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大班语言活动教案8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2、使他们了解小雨滴与环境以及人们的亲密关系,从而激发他们喜爱和探究大自然的爱好
3、通过散文给幼儿以美的陶冶和享受。
4、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语言表达技能、交往技能。
二、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伙伴,你们喜爱下雨吗?为什么?
2、幼儿结伴争论——各抒己见(老师鼓舞幼儿进行争论,要求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观测讲解并描述、表达表现。
1、观测课件,大胆讲解并描述。
a、顽皮的雨滴娃娃离开了云妈妈的怀抱,跳到了树上,落到了屋顶上,挤进了草丛里。
b、提问:你听到顽皮的雨滴娃娃到了哪里?(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跳、落、挤等顽皮的动作)
c、小雨滴还去了哪些地方?它把妹妹的伞当成了什么?把池塘当成什么?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车开过会发生什么事?小雨滴落进沙滩后,到哪里去了?
2、结合课件、观赏散文诗的内容。
引导幼儿学习用不同的动词,如:滚、跳、溅、躲等,描述表现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淘气的情形。
〔三〕、续编作品。
小雨滴还会到哪儿去?又做了哪些淘气的事?假如你是小雨滴的话,你想落到哪去?(结合生活阅历,可以说给老师听,也可以说个同伴听。)
三、活动总结:
老师总结幼儿今日的表现,表扬和鼓舞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观赏散文的同时,感受到语言活动的欢乐。同时,老师要照看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宁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欢乐。
四、活动反思: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全部环节都是围绕“小雨滴”的顽皮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本次活动,采纳了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争论法来进行教学,运用视听结合观赏教学,让幼儿更好地掌控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援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精美语句,进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技能,通过争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过动作练习法,培育幼儿对动词的理解技能。依据“按部就班、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如:“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激发愿望——大胆创编”的学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做做,让幼儿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表达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活动中老师以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把观测到的小雨滴的顽皮形象用语言表现出来。如:依据课件中的小雨滴离开云妈妈怀抱时跳到树上,落在屋顶上,挤进草丛里。把妹妹的伞当作滑滑梯,把清清的池塘当游泳池,躲在路边的土坑里,落进柔柔的沙滩上捉迷藏。通过感受、体验,从动作到动词(跳到树上,落到了屋顶上,躲进了草丛里)既丰富了他们的感性阅历,又奇妙地引入了重难点,使幼儿在体验迁移中学习讲解并描述,动静结合既轻松又欢乐。再通过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切换,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精美的语句,体验散文的精美意境,培育幼儿的艺术思维。为了鼓舞每个孩子都能大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安排了续编这一环节,请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小雨滴,又会去做哪些淘气的事呢,用语言表述出来(可以说给老师听,也可以说个同伴听)。使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老师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沟通、耐烦倾听,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进行指导援助,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了顽皮的小雨滴,把很多动词都配上了用场,(落、淋、撒、浇、洒、滴、跳、跑、蹦、滚、滑、抱、、、、、、)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进行续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感受美、表现美,并共享他们制造的欢乐,达到了在欢乐中学习的目的。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2
设计思路:
现代社会生活中,标识无处不在,服装上、大街上、食品包装上、医院里……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标识,因此在让幼儿用亮眼睛观看、观测这世界时,我们与幼儿又一起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标识世界中,让幼儿自己查找、描绘、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标识,主动感知、了解标识的特征、种类及其与人们的关系,并体会标识所酝含的规章。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开始为实地环境、设施来设计和创作标识,尤其是在幼儿游玩了古猗园后,幼儿有了想为古猗园设计标识的愿望,因此就产生了这一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标识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标识和环境间的联系,鼓舞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简约的图案来设计标识。
2、激发幼儿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鼓舞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活动预备:
古猗园背景图,圆形、方形、三角形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沟通我找到的标识
请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标识,把你的记录与大家一起共享。
二、观看表演:发生在古猗园的事
老师扮演老奶奶游玩古猗园,老奶奶因道路不熟而遇到了诸多不便。
三、请幼儿为古漪园设计标识
1、同伴争论、沟通想设计什么标识
2、幼儿动手设计,并把标识贴到古猗园背景图中
四、幼儿与奶奶一起游玩古猗园
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标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3
活动名称:
我欢乐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和别人进行交谈。
2、体验关怀集体、援助别人自己就会感到欢乐的情感。
设计意图:
在与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发觉每次在整理整理玩具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幼儿不那么积极,有时有意的躲避,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我欢乐,通过引入幼儿进入情景,讲讲说说、分析争论、采访等形式,让幼儿去感受关怀集体、援助别人是一件欢乐的事。
活动预备:
幻灯片、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树叶,导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张幻灯片,引起幼儿爱好:
——今日,我遇到了谁?〔小树叶〕风儿把小树叶带到了这里,让它去找找谁是欢乐的小动物,你们情愿和它一起去吗?”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灯片,引出小树叶与他们的对话: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树叶遇到了谁?小树叶问小鸟:“小鸟你欢乐吗?”小鸟说:“我每天给大家带去美好的歌声,大家都很喜爱我,所以我很欢乐!”小树叶找到了第一个欢乐的小动物。我们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树叶问青蛙:“小青蛙你欢乐吗?”小青蛙说:“我每天帮大家捉害虫,我很欢乐!”
——小树叶问小狗:“小狗你欢乐吗?”小狗说:“我每天为主人看门,我很欢乐!”
二、分析争论,引起感情共鸣:
——小树叶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欢乐吗?
它们为什么欢乐呀?〔依次类推小青蛙、小狗。〕
原来它们做了很多援助别人的事情,所以他们感到很欢乐。
你们欢乐吗?你们做了哪些欢乐的事情啊?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及意境,感受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
2.尝试创编诗歌内容,提高制造性讲解并描述技能。
3.懂得人与动物应当和谐相处,人类不能任意打搅动物的生活。
活动预备:
1.森林场景ppt2.音乐《森林狂想曲》、森林走路声音效。
活动过程:
一、感受意境
1.激发爱好:森林是个漂亮的地方,谁又在享受森林这美妙的一切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吧!
2.示森林图片并播放音乐。
3.大胆猜想:你听到谁的声音?在这时,突然传来什么声音——〔音乐戛然而止,啪嚓啪嚓声响起〕“啪嚓啪嚓”是什么声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理解诗歌
1.引入诗歌有个英国的作家把森林里发生的一切写成了一首小诗,名字就叫《啪嚓啪嚓》。
2.老师朗诵诗歌。
3.争论:你听到了谁在森林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4.再次观赏诗歌。
5.争论、表现诗歌:
〔1〕“吱吱”会是谁呢,你怎么猜出来的?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小松鼠〕“吱吱”去了哪里?什么是窜?谁来学一学?
〔2〕“蹦蹦”会是谁呢?你怎么猜出来的?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小兔〕“蹦蹦”去哪里了呢?什么叫密林?让我们一起钻进密林!
〔3〕“叽叽”会是谁呢?你怎么猜出来的?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小鸟〕
〔4〕“沙沙”会是谁呢?你怎么猜出来的?看看猜得对不对——〔点击小蛇〕“沙沙”呢?它为什么会赤一下子?什么是溜?〔依次点击ppt,引出小动物形象图。〕
〔5〕小动物们全都悄没声的蹲在看不见的地方,悄没声的是什么意思?悄没声时四周会怎样?用一个词语说一说。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啪嚓啪嚓越走越远,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谁来表演一下!真古怪,他们可怕什么呢?
6.再次完整观赏诗歌。
三、尝试创编
1.沟通:你喜爱《啪嚓啪嚓》这首诗吗?为什么?
2.示图:看,森林里还有这么多双眼睛,他们又是谁呢?当他们听见啪嚓啪嚓声会怎么躲起来呢?
3.老师示范创编:我已经发觉了一个小动物,听——呱呱听见了,一下子跳到荷叶上。谁呀?
4.同伴间互说互猜:你们发觉别的动物了吗?用动物的声音告知旁边的好伙伴吧!别忘了说去哪儿了。
5.幼儿创编:谁来援助这些小动物?小结:感谢小伙伴,援助我们的动物伙伴躲过了啪嚓啪嚓。
四、连续推想,体验情感
1.沟通:我们在大森林待了这么久,你们现在觉得啪嚓啪嚓究竟是谁呢?
2.老师小结:是呀,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无论啪嚓啪嚓是什么野兽还是人类,他都让我们的动物伙伴焦灼、可怕了,所以,让我们人类不要任意打扰他们,就让他们欢乐、宁静地生活吧!现在,让我们轻轻地和动物伙伴说声再见,轻轻离开森林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知道男孩女孩的喜好和性格方面的不同。
2、能愉悦的接纳自己、呈现自我,能相互观赏异性的优点。
活动预备
1、男孩女孩的图片各一张
2、纸张、画笔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感受男孩女孩间表象的差异。
1、老师播放课件,提供两组图片,引导幼儿发觉男女性别表象的差异。
师:今日我给小伙伴带来了两位新伙伴,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老师出示图片〕
提问:照片中的小伙伴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两个小伙伴有哪些不同?男孩和女孩还有哪些不同呢?
〔老师引导幼儿发觉男孩、女孩除了外部特征的不同,身体的各部位还有那些不同?有哪些事情是需要男孩和女孩分开的?〕幼儿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男孩、女孩身体长的是不同的,除了我们能看到的外貌和发型的不同,男女的声音也是不同的,男的声音比较粗,女的声音比较细。被衣服拦住的地方也是不同的,那是男孩、女孩的小奥秘。上厕所时,男孩、女孩是要分开的,男孩是站着上厕所的,女孩是蹲着的。换衣服和上卫生间时分开是一种礼貌,是以前到现在都要遵守的规定,小伙伴们要看清男女生标识再进入,避开进错。
二、进行男孩女孩的'喜好和性格方面的不同的谈话环节,引导幼儿正确认知。
师:你认为的男孩和女孩喜爱的东西、性格是什么样子的?〔例如有男孩喜爱大众认知的所谓应当是女孩的东西,老师可以抓住教育契机〕
老师小结:每一个小伙伴喜爱的颜色,做的事情,玩的玩具,穿的衣服都是你的自由。男生和女生都可以勇猛、主动,男生和女生都可以细心、体谅,同样可以独立自主,表达自己想法,不管你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去努力做到这些。
〔品行对于孩子来说较抽象,老师可以举例:谁摔倒后不哭,表现很顽强?小伙伴举手回答,在这过程中引导孩子明白男孩女孩都会具有这样的优点。〕
三、引导幼儿相互观赏,为对方画画像。
1、引导男孩女孩相互说对方的优点,相互观赏对方。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不足,我们应当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会进步。”
2、男孩女生相互画像。
四、作品展示,相互观赏。
可把幼儿作品展示在美工栏处,幼儿可相互观赏、共享。
教学反思:
从今日的《男孩女孩》的活动中,我发觉了一点。我们的孩子擅长观测。他们能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拿到课堂上来。活动开始时我问了一个问题:小伙伴你知道这个是男孩还是女孩?〔我手中拿着一张穿裙子的简笔女孩〕孩子们都回答说是女孩。于是我又问了他们那为什么呢?这个时候月月跟我说:"由于她穿着裙子。"这个时候大家都纷纷告知我是穿裙子的是女孩的,公共厕所上的标识也是这样的。之后我又给他们玩了一个游戏,游戏的方法很简约就是男孩女孩分类,是男孩的站左边是女孩的站右边,小伙伴都上来站好了。没多少时间都站好了,我来检查。发觉男孩一边有一个是女孩。我走过去问她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啊?她很无辜的跟我说:"老师我没有穿裙子啊,我是男孩子啊。"我微微一笑对她说:"但你也有穿裙子的时候啊,那你应当是女孩的哦。"听完我的话之后她就渐渐走到女孩字那边去了。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惜小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
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预备:
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教学过程:
一、爱好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爱在哪里做窝?〔阅历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老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
3、幼儿分组讲解并描述编讲的故事:声音洪亮,人人参加,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老师播放课件,幼儿观赏。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2〕你喜爱小鹿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小鹿一贯用自己的方式在爱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漂亮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惜小鸟呢?
2、鼓舞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教学评析: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肯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怀和感爱好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寻,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老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虑到班中孩子语言进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阅历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肯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开展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动,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舞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集,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进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表达,渐渐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日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肯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老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安排。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解并描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南京的情感。
2.丰富词汇:宏伟、壮丽、古色古香、风景精美……
3.尝试讲解并描述:“我爱南京的山和水”,进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技能。
4.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进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技能。
活动预备
1.请幼儿在家选出一张自己在南京某风景区或名胜的相片,并和父母共同讲解并描述图片、照片内容,回忆在什么地方照的。
2.南京几个公园及名胜图片假设干张。
3.布置好“我爱南京的山和水”的观赏园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着自己的照片或图片,作简约的表达并回答老师的提问。
小伙伴去过南京的什么公园?
请小伙伴拿出在公园拍的照片或图片,老师问你这张照片是在什么地方照的?为什么在这儿照呢?
请你讲一讲你照相的地方有何名胜古迹?
2.参观“我爱南京的山和水”的观赏园地,园地里有中山陵、莫愁湖、长江大桥、雨花台等相片、图片,引导幼儿边看边说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讲出特征)你喜爱这地方吗?为什么?师生共谈(不断丰富词汇及扩大知识面)。
3.今日老师请小伙伴讲一讲“我爱南京的山和水”,要讲出南京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所以我爱南京的山和水。讲的时候语句要精美,看谁讲得好,小伙伴相互先讲一讲。
4.请2~3名幼儿到讲台前讲。
5.延伸活动:
请小伙伴把自己的相片或图片贴在班内“我爱南京的山和水”园地中,便于幼儿自由讲解并描述。
活动反思
1.活动预备第1条和第2条都是尝试活动预备、活动过程,第3条是幼儿的尝试活动。
2.幼儿通过实地游玩和观测,家长的协作教育,幼儿知识铺垫好,幼儿发言争论激烈。
3.扩大了幼儿知识面。互讲互学,真正感到南京美,通过尝试讲解并描述,培育了幼儿口头作文的技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喜爱的风味小吃。
2、尝试对食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3、享受集体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管理认识和看法
- 危机管理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会展策划创意理论与实务课件 第六章 会展礼仪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薄膜直通单座调节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体流量测量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母排绝缘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胶活化清洗王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植绒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格栅照明灯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标准衬胶三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DGTJ 08-2024-2016 用户高压电气装置规范
- GB/T 26718-2024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 母婴护理师培训课件
- DB32/T 4743-2024重点化工企业全流程自动化控制配备和提升规范
- 二年级小学生安全教育课件(有配套教学设计)
- 病房发生停电的应急预案
- 推拿治疗学腰肌劳损
-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 战略管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理工大学
- 小学三年规划
- 监控系统施工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