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明理:徐本禹的故事_第1页
故事明理:徐本禹的故事_第2页
故事明理:徐本禹的故事_第3页
故事明理:徐本禹的故事_第4页
故事明理:徐本禹的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徐本禹的故事

徐本禹出身在山东聊城一个贫困农民家。他到华中农业大学上学时,甚至没有一件御寒的冬衣。同寝室一个学生的母亲给了他一件夹衣。这是他第一次得到别人的温暖。今天回想起来,他说,是这件夹衣改变了他的价值观。当时他只有一个念头: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2022年暑期,徐本禹来这里搞社会调查,他走进了岩洞,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大山之外的事。暑期结束返校时,孩子们一直把他送到好几公里外。每个孩子都流下眼泪。一个孩子仰着头问:“大哥哥,你还要来吗”徐本禹噙着眼泪,点了点头。他没有告诉孩子们,他正在准备考研究生。几天后,他回到了猫场镇狗吊岩村,向村长报到。每天沿着那崎岖的山路,去给孩子们上课。

他对孩子们承诺:我还会回来的!去年4月中旬,记者接到徐本禹的电话,他说最近很孤独,想找人谈谈心。原来,他刚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决定:毕业后去贵州贫困山区,义务当两年山村小学教师。但这个想法似乎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包括自己的亲人。他是想寻求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让自己更有勇气将这个决定付诸行动。4月29日上午,阳光灿烂,记者第一次见到徐本禹。他很内向,不善言辞。他的家乡在山东聊城农村,家庭贫困,弟弟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他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刚刚考取本校的公费研究生,却弃学不上,望子成龙的父母自然很失望。但他不能不去那里。他与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有一段不解之缘。2022年暑假,他曾经去那里支教,返校前,孩子们擦着泪眼,不停地问:“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孩子们上学确实太难了,他心头一热,对他们作出了承诺:“我还会回来的!”学校得知徐本禹决定去贵州支教后,破例同意为他保留研究生学籍。去年5月20日,楚天都市报刊登“讲述”《我对山区孩子许下承诺》,报道徐本禹的事迹。7月16日,徐本禹与本校另7名暑假短期志愿者一起,踏上了前往贵州的火车。徐本禹的行动,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他一下子成了当地的“名人”。今年2月29日,在贵州省委礼堂举行的“贵州省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会”上,他被请上主席台发言。

偏僻山村,一个孤独的坚守者狗吊岩不通电、不通车,打个电话要走18公里山路到镇上去。他与外界联络非常困难,有时只能通过时断时续的微弱信号,发手机短信,每次发短信,他还得爬到山顶上。同去的7名学生因水土不服,先后病倒,纷纷打道回府,去年8月1日,最后一个学友也离开了。那晚,徐本禹给记者发来短信:“现在只剩下我了,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山区的生活究竟有多艰苦,我无从想象,也不忍心问。9月10日,教师节。楚天都市报记者周洁费尽周折,完成了与徐本禹的电话连线采访。约定采访的那天下午,徐本禹讲完最后一节课,连晚饭都来不及吃,就走上通往猫场镇那条长达18公里的泥泞山路。他说,得早点赶到镇上找个固定电话。晚上10点20分,记者与徐本禹的“对话”结束,这位只有50元积蓄的小伙子,举着火把又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山路……到狗吊岩村一个多月后,徐本禹被选为校长,主要负责教学方面的工作。这个村办学校有220人,孩子来自周围几个村,家长如没有钱,就交包谷代学费。当地人每天吃两顿饭,大多是土豆、酸菜汤和玉米面,因为生活不习惯,米的徐本禹,体重降到50公斤,瘦了十几公斤!尽管如此,他说:“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但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给狗吊岩的村民传递一个信息,他们没有被遗忘。”9月28日,中秋节。徐本禹发来短信:我病了几天了,但还是坚持吃了一碗包谷面,我要保存体力熬过去。望着满街五彩缤纷的霓虹,记者心中一酸,立刻给他回一条短信:“要不你现在回来吧没有人会笑话你的!”但他回复道:“不!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去年寒假,徐本禹回到武汉。在楚天都市报编辑部,同事们围着他嘘寒问暖,编委会还送了两台电脑,让他带给山区的孩子们。徐本禹哽咽地说:孩子们不知电脑是何物,等通了电,我一定教他们上网看世界。走出报社,这个言语不多的小伙子说,寒假不回家,可以节约点路费,他打算一边打工挣生活费,一边为狗吊岩的孩子们争取募捐。

绵绵爱心,涌向小山村通过徐本禹在武汉和贵州两地的努力和影响,一年多来,猫场镇狗吊岩村的环境大为改善,村里修了路、通了电,孩子们住进新校舍。这时,徐本禹萌生了一个想法:到更贫困、更需要帮助的地方去支教!经过一番考察,大方县最偏远的大水乡大石村成了他的目标,该乡党委书记沈义勇年轻有识,两人一拍即合。今年7月,徐本禹转到大石小学。大石小学是一栋二层木结构老房,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徐本禹写信向母校汇报后,华中农业大学决定捐资8万元用于大石小学建新校舍。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得知徐本禹的事迹后,当即批示当地政府拨款29万元,投入新校舍建设。当徐本禹抚摸着“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奠基石时,他笑得好开心,孩子们的脸上也绽满了笑容。贵州之行,记者真切地体验到了徐本禹事迹的感召力。在大水乡,记者见到了一位从武汉来支教的王昌茹女士。今年54岁的王女士,毕业于华农附中。看了楚天都市报关于徐本禹的报道后,决定前往贵州支教,老伴和两个女儿都支持她。她将在这里义务支教一年。在大水乡招待所,记者还巧遇与贵州都市报记者一起来给学生们送冬衣的刘力女士。50岁的刘力,是贵阳的一名私营企业家,徐本禹到贵州一年多来,她的爱心一直追随着徐本禹的足迹。去年,她捐资9000元用于狗吊岩村修路、给孩子们交学费;今年,她又捐资1万元给学生们修课桌。大水乡党委书记沈义勇说,像王昌茹、刘力这样的热心人太多了,大方县各中小学先后来过59名志愿者,其中还有一些外国人。现在,留在大方县的仍有20多人,他们分别来自上海、深圳、哈尔滨、武汉等大城市。

他的名字,成了一个精神符号狗吊岩村、大石村,这些昔日偏僻、贫困的山村,如今因为徐本禹而声名远播。每天,来自海内外的信件如雪片一样飞向这里,无数热心人士要求认捐。去年,徐本禹将楚天都市报热心读者的捐款设立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