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万事莫贵于义。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右边的句子!!!导入新课万事莫贵于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1
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句子,而它们都是墨子的“传世名言”!!韩非子画像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句子,而它们都是墨子的“传世名言”2第七单元第七单元3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
《郑人有且买履者
》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郑人有且买履者》2《子圉见4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5过程与方法: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了解韩非子的思想。过程与方法: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6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单元概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单7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主要是要求学生体会韩非用寓言说理的艺术;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主要是要求学生体会《韩非子》故事的丰富和奇妙。一、本单元作品简介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一、本单元作品简介8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二、作者生平及思想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9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主张:
“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
“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10韩非子画像韩非子画像11《韩非子》全书《韩非子》全书12不得志的韩国公子不得志的韩国公子13墨子图片欣赏《韩非子》原本一墨子图片欣赏《韩非子》原本一14《韩非子》原本二《韩非子》原本二15《韩非子》原本三《韩非子》原本三16韩非子《孤愤》篇韩非子《孤愤》篇17韩非愤而著书韩非愤而著书18
(1)指出下列蓝字的读音 耒(lěi) 不胜(shēng) 决渎
(dú)
鲧禹
(gǔn) 腥臊恶臭
(èxiù) 果蓏蚌蛤(
bànggé) 钻燧取火(zuānsuì)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重点问题解析(1)指出下列蓝字的读音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19
(2)指出下列蓝色字词句的用法
实词:
①而民悦之(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②使王天下
(名作动)
③民多疾病
(名作动)
④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⑤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2)指出下列蓝色字词句的用法
20虚词:
①必为鲧禹笑矣
(被)
②因为之备
(替)古今异义词:
①桀、纣暴乱
(暴力混乱)
②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措施治理)虚词:21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1)指出下列加蓝词意义
①燕相受书而说之
说:解释
②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请:通“情”,真实,实在
③卜子妻写弊裤也,常也
写:仿效
④其家甚智其子父智:以……为智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1)指出下列加蓝词22⑤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过:经过
⑥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
涯:水边
⑦比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衣:穿⑧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
胜:尽,禁⑤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过:经过
2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于越。【翻译】庆封在齐国作乱而想逃跑到越国
。
②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翻译】现在晋国、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近在眼前,若不跟齐国搞好关系,鲁国的祸害恐怕救不了了。
③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翻译】品行方面有才有德,却去掉了自以为有才有德的心思,到哪里能不美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4
④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
【翻译】所以古代帝王留下的书就像下面说的郢人写的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下面说的燕相解说郢人的信那样来作解说。
⑤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
【翻译】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之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
④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25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参考译文
第二则选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参考译文第二则选文:郑人26
第二段选文: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已经拿到鞋子,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买到鞋。
第二段选文: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27
第二段选文: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第二段选文:人曰:“何不试之以足?”28
第二段选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译文】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写信的时候是夜晚,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第二段选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29
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译文】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治理得很好。国家倒是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信人的本意。今天的读书人,多数都是像这样的。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30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第一则选文: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
【翻译】子圉将孔子引见给宋国太宰。孔子走后,子圉问太宰对孔子的看法。太宰说:“我见过孔子后,看你就如同蚤虱那么渺小了。我要把他推荐给宋君。”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第一则选文:子圉见孔子于31
第一则选文: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翻译】子圉害怕孔子受国君爱宠,于是对太宰说:“您向国君引见孔子后,君主看你就像蚤虱那么渺小了。”太宰因此就没将孔子引见给宋君。第一则选文: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32
第一则选文:逆旅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翻译】店主人有两个小妾,那个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朱问其中的缘故。店主人回答说:“长得美的自以为漂亮,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丑陋,我却不觉得她丑陋。”第一则选文:逆旅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33
第一则选文: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翻译】做好事而抛弃认为自己贤明的看法,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第一则选文: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翻译】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像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第一则选文: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34资料链接
评《五蠹》
······其文之怪奇高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一篇数十寓言。胸中如万斛泉源,滚滚不竭。而纵横变化,无中生有,愈出愈奇。每段一意,并不雷同。看他譬中有譬,喻中有喻,天下事势如指掌。作长篇文字如此!
(明·们无子《韩子迂评》)资料链接评《五蠹》35《孤愤》《五蠹》太史公所称,皆公子极盛之文也,气脉贯输而不事钩棘章句,后来长篇未能比并。
(清·吴汝纶《桐城先生点堪韩非子读本》)评“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一段
箕子见微知箸。当是妙品。
(明·陈深辑《诸子品节》)评“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一段
道语。
(中华书局《韩非子精华》)《孤愤》《五蠹》太史公所称,皆公子极盛之文也,气脉贯输36
评“子胥出走”一段谐语。评“庆封为乱于齐”一段端语。评“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一段讽语。评“鲁穆公使众公子或臣于晋”一段忠语。评“曾从子”一段潘文在曰:深明义利,奸人不能遁其所烛。
(中华书局《韩非子精华》)评“子胥出走”一段37拓展阅读
《韩非子》部分典故
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卖酒的)感到奇怪,不解其中缘故。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拓展阅读《韩非子》部分典故38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39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王),使大国的君王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使国君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40出自《韩非子》的成语
华而不实——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深不可测——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
负薪救火——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知子莫若父——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聪明睿智——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出自《韩非子》的成语41
根深蒂固——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出生入死——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远水不救近火——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根深蒂固——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42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手足胼胝——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43
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长袖善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视死如归——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44
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45
(1)提示:总的来说,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需求达到功利的有效手段是他最关注的。历史总是发展变化的,儒、墨、道、法各派基本上都承认这一点。韩非认为,与其用渺茫广远的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社会,不如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学派的迂阔或者理想色彩浓厚不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和理论更切近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毋宁说,韩非子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提示:总的来说,韩非清醒而实际,立足于现实46
(2)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前进。退,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用之退缩。
后,动词,放在后。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在先。活,使……活,救活。少,看不起,轻视。轻,轻视,看不起。智,意动用法,以……为智。疑,动词,怀疑。(2)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其前进。47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1)提示:人的认识常常受到蒙蔽。其关键在于人有所喜爱、有所憎恶。鲁国那个人的儿子本来很丑,可他却说比公认美极了的商咄漂亮。因此,人对自己的喜爱憎恶都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偏心常会蒙蔽自己的认识。所以一般人若有怀疑往往指向别人,很少指向自己。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丢了斧子的人没有从自己这一反方面找原因,而怀疑邻居的儿子。在人遭受的各种蒙蔽中,有自身原因导致的蒙蔽最难于清醒认识,也最难根除。人应该努力祛除这种自我蒙蔽。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1)提示:人的48
(2)走,逃跑,逃往。身,自己。树,栽植。工,善于,擅于。(2)走,逃跑,逃往。49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紧张气氛。侧面表现人物恐惧痛苦的内心世界,与他所向往的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鲜明对比。2.但是,情况终于改变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国的社会改革家发现,旧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改变,而那些数千年来深入民间社会的精神活力则应该调动起来。因此,大家又重新惊喜地发现了墨子。3.中国作家结识雨果已经近一百年。当伟大的雨果以其壮丽风采开辟着一个理想的正义世界的时候,当他以浪漫主义的狂飙之势席卷风云变幻的欧罗巴的时候,中国还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尚未向世界打开广泛的视听。
4.意义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诗必须坚持的,是她的生命线。没有任何意义的散文诗,决非好作品。意义和审美是一体化的存在,只有在审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强化审美而不是削弱审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意义的追求。5.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考虑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基于以下的假设: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这一前提假设在经济系统相对于生态系统较小时,即世界是一个“空的世界”时尚能满足,但在经济系统快速增长,世界逐渐从“空的世界”变成“满的世界”后,这一假设就很难满足了。7.当人们不能改变客观的社会环境时,要避免应激性疾病的发生就应该不断降低心理压力。降低心理压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认识事物,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方法。8.心理学上有一种认识——评估学说,即个体对事物有了认识,就会利用头脑中的旧经验来解释新输入的信息,进行评估,于是产生情绪体验。而个体对事物究竟体验为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在于怎样认识事物。9.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描绘出一幅令人恐惧的画面,渲染50
导入新课万事莫贵于义。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右边的句子!!!导入新课万事莫贵于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51
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句子,而它们都是墨子的“传世名言”!!韩非子画像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句子,而它们都是墨子的“传世名言”52第七单元第七单元53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
《郑人有且买履者
》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郑人有且买履者》2《子圉见54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法。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55过程与方法: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较孟子、庄子、韩非子的寓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了解韩非子的思想。过程与方法:
从内容、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比56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单元概述《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单57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
》主要是要求学生体会韩非用寓言说理的艺术;第二课:《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主要是要求学生体会《韩非子》故事的丰富和奇妙。一、本单元作品简介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一、本单元作品简介58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时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二、作者生平及思想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59
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主张:
“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
“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60韩非子画像韩非子画像61《韩非子》全书《韩非子》全书62不得志的韩国公子不得志的韩国公子63墨子图片欣赏《韩非子》原本一墨子图片欣赏《韩非子》原本一64《韩非子》原本二《韩非子》原本二65《韩非子》原本三《韩非子》原本三66韩非子《孤愤》篇韩非子《孤愤》篇67韩非愤而著书韩非愤而著书68
(1)指出下列蓝字的读音 耒(lěi) 不胜(shēng) 决渎
(dú)
鲧禹
(gǔn) 腥臊恶臭
(èxiù) 果蓏蚌蛤(
bànggé) 钻燧取火(zuānsuì)
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重点问题解析(1)指出下列蓝字的读音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69
(2)指出下列蓝色字词句的用法
实词:
①而民悦之(意动)
而民说之(通假,通“悦”,意动)
②使王天下
(名作动)
③民多疾病
(名作动)
④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
(假设)
⑤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
(意动)(2)指出下列蓝色字词句的用法
70虚词:
①必为鲧禹笑矣
(被)
②因为之备
(替)古今异义词:
①桀、纣暴乱
(暴力混乱)
②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措施治理)虚词:71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1)指出下列加蓝词意义
①燕相受书而说之
说:解释
②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请:通“情”,真实,实在
③卜子妻写弊裤也,常也
写:仿效
④其家甚智其子父智:以……为智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1)指出下列加蓝词72⑤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过:经过
⑥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
涯:水边
⑦比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
衣:穿⑧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
胜:尽,禁⑤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
过:经过
7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于越。【翻译】庆封在齐国作乱而想逃跑到越国
。
②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翻译】现在晋国、楚国虽然强大,但齐国近在眼前,若不跟齐国搞好关系,鲁国的祸害恐怕救不了了。
③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翻译】品行方面有才有德,却去掉了自以为有才有德的心思,到哪里能不美呢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4
④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
【翻译】所以古代帝王留下的书就像下面说的郢人写的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下面说的燕相解说郢人的信那样来作解说。
⑤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
【翻译】重的被杀死了,轻的被人怀疑,那么不是明白事理困难,明白事理之后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
④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
。75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参考译文
第二则选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自己量好脚的尺度,并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第一课:《郑人有且买履者》参考译文第二则选文:郑人76
第二段选文: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译文】已经拿到鞋子,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买到鞋。
第二段选文: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77
第二段选文: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第二段选文:人曰:“何不试之以足?”78
第二段选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译文】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写信的时候是夜晚,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第二段选文: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79
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译文】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治理得很好。国家倒是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信人的本意。今天的读书人,多数都是像这样的。第二段选文: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80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
第一则选文: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
【翻译】子圉将孔子引见给宋国太宰。孔子走后,子圉问太宰对孔子的看法。太宰说:“我见过孔子后,看你就如同蚤虱那么渺小了。我要把他推荐给宋君。”第二课:《子圉孔子于商太宰》第一则选文:子圉见孔子于81
第一则选文: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翻译】子圉害怕孔子受国君爱宠,于是对太宰说:“您向国君引见孔子后,君主看你就像蚤虱那么渺小了。”太宰因此就没将孔子引见给宋君。第一则选文: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82
第一则选文:逆旅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翻译】店主人有两个小妾,那个长得丑的地位高,长得美的地位低。杨朱问其中的缘故。店主人回答说:“长得美的自以为漂亮,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丑陋,我却不觉得她丑陋。”第一则选文:逆旅人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83
第一则选文: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翻译】做好事而抛弃认为自己贤明的看法,到哪里不会受到赞美呢?
第一则选文: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翻译】圣人见到微小的现象就知道事物的苗头,见到事情的开端就知道最终结果,所以见到像牙筷后箕子就恐惧了,知道普天下的东西都不能满足商纣王的贪欲。第一则选文: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84资料链接
评《五蠹》
······其文之怪奇高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一篇数十寓言。胸中如万斛泉源,滚滚不竭。而纵横变化,无中生有,愈出愈奇。每段一意,并不雷同。看他譬中有譬,喻中有喻,天下事势如指掌。作长篇文字如此!
(明·们无子《韩子迂评》)资料链接评《五蠹》85《孤愤》《五蠹》太史公所称,皆公子极盛之文也,气脉贯输而不事钩棘章句,后来长篇未能比并。
(清·吴汝纶《桐城先生点堪韩非子读本》)评“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一段
箕子见微知箸。当是妙品。
(明·陈深辑《诸子品节》)评“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一段
道语。
(中华书局《韩非子精华》)《孤愤》《五蠹》太史公所称,皆公子极盛之文也,气脉贯输86
评“子胥出走”一段谐语。评“庆封为乱于齐”一段端语。评“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一段讽语。评“鲁穆公使众公子或臣于晋”一段忠语。评“曾从子”一段潘文在曰:深明义利,奸人不能遁其所烛。
(中华书局《韩非子精华》)评“子胥出走”一段87拓展阅读
《韩非子》部分典故
宋国有个卖酒的,卖酒器具量得很公平,接待客人态度很恭敬,酿造的酒很香醇,(店铺门前)酒旗悬挂得很高。积贮很多酒却没有人来买,(时间一久,)酒都变酸了。(卖酒的)感到奇怪,不解其中缘故。他向同住里巷且知道这事的老人杨倩打探。拓展阅读《韩非子》部分典故88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卖酒的说:“狗凶恶,那么酒为什么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人们害怕你的狗呀!有的人打发自己的小孩,揣上钱,拿着壶,前往打酒。但你的狗窜出来咬人,(谁还敢来买酒呢?)这就是你的酒卖不掉最终变酸的原因。”
杨倩说:“你养的狗凶恶吗?”89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想要禀陈(大国的君王),使大国的君王能够明晓(治国的方略)。那些大臣像恶狗一样窜出来咬人,这就使国君受到蒙蔽和挟制,因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本领90出自《韩非子》的成语
华而不实——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
深不可测——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
负薪救火——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
知子莫若父——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聪明睿智——聪明睿智,天也;动静思虑,人也。出自《韩非子》的成语91
根深蒂固——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出生入死——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远水不救近火——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根深蒂固——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92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手足胼胝——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而君后之。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93
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长袖善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视死如归——三军既成陈,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请以为大司马。如虎添翼——毋为虎傅翼,飞入邑,择人而食之。94
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动机与职业发展-深度研究
- 数学合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深度研究
- 二零二五版旅游纪念品店经营权及产品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版煤炭物流运输车辆维护保养合同4篇
- 间断有限元方法的保结构格式研究
- 海口市高中英语教师对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认知与实践调查研究
- 园建劳务施工方案
- 二零二四年度印刷宣传册设计、制作及品牌形象塑造合同3篇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 2024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汽车修理厂管理方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生口算天天练
- (正式版)JBT 5300-2024 工业用阀门材料 选用指南
- 三年级数学添括号去括号加减简便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业分析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