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肿瘤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1.gif)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2.gif)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3.gif)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4.gif)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a1c57ff461da9b96a740c5294640a1b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1概论
概论2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变→生长分裂失控→增生、分化功能障碍是一种基因病、系统病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无限生长趋势浸润转移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3口腔颌面部肿瘤系头颈肿瘤(HeadandNeckTumor)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抗癌联盟(UICC)头颈部癌瘤正式分为七大解剖部位,即:唇、口腔、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和甲状腺
口腔颌面部肿瘤系头颈肿瘤(HeadandNeckTum4囊肿和瘤样病变(quasi-tumors,tumor-likelesions)不是真性肿瘤但常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
囊肿和瘤样病变(quasi-tumors,tumor-li5分类肿瘤:Tumor,Neoplasm良性肿瘤(瘤):BenignTumor(-ma)恶性肿瘤:Malignance癌:Carcinoma——上皮源性肉瘤:Sarcoma——间叶源性特例:白血病、霍杰金氏病、黑色素瘤肿瘤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基因工程的直接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分类6
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舌鳞状细胞癌上颌骨肉瘤命名原则: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命名原则:7口腔颌面部肿瘤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临界瘤囊肿瘤样病变局部浸润性生物学特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口腔颌面部肿瘤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8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
口腔癌瘤3.3/10万(男)3.8/10万(女)口腔及咽部(恶性)发病率8.7/10万(男)6.0/10万(女)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9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居全身肿瘤第10位,占8.2%全身肿瘤良恶性比为1:1,口腔颌面部良性多于恶性性别和年龄(sexandage)男性多发(恶性)为2:1年龄高峰40~60岁,西方高10岁趋势:年龄增高,女性增多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10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组织来源(tissue)良性以牙源性及上皮源性多见(80%),次为间叶组织肿瘤;恶性以上皮源性最为多见(80%),其次腺上皮及未分化癌,肉瘤及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较少。好发部位(region)良性见于舌、牙龈、口腔粘膜、颌骨及颜面;恶性见于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腭癌、上颌窦癌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组织11病因与发病条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外来因素
1.物理因素: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舌癌、颊癌的发生;吸烟与唇癌、灼伤(日光照射.紫外线照射)与皮肤癌;外伤与瘢痕癌,损伤与颌骨肉瘤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可引起继发性放射性癌。外来因素1.物理因素:13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因素。(1)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等(2)多环芳香烃化合物:3,4-苯并芘(3)氨基偶氮类:染料类(4)亚硝胺类(5)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菌、苏铁素等(6)其他:重金属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因素。14
如:煤焦油可引起皮肤癌,口腔癌与吸烟有关,烟油中含苯芘。N—亚硝基呱啶、砷等致癌物质,酒精致癌得到证实,与烟草致癌有协同作用,被看作是一种促进剂。
如:煤焦油可引起皮肤癌,口腔癌与吸烟有关,烟油中含苯芘15
3.生物性因素: 实验证明,病毒可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如: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与EB病毒有关,免疫缺陷病毒(HIV)与艾滋病有关,T淋巴细胞病毒(HTLV)与T细胞淋巴瘤有关。近年来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口腔癌的发生关系引起人们的兴趣。3.生物性因素:164.营养因素:
某些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变化与口腔癌发生有关。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A及维甲酸缺乏易被化学性致癌物质致癌;微量元素硒缺乏易患肿瘤。4.营养因素:17
内在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血液中激素(皮质酮)水平↑→某些化合物之间关系发生改变→血液中白细胞活力↓→免疫器官重量↓→免疫功能↓。 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平衡破坏,造成人体功能失调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有利因素。内在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18
2.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某些肿瘤。
如患乳腺癌、宫颈癌后发生口腔癌的机会大大增加,有人报告女性涎腺癌病人再发生乳腺癌的危险为正常人的8倍。重复癌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2.内分泌因素:19
3.机体免疫状态:在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尤其晚期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缺陷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肿瘤发生率高,机体的免疫状态与预后也有关。3.机体免疫状态:20
4.遗传因素:
在恶性肿瘤发生上不可忽视,临床上看到有家族史。它是以“易感性”是方式表达出来,遗传下来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易患癌症的“个体素质”,当然有环境参与。4.遗传因素:215.基因突变:
80年代中期开始,癌基因的研究引起人们重视,现在成为热点。人染色体中存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有关。正常情况下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5.基因突变:22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23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临床表现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临界瘤、恶变)
良性肿瘤:球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等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及全身状况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临床表现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24口腔颌面肿瘤课件25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是关键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影像学检查:X-ray、超声、MRI、CT和核素扫描等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活检、标志物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26㈠病史采集年龄:儿童肿瘤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
血病;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癌多发于中年以上。病程:良性者病程较长,恶性者较短。过去史:
(1)有无家族史或遗传史
(2)有无癌前病变或相关疾病病史
(3)注意个人史中,行为与环境相
关情况㈠病史采集年龄:儿童肿瘤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血病;青少年肿27㈡临床检查:
全身体检:注意病人全身状况及有无脏器转移。
局部检查:局部检查主要通过望诊和触诊来完成。
1.肿块的部位:有助于分析肿块的组织来源与性质。
2.肿瘤的性状:有助于分析诊断。
3.区域淋巴结或转移灶的检查
㈡临床检查:
全身体检:注意病人全身状况及有无脏器转28(三)影象学检查
1.X线检查:
了解骨组织肿瘤及侵袭范围。如:牙源性囊肿、颌骨良恶性肿瘤等,常拍照的有曲面平展片、上颌瓦氏位、下颌骨正侧位、上颌咬合片等等。对恶性肿瘤常规作胸片检查有无肺转移。通过腮腺造影可了解腮腺肿瘤的性质。
优点:经济、快捷。
(三)影象学检查 1.X线检查:29
2.CT检查:适应于颞下窝翼腭窝颞下颌关节涎腺内原发肿瘤的诊断。
优点:除具有图形清晰、层次连续、便于判断病灶的部位、范围、破坏性质等外,借助造影剂拍摄增强片以显现软组织结构,如肌肉、血管,判断病变累积范围、大小和性质。尤其三维重建后可以从三维结构上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缺点:空间分辨不理想,对骨细微结构(骨膜骨小梁)了解不如x线平片。2.CT检查:303.MRI检查:
适应于颈动脉体瘤、舌根肿瘤、涎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优点:对软组织的病变显示特别好,能充分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立体定位,与CT比较可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肉、血管以及肿瘤的侵润范围。缺点:扫描时间长,不能显示肿瘤的钙化及破坏骨组织的情况。3.MRI检查:31
4.超声检查:
原理: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时,由于各种组织的密度和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回声图,对软组织肿瘤可以确定是实质
性还是囊性,准确提示肿瘤大小。此外,根据周界清晰度和肿瘤内光点分布的均匀与否提供判断肿瘤属良性还是恶性。优点:方法简便无痛无害缺点:不能用于骨组织4.超声检查:325.放射性核素检查(同位素检查):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代谢上有区别,核素分布就不同,给病人服用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后,可应用扫描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以次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99m锝;口腔颌周异位甲状腺可用131碘;对检查涎腺肿瘤(腺淋巴瘤)以及全身骨的转移瘤有重要的意义。5.放射性核素检查(同位素检查):336.基因诊断: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包括:
(1)癌基因的激活、过度表达。
(2)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
(3)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
(4)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定或致肿瘤易感性。
6.基因诊断: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包34(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囊性肿物可根据穿刺液的颜色和性状做出诊断,如颌骨囊肿、鳃裂囊肿、舌下腺囊肿、脉管瘤等。对涎腺或某些深部肿瘤用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或称“细针吸取活检”,诊断良恶性肿瘤确切率高达95%。(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囊性肿物可根据穿刺液的35(五)活组织检查
钳取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切取在阻滞麻醉下进行
吸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深部肿瘤表面完整的较大肿瘤及颈部肿大淋巴结。切除活组织检查适用于小型肿瘤或淋巴结,整块切除送检冰冻活组织检查适用于术中进行,诊断率达95%↑。(五)活组织检查钳取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36(六)化验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液、尿或其他体液中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通常以癌胚抗原(CEA)、激素、受体、各种癌基因和酶蛋白的形式出现,并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放,因此根据血液及尿液的化验协助诊断。并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监护。(六)化验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37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疗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38治疗原则
1.良性肿瘤
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局部肿瘤切除,临界瘤应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后要进行病理检查。
2.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人全身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治疗原则1.良性肿瘤39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为口腔颌面部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①.良性肿瘤的治疗②.早期恶性肿瘤或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③.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40
手术原则:①.完全彻底切除肿瘤的原则②.无瘤术的原则③.根治性原则④.修复性、功能性外科的原则手术原则:41
2.放射治疗:①.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有:细胞分化较差的肿瘤、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肉瘤、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尤文氏肉瘤。②.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肿瘤有:主要的是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③.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有: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腺癌、脂肪肉瘤、恶性黑色素癌。2.放射治疗:42影响放疗效果的因素: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②.病人年龄、全身状况③.肿瘤大小、部位、血供情况④.肿瘤分化程度⑤.抗癌药、高压氧、激素可憎加放射敏感性⑥.放疗前、中、后局部加热,可减少50%放射量,并可增加疗效。影响放疗效果的因素: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43
禁忌症:①.肿瘤过于广泛,手术不能彻底,激惹肿瘤使生长加快。②.多处远隔转移者。③.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禁忌症:44放疗前准备:应拔除口内病灶牙及肿瘤邻近的牙。拆除不良修复体,目的可减少感染及放疗后拔牙所致的颌骨坏死,便于肿瘤受到直接照射。放疗前准备:应拔除口内病灶牙及肿瘤邻近的牙。拆除453.化学药物治疗:
新辅助化疗:(术前或放疗前化疗)也叫诱导化疗。目的:控制原发灶,使肿瘤缩小(减少肿瘤负荷),便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放疗视野,防止或消除微小转移灶。消除复发根源,减少转移机会,许多文献证明晚期头颈癌的新辅助化疗能改进长期无病生存期。3.化学药物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前或放疗前化疗)也叫46
辅助化疗:(手术后或放疗后化疗)
目的:消灭亚临床病灶,防止复发和转移。
化疗作为增敏剂与放疗同时应用:(姑息治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Ⅳ期)头颈部癌。
目的:增加放疗敏感性,消灭放射野以外的微小病灶和转移灶,延长生存时间。辅助化疗:(手术后或放疗后化疗)47
单纯化疗:对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也可考虑单纯化学疗法治疗,比如恶性淋巴瘤等疗效较佳。单纯化疗:48
药物分类:(按化学性质分)
⑴.细胞毒素类(烷化剂类):氢芥(HN2),环磷酰胺(CIX)
⑵.抗代谢类:甲氨蝶呤(MIX),氟尿嘧啶(5-FU)等
⑶.抗生素类:博莱霉素(BLM),平阳霉素(PYM),放射菌素D,阿霉素(ADM)等
⑷.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丙酸睾丸素,乙烯雌酚
⑸.植物类:长春新碱(VCR),喜树碱(CRT)等
⑹.其他:顺铂,甲基苄肼,羟基脲等药物分类:(按化学性质分)49给药方法:⑴序贯疗法:常用于晚期恶性肿瘤。⑵冲击疗法:间隔3-4周给药一次,疗效较好。⑶中剂量脉冲治疗:通常1-2次/周,对增殖状态癌细胞有杀伤力。⑷小剂量每天给药:适用于毒性小,排泄快的药物,如平阳霉素术前化疗。⑸分次给药:每隔数小时给药一次,如阿糖胞苷,对增殖期细胞非常敏感。给药方法:50化疗的不良反应:
⑴.骨髓抑制:
如氨芥,丝裂霉素,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当白细胞降到3.0×109/L、血小板80×109/L应停药,口服利血生、鲨肝醇,成分输血等。
⑵.消化道反应: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⑶.肝损伤: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⑷.血尿:喜树碱,环磷酰胺⑸.麻木疼痛:长春新碱,长春花碱有神经毒性
⑹.高热;平阳霉素
对上述反应对症处理,严重者停药。化疗的不良反应:51
4.免疫治疗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免疫功能低下时易患肿瘤。有文献报道个别病例由于机体抵抗力而获得痊愈—自发性消退。还有的病例切除原发肿瘤后转移灶缩小或自然消失。4.免疫治疗525.低温治疗:(冷冻治疗)—适用于表浅肿瘤,近期疗效较好。
适应症:
①.肿瘤:良性肿瘤—血管瘤,毛细淋巴管瘤,粘液囊肿,乳头状瘤等。恶性肿瘤—早期鳞癌等。
②口腔颌面部其他疾病:白斑,扁平苔癣,黑色素斑,息肉,角化病等。
③.与手术合并应用:血管瘤手术加用冷冻减少出血。对不能完全切除的残余瘤体进行冷冻。
5.低温治疗:(冷冻治疗)53
6.激光治疗
激光的生物学效应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激光对生物组织能起到凝结、气化和切割的作用。主要原理是热效应、压力效应、光效应和电磁场效应。有人认为激光合并放、化疗、基因治疗能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适应症:浅表病损,粘膜病,白斑,乳头状瘤,小的血管瘤,基底细胞癌,鳞癌,恶黑,色素痣,不能用于深部和晚期恶性肿瘤病人。6.激光治疗547.高温治疗:
机制:高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代谢,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热疗合并放、化疗可提高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热疗分为全身热疗及局部热疗,通常多用局部热疗。
方法:微波,红外线,射频,超声热疗等。其中微波热疗常用。7.高温治疗:558.营养治疗:
意义:①.补充营养,便于放、化疗及手术治疗;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③.补充微量元素作为防止肿瘤复发或延长生存期的手段。8.营养治疗:569.中药治疗①.中草药能增强和调解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增强剂和调节剂)如:人参,黄是,女贞子等;②.有直接抗癌作用;有增效解毒作用。③.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延长生存期,适用于年老,体弱或晚期恶性肿瘤病人。9.中药治疗5710.基因治疗常与过继免疫治疗紧密相连。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抑癌基因p53的点突变是头颈癌频率最高的改变,导致无活性的p53蛋白过度表达。10.基因治疗5811.综合治疗
概念:综合治疗即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分期)和发展趋向,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使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的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互相补充,获得最好的效果。11.综合治疗5912.肿瘤的休眠治疗—癌治疗的新战略休眠概念:肿瘤休眠指肿瘤的生长处于休止状态,但休眠的肿瘤细胞仍具有增殖潜能,细胞学上细胞处于G0期或增殖与凋亡的平衡状态。肿瘤休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在肿瘤休眠期实施手术治疗往往得到良好的预后,而在不适当时期进行手术则可能促进癌呈暴发性生长、增殖以及转移。因此有些学者从延长肿瘤休眠时间来考虑治疗战略,如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样,使其长期稳定,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治疗策略上可分为休眠诱导和再燃抑制两方面。
12.肿瘤的休眠治疗—癌治疗的新战略60
预防
61贯彻三前和三早方针:三前即癌前发现、癌前诊断、癌前治疗→防患于未然。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防患于开端,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贯彻三前和三早方针:62㈠.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
除去病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㈡.及时处理癌前病变
是预防和阻断发生口腔癌的重要环节。
癌前状态:一种显著增加发癌危险的一般状态。常见有口腔扁平苔藓(1-10%)、盘状红斑狼疮、上皮过角化、先天性角化不良及着色性干皮病等。癌前病损:一种已有形态学上改变的组织,它较其外观相应的组织具有更大的发癌可能。白斑(1-60%),一般在5%,红班恶变达80%.㈢.加强防癌宣传㈣.开展防癌普查或易感人群的监测㈠.消除或减少致癌因素63口腔颌面部囊肿口腔颌面肿瘤课件64皮脂腺囊肿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潴留性囊肿
发育性囊肿
共同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皮脂腺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口腔颌面部65皮脂腺囊肿
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腺分泌物。
临床表现
常见于面部,小的如豆,大则可至小柑橘样。囊肿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突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
治疗
手术切除。沿颜面部皮纹方向作梭形切口,应切除包括与囊壁粘连的皮肤。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
软组织囊肿皮脂腺囊肿主要为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66sebacecouscystinforeheadsebacecouscystinforehead67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和颏下区。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囊肿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68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
治疗手术摘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口底皮样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69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AtypicalsuperotemporaldermoidcystSurgicalapproachtotemporaldermoidcystCompletelyexciseddermoidcyst软组织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Atypi70临床表现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成年人少见颈正中线舌盲孔至胸骨切迹间舌骨上下部最常见生长缓慢圆形质软边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扪及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故可随吞咽及伸开等动作而移动
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未消失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而成治疗手术(关键是应将囊肿或瘘管及舌骨中份一并切除)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临床表现多见于1-10岁的儿童成年人少见甲状舌管囊肿71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未消失残存上皮分泌物聚积而成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甲72口腔颌面肿瘤课件73Branchialcleftcystorcervicallymphoepithelialcyst
来源:腮裂上皮残余,或颈淋巴结异位涎腺上皮
发病年龄:青少年好发
部位:颈上部颈侧方(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口腔内可发生
临床表现:边界清、活动、增大缓慢、无症状(无感染时)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软组织囊肿鳃裂囊肿治疗手术彻底切除Branchialcleftcystorcervic74口腔颌面肿瘤课件75口腔颌面肿瘤课件76口腔颌面部囊肿
Cysts
颌骨囊肿Cystsofjawbone牙源性囊肿(Odontogeniccyst)成牙组织或上皮剩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Nonodontogeniccyst)根端囊肿(Radicularcyst)
亦称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cyst)含牙囊肿(Dentigerouscyst)
亦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cyst)
牙冠牙根形成后缩余釉上皮与牙冠之间渗液始基囊肿(Primordialcyst)
来源于成釉器早期阶段的星形网状层变性角化囊肿(Keratocyst)
来源于牙胚或牙板残余口腔颌面部囊肿Cysts
颌骨囊肿Cystsof77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治疗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初期无自觉症状面部畸形
x线片清晰圆形或卵圆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常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应线
(角化囊肿有时边缘可不整齐)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诊断病史78最常见
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片中显示圆形椭圆形边缘整齐的透射区、与牙根相连。
根尖囊肿(RadicularCyst)
最常见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根尖囊肿(RadicularC79含牙囊肿釉质完成之后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及上颌尖牙区,上颌第三磨牙区及下颌磨牙区也常见含牙囊肿釉质完成之后80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Dentigerouscyst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Dentigerou81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剩余囊壁较薄,囊内为白色或黄色角化物有子囊,有切迹,易复发,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升支部,沿长轴生长。角化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剩余82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OdontogenicKeratocyst牙源性颌骨囊肿(与成牙组织或牙有关)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Odontogeni83正中囊肿(mediancyst)腭中缝或下颌骨中缝正中囊肿(mediancyst)腭中缝或下颌骨中缝84球上颌囊肿(globulomaxillarycyst)●发生于上颌侧切牙与尖牙之间●胚胎时球状突与上颌突之间●牙常被挤压而移位●x线片显示囊肿阴影位于牙根之间,不在根尖部球上颌囊肿(globulomaxillarycyst)●发85鼻腭囊肿(nasopalatinecyst)●位于切牙管内或附近●来自切牙管残余上皮●x光片见切牙管扩大的囊肿阴影鼻腭囊肿(nasopalatinecyst)●位于切牙管内86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NasopalatineCyst非牙源性颌骨囊肿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Nasopalati87鼻唇囊肿●位于鼻底和鼻前庭内●胚胎时球状突、侧鼻突、上颌突连接处。●X光片骨无破坏●囊肿位于软组织内
鼻唇囊肿●位于鼻底和鼻前庭内88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的上皮发展而来GlobulomaxillaryCyst
NasolabialCyst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囊肿颌骨囊肿非牙源性颌骨囊肿Gl89治疗外科手术刮除或摘除术治疗外科手术刮除或摘除术90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口腔颌面肿瘤课件91交界痣
junctionalnevus痣细胞在表皮和真皮交界处,呈多个巢团状,边界清楚,分布距离均匀;每一巢团的上一半在表皮的底层内,下一半则在真皮浅层内。这些痣细胞为大痣细胞,色素较深。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皮内痣intradermalnevus为大痣细胞分化而来,是更成熟的小痣细胞,并进入真皮及其周围结缔组织中。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色素痣复合痣
compoundnevus痣细胞进入真皮的过程中,同时有皮内痣和残留的交界痣,为上述两型痣的混合形式。交界痣junctionalnevus痣细胞在表皮92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ClassificationofAcquiredMelanocyticNevi
junctionalnevus–cellsatdermoepidermaljunctionintradermalnevus–cellsfoundonlyindermis,notatjunctioncompoundnevus–combinedfeaturesofjunctionalandintradermalnevi
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交界痣皮内痣复合痣Classificati93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IntradermalNevusJunctionalNevusCompoundNevi色素痣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Intradermal94交界痣
淡棕色或深棕色斑疹、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无毛,平坦或稍高于皮表。一般较小无自觉症状。
口腔颌面部瘤样病变临床表现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发生恶性变症状:如局部轻微痒、灼热或疼痛;痣的体积迅速增大;色泽加深;表面出现感染、破溃、出血,或痣周围皮肤出现卫星小点、放射黑线、黑色素环;以及痣所在部位的引流区淋巴结肿大等
恶性黑色素瘤多来自交界痣
色素痣交界痣淡棕色或深棕色斑疹、丘疹或结节,表面光滑、无毛,平95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Tumoroiddiseases
牙龈瘤Epulis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无肿瘤特有结构,但其外形及生物学行为类似肿瘤。分三类:肉芽肿型、纤维型及血管型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青年及中年;多发于牙龈乳头、唇颊侧多;常见于前磨牙区,肿瘤局限、圆或椭圆形,可分叶、有蒂;生长慢;牙松动,移位。妊娠可促进生长,迅速增大,表面可见齿痕、溃疡、可伴感染。治疗:手术彻底切除,拔除患牙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瘤样病变Tumoroiddise96口腔颌面肿瘤课件97侵入软组织内
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碍
牙松动移位或脱落
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临床表现青壮年多发常见于下颌骨体及下颌骨角生长缓慢初期无自觉症状
逐渐发展压痕溃疡继发性感染而化脓溃烂疼痛
患侧下唇及颊部可能感觉麻木不适
病理性骨折
侵犯牙槽突
侵犯颌骨
影响下颌骨的运动度
对牙咬伤
压迫下牙槽神经
骨质破坏较多
颌骨膨大畸形左右面部不对称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
侵入软组织内吞咽咀嚼和呼吸障碍牙松动移位或脱落成釉98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口腔颌99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00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01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02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03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04归纳而言骨质膨胀,向底颊侧生长骨皮质破坏消失,以牙槽侧骨质为多肿瘤内可含或不含牙牙被肿瘤推移牙根呈锯齿壮吸收根间牙槽骨肿瘤浸润肿瘤内无钙化灶归纳而言骨质膨胀,向底颊侧生长骨皮质破坏消失,以牙槽侧骨质为105(成釉细胞瘤是临界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
成釉细胞瘤
ameloblastoma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
诊断
病史、临床表现、x线特点
治疗手术治疗为主(需将肿瘤周围的骨质至少在0.5cm处切除)
(成釉细胞瘤是临界瘤,有局部浸润周围骨质的特点)成釉细胞106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不久(1个月内)
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
生物学行为
组织病理学特点瘤内富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的聚集
可以自发性消退增生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病程毛细血管扩张红斑高出皮肤
高低不平似杨梅(草莓)
1年以后鲜红暗紫棕色皮肤可呈花斑状
完全消退
60%(5年内)75%(7年)
10%-30%(10岁)
10-12岁局部色素沉着浅瘢痕皮肤萎缩下垂等
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不久(1个107右面部巨大动脉畸形蔓状血管瘤右面部巨大动脉畸形108治疗原则不仅要考虑彻底性,更要考虑美容外观和生活质量。多数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但鼻尖、唇红、眼睑等部位的血管瘤影响功能,容易出现溃疡等并发症,自行消退者较少,宜早期积极治疗。血管畸形不能自行消退,临床上应明确类型,尽早处理。
治疗原则不仅要考虑彻底性,更要考虑美容外观和生活质量。109血管瘤
Hemangioma诊断:不困难,体征,体位实验,造影等治疗:外科切除放射治疗低温治疗激光治疗局部注药
血管瘤Hemangioma110良性肿瘤Benigntumors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毛细管型(capillarytype):衬有内皮的扩张淋巴管海绵型(cavermoustype):极度弯曲淋巴管,多房囊腔囊肿型(cysttype):又称囊性水瘤,颈部,淡黄透明内容液诊断:病史、临床表现、穿刺,体位试验阴性治疗:外科手术为主,低温、激光、药物注射治疗良性肿瘤Benigntumors
淋巴管瘤lympha111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12
体显性遗传病神经纤维瘤neurofibroma由神经鞘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组成,有单发和多发多发者称为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常染色临床表现:青年人,生长慢,颜面多于口腔皮肤棕色斑,结节状,肿块,质软,松驰,面部畸形,70%有家庭遗传史治疗:手术切除口腔颌面部肿瘤学神经纤维瘤
体显性遗传病神经纤维瘤113
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fibroma来源于颌骨内成骨性结缔组织,分骨化纤维瘤和纤维骨瘤临床表现:儿童与青年,女性好发。病损常为单发性,下颌骨多见。生长缓慢,早期无症状,渐出现颌骨膨胀及面部畸形。下颌骨骨化纤维瘤可因继发感染伴发骨髓炎。上颌骨骨化纤维瘤可波及颧骨和引起咬合错乱、面部畸形、眼球突出或移位。X-ray:颌骨局限性膨胀,骨密质变薄,周界清楚,密度的降低透光区。可含有或不含致密钙化影。
骨化性纤维瘤Ossifyingfibroma114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15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恶性肿瘤
Malignances癌carcinoma发病年龄:40-60岁性别:男>女部位:舌、颊、牙龈、腭、上颌窦常见转移:淋巴道、血行转移临床表现过程:白斑、粗糙→溃疡、菜花状病理特点:癌巢、角化珠。I-III级,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恶性肿瘤
Malignances116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653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1126(17.2)2.23/1颊部1081(16.5)2.12/1上牙龈191(2.9)2.41/1下牙龈496(7.6)3.02/1腭部677(10.4)2.03/1口底404(6.2)12.03/1唇部275(4.2)4.73/1上颌骨662(10.1)2.06/1……部位例数(%)男/女口腔癌(不包括唇部)最多,占60.8%,其他依次为颌骨肿瘤980例,占15.0%;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117最常见的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癌carcinomaoftongue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鳞状细胞癌最常见
腺癌、淋巴上皮癌或未分化癌少牙龈癌在口腔癌中仅次于舌癌
居第2位最常见的口腔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癌carcino118唇癌
指发生于唇红黏膜的癌(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唇内侧黏膜应属颊黏膜癌唇部皮肤者应属皮肤癌
颜面部皮肤癌分为黑色素瘤及非黑色素瘤2大类可来自皮肤表皮或自皮肤附件(如汗腺癌)基底细胞癌多见颊癌原发于颊黏膜的癌(常由白斑发展而来)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口底癌
指发生于口底黏膜的鳞癌
上颌窦癌
以鳞癌常见口咽癌
原发于软腭与舌骨水平之间含舌根软腭扁桃体咽侧咽后壁及会厌周围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唇癌指发生于唇红黏膜的癌(鳞状细胞癌多)颜面部皮肤癌119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
晚期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最常见的口腔癌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舌癌carcinomaoftongue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85%以上发生在舌体,大多数发生在舌中1/3侧缘部鳞状细胞癌多;腺癌、淋巴上皮癌或未分化癌少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部位以颈深上淋巴结群最多
溃疡、外生与浸润3种类型晚期可发生肺部转移或其他部位的远处120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舌癌carcinomaoftongue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舌癌carcin121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2手术+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或治疗性)以手术为主的治疗,3、5年生存率一般在60%以上T1病例可达90%以上。诊断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口腔颌面部常见肿瘤病史临床检查(触诊非常重要)活检治疗
预后
舌癌carcinomaoftongue手术+颈淋巴清扫术(选择性或治疗性)以手术为主的治疗,3、5123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4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5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6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7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8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29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牙龈癌carcinomaofgingiva临床特点溃疡或外生型,分化较高。侵犯牙槽骨、颌骨→牙松痛;张口受限,易出血、疼痛、伴发感染。转移下龈较上龈转移早,多;远处转移少。治疗:手术为主下颌:方块切、部分切、一侧切,颌颈联合根治上颌:部分切、次全切、全切,如有颈转2周后颈清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恶性肿瘤-牙龈癌carcinomaof130牙龈癌
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以溃疡型为最多见在口腔癌构成比中居前位
牙龈癌多为高分化的鳞状细胞癌131临床表现多发于磨牙区,下颌多见。常常因为拔牙后创口不愈合而就诊。临床表现多发于磨牙区,下颌多见。132右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右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133治疗应根据癌肿的病变情况(组织来源、分化程度、生长部位、病变大小、淋巴结转移等)和病员的全身状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多数病例应采用综合治疗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手术切除的目的仍是口腔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局部病灶应采用根治性切除,必要时尚需作颌下淋巴结清扫术或颈淋巴清扫术。
治疗应根据癌肿的病变情况(组织来源、分化程度、生长部位、134颊癌carcinomaofbuccalmucosa
临床特点溃疡型多见,外生型少,少数为腺癌、恶性混合瘤蔓延至上、下龈、颌骨、软腭、翼下颌韧带晚期穿过颊肌至皮肤,严重张口受限,疼痛、易出血、伴发感染。常转移至颌下、颈深上群和腮腺淋巴结;远处转移少见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术后配合放化疗手术:原发灶:深度与边界(2cm);颈淋巴清扫术,联合根治颊癌carcinomaofbuccalmucosa
135
腭癌carcinomaofthepalate临床特点外生型多于溃疡型,边缘外翻,菜花状,疼痛、易出血吞咽疼痛、早期侵犯牙龈、骨质硬腭→腭穿孔,侵犯鼻腔、上颌窦软腭→咽部、翼腭凹,致张口受限转移:至颌下、颈深上、咽后淋巴结,软腭常双侧转移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术后配合放化疗手术:原发灶:切除腭骨;侵犯上颌窦时行上颌骨全切颈转移:淋巴清扫术,可延后施行
腭癌carcinomaofthepalate临床特136口底癌carcinomaofthefloorofmouth
舌系带两侧,溃疡或肿块,迅速波及对侧易侵犯下颌骨前牙区牙龈和舌侧骨板,牙松动、脱落向后下侵犯口底和舌腹的肌层,致舌运动受限转移:常双侧转移至颏下、颌下,后期至颈深上淋巴结临床特点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原发灶:切除受犯颌骨颈转移: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口底癌carcinomaoftheflooro137
上颌窦癌carcinomaofmaxillarysinus早期无症状,后期因原发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内壁、上壁、外壁、后壁、下壁转移:常双侧转移至颌下、颈深上淋巴结,也可至咽后、耳前临床特点治疗:放疗+手术手术:基本术式——上颌骨全切必要时扩大:颅颌联合根治颈转移:同期或延期颈淋巴清扫术
上颌窦癌carcinomaofmaxillary138
唇癌carcinomaoflip下唇多发,中外1/3;分化较好。火山口状,菜花状,生长慢晚期侵犯口腔前庭、颌骨转移:下唇常至颏下、颌下淋巴结上唇至耳前、颌下、颈深上淋巴结临床特点治疗:各种方法效果均不错手术:晚期及有淋巴转移者应行颈淋巴清扫术
唇癌carcinomaoflip139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肉瘤carcinoma组织来源:间叶组织,复杂繁多发病年龄:青少年转移:血行转移、淋巴道临床表现过程:包块、膨隆、表面静脉怒张,功能障碍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140纤维肉瘤Fibrosarcoma临床特点组织来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骨膜、牙周膜等的纤维母细胞部位:唇、颊、舌;颌骨内多见于下颌联合、下颌角及髁突年龄: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软组织者多见于中壮年结节状、分叶状,表面紫红色,可溃烂,出血。软组织者生长慢治疗:化疗+手术+化疗手术:广泛切除,有淋巴转移者应行颈淋巴清扫术纤维肉瘤Fibrosarcoma141骨肉瘤Osteosarcoma青少年,男性多见,下颌多于上颌,损伤、射线可能是诱因。组成:肿瘤性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及瘤骨,分为成骨性骨肉瘤、溶骨性骨肉瘤疼痛、肿块、齿槽破坏、牙松、面部畸形、病理骨折等血清碱性磷酸酶↑转移:血行(肺、骨)、淋巴道少见。应常规了解肺转移情况。治疗: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广泛切除姑息性治疗(放、化、中)大剂量MTX,20%→60%骨肉瘤Osteosarcoma青少年,男性多见,下颌多于上142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临床表现结内型:多数区域淋巴结肿大,质中硬,活动,有弹性,皮肤正常,无压痛;以后融合成团,固定。结外型:常单发,表现多样(炎症、坏死、肿块)生长过程中相应症状:出血、疼痛、乏力、肝脾肿大等转移:淋巴管扩散,进入血液→淋巴性白血病治疗: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均较敏感全身化疗+局部放疗手术辅助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临床表现143口底纤维瘤口底纤维瘤144左腮腺癌致左侧面瘫左腮腺癌致左侧面瘫145谢谢!谢谢!146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147概论
概论148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变→生长分裂失控→增生、分化功能障碍是一种基因病、系统病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无限生长趋势浸润转移概论
introduction概念:内外因素→细胞DNA突149口腔颌面部肿瘤系头颈肿瘤(HeadandNeckTumor)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抗癌联盟(UICC)头颈部癌瘤正式分为七大解剖部位,即:唇、口腔、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和甲状腺
口腔颌面部肿瘤系头颈肿瘤(HeadandNeckTum150囊肿和瘤样病变(quasi-tumors,tumor-likelesions)不是真性肿瘤但常具有肿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表现
囊肿和瘤样病变(quasi-tumors,tumor-li151分类肿瘤:Tumor,Neoplasm良性肿瘤(瘤):BenignTumor(-ma)恶性肿瘤:Malignance癌:Carcinoma——上皮源性肉瘤:Sarcoma——间叶源性特例:白血病、霍杰金氏病、黑色素瘤肿瘤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基因工程的直接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分类152
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舌鳞状细胞癌上颌骨肉瘤命名原则:发生部位+组织来源+生物学特性如:上唇血管瘤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命名原则:153口腔颌面部肿瘤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临界瘤囊肿瘤样病变局部浸润性生物学特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口腔颌面部肿瘤按生物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可将口腔颌面部肿瘤154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
口腔癌瘤3.3/10万(男)3.8/10万(女)口腔及咽部(恶性)发病率8.7/10万(男)6.0/10万(女)
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155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居全身肿瘤第10位,占8.2%全身肿瘤良恶性比为1:1,口腔颌面部良性多于恶性性别和年龄(sexandage)男性多发(恶性)为2:1年龄高峰40~60岁,西方高10岁趋势:年龄增高,女性增多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156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组织来源(tissue)良性以牙源性及上皮源性多见(80%),次为间叶组织肿瘤;恶性以上皮源性最为多见(80%),其次腺上皮及未分化癌,肉瘤及淋巴造血组织来源较少。好发部位(region)良性见于舌、牙龈、口腔粘膜、颌骨及颜面;恶性见于舌癌、颊粘膜癌、牙龈癌、腭癌、上颌窦癌临床流行病学
ClinicalEpidemiology组织157病因与发病条件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58外来因素
1.物理因素:长期慢性刺激:如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慢性刺激可导致舌癌、颊癌的发生;吸烟与唇癌、灼伤(日光照射.紫外线照射)与皮肤癌;外伤与瘢痕癌,损伤与颌骨肉瘤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可引起继发性放射性癌。外来因素1.物理因素:159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因素。(1)烷化剂:如有机农药、硫芥等(2)多环芳香烃化合物:3,4-苯并芘(3)氨基偶氮类:染料类(4)亚硝胺类(5)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黄曲霉菌、苏铁素等(6)其他:重金属2.化学因素是最早受到重视并被证实的因素。160
如:煤焦油可引起皮肤癌,口腔癌与吸烟有关,烟油中含苯芘。N—亚硝基呱啶、砷等致癌物质,酒精致癌得到证实,与烟草致癌有协同作用,被看作是一种促进剂。
如:煤焦油可引起皮肤癌,口腔癌与吸烟有关,烟油中含苯芘161
3.生物性因素: 实验证明,病毒可引起恶性肿瘤的发生,如:鼻咽癌、恶性淋巴瘤与EB病毒有关,免疫缺陷病毒(HIV)与艾滋病有关,T淋巴细胞病毒(HTLV)与T细胞淋巴瘤有关。近年来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口腔癌的发生关系引起人们的兴趣。3.生物性因素:1624.营养因素:
某些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变化与口腔癌发生有关。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A及维甲酸缺乏易被化学性致癌物质致癌;微量元素硒缺乏易患肿瘤。4.营养因素:163
内在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 精神过度紧张→血液中激素(皮质酮)水平↑→某些化合物之间关系发生改变→血液中白细胞活力↓→免疫器官重量↓→免疫功能↓。 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平衡破坏,造成人体功能失调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有利因素。内在因素 1.神经精神因素:164
2.内分泌因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引起某些肿瘤。
如患乳腺癌、宫颈癌后发生口腔癌的机会大大增加,有人报告女性涎腺癌病人再发生乳腺癌的危险为正常人的8倍。重复癌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2.内分泌因素:165
3.机体免疫状态:在恶性肿瘤病人早期,尤其晚期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缺陷病和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肿瘤发生率高,机体的免疫状态与预后也有关。3.机体免疫状态:166
4.遗传因素:
在恶性肿瘤发生上不可忽视,临床上看到有家族史。它是以“易感性”是方式表达出来,遗传下来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易患癌症的“个体素质”,当然有环境参与。4.遗传因素:1675.基因突变:
80年代中期开始,癌基因的研究引起人们重视,现在成为热点。人染色体中存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癌基因激活及抑癌基因失活有关。正常情况下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5.基因突变:168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69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临床表现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临界瘤、恶变)
良性肿瘤:球形、椭圆形、分叶状、结节等恶性肿瘤:浸润型、外生型、溃疡型、转移及全身状况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临床表现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是相对的(170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71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是关键病史采集:症状、时间、部位、速度、变化临床检查:全身及局部表现(望诊、触诊、精神营养状态、有无转移和恶病质等)影像学检查:X-ray、超声、MRI、CT和核素扫描等穿刺及细胞学检查:活检、标志物等口腔颌面部肿瘤学
诊断
高度警惕性,避免误诊漏诊,正确诊断172㈠病史采集年龄:儿童肿瘤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
血病;青少年肿瘤多为肉瘤;癌多发于中年以上。病程:良性者病程较长,恶性者较短。过去史:
(1)有无家族史或遗传史
(2)有无癌前病变或相关疾病病史
(3)注意个人史中,行为与环境相
关情况㈠病史采集年龄:儿童肿瘤多为胚胎性肿瘤或白血病;青少年肿173㈡临床检查:
全身体检:注意病人全身状况及有无脏器转移。
局部检查:局部检查主要通过望诊和触诊来完成。
1.肿块的部位:有助于分析肿块的组织来源与性质。
2.肿瘤的性状:有助于分析诊断。
3.区域淋巴结或转移灶的检查
㈡临床检查:
全身体检:注意病人全身状况及有无脏器转174(三)影象学检查
1.X线检查:
了解骨组织肿瘤及侵袭范围。如:牙源性囊肿、颌骨良恶性肿瘤等,常拍照的有曲面平展片、上颌瓦氏位、下颌骨正侧位、上颌咬合片等等。对恶性肿瘤常规作胸片检查有无肺转移。通过腮腺造影可了解腮腺肿瘤的性质。
优点:经济、快捷。
(三)影象学检查 1.X线检查:175
2.CT检查:适应于颞下窝翼腭窝颞下颌关节涎腺内原发肿瘤的诊断。
优点:除具有图形清晰、层次连续、便于判断病灶的部位、范围、破坏性质等外,借助造影剂拍摄增强片以显现软组织结构,如肌肉、血管,判断病变累积范围、大小和性质。尤其三维重建后可以从三维结构上来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缺点:空间分辨不理想,对骨细微结构(骨膜骨小梁)了解不如x线平片。2.CT检查:1763.MRI检查:
适应于颈动脉体瘤、舌根肿瘤、涎腺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优点:对软组织的病变显示特别好,能充分显示病变的全貌及立体定位,与CT比较可不用造影剂增强即能显示肌肉、血管以及肿瘤的侵润范围。缺点:扫描时间长,不能显示肿瘤的钙化及破坏骨组织的情况。3.MRI检查:177
4.超声检查:
原理:超声波在人体组织内传播时,由于各种组织的密度和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回声图,对软组织肿瘤可以确定是实质
性还是囊性,准确提示肿瘤大小。此外,根据周界清晰度和肿瘤内光点分布的均匀与否提供判断肿瘤属良性还是恶性。优点:方法简便无痛无害缺点:不能用于骨组织4.超声检查:1785.放射性核素检查(同位素检查):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代谢上有区别,核素分布就不同,给病人服用或注射放射性核素后,可应用扫描测定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以次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颌骨恶性肿瘤主要用99m锝;口腔颌周异位甲状腺可用131碘;对检查涎腺肿瘤(腺淋巴瘤)以及全身骨的转移瘤有重要的意义。5.放射性核素检查(同位素检查):1796.基因诊断: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包括:
(1)癌基因的激活、过度表达。
(2)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
(3)微卫星不稳定,出现核苷酸异常的串联重复分布于基因组。
(4)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细胞遗传不稳定或致肿瘤易感性。
6.基因诊断: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中基因改变积累的结果,包180(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囊性肿物可根据穿刺液的颜色和性状做出诊断,如颌骨囊肿、鳃裂囊肿、舌下腺囊肿、脉管瘤等。对涎腺或某些深部肿瘤用穿刺涂片、细胞学检查或称“细针吸取活检”,诊断良恶性肿瘤确切率高达95%。(四)穿刺及细胞学检查囊性肿物可根据穿刺液的181(五)活组织检查
钳取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切取在阻滞麻醉下进行
吸取活组织检查适用于深部肿瘤表面完整的较大肿瘤及颈部肿大淋巴结。切除活组织检查适用于小型肿瘤或淋巴结,整块切除送检冰冻活组织检查适用于术中进行,诊断率达95%↑。(五)活组织检查钳取适用于位置表浅或有溃疡的肿瘤182(六)化验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
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液、尿或其他体液中发现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通常以癌胚抗原(CEA)、激素、受体、各种癌基因和酶蛋白的形式出现,并主要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和释放,因此根据血液及尿液的化验协助诊断。并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监护。(六)化验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183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治疗
口腔颌面肿瘤课件184治疗原则
1.良性肿瘤
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局部肿瘤切除,临界瘤应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后要进行病理检查。
2.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病人全身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治疗原则1.良性肿瘤185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为口腔颌面部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①.良性肿瘤的治疗②.早期恶性肿瘤或一些中晚期恶性肿瘤③.对放、化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
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186
手术原则:①.完全彻底切除肿瘤的原则②.无瘤术的原则③.根治性原则④.修复性、功能性外科的原则手术原则:187
2.放射治疗:①.对放射线敏感的肿瘤有:细胞分化较差的肿瘤、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肉瘤、未分化癌、淋巴上皮癌、尤文氏肉瘤。②.对放射线中度敏感的肿瘤有:主要的是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③.对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有:骨肉瘤、纤维肉瘤、肌肉瘤、腺癌、脂肪肉瘤、恶性黑色素癌。2.放射治疗:188影响放疗效果的因素: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②.病人年龄、全身状况③.肿瘤大小、部位、血供情况④.肿瘤分化程度⑤.抗癌药、高压氧、激素可憎加放射敏感性⑥.放疗前、中、后局部加热,可减少50%放射量,并可增加疗效。影响放疗效果的因素:①.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189
禁忌症:①.肿瘤过于广泛,手术不能彻底,激惹肿瘤使生长加快。②.多处远隔转移者。③.年老体弱或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禁忌症:190放疗前准备:应拔除口内病灶牙及肿瘤邻近的牙。拆除不良修复体,目的可减少感染及放疗后拔牙所致的颌骨坏死,便于肿瘤受到直接照射。放疗前准备:应拔除口内病灶牙及肿瘤邻近的牙。拆除1913.化学药物治疗:
新辅助化疗:(术前或放疗前化疗)也叫诱导化疗。目的:控制原发灶,使肿瘤缩小(减少肿瘤负荷),便于缩小手术范围和放疗视野,防止或消除微小转移灶。消除复发根源,减少转移机会,许多文献证明晚期头颈癌的新辅助化疗能改进长期无病生存期。3.化学药物治疗:新辅助化疗:(术前或放疗前化疗)也叫192
辅助化疗:(手术后或放疗后化疗)
目的:消灭亚临床病灶,防止复发和转移。
化疗作为增敏剂与放疗同时应用:(姑息治疗)治疗不能手术的晚期(Ⅲ、Ⅳ期)头颈部癌。
目的:增加放疗敏感性,消灭放射野以外的微小病灶和转移灶,延长生存时间。辅助化疗:(手术后或放疗后化疗)193
单纯化疗:对一些对化疗敏感的肿瘤也可考虑单纯化学疗法治疗,比如恶性淋巴瘤等疗效较佳。单纯化疗:194
药物分类:(按化学性质分)
⑴.细胞毒素类(烷化剂类):氢芥(HN2),环磷酰胺(CIX)
⑵.抗代谢类:甲氨蝶呤(MIX),氟尿嘧啶(5-FU)等
⑶.抗生素类:博莱霉素(BLM),平阳霉素(PYM),放射菌素D,阿霉素(ADM)等
⑷.激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丙酸睾丸素,乙烯雌酚
⑸.植物类:长春新碱(VCR),喜树碱(CRT)等
⑹.其他:顺铂,甲基苄肼,羟基脲等药物分类:(按化学性质分)195给药方法:⑴序贯疗法:常用于晚期恶性肿瘤。⑵冲击疗法:间隔3-4周给药一次,疗效较好。⑶中剂量脉冲治疗:通常1-2次/周,对增殖状态癌细胞有杀伤力。⑷小剂量每天给药:适用于毒性小,排泄快的药物,如平阳霉素术前化疗。⑸分次给药:每隔数小时给药一次,如阿糖胞苷,对增殖期细胞非常敏感。给药方法:196化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创新练习试卷附答案
- 《重积分的计算ma》课件
- 电控底盘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 《岳阳楼记》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金融租赁项目融资担保协议
- 《美导工作职责》课件
- 《金斧子银斧子》课件
-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2
- 中学生文学类故事征文
- 复式统计表(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与运营
- 食用油营销整合规划(含文字方案)
- 2025采煤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15《升旗的方法》教案
- 桥博常见问题
- 现代工业发酵调控绪论
- 超高性能混凝土项目立项申请(参考模板)
- 电缆桥架招标文件范本(含技术规范书)
- 试车场各种道路施工方案设计
- 贵州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