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课件17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登快阁》课件17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登快阁》课件17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登快阁》课件17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登快阁》课件17张-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庭坚登快阁1045年,江西九江的双井村,生下了一个婴儿。这孩子在抓周时一把抓住了毛笔,就不再松手。黄庭坚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5岁时即熟记《六经》。7岁那年,黄庭坚便写下了这么一首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8岁那年,黄庭坚送别同乡进京赶考,写了一首诗: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19岁那年,黄庭坚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了第一名。23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了三甲第一名。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宦海沉浮。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1095年,他被贬谪黔州(今重庆市彭水),从此,失意的诗人便与这一方灵秀的山水草木结下了情缘。仕途失意,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在乱世浊俗中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狷介自持。山谷遗风也在这一方山水之间,传承流芳,绵延不息。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010年6月3日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每字价值超100万元。

黄山谷是个孝子,二十四孝里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涤亲溺器,说的就是他。他秉性至孝,从小就每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即使日后身为朝中显贵,也丝毫未尝忽略照顾侍奉母亲。当母亲病危的时候,黄山谷更是衣不解带,日夜侍奉在病榻前,没有一刻未尽到人子的孝道。所以在史书上,苏东坡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背景介绍此诗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时黄庭坚在吉州泰和县(今属江西)任知县,公事之余,诗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得名”的快阁览胜,有感而发。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这是他入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诵读诗歌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登快阁黄庭坚我办完了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显示出一种孤傲不羁的神情,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①含义丰富:包括倚栏杆、赏晚晴两重意思。②符合实情:诗人结束一天公事身心疲累,就倚靠在阁楼的栏杆。作者为什么自称为“痴儿”?此句用“倚”字有何妙处?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明月下澄澈的江水流过,月光显得更加空明。寥廓、明净的特点。表现了作者襟怀的远大和心境的空明。颔联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襟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知音不在,我折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青睐清樽美酒,聊以解忧。用典:前句用伯牙绝弦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因世无知己、怀才不遇而借酒解愁的感慨和苦闷。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我真想驾一叶扁舟,吹着悠扬的长笛,返回遥远的家乡,去过那悠闲的生活;我这个心愿啊,早跟白鸥订好盟约了。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希望自己能坐上归船回到故乡,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歌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记叙

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写景

描写登楼所见美景抒情

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明志

弃官归隐,向往自由诗歌结构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轼遇到了黄庭坚的岳父孙觉,孙觉就顺便拿出女婿的作品,希望大名士给提下意见。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宋史》

后来苏轼多次在宴席上诵读其诗作,第一次给少为人知的黄庭坚回信:“收到你的信很开心,你太过谦恭,似对我很畏惧,这又何必呢?我很想跟你交朋友。最近家人生病,回信晚了,你别介意啊。”这份赏识点亮了黄庭坚的前路,这封回信温暖了黄庭坚的一生。茫茫人海,幸遇知己。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