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_第1页
202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_第2页
2023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

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生物学科期末考试总结

本次期末考试初二级根底学问把握较好,成绩抱负,合格率排在同类学校前列。但学生未能把握很好的学习方法,根底学问不扎实,填空、选择等题目失分严峻,成绩不抱负。

期末考试题难度不大。没有怪题、难题和偏题。且贴近生活,关注学生学问、力量、信息等的归纳处理力量,注意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劝手力量。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提取材料,归纳总结,表达了生物学科的重点学问,考察了学生的思维力量。存在问题:

1、书写不标准,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2、根本概念把握模糊不清,根底学问不坚固,复习不够系统,存在以练代复,解决问题的力量有待提高。

3、审题力量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供应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阅历或印象答题。

4、语言表达不标准、不严密,表述混乱,辞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5、应用生物学问迁移的力量差,不能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根本常识,对根底学问在新情景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擅长分析。

6、对试验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和试验技能差。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问题错误仍旧较多,充分暴露出试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今后改良措施:

1、教师要尽快转变生物教学观念,坚固树立

新课程理念,明确生物教学的功能和目标,由于课堂教学是以课程目标为根底的,而生物课程目标涵盖了生物学根底学问、力量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根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要坚决防止穿新鞋走老路,要坚决杜绝“打无预备之战”。

2、课堂教学,肯定要面对全体学生,要认仔细真地学习好课标,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扎扎实实落实好根底学问,方法须敏捷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背硬记;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索,不要一讲究竟;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意转变教学方法,变注意学习结果为注意学习过程。

3、要加强试验教学,培育学生的试验操作力量,在本次学业考试中,学生的试验力量较弱,得分率很低(如显微镜的使用、试验操作及探究过程等)。

4、生物学的根本概念是生物学的根本组成单位,要重视根本概念和根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重视培育学生运用根底学问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力量,重视创新意识的培育。

5、要转变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当前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问构造及特点不很了解,习惯用学习文史学问的方法来学习生物学的命题性学问。不少学生不明确概念与定义的关系,不知道抽出概念要素是学习概念的入门,不了解原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本规律或道理,以及概念、原理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再加上考试中遇到挫折,渐渐产生对教师和学习资料中参考答案的依靠性,完全陷入被动学习之中。因此,为了适应学业考试对学生力量的考察,应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和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会主动学习和积极思维,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承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量。

6、科学周密地按排好复习规划,上好每一节的复习课。不能以讲代练,也不能以练代讲,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要加强教学反思,从教学考试结果和课堂教学实际状况均暴露出我们的复习教学过程多少都存在低效或无效。

扩展阅读:201*-2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生物试卷

201*-20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以下与种子萌发有关的条件是

A.充分的阳光B.充分的水分C.肥沃的土壤D.多浇肥料2.以下不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是

A.望梅止渴B.谈梅止渴C.想梅止渴D.吃梅止渴3.小红受伤时流出了许多鲜红的血液,呈喷射状,你推断受损的血管可能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都有可能4.人体内多余的无机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A.排尿、呼吸B.排尿、出汗C.出汗、呼吸D.呼吸、排便

5.中国的山区地带,山民食用的盐为井盐可岩盐,在这些盐中不含碘,若长期食用会引起A.侏儒症B.呆小症C.地方性甲状腺肿D.甲状腺功能亢进6.每个安康的公民,都应当积极参与义务献血,通常一人一次献血量为A.20~30mlB.200~300mlC.1000mlD.201*~3000ml7.以下属于养分生殖方式的是

A.播撒玉米种子种地B.用土豆芽发育成新植株C.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D.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8.人眼睛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

A.镜头B.光圈C.暗室D.底片9.与人类的“谈虎色变”有直接关系的,并且是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A.视觉中枢B.听觉中枢C.语言中枢D.运动中枢10.某人生病需要挂青霉素点滴,心脏四腔中最早消失青霉素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11.植物汲取的水分绝大局部用于

A.参加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经蒸腾作用散失C.参加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用于植物自身的生长12.地球上能量的根原来源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C.太阳能D.植物的蒸作用13.某人已28岁,身高92cm,智力低下,此人可能患有

A.佝偻病B.呆小症C.贫血病D.侏儒症14.假如某人体内有炎症,其血液成分中数量会增加的是

A.血小板B.红细胞C.白细胞D.血细胞

15.某工地的李某因事故受了重伤,急需进展输血。经查,李某的血型为AB型,而在一群献血者中,已知甲的血型为O型,乙为A型,丙为B型,丁为AB型,医生首先考虑的献血者应是A.甲B.乙C.丙D.丁16.10~20岁正处于人体发育的

A.幼儿前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17.当尿液中发觉蛋白质和血细胞时,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A.肾小囊B.肾小球C.肾小管D.收集管18.一朵花中将来能发育成桃子的食用局部的构造是

A.子房壁B.胚珠C.子房D.受精卵19.“寒风刺骨”主要是刺激了骨构造中的

A.骨髓B.成骨细胞C.骨膜中的神经D.骨膜中的血管20.以下各项中,引起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增加B.土壤中的细菌增多C.工业生产D.植物数量的增加

21.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200次以上的尝试和失败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迷宫的老鼠学习得很快,这些现象说明

A.蚯蚓走迷宫是先天性行为,老鼠走迷宫是学习行为B.不同动物的学习力量是有差异的

C.蚯蚓走迷宫是学习行为,老鼠走迷宫是先天性行D.蚯蚓、老鼠走迷宫均是先天性行为

2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生态系统破坏最为严峻的是

A.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产B.火山爆发C.地震D.泥石流23.菜青虫和菜粉蝶是同一昆虫不同的发育阶段,它们分别处于

A.幼虫、成虫B.幼虫、蛹C.若虫、成虫D.蛹、成虫24.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人体从外界猎取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和听觉B.人体内形成尿液的根本构造单位是肾单位C.受精卵开头分裂的部位在输卵管

D.在医院里输液或抽血时,针刺入的血管是动脉血管

25.爱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有效措施是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B.制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C.爱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期末考试初二生物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50分)二、连线题(每题1分,共5分)

26.①猴王带着一群猴子在丛林中活动A.觅食行为

②羚羊依靠嗅觉查找食物B.社群行为③两只狗为争夺骨头在打架C.争斗行为④孔雀东南飞D.生殖行为⑤孔雀开屏E.节律行为

三、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27.(1)在运动时,____________起着支点的作用,____________起着杠杆的作用,____________起着动

力的作用。

(2)人体活动是靠神经和____________来调整的,神经调整的根本方式是____________,它是通过一

定的神经构造,即____________来完成的。

(3)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血管组成。血管可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人体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____________发育阶段,还有一个是____________发育阶段。

(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__,远远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的需要,而且绿色植物还通

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___。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构造中的____________是新生命的幼体,其构造中的____________将来发育

成根。

(7)依据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请答复以下问题:图中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③是

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_;反射弧是参加____________活动的神经构造。

四、试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分)

28.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试验设计。请依据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①瓶号种子所处的环境②⑤④③①②③④10粒一样种子,不放水,置于暖和处10粒一样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暖和处10粒一样种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10粒一样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暖和处(1)试验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相宜的温度和充分的空气。(2)若试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请依据试验结果和提示分析答复:你认为______号瓶萌发状况最好;

比拟②号瓶和④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分的水分;比拟______号瓶和______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比拟______号瓶和______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

五、问答题:(共10分)

29.试从近视发病的缘由,简述预防近视的措施有哪些?(3分)

30.“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你能对此现象加以解释吗?(3分)

31.201*年12月19日,丹麦哥本哈根进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会打算设立绿色气候基金,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当实行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进展?(4分)

南大学附属试验中学201*-201*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初二生物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5BDABC6-10BBBCB11-15BCBCD16-20DBACD21-25BAADC二、连线题(每题1分,共5分)

26.①B②A③C④E⑤D三、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27.(1)关节骨骼骨骼肌(2)激素反射反射弧

(3)心脏血液动脉静脉毛细血管(4)胚胎胚后

(5)氧二氧化碳碳氧(6)胚胚根

(7)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神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

四、试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分)

28.(1)②(2)①②(3)②③五、问答题:(共10分)

29.缘由是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过大,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拟模糊,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措施:(1)连续用眼1h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2)读写姿态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33cm左右;(3)不在强光下或弱光下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