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论点学习目标:1.学会发散思维,打开思路,广泛寻找多种立论角度。2.比较筛选,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角度展开议论。3.学习并掌握分解中心论点的基本方法。【例文在线】(2021年北京卷)(题目见
P315第8题)论生逢其时北京一考生
大文豪狄更斯曾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任何时代,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都有其佼佼者。佼佼者之所以成为佼佼者,就在于把握住了时代潮流,诚如中山先生所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有躬身入局,抓住时势,英雄才会脱颖而出,是谓“生逢其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是不断创造奇迹的辉煌史,更是生逢其时的发展史。它以事实告诉我们,只有顺应时势并引领时势,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躬身入局顺时势,方可为。
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中华民族危急的时代,可谓应时而生。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通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丰功伟绩。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共产党的组建,从国共合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社会主义建设到新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一次次“入局”,一次次“破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成为可能。躬身入局顺时势,方可为。这是党的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躬身入局顺时势,方有为。
中国共产党紧扣人民群众的呼求,主动地躬身入局,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快速发展,书写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辉煌篇章。躬身入局顺时势,方有为,这是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躬身入局顺时势,方可期。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顺应时势并创造时势,使无数中华儿女相信未来“必是赤旗的天下”,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可反驳,无可替代,无与伦比。只有躬身入局顺时势,才能造就时势、赢得未来,这是共产党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信心。
躬身入局,顺应时势,引领时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气质,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从夸父逐日到愚公移山,从后羿射日到大禹治水,“顺势”“引势”
的基因源远流长。从“小米加步枪”到航空母舰的战备,从“一穷二白”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蛟龙”入海到“天问”升空,顺应时势、引领时势的薪火生生不息。因为顺应时势和引领时势,所以与时俱进,继往开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就是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势。“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让我们追随党的脚步,躬身入局,破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共同描绘民族复兴的宏图。
点评:首段破题,通过思辨提出论点:只有躬身入局,抓住时势,英雄才会脱颖而出,是谓“生逢其时”。全文围绕这一论点,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的百年奋斗历程,可谓立意高远。
考生善于引用,不仅列举了很多事例,而且引用名人名言,增强了文章气势和艺术感染力。例如引用狄更斯和孙中山的名言名句,紧扣主旨,入题简洁,使人深受感染。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首段提出了论点,然后用三个分论点作为支撑,将每个分论点单列,最后总结收束全文。中间的三个分论点,形式并列但内涵层进,很有嚼头。【技法点拨】一、学会选取立论角度(一)什么是立论
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立论是议论重心,无论写什么样的议论文,都必须立论,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了确立自己的论点。(二)立论常运用的思维方式
1.多向思维。多向思维要求思维能针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作文中的多向思维可分为客体发散和主体发散。
(1)客体发散是就写作对象而言,对象的特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比如写“粉笔”,可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状—短小,原料—纯净,属性—易碎,脾性—默然……
(2)主体发散是就写作者而言的,作者在能力、素质、修养、经历、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上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有差异的,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是这个意思。
材料不同,多向思维也不同,具体运用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也不同。
2.侧向思维。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的所知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用的就是侧向思维。我们常说的旁敲侧击,就是运用侧向思维来解决问题。侧向思维,在写作上就是不同领域不同思路交汇,在交汇处获得新的观点,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3.反向思维。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之于写作,即古人所谓的“翻案法”。客观对象的两面性,为反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反向思维的作文一般说来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就常见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一些名言警句、成语典故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大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或警策性,天长日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其实,不少名言警句所论的是事物属性的一个方面,或者是就一个角度而言。我们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反面去想一想,比如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反思到良药裹糖衣,人们更爱吃,同样利于病。另一种类型是针对某一文章的某一具体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4.辩证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人们自觉地进行辩证思考。辩证地看问题,能让我们从现象本身入手,探求背后的本质,另辟蹊径,去发现、去领略。(三)立论角度多样化的方法1.对同一材料,可以从不同的论述对象入手立论同一材料,往往会有多个可供立论的对象。例如下面这则材料:
据《淮北日报》报道,淮北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继忠的妻子邹世兰是一名扫马路的清洁工。三年来,她每天清早都准时把她负责的几条街打扫得干干净净,不少人劝她,何不趁老头子有权的时候调动一下,也有人劝张继忠说:“你若不嫌条件差,就把夫人调俺那里吧,总比风吹日晒强。”
对于这些劝说和议论,张继忠夫妇都一笑置之,婉言谢绝。邹世兰因自己的勤劳能干被评为市环卫处的先进工作者,市委大院的人们给了她“贤内助”的美名。
[剖析]要针对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可供议论的对象很多。既可以论述张继忠,也可以论述邹世兰,还可以议论那些逢迎拍马的人。2.对同一论述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论述方向入手立论确定了论述对象之后,下一步就要确定论述方向。有四种方法可以找到论述方向。
(1)正向立论法。就是从原材料告诉给我们的直接指向去立论。正向立论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原材料对论述对象是褒,立论也是褒,原材料对论述对象是贬,立论也是贬。二是立论只对原材料本身发表见解,不对原材料推理引申和做材料之外的联想。举例来说,假如论述对象是张继忠,原材料对张继忠是高度赞扬的,那么立论也应该高度赞扬,正面立论就可以是“张继忠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值得全体领导干部学习”。
(2)横向立论法。把原材料与材料外的其他内容通过联想联系起来立论的方法叫作横向立论法。材料外的内容与原材料内容可以是相似相关的,也可以是相反的。例如,由张继忠不以权谋私,我们联想到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立论就不再局限于赞扬张继忠,而是“领导干部不以权谋私才能受到党和人民的敬重和赞扬”。
(3)纵向立论法。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做出合理的推想和引申,然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如对张继忠也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想和引申,假如张继忠以权谋私,把妻子安排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工作岗位上去,那么不仅张继忠本人和妻子得不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党的形象也将受到损害。立论: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是党的事业的腐蚀剂。
(4)逆向立论法。就是运用反向思维,把原材料的指向倒过来想一想,从相反的角度提出见解。如针对人们的普遍看法“不可班门弄斧”,有人逆向立论“何妨班门弄斧”;针对人们“枪打出头鸟”的普遍见解,有人逆向立论“高飞吧,出头鸟”。这些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否逆向立论,要视材料而定。
3.对同一论述方向,又可以从不同论述侧面入手立论
和一棵树的同向枝头上还会生出许多侧枝一个道理,同一个论述方向,还可找出不同的论述侧面。如从“张继忠不谋私利”这一基点出发进行横向思维,我们可以找到如下不同论述侧面的立论:(1)领导干部必须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做好群众的表率。(2)各级领导干部均能从我做起,严于律己,是我们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二、学会分解分论点
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要有新意、有深意、有个性、有层次,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一)分论点的分解方法1.横向分解法
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部分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1)横向分解“是什么”。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
如,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再如,吴晗《谈骨气》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骨气”为核心概念)分论点①:骨气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分论点②:骨气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分论点③:骨气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文章的主体部分就是从“是什么”的角度选用三个不同的人物,充分阐述了“骨气”这一关键概念。
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如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2)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如吉林省一考生写的《帮助——盛开的花朵》一文,在提出“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之后,这样安排分论点: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实际上,作者也正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帮助”的意义。(3)横向分解“怎么办”。
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再优秀作文《语文素养“三步走”》的中心论点:通过“三步走”,即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分论点①: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分论点②:通过课外大量阅读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分论点③: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2.纵向分解法
纵向分解,就是按照议论文由浅入深的顺序,或者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逐步地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1)时间为序,纵深推移。
如《在荣誉面前》一文这样分解论点:荣誉只表明过去;有了荣誉时不能骄傲;应把荣誉当成新的进步的起点。作者将“荣誉”放在时间的链条上,着眼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安排分论点,从而将议论引向了纵深。(2)由表及里,逐层剖析。
如《扫盲表彰会》一文这样安排分论点: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盲,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喜听好言的上级领导,但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业;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3)步步推进,解决问题。这种分解方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步步跟进,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在提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之后,这样分解论点: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②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A.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C.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③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A.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B.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3.正反对比法
分论点对比式是指把中心论点分成正反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论证过程中,一般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把两种性质、特征截然相反或者有差异的事物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观点。
比如,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先提出观点: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正面论述:“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反面强调:“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这篇文章通过分论点对照,证明了怀疑的重要性。(二)分论点在文中的安排技巧1.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2.分论点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个字以内。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多指并列式分解)。4.分论点的表述要把中心论点或标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嵌入其中,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三)设置分论点应注意的问题1.扣得住(扣住中心,扣住题目)——分而不离。2.分得开(多角度、多方面)——分而“多彩”。3.排得顺(要有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等)——分而有序。【高效训练】1.运用“多向思维”方式,对下面材料从不同角度立论。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他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角度立论凡尔纳妻子赫哲尔凡尔纳与赫哲尔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放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立论:角度立论凡尔纳成功在于不懈努力妻子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赫哲尔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凡尔纳与赫哲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答案:2.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出分论点。中心论点:一个人要“慎独”。分论点①:“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是什么)
分论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