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本9拿来主义学习重点1.记:积累重点字词,诵记鲁迅的名言警句。2.读:把握鲁迅先生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体会本杂文语言的犀利、幽默。3.写:借鉴破立结合的方式写一篇时评。4.练:从语言风格中把握文本论证的技法。一、诵记名言警句作者名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题》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无题》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题三义塔》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悼杨铨》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同年6月7日《中华时报》的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动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的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文章,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2.文体知识杂文是一种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是具有文学性的议论各种社会问题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迅速反映现实生活,②短小犀利,③具有幽默感和灵巧性,④议论形象化。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①自诩(xǔ)②残羹(ɡēnɡ)③冷炙(zhì)④吝啬(lìnsè)⑤脑髓(suǐ)⑥徘徊(páihuái)⑦譬如(pì)⑧蹩进(bié)(2)多音字①eq\b\lc\{\rc\(\a\vs4\al\co1(大度dù,忖度duó))②eq\b\lc\{\rc\(\a\vs4\al\co1(孱头càn,孱弱chán))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孱头:懦弱无能的人。②自诩:自夸。③古董:a.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参考;b.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④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⑤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⑥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⑦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⑧勃然大怒:非常生气和愤怒。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变脸色的样子。(2)近义词辨析①接受·接收辨析:“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接收”指,a.收受;b.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c.接纳。运用:a.据俄罗斯媒体援引厄瓜多尔媒体23日报道,美国“监控门”事件解密者斯诺登已在莫斯科接受了厄瓜多尔大使馆医生对他的身体检查。b.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叙利亚反对派早就开始接收来自境外的武器,否则叙利亚不可能发生现在的事情。②不免·未免辨析:都是语气副词,作状语,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表示某种结果在客观上不可避免,有时还可以作谓语;“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某种过分情况的不以为然,含有委婉的意味,不能作谓语。运用:a.7600万,这是截止到昨天,广州恒大在亚冠联赛晋级后获得的总奖金数,这一奖金额度甚至超过了一些中超球队全年预算的一半,许多国内球员不免唏嘘。b.中国每年的失踪儿童不完全统计有20万人左右,被找回来的大概只占到0.1%,拐卖儿童犯罪行为未免过于频繁。四、速读感知课文通读全文,本文可分为哪几部分?答:答案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第二部分(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一、重点突破1.题目是“拿来主义”,而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起笔?举出“学艺”上的三个例子有什么作用?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这是全面理清该文思路的一个关键。鲁迅从回顾中国历史开始,意在说明从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失败到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在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到现在”的政府,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1927年,蒋介石上台后,勾结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出卖领土主权。“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丧,美英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这些便是“送去主义”的明证。但本文着重讲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作者用“别的且不说罢”一转,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例子,说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揭露了反动政府媚外卖国成风,古今政府由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再到投降的历史,揭示出“闭关”、“送去”的危害:“闭关”误国,“送去”卖国,其后果是“送来”了侵略。在对这惨痛的历史进行批判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即无产阶级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是对立的,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弊端愈多,批之愈深,揭之愈深,就愈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这种破,为下文的“立”,即阐释“拿来主义”的原则并对其内涵作具体分析论证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显示出作者立论的严谨和周密。2.什么是“送去主义”?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送去主义”是由“闭关主义”演变而来的,表面上是所谓的“发扬国光”,实质上是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卖国主义。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①“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③“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的憎恶和鄙视。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仅“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将导致亡国灭种的悲剧。3.“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拿来主义”的含义,文章中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艺,还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章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而“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列。4.文章结尾共五句话,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提哪五个问题?五句话问题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答案五句话问题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对待文化遗产应持怎样的态度?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怎样“拿来”?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拿来”有何意义?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怎样才能“拿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二、疑点探究5.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经济、文化以至军事上的侵略,因而使很多青年对于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与此相反,在当时还有一种“全盘西化论”,在“全盘西化论”者看来,可以引导我们的国家走向新路的,只有西方的文化。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与这两种态度有何不同?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鲁迅阐述“拿来主义”的时候,明确反对对待外来文化的畏惧和排斥的态度,主张勇敢地拿来。但鲁迅先生的“拿来”和全盘西化截然不同,他拿是有选择地拿来,为我所用地拿,不卑不亢地拿,和崇洋媚外势不两立。三、美点赏析——破立结合,强力驳击6.本文的论证技巧有何特点?我来答题我来规范答案本文论证的是“拿来主义”,而作者却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让人们认清“送去”的本质。先批判错误现象、错误观点,“破”是为了更好地提出、阐述正确观点——“立”,从而使文章显得水到渠成,理论鲜明有力。立,就是正面提出和论证自己的观点;破,就是反驳和批判错误的观点。写评论既要说理,总是破除一种观点,树立另一种观点,而树立正确的观点,在其分析论证的过程中,就得澄清与之相关的模糊观点,纠正与之有关的模糊观点或片面认识,反对与之相对立的错误观点或倾向;反之,为了批驳错误观点,也要阐明正确的主张。再说,就评论写作本身的规律来看,为了深化说理,也需要破和立的结合。文章有了对立面,自然就要思想交锋,就要面对面地展开论辩和商榷,就要从正面提出充分的理由和论据,论述也能从事实的矛盾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从而增强思想性和鲜明性。四、随堂写练7.借鉴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理性看待‘到此一游’频现”为题写一篇时评。妙笔生花答案(示例)理性看待“到此一游”频现犹记得,2013年5月25日,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引发了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不禁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此条微博迅速被网友转发,点击率超百万,网友戏称,“丢脸丢到了国外”。国人素质如此低下,舆论一片哗然。虽然丁某某的父母及时出面道歉,但一时间指责、辱骂之声仍不绝于耳。然而,笔者以为,我们不能一味地指责国人素质低下,不能一味地辱骂,而是应该客观分析这种现象并找到解决办法,应该理性地看待“到此一游”频现。首先,“到此一游”频现,是国人的劣根性,是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心的体现,是受传统文化中“雁过留痕”的影响,骨子里喜好扬名立万、羡慕榜上有名的体现,更是自我存在感、认同感较低,自我价值感、成就感不足的体现。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客观上讲,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特殊性。其次,对于“到此一游”频现的问题,网友们习惯不分缘由地指责,习惯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素质与中国的国民素质作比较、看差距、发牢骚,进而突出、贬低国人素质低下的现实。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数量只是我们的“零头”。其国民素质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高度,是因为其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完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还不到一百年,国民素质的养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更不可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同日而语,这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因此,解决“到此一游”频现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出很大的成效,它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需要的不是一味地指责和辱骂,而是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教育好身边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就能不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国民的素质,就能逐渐从根本上杜绝“到此一游”频现的问题。最后,“到此一游”频现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国民素质,杜绝“到此一游”频现问题,还应该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要对这种现象引起足够的关注,在全社会形成提升国民素质,处处维护祖国形象的正确舆论导向。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把德育与文化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升学等方面按照标准进行考评,并作为重要依据。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对旅行社和导游的管理,将提升素质、维护形象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对违规的旅行社、导游等作出严肃的处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可喜的是,前不久在国务院召开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部分游客的素质和修养还不高,常常遭到媒体的非议,有损国人形象,《旅游法》对旅游者的文明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不文明行为作出了禁止规定。相信通过政府、民众的共同努力,“到此一游”会慢慢减少并逐渐消失,国民素质也会有质的飞跃。捧与挖鲁迅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伶俐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九不是好东西。既然十之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作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道: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捧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最奇怪的是北几省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料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护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有删改)点评本篇文章从中国人一贯的做法引出下文,提出人们有爱“捧”的,并指出“捧”的实质和后果,并举例给予佐证,而后提出“挖”的观点和具体做法,最后又回到批判现实中来,收束全文。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自诩(xǔ)脑髓(suǐ)勃然(bó)B.孱头(chàn)羡慕(xiàn)冠冕(ɡuān)C.徘徊(huí)国粹(cuì)摩登(mó)D.吝啬(sè)蹩进(bié)给与(ɡěi)答案A解析B项“孱”读càn。C项“徊”读huái。D项“给”读j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女婿展览传道残羹冷灸B.勇猛奖赏养料礼上往来C.污染鼓吹烟具故弄玄虚D.辩别仪节茅厕磕头贺喜答案C解析A项灸—炙。B项上—尚。D项辩—辨。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________烟枪和烟灯,________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________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________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A.因为虽然但是所以B.只有虽然倘使但C.虽然但是只要但D.只有因为所以因此答案B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伧可笑)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国媚态)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答案C解析表达了鲁迅对这种借展览之名而盗卖文物的憎恨。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B.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C.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D.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答案A解析B项“几百年之后呢”是问句,后面应用问号。C项“拿来主义”是需要强调的专有名词,需要加引号。D项用了“或”不能再用顿号,两个顿号应该改为逗号。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目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纠纷,哈里森和桑福德不约而同提出了吸引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设厂这条民间和解路线。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C.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D.粮库主任的失职,使40吨小麦霉变。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答案A解析B项缺少主语,应把“对于”删去。C项概念混淆,“刊”就是“杂志”,而且“报纸”、“杂志”都属于“出版物”。D项“赔偿”的主语是“上级领导”,不合文意。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总之,我们要拿来。②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⑤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A.①③②⑤④B.①②④⑤③C.①②⑤③④D.①③⑤②④答案A解析原文是按怎样对待、怎样区别处理、有何作用、怎样才能正确处理、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来排列的。二、一法一练——从语言风格中把握文本论证的技法《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极具战斗力的一篇杂文。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论证逻辑严密。例如作者针对要不要和怎样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只有广泛地拿来,兼收并蓄,才可能消化吸收,最后做到创新、创造。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电脑、汽车、影视文学、生活观念等如潮般涌入我们的生活和视野,在新时期我们要开动脑筋,勇敢而智慧地拿来和占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时了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了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选自《文学报》,有改动)8.本文中作者所提出的“拿来主义”与鲁迅先生所提出的“拿来主义”含义是否一样?为什么?答:答案有一定的区别。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指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指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本文中的“拿来主义”是针对“拿去主义”而言的,鲁迅先生提出的“拿来主义”是针对“送去主义”而言的。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9.文章第四段中说“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最后又说“贡献于全人类”,请简要分析这两种说法之间的关系。答:答案如果我们能够“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才能够谈“贡献于全人类”;如果我们不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谈不上“贡献于全人类”。目前,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很有限,我们就必须“拿来”,并作艰苦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我们的文化,以“拿去”给全世界,贡献于全人类。10.“‘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要强调“拿去主义”。答:答案(1)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2)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们不能妄自菲薄。(3)中国当代文化艺术虽有成就,但与西方相比发展较慢,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11.本文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答:答案本文语言朴实平和,娓娓道来。而《拿来主义》却言此意彼,语锋犀利,具有强烈的讽刺色彩。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郭兵①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16日在深圳开幕,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在此间透露,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全国文化产业布局规划和“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也在积极制订中。②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它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产业振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让人看到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对文化振兴的这份理性与热情,这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进步和发展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④因此,放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看,致力于文化发展也许比成功的经济振兴更为重要。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这成就,多是在经济领域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几乎是乏有可陈。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长此以往,危及的将是整个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爱心流水灯课程设计
- 网球初学者教学课程设计
- 预见2025:中国行业趋势报告-罗兰贝格-202501
- 汽车行业品牌推广咨询
- 纺织服装行业业务代表工作报告
- 教育行业人才选拔经验交流
- 2024年秋季小学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美发店管理制度
- 分布式电力供应合同(2篇)
- 2024年腊八节的贺词
- 水闸闸门运行方案
- 消费型股东招募计划书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会计事务所述职报告
- 2022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 玻璃工业的节能减排与绿色制造
- 防止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和策略
- 苏教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上册单词默写表
- 金属冶炼中的领导潜能与领导力发展策略
- 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南京理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考试8套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