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本章重点罪名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危害公共安全罪概念危害公共安全罪特点危害公共安全罪分类本章重点罪名一、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指故意或过失地实施危及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特征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及公共生活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及公共安全、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或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主体有一般主体,也有特殊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主观方面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对“不特定”的理解行为人可能有明确的犯罪对象,但犯罪行为可能侵害的实际对象和可能造成的实际危害结果事先无法确定,行为人既无法预料,也难以控制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分类
用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破坏公共设备、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实施恐怖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品管理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第二节本章重点罪名放火罪;失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非法私藏、持有枪支、弹药罪;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一、放火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4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放火指利用火力引起对象物燃烧进而造成公共危险的行为(三)司法认定
罪与非罪既遂的认定未遂的认定与意外火灾的区别放火烧毁自己财物的行为以放火方法实施的其他犯罪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进行的放火行为1、罪与非罪一般放火行为,指正常的放火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如农民放火烧田里的麦秆的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2、既遂的认定独立燃烧说——通说指放火对象着火后,将火种或引燃物撤离或扑灭,目的物能够继续处于独立燃烧状态、达到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时,即为既遂。本罪是危险犯,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没有达到使财物丧失效用或毁弃的预期目的,也应认定为放火罪既遂3、未遂的认定行为人虽然点燃了目的物,但在媒介物质离开后,目的物自身不能将独立燃烧状态维持下去时,成立本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如刚划燃火柴即被抓获,或刚点燃引火物即被大雨浇灭等,从而未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应认定为放火罪未遂4、与意外火灾的区别
主观方面不同,放火罪是故意,而意外火灾,是由于不能预见或者不能抗拒的原因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况。如山火、雷电、地震以及其他不能预见和抗拒的原因引起的火,这种火灾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危害了公共安全,但行为人主观上既无故意,又无过失,因此,不构成犯罪5、放火烧毁自己财物的行为行为人的目的是烧毁自己的财物,无害人之意,且事实上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不构成犯罪行为人的目的是烧毁自己的财物,无害人之意,但因过失导致火灾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以失火罪论处行为人在烧毁自己财物的同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火灾,且希望或者放任火灾的发生,客观上已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以放火罪论处6、以放火方法实施的其他犯罪
不危及公共安全的,按其他犯罪论处危害了公共安全的,择一重罪处理(通常定放火罪)使用放火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决水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时,不构成放火罪,成立所实施的犯罪7、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
进行的放火行为应以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二、失火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三)司法认定罪与非罪与放火罪的区别1、罪与非罪从客观方面看,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是区分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同时,要查明行为人的行为与失火事件的发生有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从主观方面看,是否存在过失是区分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如果火灾是由于行为人所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如雷电、地震等引起火灾,则属于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不构成犯罪2、与放火罪的区别客观方面不同本罪是结果犯,必须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才构成犯罪;后者是危险犯,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能成立主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过失;后者表现为故意主体不同本罪主体须年满16周岁;后者年满14周岁即可(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三、爆炸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伤不特定多数人,或破坏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4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司法认定
既遂的认定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其他犯罪的区分1、既遂的认定本罪为危险犯,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只要危害到公共安全,即为既遂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应按爆炸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罚2、与以爆炸方法实施的
其他犯罪的区分
不危及公共安全的,按其他犯罪论处危害了公共安全的,择一重罪处理(通常定爆炸罪)使用爆炸方法实施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易燃易爆设备、决水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时,不构成爆炸罪,成立所实施的犯罪(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四、投放危险物质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1、毒害性物质指各种对人体或牲畜能够造成严重毒害的物品,包括化学性有毒物质、生物性有毒物质和微生物类有毒物质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毒害性物质的种类化学性有毒物质,也叫人工合成有毒物质,如砒霜、鼠药、氰化物等生物性有毒物质,又分为植物性有毒物质(如剧毒野蘑菇)和动物性有毒物质(如河豚鱼)微生物类有毒物质,如肉毒杆菌等2、放射性物质指铀、镭、钴以及其他各种具有放射性能,并对人体或动物能够造成严重损害的物品,包括可以发生裂变反应或聚合反应的核材料如y射线、中子射线、K射线等,其放射性质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对财产、环境造成重大损害的物质3、传染病病原体指通过在人体或动物体内适当的环境中繁殖从而给身体造成危害的传染病菌种、毒种如霍乱、天花病毒、爱滋病毒、炭疽病毒、肝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以及国家对危险物质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4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司法认定
罪与非罪既遂的认定与以投放危险物质为手段实施的其他犯罪的区别1、罪与非罪投放的物质是否属于危险物质行为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2、既遂的认定本罪属于危险犯,只要行为人着手实施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使尚未造成实际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成立犯罪既遂如果已经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则应依照结果加重犯处罚既遂的标准“混入或独立发生作用”说指危险物质投放后,已经混入对象物达到使之不易分离的状态,或已经能够独立对对象发生侵害作用3、与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
实施的其他犯罪的界限关键在于是否危害了公共安全不危及公共安全的,按其他犯罪论处危害了公共安全的,择一重罪处理(四)刑事处罚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五、以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他危险方法”的表现私设电网在公共场所驾车撞人扩散病毒故意传播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向人群开枪掀、偷窖井盖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或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等等(三)司法认定
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主要看使用危险方法实施犯罪,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如果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应当构成其他犯罪(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六、破坏交通工具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上述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对象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客观方面表现为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等交通工具,足以使其发生倾覆、毁坏危险或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司法认定
罪与非罪既遂的认定与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1、罪与非罪破坏的是否是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在客观上是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质主观上是否有破坏交通工具的故意2、既遂的认定以行为人实施的破坏行为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为既遂标准,而不以实际发生损害为标准3、与盗窃罪、故意毁坏
财物罪的界限关键看盗窃、毁坏行为是否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颠覆、毁坏的危险,从而危害交通安全如果未产生上述危险,则构成盗窃罪或故意毁坏财物罪如果产生上述危险,则从一重罪处理4、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区别由于交通设施与交通工具之间相互依存,破坏交通设施的行为往往引起交通工具的倾覆、毁坏,反之亦然如果行为直接指向的是交通设施,应定破坏交通设施罪,其所引起的交通工具的倾覆、毁坏,可作为该罪的加重结果;如果行为直接指向的是交通工具,应定破坏交通工具罪,其所引起的交通设施的毁坏,可作为该罪的加重结果(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七、组织、领导、参加
恐怖组织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以进行恐怖活动为目的,组织、领导恐怖组织或参加恐怖组织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只要实施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行为之一的即构成本罪,实施两个以上行为的,按一罪处罚恐怖组织指三人以上为了长期、有计划地实施恐怖活动而建立起来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的一种恐怖组织的特征三人以上以实施恐怖活动为目的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和危险性中国官方公布的恐怖组织中国公安部2003年公布了4个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伊运)、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东突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东突信息中心)。这些恐怖组织均成立于境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新疆等地和有关国家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爆炸、暗杀、纵火、投放危险物质、袭击等恐怖暴力活动。(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进行恐怖活动的目的“组织、领导、参加”的含义组织,指行为人首倡、鼓动、发起、召集有实行恐怖活动目的的人结合成一个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领导,指恐怖组织成立以后,恐怖组织的领导者所实施的策划、指挥、布置、协调恐怖组织活动的行为
积极参加,指自愿加入恐怖组织,并且积极参加谋划、实施恐怖活动其他参加,指行为人虽然不是恐怖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或积极参加者,却经过一定方式,加入了恐怖组织,成为了恐怖组织的一名成员“恐怖活动”的含义
又叫恐怖行为,根据国际公约,指直接反对一个国家而其目的和性质是在个别人士、个人团体或公众中制造恐怖的犯罪行为恐怖活动的具体表现故意危害国家元首、执行国家元首特权的人士、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继承人,上述人士的配偶、担任公职或负有公共任务的人士的生命、身体健康或自由的行为故意毁灭或损害属于或在另一缔约国管辖下的公共财产或供公用的财产的行为故意造成共同危险,足以危及生命的行为上列犯罪的未遂行为制造、获取、扣留或供给武器、军火、爆炸品或毒物以便在任何国家实施上述行为上列行为的共谋、既遂的教唆、直接和公开的煽动、故意参加、有意识地提供援助等(三)认定界限罪与非罪与一般集团犯罪的区别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区别实施本罪并实施其他犯罪的处理1、罪与非罪对于参加恐怖组织罪而言,行为人必须明知是恐怖组织而自愿参加,方可构成本罪。对于不明真相、受骗上当而参加恐怖组织,一经发觉就表示并实际上与其脱离关系的人,不能认定其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但如果行为人最初因受骗而参加恐怖组织,后来明知恐怖组织的性质后仍然不退出,甚至积极进行恐怖活动的,则构成本罪。2、与一般集团犯罪的区别
本罪是集团犯罪的一种,刑法分则将其规定为一种特定的罪行犯罪集团是一种总则性罪种,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是一种特定的犯罪3、与组织、领导、参加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区别两罪都是特殊的集团犯罪,但有明显区别:类罪名不同犯罪组织性质不同4、实施本罪并实施
其他犯罪的处理犯本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八、劫持航空器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航空运输安全,对象是使用中的可载人的航空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司法认定罪与非罪既遂的认定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界限1、罪与非罪劫持的必须是使用中的航空器,如果不是正在使用或飞行途中的航空器,不能对航空安全造成威胁的,不构成本罪2、既遂的认定控制说行为人着手实施劫持行为后,能依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航空器的航向、速度等,即行为人已经实际控制了该航空器的,为本罪的犯罪既遂3、与暴力危及飞行
安全罪的界限
二者侵犯的都是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且一般都是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实施的,主要区别是:主观方面不同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九、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二)构成要件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是故意,且有非法占有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的目的枪支指以火药、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子弹、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包括:各种军用枪支、公务用枪与民用枪支;民用狩猎用枪;体育射击运动用枪;麻醉动物用的注射枪以及其他各种对人身具有较大杀伤力的土抢、砂枪、钢珠枪、电击枪、特种防暴枪等。不仅指整枪,而且也指枪支的主要零部件弹药指能为上述各种枪支使用的子弹、金属弹丸、催泪弹或其他物质爆炸物指具有爆破性,一旦爆炸即对人身财产能造成较大杀伤力或破坏力的物品包括:军用地雷、手雷、炸弹、爆破筒以及民用各类炸药,雷管,继爆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破装置,起爆药,岩石、混凝土爆破剂,黑色火药、烟火剂等等(三)司法认定定罪标准与盗窃罪、抢夺罪的区别1、定罪标准盗窃、抢夺以火药为动力的发射枪弹非军用枪支1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2支以上的盗窃、抢夺军用子弹10发以上、气枪铅弹500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100发以上的盗窃、抢夺爆炸装置的盗窃、抢夺炸药、发射药、黑火药1千克以上以上或者烟火药3千克以上、雷管30枚以上或者导火索、导爆索30米以上的虽未达到上述最低数量标准,但具有造成严重后果等其他恶劣情节的2、与盗窃罪、抢夺罪的区别本罪在实施盗窃或抢夺行为之时,必须明知盗窃或抢夺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或危险物质,如不知是上述物品而盗窃或抢夺的,可能构成盗窃罪或抢夺罪(四)刑事处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十、非法持有、私藏
枪支、弹药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公共安全,犯罪对象是枪支、弹药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一般主体;私藏枪支弹药罪是特殊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不符合配备、配置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虽有持枪证件,但将枪支、弹药携带出依法规定的场所;在禁止携带枪支、弹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的行为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指依法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人员,在配备、配置枪支、弹药的条件消除后,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私自藏匿所配置、配备的枪支、弹药且拒不交出的行为“非法持有”与“私藏”的异同
主体不同,非法持有是一般主体,私藏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原为具有配备、配置枪支的资格处罚规定不同,司法解释的规定,私藏枪支者如果事后能主动交出或经通告教育后即主动交出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而非法持有枪支者则无论是否主动交出均构成犯罪(三)司法认定罪与非罪与一般违法持枪行为的界限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界限与非法运输枪支、弹药罪的界限与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与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界限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或者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罪的关系1、罪与非罪刑法对该罪的成立没有作数量及情节的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5月15日发布了《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5条对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定罪标准作了明确规定:非法持有军用枪支1支的;非法持有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1支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2支以上的;非法持有军用子弹20发以上,气枪铅弹1000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200发以上的;非法持有手榴弹1枚以上的;非法持有的弹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实践中应以上述标准来划定罪与非罪的界限。2、与一般违法持枪行为的界限本罪与未及时申领持枪证件携带枪支;未同时携带持枪证件;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不上缴报废枪支等一般违法持枪行为的界限主要在于情节的轻重不同情节显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由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警告或15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本罪3、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界限根本区别在于本罪指在境内携带、私藏枪支、弹药,违反的是枪支、弹药管理法规;后者指携带枪支、弹药入境、出境,不仅违反枪支、弹药管理法规,而且违反海关法规如果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的目的是为了走私,则应定走私武器、弹药罪,非法私藏枪支、弹药者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的共犯4、与非法运输枪支、
弹药罪的界限本罪主要违反有关枪支、弹药的日常管理的规定,未依法取得持枪证件而持有、携带枪支,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场所携带枪支,枪支应上缴而不交,并予以藏匿等;后者主要是违反有关枪支、弹药的运输的规定,未经许可,未依法领取枪支、弹药运输许可证而运输或承运枪支、弹药,邮寄或在邮寄的物品中夹带枪支、弹药等5、与非法储存枪支、
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对象不尽相同本罪仅指枪支、弹药;后者包括枪支、弹药、爆炸物主体不同前者只能是自然人,后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社会危害程度不同本罪社会危害性比后者小法定刑不同后者法定刑比本罪高6、与非法出租、
出借枪支罪的界限司法解释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物,使枪支处于非依法持枪人的控制、使用之下,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应以非法出借枪支罪追究刑事责任;对接受枪支质押的人员,构成犯罪的,以非法持有枪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7、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或者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罪的关系如有证据证明行为人非法持有的枪支、弹药是其通过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或者盗窃、抢夺、抢劫得来的,则仅构成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或者盗窃、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罪,不再以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并罚(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十一、交通肇事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构成要件
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大损失的行为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客观方面
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必须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三)司法认定罪与非罪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1、罪与非罪行为人是否有主观罪过是否了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与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否造成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认定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2、与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主体不同本罪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后者为一般主体客观方面不同本罪发生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严重后果是由于在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引起的;后者的严重后果是由于行为人在交通运输活动以外的日常生产、生活中马虎草率、粗枝大叶,不细心谨慎引起的3、与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主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过失;后者表现为故意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要求行为人的违章行为必须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才构成为犯罪;后者是危险犯(四)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十二、危险驾驶罪概念构成要件司法认定刑事处罚(一)概念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2011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9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作为刑法第133条之一(二)构成要件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客观方面,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本罪为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即构成本罪。主体是年满16周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间接故意追逐竞驶指行为人在道路上高速、超速行驶,随意追逐、超越其他车辆,频繁、突然并线,近距离驶入其他车辆之前的危险驾驶行为追逐竞驶属于危险犯,以情节恶劣作为犯罪成立要件。情节恶劣的基本判断标准,是追逐竞驶行为的公共危险性,应以道路上车辆与行人的多少、驾驶的路段与时间、驾驶的速度与方式、驾驶的次数等进行综合判断醉酒驾驶指在醉酒状态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吸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属于醉酒驾驶(三)司法认定罪与非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1、罪与非罪在没有其他车辆与行人的荒野道路上追逐竞驶或醉酒驾车的,因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不应以本罪论处
成立本罪要求情节恶劣,情节显著轻微的,不构成本罪2、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本罪是故意犯罪,后者是过失犯罪本罪是危险犯,后者是结果犯若危险驾驶行为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的,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3、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本罪客观方面包括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或醉酒驾驶的行为;后者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包括危险驾驶在内的其他多种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同样以驾车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时,区别主要在于危险的程度,只要危险驾驶行为危害较大,达到后者的犯罪构成,就属于想象竟合犯,应从一重罪处罚,即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发包框架合同范例
- 汽车分销合作合同范例
- l临时用工合同范例
- 政府采购平台合同范例
- 2025年小区房屋租赁合同电子版格式范文
- 2025食堂承包合同样版
- 合同范例编制说明
- 签电子合同范例
-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露天台阶爆破设计
- 中式婚礼PPT幻灯片课件
- 初中生作文批改评语
- 大口径管道市政给水管网冲洗
- 中国科学院SCI 2区期刊目录
- 解码万达商管运作架构:组织结构图、各部管理职责
- 走进无字书图书馆(课堂PPT)
- 罗斯福原版英文演讲稿
- 内蒙古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实施细则
- 物品出入库明细表格
- 学前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和审美性影响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