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据看中国序号项目1978年2017年1经济总量占全球1.8%占全球14.8%2人均GDP384美元9281美元3恩格尔系数60%40%4世界500强01155中产阶层02.3亿6当年汽车销售量10万辆2940万辆—吴晓波《激荡四十年》数据看中国序号项目1978年2017年1经济总量占全球1.81国旗下讲话——为了祖国、为了明天为了祖国、为了明天今天,我们再次站在这里,目视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一分按捺不住的激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回想我们刚刚走过的一九九八,心中不禁为祖国而自豪。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经济繁荣,政局稳定,让世人赞叹!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向世界证明了一条东方巨龙的存在。长江抗洪,亿万军民团结奋斗,龙的精神再一次在中华黄土地上沸腾!改革开改二十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一切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九八年已经成为历史,更具挑战性的九九年也已经来临。这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页。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向九洲,人类文明也将跨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我们将会是这新时代的主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我们继承下去,我们要以最灿烂的文字填充它那空白的诗篇,我们要让东方巨龙真正地飞腾在世界之巅!这一切美好的憧憬展现在我们眼前。祖国在进步,世界在发展。要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主宰未来。明天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会更多,但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国旗下讲话——为了祖国、为了明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课标要求: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内容;
认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意义。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课标1,31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历史文献为背景材料,考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4课标1,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以新中国初期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背景材料,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精准备考:课标要求: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课标1,31改革开3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二篇章:怎样改革?第三篇章:改革启示?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二篇章:怎样改革?第三篇章:改革启示?4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一篇章:为何改革?5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生产积极性不高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6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
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城市民众生活困窘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7视点三:中美工业效益对比
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工业生产效益低下视点三:中美工业效益对比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8
在街上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情大方,不卑不亢。
——30年前的《小学生守则》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的长安街头封闭的中国社会在街上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情大方9
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
——林蕴辉《国史札记》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建国10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第二篇章:怎样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第二篇章:怎样改革?11①农村局势关乎社会稳定。②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邓小平说过:“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邓小平,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①农村局势关乎社会稳定。邓小平说过:“为什么要从农12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革从“违法”开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交锋》由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影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粮食产量极低,最差的一年每人每天2.8两粮食,收入0.04元。小岗村当时共有20户人家,除了1户外,其他户每年都要外出讨饭。——《改革开放30年》“摸着石头过河”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农副产品收入平均每人400多元。——《交锋》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个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归个人。所有制不变经营方式变了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③从局部到全国小岗村民自闯安徽、四川试点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分配方式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14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土地生产关系: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15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百度百科“三权分置”活动探究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16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土改(土地私有,自主经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土地私有,集体经营)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土地和经营权归集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享有承包经营权)家庭承包责任制创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土地经营者)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17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1956年,上海18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19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如何?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如何?管理体制政企分开20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21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泽民召开经济问题座谈会。意见一:有人认为改革有方向性错误,应该是计划取向,但是搞了市场取向,所以出了问题。意见二:吴敬琏等则强调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维护市场取向。计划还是市场争论极为激烈,改革面临停顿和摇摆的危机。“南风吹来满眼春”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计划还是市场22材料二: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代;2、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4、十三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里,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改革的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材料二:23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民产生信仰危机。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图东欧剧变,苏联24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①确立目标: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②勾画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所有制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发展:中共十五大(1997):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地位,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地位④初步建立:21世纪初1993年,由于加速推进市场改革…20年间,年均GDP超过10%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第二位……中国没有错过通往“繁荣的高速电梯”——郭树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①确立目标:中共十四大(19926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的改革举措。目前,这些改革正在逐项地落实,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引向深入。会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开弓没有回头箭”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27第三篇章:改革启示?第三篇章:改革启示?28四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给当今中国带来哪些启示?1.改革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2.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3.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破釜沉舟的政治决心和胆识。4.结合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之路。四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给当今中国带来哪些启示?1.改革是中国富强29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特征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积极作用促使“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高度集中,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阻碍着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课堂小结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特征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30经济体制改革概念: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改革内容: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改革三阶段:1.新时期(1978-1992)2.新阶段(1992-2013)3.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期(2013-今)经济体制改革概念: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31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下卷根据史料1,结合所学指出“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的变化、核心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变化: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内容:给农民生产分配的自主权。意义:调动了,解放了,推动了。巩固练习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32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一种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根据史料2,结合所学指出“僵化的模式”是什么。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针对这些弊端开展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模式:计划经济模式表现: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忽视市场价值规律,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33数据看中国序号项目1978年2017年1经济总量占全球1.8%占全球14.8%2人均GDP384美元9281美元3恩格尔系数60%40%4世界500强01155中产阶层02.3亿6当年汽车销售量10万辆2940万辆—吴晓波《激荡四十年》数据看中国序号项目1978年2017年1经济总量占全球1.834国旗下讲话——为了祖国、为了明天为了祖国、为了明天今天,我们再次站在这里,目视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一分按捺不住的激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回想我们刚刚走过的一九九八,心中不禁为祖国而自豪。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经济繁荣,政局稳定,让世人赞叹!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中国以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向世界证明了一条东方巨龙的存在。长江抗洪,亿万军民团结奋斗,龙的精神再一次在中华黄土地上沸腾!改革开改二十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一切都足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九八年已经成为历史,更具挑战性的九九年也已经来临。这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页。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向九洲,人类文明也将跨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而我们将会是这新时代的主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我们继承下去,我们要以最灿烂的文字填充它那空白的诗篇,我们要让东方巨龙真正地飞腾在世界之巅!这一切美好的憧憬展现在我们眼前。祖国在进步,世界在发展。要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主宰未来。明天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会更多,但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国旗下讲话——为了祖国、为了明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35课标要求: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的内容;
认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意义。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课标1,31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历史文献为背景材料,考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014课标1,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以新中国初期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背景材料,考查新中国经济建设,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精准备考:课标要求: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7课标1,31改革开36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二篇章:怎样改革?第三篇章:改革启示?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二篇章:怎样改革?第三篇章:改革启示?37第一篇章:为何改革?第一篇章:为何改革?38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贫困,生产积极性不高
1978年全国人民公社社员从集体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亿农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亿人每天能挣到0.11元,1.9亿人每人每天能挣0.13元,有2.7亿人每天挣0.14元。有2/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农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
——农业部人民公社管理局视点一:政府报表中的中国农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39
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
——林蕴辉《国史札记》
天津市:1975年,工厂第一线工人70%是二级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积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
——杨继绳《三十年河东》视点二:史学家笔下的中国城镇城市民众生活困窘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957年是637元,140视点三:中美工业效益对比
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创造的价值只有0.9万元人民币,而美国为6.5万美元。1952年到1983年,国家向重工业投资4150亿元,同期重工业给国家积累的资金只有8150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工业生产效益低下视点三:中美工业效益对比1978年,我国每个职工平均41
在街上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情大方,不卑不亢。
——30年前的《小学生守则》视点四:外国记者镜头中的长安街头封闭的中国社会在街上看到外国友人,不围观,不干扰,不尾随,热情大方42
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建国快三十年了,现在还有要饭的,怎么行呢?”
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说:“现在说我们穷还不够,是太穷。”
——林蕴辉《国史札记》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视点五:国家领导人的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陈云(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12月说:“建国4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企业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第二篇章:怎样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农民第二篇章:怎样改革?44①农村局势关乎社会稳定。②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邓小平说过:“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邓小平,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
——《邓小平文选》①农村局势关乎社会稳定。邓小平说过:“为什么要从农45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改革从“违法”开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为什么“分田到户”会“坐牢杀头”?为什么“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交锋》由于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影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粮食产量极低,最差的一年每人每天2.8两粮食,收入0.04元。小岗村当时共有20户人家,除了1户外,其他户每年都要外出讨饭。——《改革开放30年》“摸着石头过河”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农副产品收入平均每人400多元。——《交锋》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4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个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归个人。所有制不变经营方式变了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③从局部到全国小岗村民自闯安徽、四川试点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分配方式变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47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土地生产关系: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解放农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48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百度百科“三权分置”活动探究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49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土改(土地私有,自主经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土地私有,集体经营)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土地和经营权归集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集体所有,农民享有承包经营权)家庭承包责任制创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土地经营者)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发展过程:50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1956年,上海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购买风扇、鼓风机降温的措施,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层层批报,当时要经过十一个部门审批,盖11个章。等最后的章盖完了,夏天已经过去了。企业没有自主权,不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1956年,上海51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一墙,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所以导致了冶金部把铜调到外地去,而电缆厂要从云南调进铜,这样就造成了运输上的浪费和时间上的浪费。行政指令管理经济,造成官僚主义和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两厂仅相隔52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如何?管理体制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2、改革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解放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如何?管理体制政企分开53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了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54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一:
1990年7月5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泽民召开经济问题座谈会。意见一:有人认为改革有方向性错误,应该是计划取向,但是搞了市场取向,所以出了问题。意见二:吴敬琏等则强调必须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路线,维护市场取向。计划还是市场争论极为激烈,改革面临停顿和摇摆的危机。“南风吹来满眼春”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计划还是市场55材料二: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时代;2、十二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进一步提出要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4、十三大: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里,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改革的步子不大,不能跨越计划为主的框架。材料二:56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图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民产生信仰危机。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图东欧剧变,苏联57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邓小平一锤定音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三、解放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计划还是市场:5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①确立目标: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②勾画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所有制方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③发展:中共十五大(1997):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的地位,公有制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地位④初步建立:21世纪初1993年,由于加速推进市场改革…20年间,年均GDP超过10%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球第二位……中国没有错过通往“繁荣的高速电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现场水质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出借资金协议书范本
- 出国留学父母协议书范本
- 拆迁转户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合成材料用催化剂项目发展计划
- 退换货协议书范本
- 装修变更协议书范本
- 游戏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心理健康课课件照片
- 留校学生安全协议书范本
- T-ZNZ 156-2023 莲鳖生态共育技术规范
- 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
- 联通商企营销方案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课件
- 幼儿园课程审议下的主题活动实施
- 2023年09月内蒙古阿拉善盟度“智汇驼乡·鸿雁归巢”公开引进高学历人才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
- 法医学考试重点
- 室内电梯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 耶鲁布朗强迫标准量表(YBOCS)
- 医院精神科健康教育手册
- 智胜软件任九过滤使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