即可生长繁殖并产生肉毒毒素。人畜食人含此毒素的食品、饲料或其他物品,即可中毒而发生肉毒中毒症。
(1)形态及染色特性:本菌多呈直杆状,单在或成双,革兰氏阳性。着生周鞭毛,能运动。芽孢卵圆,位于菌体近端,大于菌体直径,使细胞膨大,易于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形成芽孢。(2)培养特性:本菌专性厌氧。最适温度30-37℃。产毒素的最适温度为25-30℃。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中均能生长。在血平板上,可形成直径1-6mm,圆形到扇状、裂叶状或根状边缘的不规则菌落,常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供应链物流外包项目协议
- 2025年债权让与四方合同策划范本
- 2025年仓库管理员职责与待遇合同
- 2025年具有法律效力的个人投资对赌协议
- 2025年电子点火沼气灯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热熔胶胶粉及胶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双方教育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冬季社会实践活动协议范本
- 2025年教育实践基地联盟发展与协作策划协议
- 2025年生育保险赔付条款示范性策划协议
- 07J912-1变配电所建筑构造
- 纠正冤假错案申诉范文
- 锂离子电池串并联成组优化研究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4单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 大酒店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
- 财务实习生合同
- 2024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本知识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