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提升综合思维能力。2.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记。3.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核心素养目标]1.知[图
表
填
绘]一、地图三要素读台湾岛地图,回忆下列知识。[图表填绘]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三种表现形式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举例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1∶40000001.比例尺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举例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________;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_______;大范围地图多选用_______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_______;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________详细简略较小详细简略(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特别提醒有的指向标箭头不一定指示正北方向,在审题时需特别注意。南北东西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标记注记3.图例和标记注记二、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
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2.相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海平、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海平面1500500三、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
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
。 (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
一致。 (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反之越
。相等相等等高距陡缓三、等高线地形图相等相等等高距陡缓 (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脊。 (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谷。 (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
。3.地形部位低值高值陡崖 (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脊。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____高____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B山谷等高线向___________的方向弯曲C山脊等高线向____________的方向弯曲D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_____,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内外数值增大数值减小重合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_____,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_____,地势陡峭_____海拔一般在_____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______,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____________米之间,相对高度______,地势起伏和缓盆地_______________,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200稀疏密集山地500密集200~500较小周高中低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等[体
系
构
建]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详细简略北西东正北南北东西图例文字或数字[体系构建]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详海拔相等坡缓坡陡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高原平原海拔相等坡缓坡陡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高原平原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缩放[知
识
精
讲]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3)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尺越大。 (4)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5)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缩放[知识精讲]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2.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2.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3.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特别提醒求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比例尺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米)。如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m千米(米),量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n厘米,则A、B间的实地距离为m·n千米(米)。3.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学
以
致
用]1.读图,回答(1)~(2)题。[学以致用](1)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1)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解析第(1)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第(2)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解析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内容越简略,表示的范围越大,精确度越低。四幅图中,①是北京市地图,②是中国地图,③是亚洲地图,④是我国京津唐地区图。按表示的范围大小排列为③②④①,故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应是①④②③。答案
A解析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知
识
精
讲]1.等高线地形图上小地形区的判读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向外,高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向内,高度向内侧降低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知识精讲]地形等高线分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弯曲最大处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弯曲最大处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称集水线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脊、山脊线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在等高线重叠处,用多条示坡线表示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两组表示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而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则是山谷。(如图所示)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该垂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向两侧海拔降低的为山脊,向两侧海拔升高的为山谷(如图所示)。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高(5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m,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两侧等深线密集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学
以
致
用]1.(2020·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1)~(2)题。(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别有一个高于500m的小山顶,并由西北—东南沿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比较和缓。东北、西南大部分地区在200m以下,起伏小。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南为丘陵,西南、东北为平原。中部高,西南、东北低。第(2)题,甲、乙两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解析第(1)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合等高线图即可判断山脊基本上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等高线越密集坡越陡,结合图示山体主峰西北坡的等高线密集程度判断即可。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根据山脊概念——等高线弯曲部分指向低处,结主观题增分策略(一)地形特征类命题方向满分术语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区地势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海岸线①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等特殊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主观题增分策略(一)地形特征类命题方向满分术语(201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材料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a);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b)。据图b,描述图a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201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题。据图b,描述图a中[套用模板]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北部和东北部海拔多在1500m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为高原地形②中部等高线海拔在2000m以上,且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为山地地形。③西南(南)部海拔多在3000m以上,且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较小,为高原地形地势特征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部较高,东北(北)部较低[套用模板]模板答题要点要点获取依据地形类型及分布①北部和东[尝试解答]
答案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尝试解答] (2017·海南地理)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题。图中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2017·海南地理)阅读图示资料,完成下题。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解析读图可知,巴拉圭的海拔基本在500m以下,等高线较为稀疏,以平原为主,巴拉圭河的海拔较低,向两侧海拔逐渐升高。答案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课件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提升综合思维能力。2.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不同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和常用图例的识记。3.利用区域认知方法掌握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学案2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核心素养目标]1.知[图
表
填
绘]一、地图三要素读台湾岛地图,回忆下列知识。[图表填绘]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三种表现形式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举例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0km1∶40000001.比例尺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举例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________;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_______;大范围地图多选用_______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_______;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________详细简略较小详细简略(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图幅大小相同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特别提醒有的指向标箭头不一定指示正北方向,在审题时需特别注意。南北东西2.方向地图类型方向判定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图例和标记注记3.图例和标记注记二、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
某地高出
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
米,乙点海拔为
米。2.相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海平、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海平面1500500三、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
在地图上把海拔
的点连接而成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
。 (2)“同图等距”——同一幅地图上
一致。 (3)“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反之越
。相等相等等高距陡缓三、等高线地形图相等相等等高距陡缓 (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脊。 (5)“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谷。 (6)“重叠为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
。3.地形部位低值高值陡崖 (4)“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 凸出为山脊。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____高____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B山谷等高线向___________的方向弯曲C山脊等高线向____________的方向弯曲D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_____,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内外数值增大数值减小重合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_____,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_____,地势陡峭_____海拔一般在_____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______,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____________米之间,相对高度______,地势起伏和缓盆地_______________,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200稀疏密集山地500密集200~500较小周高中低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______米以下,等[体
系
构
建]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详细简略北西东正北南北东西图例文字或数字[体系构建]缩小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详海拔相等坡缓坡陡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高原平原海拔相等坡缓坡陡山谷山脊鞍部陡崖高原平原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缩放[知
识
精
讲]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2)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3)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图,其比例尺越大。 (4)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5)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重点一地图上比例尺的大小比较与缩放[知识精讲]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方法技巧图解比例尺的大小比较2.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2.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3.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缩小)到倍数的平方。特别提醒求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比例尺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米)。如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m千米(米),量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n厘米,则A、B间的实地距离为m·n千米(米)。3.比例尺放大(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变化[学
以
致
用]1.读图,回答(1)~(2)题。[学以致用](1)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1)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解析第(1)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第(2)题,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解析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内容越简略,表示的范围越大,精确度越低。四幅图中,①是北京市地图,②是中国地图,③是亚洲地图,④是我国京津唐地区图。按表示的范围大小排列为③②④①,故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应是①④②③。答案
A解析当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知
识
精
讲]1.等高线地形图上小地形区的判读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四周低,中部高示坡线向外,高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示坡线向内,高度向内侧降低重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知识精讲]地形等高线分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弯曲最大处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弯曲最大处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称集水线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脊、山脊线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
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两组表示山峰的等高线之间的区域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在等高线重叠处,用多条示坡线表示地形等高线分布特征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两组表示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山脊与山谷是山地的基本地形部位。山脊就像我国东部尖顶房的屋脊一样,中间凸出,向两侧逐渐降低;而山谷则相反,中间低洼,向两侧越来越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它们的形状非常相似,都是用凸出或凹陷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线或山谷线与等高线垂直,判断的方法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看等高线向哪里凸出,等高线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是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则是山谷。(如图所示)技巧点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该垂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两侧的等高线相交于几个点,读出这几个点的海拔,向两侧海拔降低的为山脊,向两侧海拔升高的为山谷(如图所示)。方法二:先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然后作出山脊线或山谷线的垂线,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2.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判断地势和地形判断地势高低主要根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丘陵:海拔在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山地:海拔在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m,等高线较密集高原:海拔高(500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海岸线: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m,等深线稀疏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m,等深线密集海沟:海水深度大,两侧等深线密集宏观地形判读平原: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学
以
致
用]1.(2020·郑州外国语学校期末)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图回答(1)~(2)题。(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③以平原、盆地为主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2)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别有一个高于500m的小山顶,并由西北—东南沿线向两侧逐渐降低,比较和缓。东北、西南大部分地区在200m以下,起伏小。由此可以判断西北、东南为丘陵,西南、东北为平原。中部高,西南、东北低。第(2)题,甲、乙两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西北和东南部分2.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管理中的医疗安全风险评估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培训
- 幼儿园滑草游戏班本课程
- 健康行业如何实施高效的个性化管理方案
- 创新教育区块链与智能合约的法律框架解读
- 2025年剥绒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从零到一揭秘医疗信息化机顶盒的成长历程
- 2025年中高端女包项目合作计划书
- 创新驱动之链区块链技术在创新型企业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 社区工作者年度工作计划范本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最新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公司员工基本礼仪培训ppt完整版课件
- 八大特殊危险作业危险告知牌
-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 启闭机及闸门安装后检验说明
- 保监〔2005〕22号标准
- 哈工大毕业论文微型车转向机设计与应力分析
- 哈工大阵列信号处理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