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_第1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_第2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_第3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_第4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1目录

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二章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三章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四章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安全技术相关标准

第五章专业通信工程安全技术相关标准

目录2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3第一节电气事故的种类和规律1.1电气事故的种类

1.2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第一节电气事故的种类和规律1.1电气事故的种类41.1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流伤害事故

电磁场伤害

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

电路故障

1.1电气事故的种类电流伤害事故5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也就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生的事故。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触及带电体,而是接近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其间击穿放电造成的。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叫做电击。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叫做电伤。电流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即触电事故,也就是人体触及带电体所发6雷击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能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外,还可能引起易燃易爆物品的火灾和爆炸。

雷击事故雷击是一种自然灾害。雷击除可能毁坏建筑设施和伤及人畜7静电事故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如石油、化工、橡胶行业,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此外.静电还给人一定程度的电击,还会妨害生产。

静电事故81.2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触电事故的种类:电击和电伤触电事故的规律:

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雨季、潮湿、绝缘降低、家用电器使用较多

2.低压设备触电多:生活生产大多接触的是低压,对低压管理不严

3.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设备触电多:电源线私接乱扯,工具保养不利,管理不严

4.农村触电事故多:缺乏用电知识,设备简陋

5.中、青年人以及非电工触电多:多是操作者

6.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民工较多

7.单相设备、电气连接部位触电多

8.误操作事故多

从触电规律不难看出:触电事故大多是因为管理混乱、措施不到位、缺乏用电常识三种原因造成的。

1.2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触电事故的种类:电击和电伤9第二节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止触电

安全技术措施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2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3触电急救第二节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及防止触电

安全技术措施210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频率、持续时间、流经途径和人体的健康情况有关。2.1.1电流的大小:根据人体反应程度将电流划为三级:感知电流:感觉轻微刺痛,可自己摆脱,大致1~5毫安摆脱电流:人体感到强烈刺痛,肌肉收缩,但仍可以忍受和自己摆脱带电体。致命电流:人体感到麻痹、剧痛、呼吸困难,可导致死亡。由此可知:30mA以下是安全电流,超过100mA可导致人死亡。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电击伤害的11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2电压和人体电阻人体的电阻约为l000-10000欧。与皮肤潮湿、出汗、与损伤有关。所以,人体的电阻只能按800-l000欧计算。国家标准GB3805规定,超过24v时必须采取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2电压和人体电阻12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2.1.3触电时间

2.1.4电流途径

2.1.5电流频率

2.1.6人体状况

这些因素对人体触电伤害有直接关系。2.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2.1.3触电时间132.2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2.2.1绝缘:可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三种。

2.2.2安全距离: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防止电气短路事故和因此引起火灾,在带电体和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种安全距离简称间距。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要求。目的是隔开带电体,防只碰撞,起火。

2.2.3屏护:即用遮栏、护罩、护盖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屏护装置要与带电体绝缘,并有良好的接地。

2.2.4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相电颜色标志、正负极颜色标志、汇流条颜色标志等,目的是防止接错、提醒注意。

以上触电措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采用的,其作用是隔开带电体,防止接触。2.2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2.2.1绝缘:可分为气体142.3触电急救

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触电,但触电事故仍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程度与时间有关,所以抢救及时是关键,抢救方法得当受害者获救机率增大.解脱电源:如拉开闸刀、拔掉插销、砍断电线等。对症救治:静养休息、人工呼吸、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等。2.3触电急救人们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防止15第三节防止雷电事故3.1雷电的成因3.2雷电的危害3.3防雷常识第三节防止雷电事故3.1雷电的成因163.2雷电的危害:

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可达10万伏,最大可达15~20万伏,危害十分剧烈。下列地方容易遭受雷击:

1.旷野孤立的或高于20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2.金属屋面、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河边、湖边、山顶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4.地下水露头处、特别是潮湿处、地上有导电矿藏处或土壤电阻率较小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5.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6.建筑物群中高于25米的建筑物和构筑物。3.2雷电的危害:雷云与大地间的电位差可达10万伏,173.3个人防雷常识不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电器设备防雷: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

3.3个人防雷常识不在大树或墙脚下避雨1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94.1放电与引燃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局部环境氧含量高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

4.1放电与引燃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204.2静电防护措施

4.2.1基本防护措施

1.减少静电荷产生

2.使静电荷尽快泄漏(1)静电导体必须接地

(2)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Ω(3)增加相对湿度

(4)生产工艺设备应采用静电导体

(5)对高带电的物料在排放口前装设静电缓和器。(6)在某些物料中,添加防静电添加剂(7)操作工具接地

3.使用静电消除器

4.将带电体屏蔽

5.避免静电放电条件

6.控制气体可燃物的浓度4.2静电防护措施4.2.1基本防护措施214.2静电防护措施4.2.2人体及服装静电防护

穿静电防护服,保持相对湿度穿防静电鞋禁止在有爆炸危险处更衣

4.2静电防护措施224.3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4.3.1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放电和引燃的必要条件。4.3.2对复杂情况,测试后作结论。

收集测取有关技术参数对遗留残骸件进行分析检验进行实物模拟试验对其他数据作补充收集测试

4.3静电事故的分析和确定4.3.1检查分析是否存在发生静电23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45.1物质的燃烧

5.1.1燃烧的基本条件

1.可燃物

2.氧化剂(助燃物)3.温度(引火源)

4.链式反应

5.1物质的燃烧5.1.1燃烧的基本条件255.1物质的燃烧5.1.2燃烧的类型

闪燃: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可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着火: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产生有火焰的燃烧。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引起的燃烧。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

5.1物质的燃烧5.1.2燃烧的类型265.1物质的燃烧5.1.3物质燃烧的特点

气体燃烧:速度快,易燃烧,

可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两类。液体燃烧:是液体蒸气进行燃烧,燃烧速率等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某些液体在贮存温度下,液面上的蒸气压在易燃范围内时遇火源,影响液体燃烧的因素有:环境因素、风速、温度、燃烧热、蒸发潜热、大气压等。固体燃烧: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过程,燃烧方式有以下4种: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阴燃5.1物质的燃烧5.1.3物质燃烧的特点275.2防火防爆原理

根据物质燃烧的原因和爆炸形成的基本条件,针对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具体措施:1.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

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

3.控制火势蔓延途径;

4.限制爆炸波的冲击、扩散。5.2防火防爆原理根据物质燃烧的原因和爆炸形成的基本条285.3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

5.3.1火灾的分类

根据我国现行标准规定,将火灾类别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5.3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5.3.1火灾的分类295.3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5.3.2灭火剂的选择常用灭火剂的使用范围:水: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一般不能用于液体火灾。泡沫灭火剂:包括化学泡沫、蛋白质泡沫、水成泡沫。高倍数泡沫、抗溶性泡沫灭火剂。其中抗溶性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水溶性液体火灾。如乙醇、甲醇、丙酮、醋酸乙酯等火灾。其余5种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液体火灾及一般固体火灾。干粉灭火剂:可用于固体、液体及带电设备,而且适用于扑救固体火灾。卤代烷灭火剂:淘汰二氧化碳灭火剂:没有破坏作用,灭火后不留痕迹,又没毒害,最适合扑救各种易燃液体和电气火灾。5.3火灾的分类及灭火剂选择5.3.2灭火剂的选择常用30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31灭火原理介绍:冷却灭火:降低可燃物质温度,阻止蔓延,,使燃烧终止。隔离灭火: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使燃烧停止。窒息灭火: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人燃烧区,因缺氧而熄灭。抑制灭火:用灭火剂参与燃烧链式反应,抑制燃烧,使燃烧停止。

从以上四种灭火的方法来看,全部是根据着火的原理制定的灭火方法,即降低可燃物浓度、氧气含量、点火源能量及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灭火原理介绍:32第二章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二章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33第一节一般安全须知

1.1工作现场

1.2车辆行驶

1.3砍伐树木安全

1.4消防设备

1.5野外工作

1.6其他注意事项第一节一般安全须知1.1工作现场341.1工作现场

1.1.1根据场地的位置环境特点设置安全标志。设置地点包括:道路拐角处或公路转弯处。有碍行人或车辆通行处。在跨越道路架线,需要车辆暂时停止通行处.挖掘的坑、洞、沟处。架空光(电)缆接头处。揭开盖的人手孔处。1.1工作现场1.1.1根据场地的位置环境特点设置安全标志351.1

工作现场1.1.2现场材料设备妥善安放,不能随意乱动。(对物的管理)信号标志设备应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转移,工作完毕应立即撤除。1.凡需要阻断公路或街道通行时,应事先取得当地有关单位批准。2.在工作进行时,应制止一切非工作人员,尤其是儿童,走近工作地区。注意禁止接近和触碰下列事物:1.1工作现场1.1.2现场材料设备妥善安放,不能随意乱361.1

工作现场揭盖人(手)孔或立杆吊架以及悬挂物;接续光(电)缆的用品:如加热的焊锡、白腊、沥青以及带有毒性的填充剂和点燃的喷灯、照明灯等。正在使用着的绳索、滑车、紧线钳以及其他料具。使用着的各种机械设备:如发电机,充气机、射钉枪、起重吊车、凿孔(岩)机、抽水机、人工和机动绞盘等等。正在放设的线条、光(电)缆和杆根部的一切临时设施等。凡在通行的公路、街道上挖沟、坑、洞,除须设立标志外,必要时应用盖板盖好或搭临时便桥,以保证交通安全。1.1工作现场揭盖人(手)孔或立杆吊架以及悬挂物;371.2车辆行驶机动车辆行驶要遵章守纪。车辆载货时垫的要稳、捆的要紧、盖的要严、人货分离。客货混装要办手续。对非机动车进行管理。1.2车辆行驶机动车辆行驶要遵章守纪。381.3砍伐树木安全

砍伐树木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砍伐树木统一指挥,保证安全。1.3砍伐树木安全砍伐树木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同意。391.4消防设备

按消防部门的规定和工作场地的性质特点配备消防设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确保有效性。学会使用消防设备.1.4消防设备按消防部门的规定和工作场地的性质特点配备401.5野外工作

野外路况复杂,做好自我保护。农田施工保护农作物。进入山区注意防火和自身保护。水田泥沼中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铁路沿线工作的要求。1.5野外工作野外路况复杂,做好自我保护。411.6其他注意事项

了解环境预防灾害保护器材防止遗失注意危险品保护1.6其他注意事项了解环境42第二节工具和仪表的使用与检查2.1一般安全规定2.2梯、高凳2.3安全带及上杆工具2.4滑车及绳索2.5喷灯2.6电气用具和焊接用具2.7机械施工设备2.8常用仪表2.9常用光学仪表2.10化学用品第二节工具和仪表的使用与检查2.1一般安全规定432.1一般安全规定

根据工作性质选用合适的工具,正确使用、正确配戴、正确存放,定期检查,保修保养,保持工具完好有效。2.1一般安全规定根据工作性质选用合适的工具,正确使用442.2梯、高凳

使用梯子时,必须掌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高凳、人字梯的注意事项。

2.2梯、高凳使用梯子时,必须掌握使用的注意事项。452.3安全带及上杆工具

1.使用安全带的注意事项:用前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保养2.使用脚扣注意事项:用前认真检查、大小合适、正确使用、妥善保管2.3安全带及上杆工具1.使用安全带的注意事项:462.4滑车及绳索

滑车经常保养,防止缺件损坏,绳索要认真检查,防止霉烂磨损受冻潮湿绳索严禁在电力线附近使用

2.4滑车及绳索滑车经常保养,防止缺件损坏,472.5喷灯用前认真检查,漏气、漏油不能用使用规定的油类,正确使用喷灯2.5喷灯用前认真检查,漏气、漏油不能用482.6电气用具和焊接用具

电气用具使用前要认真检查,保证其完好、安全、有效.电烙铁使用时,按规定放置使用移动发电和配电设备按规定操作从事电焊、气焊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要求使用、检查.2.6电气用具和焊接用具电气用具使用前要认真检查,保证其492.7机械施工用具

各种机械设备要建立定期保修保养制度挖掘设备作业前应了解土质状况、地下管线分布状况各种吊车注意事项:

1、绑的要牢、吊的要稳,不超负荷作业,吊臂下严禁站人

2、统一指挥,明确号令,上下配合

3、在架空电力线附近作业注意保持距离

4、各种机械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使用定向钻(顶管机)注意事项使用汽车绞盘注意事项2.7机械施工用具各种机械设备要建立定期保修保养制度502.8常用仪表

所用仪表必须经指定的检测部门检测用前弄清电压、电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按规定操作发现仪表异常立即断电检修按厂家规定对仪表进行清洁保养2.8常用仪表所用仪表必须经指定的检测部门检测512.9常用光学仪表

内容融合在2.8中2.9常用光学仪表内容融合在2.8中522.10化学用品

乙醚、甲苯:易挥发、易燃、有毒,注意保管和使用乙酸乙脂、乙二胺以及相似的化学品:使用时注意自身保护氮、氢、氧气瓶:使用专用工具,不可倒置、注意安全保护2.10化学用品乙醚、甲苯:易挥发、易燃、有毒,注意53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543.1一般安全规定

扛抬工具用前应检查其可靠性扛抬作业:捆绑要牢、解结简便、顺肩抬放,步调一致、负荷适当使用滚筒:两根以上、粗细一致、撬点正确铲车运输不宜过高,速度均匀跳板装卸坡度小于30度,距高比不大于1:3汽车载运捆绑要牢,随时检查物的状态小件器材不得抛投、易碎物品轻拿轻放3.1一般安全规定扛抬工具用前应检查其可靠性55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563.2搬运杆材

根向前、梢向后,捆绑结实运杆时车上严禁坐人,卸车时严禁下推堆放杆材梢径一致,垫层平稳3.2搬运杆材根向前、梢向后,捆绑结实573.3搬运光(电)缆

缆盘不宜在地上长距离滚动缆盘滚动应按盘绕逆方向进行卸光电缆行动一致、专人指挥注意安全、不能将缆盘从车上推下缆盘不能平放倒盘时千斤顶要支稳、支撑铁棍长短粗细适当3.3搬运光(电)缆缆盘不宜在地上长距离滚动583.4化学品和危险品

搬运酸类及化学品应配戴防护用品运输时按指定路线,不在桥梁、隧道处停留,运输时防震、防碰易燃、爆炸品分开存放,专人管理、远离火源3.4化学品和危险品搬运酸类及化学品应配戴防护用品59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604.1勘测对沿途环境分析,掌握地形地貌注意勘测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注意勘测工具保管和使用移动标旗注意使用规定作好个人防护4.1勘测对沿途环境分析,掌握地形地貌614.2打洞

注意地下管线靠墙打洞注意墙体安全松软土质打洞时支好防土板4.2打洞注意地下管线624.3立杆、拆杆、换杆

立杆:统一指挥、明确分工、检查工具、维护现场、回填夯实、才能上杆拆杆:拆杆先拆线、拆线先查根换杆:先立新杆、新旧杆捆在一起、再移线条、最后拆旧杆。吊车立杆、拆杆:绳套要适中、不能打前沉、拔杆要试拔4.3立杆、拆杆、换杆立杆:统一指挥、明确分工、检查工634.4高处作业

本小节共讲了19个问题,归纳起来有4方面内容:

1、身体条件

2、作业环境

3、杆上作业注意事项

4、建筑物上注意事项4.4高处作业本小节共讲了19个问题,归纳起来有4方面644.4高处作业4.4.1身体条件定期检查身体,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于高空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4.4高处作业4.4.1身体条件654.4高处作业4.4.2作业环境作业前检查周围有无电力线等障碍物障碍物处理后才能作业施工现场应设安全围栏风天、雨天停止作业不明线条一律当电力线处理4.4高处作业4.4.2作业环境664.4高处作业4.4.3杆上作业注意事项上杆前检查杆根是否腐朽、上杆钉是否牢固上杆时围好杆绳,作业时扎好安全带严禁两人同时上杆不携带笨重工具、不抛投工具角杆上作业站在拉线相反侧作业时注意电力线站台上作业检查其牢固性使用滑轮、吊板先检查吊线承载力4.4高处作业4.4.3杆上作业注意事项674.4高处作业4.4.4建筑物上作业注意事项作业前确认建筑物牢固可靠程度瓦房走尖、平房走边、石棉瓦房走钉、水泥瓦房走脊、楼顶内走棱阳台窗台边缘作业要系安全绳不向窗外抛投电话线4.4高处作业4.4.4建筑物上作业注意事项684.5一般架设及拆除

本小节共有12条,归纳起来讲了2个问题:

1、拆除和架设的注意事项

2、拆除或架设线条的作业方法4.5一般架设及拆除本小节共有12条,归纳起来讲了2个问694.5一般架设及拆除4.5.1拆除和架设的注意事项紧线前检查线条有无卡、埋、冻等现象,以防崩断伤人跨越铁路、道路可采用环系渡线法,并注意来往车辆刮碰跨越低压电力线:采应取绝缘保护或用人托起引入线作业现场设安全围栏4.5一般架设及拆除4.5.1拆除和架设的注意事项704.5一般架设及拆除4.5.2安全作业方法拆终端杆线条由下层两边向中间松脱,严禁将一侧线条全部剪断剪线条时应时刻观察电杆变化剪断线条前先与杆上人员联系紧线时以二人为限4.5一般架设及拆除4.5.2安全作业方法714.6过河飞线

本小节讲了8个问题,总结起来就1条:过河飞线的注意事项作业时注意水位涨落、水流速度在河滩作业注意沼泽、泥砂,以防陷入过大河应用船只布放,作业时不能影响通航遇有紧急情况剪断缆线4.6过河飞线本小节讲了8个问题,总结起来就1条:过河飞72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

本小节讲了16个问题,归纳起来包含2方面内容:1、高低压线的识别2、电力线附近作业应注意的事项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本小节讲了16个问题,73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4.7.1高低压线的识别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以1KV为界限高压线杆距长电杆高、线间距离大,很少有分支,只有相电,绝缘子为茶褐色低压线杆距短,电杆低、线间距离小,分支多,有零线,绝缘子为白色,同杆架设在下方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4.7.1高低压线的识别74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4.7.2电力线附近作业应注意的事项:拆除跨越电力线的线条,应先联系、拉闸停电后再作业上杆后检查确认线条无电后再施工杆上作业严禁与电力线接触,空中应保持最小安全距离在低压供电线路上方布线应采用环系布线法使用工具应有良好接地杆上作业头部不应超过杆顶吊线周围70cm内有电力线不能使用吊板作业电力线断落后要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在金属顶棚上作业人体应有绝缘保护4.7在供电线及高压输电线附近工作4.7.2电力线附近作业75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765.1地下室内工作先通风去潮后再作业无人站内工作必须两人以上5.1地下室内工作先通风去潮后再作业775.2启闭人孔盖用钥匙开启、防止用铁锤敲打人孔内作业要安装安全围栏5.2启闭人孔盖用钥匙开启、防止用铁锤敲打785.3人孔内工作打开人孔盖后先通风,用梯子上下人孔,设安全围栏人孔内抽水,抽水机排气管应放在远离人孔的下风方向人孔内使用喷灯,不准对着电缆和井壁凿人孔壁应戴防护镜5.3人孔内工作打开人孔盖后先通风,用梯子上下人孔,设安795.4地下光(电)缆千斤顶放平、支稳,活动丝杠露出部分不超过丝杠全长的3/5汽车上支千斤顶应打拉线放缆时缆盘平衡、速度均匀、缆盘离地不宜高放缆时检查人孔内滑轮、拉力环是否牢固人孔内作业人员不得靠近管孔5.4地下光(电)缆千斤顶放平、支稳,活动丝杠露出部分不805.5埋式光(电)缆本小节讲了6个问题,两方面内容:1、敷设前的注意事项2、敷设中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5.5埋式光(电)缆本小节讲了6个问题,两方面内容:815.5埋式光(电)缆5.5.1敷设前的注意事项调查沿途地势地貌,确定人员,根据需要制定保护措施过路顶管先查清地下管线位置、大小、气压,制定作业方案5.5埋式光(电)缆5.5.1敷设前的注意事项825.5埋式光(电)缆5.5.2敷设中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敷设中统一指挥,步调一致、速度均匀电缆由盘上方放出,抬缆应有足够人力过长段可从中间向两头敷设光电缆逐段下放入沟,严禁抛投、强踩机械放缆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光电缆放完后,应检查气闭,再回填土5.5埋式光(电)缆5.5.2敷设中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835.6水底光(电)缆本小节讲了5方面注意事项:1、船只准备2、人员作业准备3、设备工具准备4、潜水冲槽注意事项5、使用冲放器埋缆注意事项5.6水底光(电)缆本小节讲了5方面注意事项:845.6水底光(电)缆5.6.1船只准备选择面积、吨位合适的船只散盘工作地点易停泊在非港口区作业前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得到批准统一指挥,规定旗语5.6水底光(电)缆5.6.1船只准备855.6水底光(电)缆5.6.2人员作业准备选择熟悉水上作业人员,作好救生防护研究确定施放方案船速均匀,控制施放速度5.6水底光(电)缆5.6.2人员作业准备865.6水底光(电)缆5.6.3设备工具准备敷设前检查所用工具的安全有效性大型作业设备在船上应有效固定作业人员作好防护,扛抬负重适当风雾天停止施工5.6水底光(电)缆5.6.3设备工具准备875.6水底光(电)缆5.6.4潜水冲槽注意事项入水前检查潜水衣及附属设备齐全、完好、有效联络电话可靠,打气设备良好作业时水上水下人员保持密切联络水流大于1.2m/s不宜冲槽5.6水底光(电)缆5.6.4潜水冲槽注意事项885.6水底光(电)缆5.6.5使用冲放器埋缆注意事项选择确保控制船体张力的锚所用绳、缆应有安全保证系数,时刻控制船体,不能挤压冲放器冲放器出水孔不能阻塞,光缆入水滑槽要通畅各接头密封牢固靠近海边河道施工,要了解潮位涨落情况

*安全与操作规程有关

*安全与设备工具质量有关

*安全与制定、遵守规章制度有关5.6水底光(电)缆5.6.5使用冲放器埋缆注意事项89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906.1一般注意事项注意工具材料应按规定堆放遵守现场车辆安全规定挡土板的支撑和拆除个人安全防护6.1一般注意事项注意工具材料应按规定堆放916.2测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存放、保管关键路段测量时应注意安全沿线水平桩和中心桩不高出路面1cm标注地上、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6.2测量测量仪器的使用、存放、保管926.3土方施工前向周边群众作好安全宣传、安放好安全标志人工开挖时根据土质情况支好护土板严格执行对地下障碍物的处理原则按规定挖土、堆土、清运挖隧洞时注意两侧及顶部土质变化,动力作业注意安全防护扩建人孔时对原有电缆作好保护按规定要求回土夯实和模板拆除6.3土方施工前向周边群众作好安全宣传、安放好安全标志936.4木工木工作业环境注意防火安装作业时装钉要牢固、平正、钉尖不突出按规定对模板拆除和存放6.4木工木工作业环境注意防火946.5钢筋钢筋料具在作业场地整齐堆放、不影响交通对钢筋截断、冷拉、拿弯、编排等注意周围人员及自身安全6.5钢筋钢筋料具在作业场地整齐堆放、不影响交通956.6混凝土灰盘支放牢固,灰桶平稳下落,双手递接吊放构件栓系牢固,轻吊轻放搅拌机安装牢固,不超负荷,按操作规程操作和使用和灰、捣固、拍浆穿戴好防护用品6.6混凝土灰盘支放牢固,灰桶平稳下落,双手递接966.7铺管和砌砖体管块、砖料等堆放不影响交通铺管前应检查吊装工具,保证其牢固有效管块传接要牢,人孔口圈要四人抬放铺大型管块要听从指挥统一行动在完全回土的人孔内工作,井上设安全围栏6.7铺管和砌砖体管块、砖料等堆放不影响交通97第三章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

生产技术

第三章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

生产98第一节一般安全规定

本小节讲了10个问题,两方面内容

1.1安全准备工作

1.2注意事项

第一节一般安全规定本小节讲了10个问题,两方面内容991.1安全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应有安全生产内容施工交底同时交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过程执行安全生产规程1.1安全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应有安全生产内容1001.2注意事项作业前认真检查工具电气设备,保证其完好有效工作现场电源线不私拉乱扯高处作业不得踩踏机架、走道、端子板、弹簧排等使用电气设备要做漏电保护在运转机房作业不带金属物件,使用的工具要缠绝缘带遵守机房制度,配备灭火器材1.2注意事项作业前认真检查工具电气设备,保证其完好有效101第二节电信设备安装作业2.1开箱2.2现场搬运2.3组立机架2.4电缆2.5其他注意事项第二节电信设备安装作业2.1开箱1022.1开箱

设备开箱应在靠近安装机房,无尘,干燥环境下进行使用专用工具不得用力敲打,包装不能倒置2.1开箱设备开箱应在靠近安装机房,无尘,干燥环境下进1032.2现场搬运

搬运设备听从指挥,协调一致,负重均匀,前后照应,栓系可靠搬运硫酸等危险品轻拿轻放,要有安全措施吊装设备不得碰撞门窗用滚筒法搬运发电机,注意手脚安全2.2现场搬运搬运设备听从指挥,协调一致,负重均匀,前1042.3组立机架组立机架注意防滑,及时支撑,不能倾倒在运转机房立机架,注意对运转设备的保护对设备加固,注意墙内钢筋和暗线2.3组立机架组立机架注意防滑,及时支撑,不能倾倒1052.4电缆放缆时不在地上磨檫开剖电缆用力不能过猛布放电缆不能扭绞交叉布放尾纤注意纤头、纤尾等的保护2.4电缆放缆时不在地上磨檫1062.5其他注意事项支脚手架要牢固平稳在带电设备上作业注意螺钉、垫片不能掉入机器,应有预防方案逐级加电确保安全在ODF架布纤要确认机架和端子位置作好割接方案和预备方案,责任分工明确2.5其他注意事项支脚手架要牢固平稳10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0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09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10第四章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安全

技术相关标准

第四章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安全

技术相111第一节电信专用房屋工程

本节主要介绍了局站选址、电信建筑防火、电信设备安装、电源设备安装、局站接地、静电防护和抗震等相关内容局站位置必须安全、保密生产过程中减少噪音影响油机房设计要有防震隔音措施电信建筑要有防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波侵入措施国际电信枢纽楼、重要电信楼应按一类民用建筑做防雷设计布设电磁辐射天线要满足环保要求第一节电信专用房屋工程本节主要介绍了局站选址、电信建112第二节电信建筑防火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

2.2电信枢纽楼建筑构造和平面布置

2.3电信枢纽楼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2.4电信枢纽楼电气2.5微波站、卫星地球站防火

第二节电信建筑防火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113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

属于一类建筑的有:国际局、大区中心局、省中心局、1万路以上地区长途局、2万线市话汇接局、5万门程控端局和高于50米的电信建筑一类建筑按一级防火等级设计其余电信建筑为二类建筑,防火等级按二级或高于二级设计一类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其余电信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2.1电信枢纽楼耐火等级和防火分区属于一类建筑的有:国际1142.2电信枢纽楼建筑构造和平面布置

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应用非燃烧体做防火分隔,孔隙用非燃烧材料密封室内装修应采用非燃烧材料2.2电信枢纽楼建筑构造和平面布置电缆井、管道井、在每层1152.3电信枢纽楼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根据建筑物体积,配备水量符合规定的室外消火栓五层以上及超过1万立米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给水国际局、大区局等应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其他电信建筑机房应配手提灭火器2.3电信枢纽楼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根据建筑物体积,配备水1162.4电信枢纽楼电气

电信楼建筑消防用电应由电力室直供电信楼应设事故照明、应急标志.消防用电导线应采用铜心阻燃电缆蓄电池室不能设开关火灾事故照明的部位按相关规定安装县级以上电信建筑按规定安装火灾报警系统2.4电信枢纽楼电气电信楼建筑消防用电应由电力室直供1172.5微波站、卫星地球站防火

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站内设消火栓,配手提灭火器设自动报警系统内装修采用阻燃材料2.5微波站、卫星地球站防火防火等级不低于二级11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193.1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三类

类别

建筑名称

甲国际电信局、国际无线电台;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

乙大区中心(C1)长途电信枢纽楼;省中心(C2)长途电信枢纽楼长途传输一级干线枢纽站;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20000线及以上市话汇接局;60000门及以上程控市话端局承担特殊重要任务的市话局;应急通信用房一级邮件处理中心

丙甲、乙类以外的邮电通信生产用房甲、乙类邮电建筑中的生产管理用房、生活用房

3.1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三类

类别建1203.2抗震设防标准

按电信建筑的类别设计抗震设防标准

3.2抗震设防标准按电信建筑的类别设计抗震设防标准121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224.1列架式通信设备

顶部与上梁加固,由上梁、立柱、列间撑铁等构件连接成一体设备底部与地面加固列架与柱子加固8度以上抗震设防区,列、槽道之间应小于1.6米,否则增加吊挂4.1列架式通信设备顶部与上梁加固,由上梁、立柱、列间撑1234.2自立式通信设备自立式设备对地加固4.2自立式通信设备自立式设备对地加固1244.3通信电源设备

8-9度抗震设防电池组采用抗震架,并对地加固汇流条采用软接头,在走线架上安装应用吊挂固定在上线井安装与支架固定穿过楼层处采用软接头,两端对墙固定4.3通信电源设备8-9度抗震设防电池组采用抗震架,并1254.4微波天线和馈线

座式微波天线应与天线支座铁架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安装应与预埋螺栓固定挂式安装的微波天线应将固定卡箍拧牢按规定要求加装天线边支撑杆圆波导长馈线系统应按规定的位置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椭圆软波导或铜轴电缆馈线系统应与塔身加固4.4微波天线和馈线座式微波天线应与天线支座铁架固定126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275.1交流供电系统

交流供电系统由市电和发电机组电源组成宜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低压交流采用三相五线制和单相三线制5.1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由市电和发电机组电源组成1285.2接地系统

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按下表执行接地电阻值(Ω)

适用范围

<1综合楼、国际电信局、汇接局、万门以上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上长话局

<32000门以上1万门以下的程控交换局、2000路以下长话局

<52000门以下程控交换局、光缆端站、载波增音站、地球站、微波枢纽站、移动通信基站

<10微波中继站、光缆中继站、小型地球站<20微波无源中继站<10适用于大地电阻率小于1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15适用于大地电阻率为100-5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20适用于大地电阻率为500-1000Ω.m,电力电缆与架空电力线接口处防雷接地

注:当土壤电阻率太高,难以达到20Ω时,可放宽到30Ω。

5.2接地系统局(站)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接地电阻值(Ω1295.3机房及设备布置

在经常发生水灾地区的通信局(站),电源设备宜设在当地水位警戒线以上的机房内或采取其他防水灾措施。

5.3机房及设备布置在经常发生水灾地区的通信局(站),电1305.4接地装置

进出局站的交流电力线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入地下,两端护套接地。变压器高低压相线对地加装避雷器件……。直流电源工作地应从地线汇集排上直接引入。交支流配电设备的机壳做保护接地5.4接地装置进出局站的交流电力线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入131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326.1综合楼联合接地的连接方式

电信综合楼采用联合接地方式

6.1综合楼联合接地的连接方式电信综合楼采用联合接地方式133注:1.当变压器装在楼内时,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接地总汇集线之间宜采用双线连接;

2.根据需要亦可从接地总汇集线引出一根或多根从底层至高层的主干接地线,各层分汇集线由它引出;

3.接地端子的位置应与工艺设计中对接地的要求相应。注:1.当变压器装在楼内时,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接地总汇集线之间1346.2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

通信机房内的所有通信设备等均应做保护接地模拟设备的保护地可直接与机房内直流电源地线相连数字设备保护地必须从接地汇集排引入数字、模拟设备共存的机房两种设备的接地应严格分开楼顶微波天线支架应与避雷地线就近连通天馈线上下两端就近接地6.2通信设备的保护接地通信机房内的所有通信设备等均应做1356.3通信电源的接地

电力室的直流接地必须从总汇集排上引入交流供电变压器高低压两侧均应设保护接地交流中性线应在入户处重复接地变压器接地体与大楼接地体连通大楼内布放的交流中性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大楼内所有直流用电及配电设备均应采取接地保护严禁采用中性线做保护地线6.3通信电源的接地电力室的直流接地必须从总汇集排上引1366.4接地线

严禁在接地线中,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器。严禁利用其它设备作为接地线电气连通的组成部分。6.4接地线严禁在接地线中,交流中性线中加装开关或熔断13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3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398.1定义

相关静电的定义:静电放电、静电敏感器件、静电导电材料、静电耗散材料、绝缘材料8.1定义相关静电的定义:1408.2通信机房静电防护措施

静电的保护原则:控制静电源、减少或消除静电荷、避免静电荷积累、定期检查防静电设备环境要求:温湿度符合要求、含尘浓度达到机房要求、静电电压应小于绝对值200v地面要求:铺防静电地板、采用架空布线时应采用静电耗散材料作为铺垫材料墙壁、顶棚、工作台椅的要求:顶棚、墙壁光滑、采用防静电涂料、工作台椅应防静电

静电保护接地要求:静电保护接地电阻<10欧姆、机房墙壁、顶棚、地板等金属层都接在静电地上通信设备的静电地线、终端操作台地线接至汇集排上。8.2通信机房静电防护措施静电的保护原则:控制静电源、1418.3人员和操作要求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培训穿好静电防护机房内严禁更衣梳理机房防静电设备完善后才可进行设备开箱使用工具应是防静电的按规定连好各种地线工作时带防静电腕带备用元件在防静电袋中存放需送出维修的组件应装防静电屏蔽袋机房内图纸资料等应在防静电屏蔽袋中存放外来人员必须穿防静电服进入机房机房内保持规定的湿度8.3人员和操作要求进行静电防护知识培训1428.4静电的测量

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量静电按国家规定对静电电阻、材料静电泄露性能进行测量8.4静电的测量用非接触式静电电压表测量静电143第五章专业通信工程安全

技术相关标准

第五章专业通信工程安全

技术相关标准144第一节公用移动电话工程接地与防雷:移动局、机站的防雷、抗干扰、用电保护等采用统一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顶部天线、金属支架、避雷引下线和避雷网连接天线杆塔避雷引下线至少有两个泄流路由天线馈线进入高频机房前其外层导体和避雷系统连接机房的接地系统母线与避雷系统连接

第一节公用移动电话工程接地与防雷:145第二节微波站防雷与接地2.1总则2.2一般要求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4接地电阻值第二节微波站防雷与接地1462.1总则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采用泄放、消峰、均压等联合接地方式进出缆线必须具有金属护套埋于地下2.1总则微波站的防雷与接地采用泄放、消峰、均压等联合接地1472.2一般要求

微波站直流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就近引线设备做保护接地,严禁做接零保护微波站区严禁布放架空缆线站内走线架每5m做接地一次天线馈线、塔灯馈线按规定要求接地避雷针和引下线要可靠连接,按规定接地微波站屋顶按规定要求设避雷网机房地网、铁塔地网按规定要求连接微波站变压器按固定要求接地进入微波站电缆长度应不小于50m,并按规定要求接地微波站的架空高压电力线路进站端上方架设避雷线2.2一般要求微波站直流工作地应从接地汇集排上就近引线148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

2.3.1微波站地网的组成微波站地网由机房地网、铁塔地网、变压器地网组成机房地网规格、连接方式应符合规定要求铁塔地网规格、尺寸、连接方式应符合规定地网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应扩大地网面积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1微波站地网的组成149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2接地体应采用镀锌钢材,其规格尺寸、安装方式、距地面距离均应符合规定要求接地体距地面要大于0.7米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2接地体150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3接地引入线接地引入线长度不超过30m,其连接方式、使用材料均应符合规定。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3接地引入线151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52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4接地汇集线一般为环形或排状、铜材,截面积>120mm22.3微波站的联合接地系统2.3.4接地汇集线1532.4接地电阻值

微波中继站地网接地电阻值<10欧姆枢纽站地网<5欧姆无源中继站地网<20~30欧姆电力线接口处保护接地、变压器保护接地电阻值<10欧电力线上方避雷线接地电阻值<10欧2.4接地电阻值微波中继站地网接地电阻值<10欧姆154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553.1VSAT系统主站站址的选择

主站与机场要大于2km,天线波束与航线不能交叉主站应远离无线发射台、变电站等地段主站周围磁场强度要满足国家要求3.1VSAT系统主站站址的选择主站与机场要大于2km,1563.2VSAT系统主站、端站的防雷和接地

主站、端站的防雷和接地应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5欧姆天线支架室外单元外壳与闭和接地环应有良好连接馈线波导、铜轴电缆外皮至少有两处接地3.2VSAT系统主站、端站的防雷和接地主站、端站的防雷15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5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595.1天线、馈线及天线塔

安装要求及规定同第四节5.1天线、馈线及天线塔安装要求及规定同第四节1605.2防雷和接地

避雷针引下线应专设,并与塔基地网焊接天线塔上的天线支架、框架等应有良好接地天线的馈线及塔灯控制线应在机房入口外侧接地,并加装避雷器天线塔的地网与机房地网至少有两处连通建筑物屋顶的天线塔其金属支架和雷电流引下线与屋顶避雷带至少两处连接屋顶避雷带、避雷网尺寸、电流引下线连接方式等应符合规定屋顶所有设备都应在避雷针保护范围内太阳电池缆线按规定连接和接地所有通讯设备做保护接地5.2防雷和接地避雷针引下线应专设,并与塔基地网焊接161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62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637.1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交流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站内设备应做保护接地7.1供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交流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1647.2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天线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接闪器设专用雷电引入线7.2天馈线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天线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接闪1657.3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信号电缆应由地下进出局站,芯线加装避雷器站内不准有架空线路7.3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信号电缆应由地下进出局站,芯线1667.4联合接地系统地网的组成

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组成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地线应从接地网或接地汇集排上分别引出7.4联合接地系统地网的组成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组成联16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6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69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7010.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路由选择方案应以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多方案比较路由选择应以现有地形、建筑设施为依据,并充分考虑相关部门的发展影响路由选择尽量避开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为此不强求长距离直线穿越河流尽量走永久性桥梁(可偏离大的走向)光缆不宜穿过工业用地、开发区、森林果园等选择路由应充分考虑强电、雷击的影响选择路由应考虑文物、环保、生态保护10.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路由选择方案应以网络规划为基17110.2光缆线路特殊情况路由采用的措施

穿越峡谷、深沟、地上、地下障碍物太多、陡峭山岭等地段可采用局部架空方式光缆穿越河流:有桥从桥上过,无桥可利用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架空方式,尽量不采用水缆局部改变敷设方式可不改变光缆外护套结构10.2光缆线路特殊情况路由采用的措施穿越峡谷、深沟、地上17210.3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光缆与其他设施、建筑物最小距离应满足规定要求按规范和设计规定埋设标识水线两侧应按规定要求设置安全标志10.3光缆敷设安装要求光缆与其他设施、建筑物最小距离应17310.4直埋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直埋光缆埋深应符合规范要求10.4直埋光缆敷设安装要求直埋光缆埋深应符合规范要求17410.5光缆线路防强电

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与高压线路接触时应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产生的危险影响选择路由避开强电,避不开时应计算产生的影响程度,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与强电交叉垂直通过,交越角应>45度光缆接头两侧金属件不连通、不接地特殊情况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10.5光缆线路防强电有金属构件的光缆线路与高压线路接触17510.6光缆线路防雷

年均雷暴日>20天时,光缆要采用防雷措施按规定敷设单条或双条排流线光缆线路尽量避开雷暴区,避不开时采取有效防护10.6光缆线路防雷年均雷暴日>20天时,光缆要采用防雷17610.7光缆线路其他防护

鼠害、蚁害严重地段,采取防鼠措施和防蚁层光缆10.7光缆线路其他防护鼠害、蚁害严重地段,采取防鼠措施17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7811.1管道规划的原则

管道规划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管道总体规划应包括配线管道、馈线管道、高等级公路管道城市的桥梁、隧道、高等级公路与通信管道应同步建设11.1管道规划的原则管道规划要纳入城市建设规划17911.2通信管道路由和位置

管道路由选择应避开土壤未沉实、规划未定型、流沙翻浆等地段管道宜建在电缆集中、城市规划不允许架空的路由上选择路由应充分研究分路敷设的可能性通信管道应远离化学腐蚀地带、障碍物较多的街道管道与其他管线最小距离应符合要求11.2通信管道路由和位置管道路由选择应避开土壤未沉实、18011.3通信管道施工

挖沟坑时发现文物等应保护现场,停止施工,立即报告路面铺砌物与泥土分开堆放按规定要求堆土有积水的情况下必须将水排放后才可挖掘11.3通信管道施工挖沟坑时发现文物等应保护现场,停止施181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182

课程名称:电信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高含光职称职务:工程师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设计施工专业委员会单位:吉林省邮电工程局电话_mail:glaot@163.com课程名称:电信生产安全183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原则、程序与组织

第一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原则、程序与组织184第一节事故调查的原则及程序1.1伤亡事故的分类

1.2调查原则

1.3调查程序第一节事故调查的原则及程序1.1伤亡事故的分类1851.1伤亡事故的分类

我国对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严重程度实行分级管理事故严重程度一般用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两项指标衡量1.1伤亡事故的分类我国对事故调查处理,根据严重程度实行1861.2调查原则

逐级上报,分级调查处理的原则

1.2调查原则逐级上报,分级调查处理的原则1871.3调查程序

事故通报——成立调查组——事故现场处理——收集物证——收集事实材料——收集证人证言——事故现场拍照——绘制事故图表——分析事故原因——编写事故报告——结案归档有些程序可以同时进行1.3调查程序事故通报——成立调查组——事故现场处理—188第二节事故调查的组织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

2.2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第二节事故调查的组织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189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

事故调查小组应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和事故的类别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应有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检察部门、工会部门等参加根据事件的需要可邀请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事故调查小组应按企业的隶属190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2.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符合的条件

有对事故所须的某方面专长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2.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191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1.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原因、过程确定事故责任人提出事故处理意见提出防范整改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2.1事故调查小组的组成和任务2.1.2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922.2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

事故调查报告应在完成事故全部调查取证后由事故调查组完成事故发生的经过(充分体现客观真实性)事故原因分析(有理、有据、有数字、体现科学性)事故责任划分和处理意见(无个人感情用事,体现法制性)整改措施(措施得力、具体、可操作、体现实用有效性)调查报告要有封面、目录、成员名单和其他说明2.2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事故调查报告应在完成事故全部调查193第二章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取证及原因分析

第二章安全生产事故调查

取证及原因194第一节事故的调查取证

事故调查取证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事故现场处理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第一节事故的调查取证事故调查取证可从以下五方面入手:1951.1事故现场处理

抢救伤者、控制事故蔓延保护现场,不破坏任何痕迹需要移动现场应作好标志如需破坏现场要绘制草图,记录拍照1.1事故现场处理抢救伤者、控制事故蔓延1961.2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

物证包括损坏的部件、碎片、残留物等物件应贴标签,注明地点、时间、保管人物件应保持原样,要有安全保护措施绘制事故现场草图对事故破坏程度予以说明1.2事故有关物证的收集物证包括损坏的部件、碎片、残留物1971.3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

与事故鉴别有关的材料与事故发生有关的事实1.3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与事故鉴别有关的材料1981.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寻找证人、收集证据向目击者及现场人员了解情况保证交谈记录的准确性、真实性1.4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寻找证人、收集证据1991.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有条件时可照相、摄影绘制现场图,可以是示意图、作业流程图、伤者位置图等1.5事故现场摄影及事故现场图绘制有条件时可照相、摄影200第二节事故的原因分析2.1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

第二节事故的原因分析2.1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2012.1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人和物承受不了一定数量的危害物质而造成的,这些危害物质就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一般的综合原因,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决策缺陷等2.1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人和物承受不了202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

2.2.1在事故原因分析时通常要明确以下内容:事故发生前存在的不正常现象不正常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事故发生的顺序及可能的原因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1在事故原203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2

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阅读调查资料分析行为状态确定事故原因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2事故原204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3

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3事故直205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4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间接原因包括:安全培训、劳动组织、事故隐患、安全操作规程等对间接原因导致的事故发生的大小进行分析2.2事故原因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步骤2.2.4事故间接206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的

处理与整改措施第三章安全生产事故的

处理与整改措施20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08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092.1责任的分类责任可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2.1责任的分类责任可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2102.2事故处理依据事故处理是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事故调查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事故处理应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2.2事故处理依据事故处理是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2112.2事故处理依据2.2.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公开公正的原则分级管理的原则2.2事故处理依据2.2.1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2122.2事故处理依据2.2.2事故调查处理的分工规定

根据事故的类型、严重程度、按隶属关系及相应级别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2.2事故处理依据2.2.2事故调查处理的分工规定213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143.1事故教训有事故发生的原因才可能有事故发生,总结教训就是消除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教训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如安全技术标准的落实、培训教育是否到位、企业负责人是否注意安全等3.1事故教训有事故发生的原因才可能有事故发生,总结教训就2153.2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培训三方面做起管理措施要形成保障机制,安全培训要有效果3.2整改措施整改措施: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培训三216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17安全生产技术讲义课件218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1年3月份某省邮电工程公司第五线路施工队在某市进行管道电缆施工。工程进入后期阶段,7月29日上午8点30分施工人员张某、谢某两人到长途汽车站第8号巷道人孔测量气压,到达施工现场后张某打开井盖随即跳进人孔,十分钟后谢某见张某还没上来也跳进人孔……。一直等到10点10分施工人员赵某和刘某经过此处发现井盖开着,并看到两辆自行车档在井口附近,再仔细观察才发现两人已经躺在人孔中,面部呈紫黑色,已中毒死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立即通过当地邮电局报告当地公安局、并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省邮电管理局。

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故一.事故经过219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

二.事故原因分析各相关部门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会同当地公安、医院、防疫、城建等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取证。并做出结论:

1、井内有毒气体主要成分硫化氢致人中毒而死。

2、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淡薄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二.事故原因分析220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三、主要教训1.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规定:井盖打开后要通风换气,确认安全后才能下去,并且上下人井时要使用梯子。施工人员没有按操作规程去做,打开井盖后马上下去,并且是跳下去的。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第五线路施工队已于3月15日就进驻该市进行管道电缆施工,并没发生过任何事故,工程接近尾声思想麻痹大意。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知识。施工人员不清楚井下有毒气体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施工阶段浓度不一样,侥幸误认为前期一直在井下干活挺安全的。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三、主要教训221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

四、整改措施1.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施工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必要的安全投入,保证人孔井下的施工安全。2.各级管理人员立即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纠正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错误思想。3.立即配备《有毒气体监测仪》,根据施工进度经常测量人孔内有毒气体的含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人孔内工作。同时以科学态度教育施工人员克服恐慌心理,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案例二:管道人孔内的毒气毒死两人事四、整改措施222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

一、事故经过

2001年7月下旬某地通信工程公司第二施工队在某县的一个乡镇进行架空光缆工程施工。24日下午雷阵雨刚停,天气非常炎热,线务员王某带领六名民工去架设钢绞线。这段杆路经过一片果园和玉米地,16点50分准备收紧已布放过的钢绞线,王某指挥、另有四人负责拉紧,此时钢绞线被一树枝挂住,王某又调来另外两人,六人同心协力奋力一拉,致使钢绞线刮断树枝高高弹起,触及其上方电力高压线。六名民工当场全部被击倒,造成五人死亡一人重伤的特大伤亡事故。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一、事故经过223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

二、事故原因分析1.工程项目负责人无视安全管理,没有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严重失职。误认为工程的规模很小,技术上很简单,而对工程的风险性估计不足,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负主要责任。2.线务员王某到达施工现场后没有实地勘察,没有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危险源,一味盲目蛮干、错误指挥,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3.没有安全劳动保护措施。施工人员在炎热的夏天施工,又是刚刚下过雨的潮湿的玉米地,赤臂赤脚没有任何绝缘保护措施,这是造成事故进一步严重的次要原因。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二、事故原因分析224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1.选派重视安全、懂得技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工程项目负责人。针对工程的特点既要注重技术又要注重安全,加强对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教育。2.加强对工程中的关键工序负责人的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环境中的施工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3.进一步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检查落实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特别注重对在恶劣的天气、特殊的工作岗位上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加大投入落到实处。

案例八:架设光缆钢绞线触及电力高压线三、事故教训及整改225安全生产技术讲义

安全生产技术讲义226目录

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二章通信线路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三章通信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第四章通用基础通信工程安全技术相关标准

第五章专业通信工程安全技术相关标准

目录227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

第一章通用安全生产技术228第一节电气事故的种类和规律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