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06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 刘建平教授课件_第1页
201x.06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 刘建平教授课件_第2页
201x.06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 刘建平教授课件_第3页
201x.06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 刘建平教授课件_第4页
201x.060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与机制 刘建平教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体系与机制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江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刘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联系电话:13707092038189070845652014.06.05.

井冈山八角楼山庄走进心理学,走近我们自己

中共中央

在2006年10月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清楚地中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对国家、社会、人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要“把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新时期所出现的新问题的高度重视,突显如何在急剧变迁与日趋分化的社会中缓解人的心理压力、提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健康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艾森伯格关于心理健康对人的重要性,不少专家学者、名人有精辟的论述

“意义可能存在与一定时期,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在生活的一切时刻找到意义。”弗兰克:“懂得为什么活着的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他都能忍受”尼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积极、热情的情绪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詹姆斯:拿破伦.希尔: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埃皮克迪斯特(古希腊)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心态。

一、我国政府从政策上体现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共有16份国家级文件提到或专门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指导和规定。其中,包括9份国务院文件,2份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家五年计划纲要,以及5份有关部委出台的专题性文件。这些文件分别是:上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一)9份国务院文件

1、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2、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200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200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又十分明确地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2004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9、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认知特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继续遵照教育部已经规定的相关要求实施。”

(二)两份国家五年发展纲要

1、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

2、200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重视精神卫生及疾病防治。”这是我国继“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后再次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并首次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纳入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范畴。3、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中期规划和要求,如纲要提出“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4、2012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版)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2010教育部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从上述所列举的有关文件及其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现在十分重视,而是从很早就开始重视。不仅在有关文件中提出开展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指导纲要和目标计划。●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4]14号)●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我部决定启动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教育部从2014年起,每两年在全国创建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第一批争创工作实施步骤如下:1.启动阶段(2014年3月-4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本通知要求拟定实施方案,组织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并于2014年4月底前将实施方案和工作部署情况报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争创阶段(2014年5月-2015年4月)●学校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附件1),开展为期一年的争创活动,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级教育部门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学校争创工作进行指导。

3.认定阶段(2015年5月-7月)●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地争创工作情况推荐5-8所工作突出的学校,参加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评审。请于2015年4月30日前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申报表(附件2)报送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电子版发送至dyc@。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后,公布特色学校名单并授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它顺应了统筹解决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现实需要。在思考如何顺应新形势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时,应在观念上更加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行动上更加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度上更加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快速发展。三、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新问题。●教育系统混乱。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按照科学原理进行。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大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分工不明确,组织管理混乱,没有固定的课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兼职教师,没有经过心理健康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总的来说,制约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发展的不利因素在于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和评价标准,也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存在片面化现象。目前国内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重视矫治性心理咨询、忽视发展性心理辅导,这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尽管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也不能够忽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因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都直接或问接的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

●严重的学科化倾向。在一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当作一门学科来教授,没有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解决心理问题,而是一味的抓教学,进行知识灌输。而教学内容上呈现一种不好的趋势,即一味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如什么是情绪,什么是人格或者人的心理是怎么产生的等书本知识,甚至还不科学、不恰当地规定学习目标和任务,组织进行考试。这种做法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没有一点帮助,反而给学生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内容,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概言之,这些问题主要是五个方面:

在组织保障机制方面,上级部门对建立区县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形同虚设,区县教研员专人、专职、专业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在教师队伍建设及结构方面,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系统性尚未形成,培训的专业化、规范化亟待加强,由于保障机制不到位,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心理教师存在“工作量大、评职称困难、不被重视、工作条件差、待遇较低”等诸多困难,心理教师的生存状况令人担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方面,近一半的专职教师和大部分兼职教师的课时得不到完全保证;●活动课主题的选择存在随意性,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不够规范,使用比较随意,管理不够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还不够深入,不成系统。●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谈到新形势、新情况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三大挑战时指出:

第一,我国当前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强大的冲击。

第二,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是什么,不同的专家看法不同,需要深入研究,达成共识。第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适应性,客观上说缺乏科学指导。这是由我们处于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缺乏科学性的原因是缺乏合格的教师,缺乏合格的教师是因为我们规范的培训机制还未建立。因此,现阶段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工作重心必须向下,放在基层,增加案例指导,增加针对性,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应该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已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世纪之交的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无意识到逐渐重视,从个别学者呼吁到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系统介入,等等,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也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中央、政府、社会、教育系统、有权之士、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比以往更加清晰,已不需要在改变观念上做文章,而是要在如何做好做实这项工作上下功夫,可以说整个社会大背景都是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这样的大环境非常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深入、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抓住这些机遇稳步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研究在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节奏快、学生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谈到下一步工作方向时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因地制宜加强工作,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泛化,避免用行政化、群众化的方式指导工作。●目前正值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教育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际人才竞争的加剧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调查报告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报告中小学心理咨询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中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二三四五六第一部分理念课程专业化体系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思想和理念(一)具有成为一种思想和理念的基本特征1.实践性特征2.继承性特征(二)对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首先,全员参与其次,全面渗透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程(一)学科课程是基础课程(二)活动课程是核心课程(三)环境课程潜移默化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

(一)学校心理咨询专业化(二)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专业化(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体系●袁建群(2014)《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素质模型探析》对60名中小学骨干心理教师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心理教学、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课题研究。●结合管理心理学家麦克莱兰(McClelland)的胜任力理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见下图:心理基础知识心理咨询知识课程设计知识……个案咨询技能心理测验技能课题研究技能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角色定位:学校心理学家个性特质:责任感自我发展探究精神成就动机:专家型管理型……中小学心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冰山模型看得见看不见……一、师资队伍的现状●王震(2011)综合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l)专职心理教师比例较低,兼职教师多数为非心理、教育专业背景(2)兼职心理教师任务繁重复杂(3)兼职心理教师缺乏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4)男性心理教师的过度缺乏导致对男生问题缺乏关注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结构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建立起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知识水平与能力的专业化成长体系。1.内容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体系两大模块。专业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开展学校团体活动的知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行为表现;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心理教师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不同工作对象心理教师需要的相应能力(1)讲授式培训(2)参与式培训,也称体验式培训(3)案例培训法(4)合作探究型教师培训模式(5)个别督导(6)成长记录研究(7)学习共同体(8)案例交流3、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一、课程现状●开设必修课的几乎为零,开设选修课的非常少。类型上主要以活动课为主。●年级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都有●从每周一次课到每两周一次课、每个月一次课的学校都有。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体系1、开课形式与类型:2.年级与课时●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自己选择。课程内容安排的灵活性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自己设计课程。●教学手段:一般选择电子视听设备和心理测量工具的比较多,文字书籍、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也被广泛应用;●教学方法:以活动游戏法、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为主,讲授法辅之;●教学环节的处理:大部分教师能够注意课程设计。3.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4.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小结:课程总体现状令人担忧1.心理健康课程边缘化●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课程仍流于形式,也没有统一的规范,目前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对于心理健康课的认识也存在错误思想。虽然有些学校的课表上有"心理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改成了自习。2.心理健康课程无体系●各个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缺乏系统性,基本都只是零星的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而且上课时间也比较分散,由于课时少,因此,想要系统的讲授就比较困难。由于现行学校的班级规模较大,教学形式受限制。3.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水平差异大●有些学校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校长重视,课程设置相对完善且教学目标和计划明确,课时安排合理,少数学校还开发了自己的教材和相应的辅助设施,且配备了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另一些学校则处于两极分化的另一端。4.教材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学生也很少接触到心理健康的相关读物。市场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指导性和针对性并不强,这些教材的价值取向都比较偏重于社会的需求和学科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会以自己的经验和学生的情况来编写教材,这对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有一定制约。二、构建普及面更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一)、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范畴!(二)如何确定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1.确定依据之一●

教育部(201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目标时体现三个方面特征:(1)和谐发展特性(2).学生主体特性(3).活动体验特性2.确定依据之二●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3.据此,将心理健康课程目标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体验并掌握心理健康常识(2).体验并培养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积极态度(3).体验并选择适宜的心理调适方法(三)心理健康课程资源主要来源来自学生来自教师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四)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第四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二)心理咨询(三)在各科教中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五)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六)心理辅导活动(七)专家讲座(八)心理训练(九)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教育网络第五部分督导体系一、督导现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之中,教育督导部门应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检查。

1.对督导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有待完善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有待丰富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策略1.健全各省各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工作领导机制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机构3.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4.丰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督导的形式和内容第六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核心,是评估人员进行评估时所依据的统一评估准则。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可以讲有什么样的评估指标体系,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教育评估理论为指导,以科学的设计方法为手段,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有实际状态为基础,以预期的发展目标为导向。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评估指标的目标一致性2.评估指标的直接可测性3.评估指标的动态发展性4.评估指标的同质可比性二、确定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1.政策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卫生部、教育部等部委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等文件。2.理论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育学理论、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相关理论成果。三、明确构建指标体系的主导思想●主导思想是行动指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标体系的五个主导思想是:●1、指标体系要具有科学性。●

2、指标体系要体现本地区的特色以及本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

3、指标体系要注重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的评估●

4、指标体系要尽可能地将指标量化●5、指标体系一定要简化四、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对评价者的建议

●第一,要对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思想和要素有基本的了解。●第二,要有一种相对客观、中立的评价视角●第三,要有比较宽阔的观察视野资料来源:李茜(2006),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指标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6个关键要素作为一级指标:●目标规划、●师资建设、●设备设施、●课程设置、●管理过程、●教育质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评估指标体系李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天津河西)可见教育部文件一、政府层面的管理机制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机制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机制下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一、政府层面的管理机制●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面向中小心理健康的协调机构,其职能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制定预防、矫治和发展规划,制定政策、保证投入、对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业务指导,建立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机制。●1999年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后更名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二、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机制●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机制就是要构建“三级工作”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调机制。●“三级工作”体系:●一级工作体系是由专门人员组成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等工作;●二级工作体系是由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咨询教育人员、医务人员、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等组成的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负责开展灵活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活动;●三级工作体系是由心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同学组成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组织,在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群体的自育功能。●以上三级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得到及时缓解,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进行系统的心理矫治,有严重心理危机并有可能自伤或伤他的学生被及时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