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_第1页
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_第2页
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_第3页
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_第4页
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浅析图式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陈宜靖(丽水中等专业学校浙江松阳323400)摘要:图式是幼儿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反映了幼儿的认知兴趣,表现着幼儿理解周围世界的努力。通过了解图式理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才能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思维和行为,发现和顺应幼儿的图式来创建适合他们的活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孩子的支持者、引领者的作用。关键词:图式理论幼儿教育启示ABriefAnalysisonSchemaTheoryandItsImplicationsforNurseryEducationChenYijing(LishuiTechnicalSecondarySchool,SongyangZhejiang323400,China)Abstract:Keywords:schematheory;nurseryeducation;implications

引言孩子自出生开始就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接触和挑战来掌握环境和征服世界。同样从出生起,他们就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去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理解幼儿的思维和想法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图式是幼儿在各种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反映了幼儿的认知兴趣,体现着幼儿理解周围世界的努力。图式理论为我们解读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一把钥匙,是我们理解幼儿的思维和行为并对幼儿进行研究和教育的依据。图式理论图式(schema)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Kant,1781)在他的著作《纯理性的批判》(CritiqueofPureReason)中提出。现代图式理论中的图式则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提出,经由安德森、鲁墨哈特等人不断地从新的角度去解释后的“图式”已经更加成熟,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用于同化新信息和引起信息回忆的现有知识”。(张凤祥,2009)来自英国的卡西·纳特布朗博士更是认为,图式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通过这种行为模式经验被同化并逐渐获得协调”。(卡西·纳特布朗,2010)婴儿在吮吸、抓握的时候就是在练习这些能够促进他们学习的早期的图式化行为。他们的早期行为模式会逐渐复杂、丰富并且最终会整合在一起。这时,他们的动作就不再是单一的、孤立的行为,而是经过整合协调的动作,而他们此时的动作模式和行为就与图式有关。正是婴儿的这种早期图式形成了2-5岁幼儿行为模式的基础,而这些行为模式又构成了幼儿学习的基础。根据这些图式的特点,艾希将它们分为动态垂直、来回、旋转、上下、围绕、覆盖和容纳、穿越等七种图式。(克莉丝·艾希,2010)比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特别是男孩子们总是喜欢爬到高一级台阶上再跳下来,则是因为动态垂直图式在支配他的行为;如果一个幼儿对滚动的车轮或球类感兴趣,那么支配他的就是旋转图式;如果一个幼儿总是喜欢围绕着桌子或其他物品绕圈圈,则是因为围绕图式在起作用;一个幼儿若老是喜欢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则说明穿越图式在发挥它的作用。同时,一个对容纳和封闭图式感兴趣的幼儿可能会用很多的容器盛水玩,或将玩具整理箱里的玩具倒出又放回又倒出。3、图式的建立对幼儿教育的启示图式反映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兴趣。如果我们对幼儿的图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就能很容易理解广场上的幼儿们总是把沙子装到小桶里又倒出来的“无聊”、“毫无意义”的反复行为,我们也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小女孩们总喜欢把娃娃举起来又放下又举起来又放下。然而,仅仅确定幼儿的兴趣是不够的。成人必须挑战幼儿的思维并拓展他们的学习。当一个图式或语言、表征与思维模式被纳入幼儿的思维模式后,图式就可以扩展他们的学习。当一个幼儿表现出对某一图式的特别兴趣时,成人应当为他们提供一系列富有吸引力的、富于刺激性的、能以特定的方式扩展他们的思维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图式渐进性的发展和幼儿早期思维模式的扩展,最终会导致图式之间的联结和新的观点的形成。识别和扩展幼儿的图式可以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个有助于帮助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刺激的学习环境的框架;而确定和丰富幼儿思维活动的图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具有连续性的学习机会。3.1图式理论对幼教工作者的启示作为孩子在校园环境里最先接触的成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幼儿会以各种方式探索图式,而不管成人是否喜欢这些方式;还要懂得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他们的学习方式是其学习风格的组成部分。幼儿教师需要在学校对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幼儿活动的价值,并为他们提供新经验和干预。而这种新经验的提供和干预是以理解幼儿的思维图式和认知兴趣为前提的,并能为幼儿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能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扩展幼儿的图式,为他们活跃的心智提供更为丰富的养料,丰富和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关于图式的知识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了他们观察幼儿、制定计划、与幼儿互动、干预幼儿的活动和评价幼儿学习的有效工具。在幼儿课程设置上,幼教工作者必须明确地知道有效的课程就是在考虑每个幼儿的图式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和组织的,这些课程要能丰富幼儿不同领域的课程经验,为幼儿提供广泛的机会。因此,教育者应该密切观察幼儿,确定幼儿的关注点,最终为幼儿提供与他当前偏好相匹配的课程内容。3.2图式理论对家长的启示然而,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毕竟只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是幼儿在家庭中的最好观察者,也是最先了解幼儿的人。通过了解图式理论,家长有机会找到有效的方式来理解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思维模式,并知道怎么与人分享他们的理解。作为孩子在幼儿时期的主要陪伴人,家长要抓住0-5岁这个幼儿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在其成长过程中多花时间与孩子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与孩子交谈,给孩子解释周围的世界,刺激他们的活动,使他们的思维触角伸向新的领域,因为“在大脑迅速发展的几年中,幼儿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尤其是通过模仿和探索吸收各种经验,从而使自己的大脑飞速发展”(Brierley,1987),那么等他们逐渐长大、经验逐渐丰富时,他们就能运用不同的言语和术语来解释他们的推理了。3.3图式理论对家校合作的启示无论是幼教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只是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双方合作才是幼儿生活的整体。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双方都要遵循家校合作的原则,明确以下六点:一是明确父母是幼儿的主要教养者,父母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着明确清楚的责任;二要保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连续性和渐进性,要保证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之间对孩子有着共同的期望;三要保证教育机会的平等;四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五要相互尊重,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不仅要尊重自己,还要尊重对方,更要尊重幼儿;六要在爱意中行使权力,成人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要为幼儿提供机会、对幼儿表示认可、与幼儿互动、为幼儿树立榜样。结束语图式理论为我们解读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提供了一把钥匙,把成人变成了幼儿的研究者。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把幼儿看做有能力的、严肃的学习者与思考者是我们对待幼儿所应持有的正确态度。了解图式理论不仅能帮助每位与幼儿息息相关的成人更好地去读懂孩子的思维,培养与幼儿间良好的关系,还能通过发现和顺应幼儿的图式来创建适合他们的活动,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孩子的支持者、引领者的作用。参考文献:[1]张凤祥.图式理论的起源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1(5):26-29[2][英]卡西·纳特布朗著,刘焱、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