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2020•新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为50gB.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D.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B1.【2020•新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解析】没有指明温度,无法确定Y的溶解度,A错误;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50g,溶解度相等,B正确;T1
℃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C错误;T2
℃时,X的溶解度为50g,T2
℃时,50gH2O与50gX混合,最多只能溶解25gX,则可得到75gX的饱和溶液,D错误。【解析】没有指明温度,无法确定Y的溶解度,A错误;T22.【中考•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
℃,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
℃时,50g水中加入40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B2.【中考•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A错误;乙的溶解度在t2℃时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B正确;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不变,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加入40g甲最多只能溶解20g,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D错误。【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3.【中考•南昌】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B3.【中考•南昌】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4.【中考•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B4.【中考•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5.【中考•南充】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至t2
℃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t1℃时,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gB5.【中考•南充】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解析】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A错误;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B正确;甲中含少量乙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错误;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将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即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0g,D错误。【解析】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6.【2020•南充】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温度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相等6.【2020•南充】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加入固体丙(或恒温蒸发水)(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3)t2
℃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4)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65甲>乙>丙(3)t2℃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表示在温度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由图可知,若温度不变,要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甲物质,故t2
℃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5g+50g=65g。(4)由图可知,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7.【中考•聊城】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7.【中考•聊城】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t1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t2℃时,将40gNa2C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Na2C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36.3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2:5(1)t1℃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36(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解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根据表格数据可知,30℃时,二者的溶解度都是36.3g。(2)t2
℃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0g,则在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Na2CO3,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3)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要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Na2CO3,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解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2CO3和N8.【中考•荆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常温下B的不饱和溶液,在只要求保持其中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溶质(或升温)8.【中考•荆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中分离出少量A的纯净物,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降温结晶(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t2℃时,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②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③在t1℃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④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分别为m1
g和m2g,则m1<m2③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③④9.【中考•随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D9.【中考•随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A错误;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50g×100%≈33.3%,B错误;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50g/40g×140g=175g乙的饱和溶液,C错误;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D正确。【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10.【中考•泰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
℃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B.t2
℃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10.【中考•泰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析】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A错误;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丙,所得溶液为65g,B错误;将t3℃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且t2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错误;N点的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变为饱和溶液,D正确。【解析】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A错误;t2℃时丙的溶解度为311.【2020•荆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1.【2020•荆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1(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9∶19(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__。丙(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如图2所示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R是甲物质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B、D(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如图2所示实验【解析】(1)温度为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2)t3℃时,甲的溶解度为90g,则在t3℃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90g∶190g=9∶19。(3)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该物质是丙物质。【解析】(1)温度为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4)t1℃时200g水中加入50gR物质,观察到50gR完全溶解。升温到t3℃,并蒸发100g水,依然无溶质析出,则说明R在t3℃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0g,故R不可能是丙物质。将溶液降温至t2℃时,发现有溶质析出,则证明t2℃时,R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g,则R是乙物质。A错误;②、③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①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C错误。(4)t1℃时200g水中加入50gR物质,观察到12.【中考•抚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读图回答:(1)交点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2.【中考•抚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读(2)t2
℃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33.3%(2)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3)将t3
℃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乙、甲、丙(3)将t3℃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仍(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溶剂质量可能改变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D.溶质质量一定变大A、C(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解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所以溶质的质量为25g,溶液质量为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3)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解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4)将甲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若增加溶质,则溶质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的质量变大;若恒温蒸发溶剂,溶剂质量变小,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质量变小;若降温,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将甲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若增加溶质,则溶质质量变大13.【中考•荆州】请根据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______(填写代号)。C13.【中考•荆州】请根据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________(填写代号)。B(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②t2℃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①③④⑤⑥(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B)>m(A)=m(C)⑤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⑥将t1℃的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④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故适宜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晶体。(3)①t1℃时,虽然A、C的溶解度相等,但两种溶液的浓度不一定相等,如果两种溶液都是饱和的,则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如果是不饱和的,则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故①错误;②t2℃时,如果A、B、C三种溶液都是饱和的,则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如果是不饱和的,则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故②正确;【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如果A、B、C三种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则A析出的晶体最多,如果三种溶液的质量不相等,则A析出的晶体不一定最多,故③错误;④将t2
℃时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
℃,A、B溶液会析出晶体,得t1℃时的饱和溶液,由于t1
℃时B的溶解度比A大,所以B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比A大,而C溶液降温至t1℃时,由于溶解度增大,变成t1
℃时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④错误;③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时⑤将t1℃时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若三种溶液都是饱和的,则因C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⑤错误;⑥将t1
℃时A、B、C三种溶液分别降温,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⑥错误。⑤将t1℃时A、B、C三种溶液分别升温,若三种溶液都是饱和14.【中考•陕西】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组别物质质量ABCDENaCl晶体质量/g51520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14.【中考•陕西】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请回答下列问题:(1)A组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C组x的值为________。不饱和120
组别物质质量ABCDENaCl晶体质量/g51520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请回答下列问题:不饱和120(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_______。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6<
组别物质质量ABCDENaCl晶体质量/g5152030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x130136(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_【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所以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36;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的质量减少,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还是该温度下Ca(OH)2的饱和溶液,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2020•新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溶解度为50gB.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D.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B1.【2020•新疆】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解析】没有指明温度,无法确定Y的溶解度,A错误;T2℃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50g,溶解度相等,B正确;T1
℃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C错误;T2
℃时,X的溶解度为50g,T2
℃时,50gH2O与50gX混合,最多只能溶解25gX,则可得到75gX的饱和溶液,D错误。【解析】没有指明温度,无法确定Y的溶解度,A错误;T22.【中考•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
℃,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
℃时,50g水中加入40g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B2.【中考•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A错误;乙的溶解度在t2℃时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B正确;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不变,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50g水中加入40g甲最多只能溶解20g,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D错误。【解析】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3.【中考•南昌】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B3.【中考•南昌】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4.【中考•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B4.【中考•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5.【中考•南充】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至t2
℃时,析出晶体质量:甲>乙B.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的方法C.甲中含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D.t1℃时,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80gB5.【中考•南充】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解析】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A错误;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高溶液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的方法,B正确;甲中含少量乙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错误;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将30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即形成溶液的质量为70g,D错误。【解析】A项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判断析出晶体的多少,6.【2020•南充】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温度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相等6.【2020•南充】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加入固体丙(或恒温蒸发水)(2)t2℃时,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3)t2
℃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4)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65甲>乙>丙(3)t2℃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故P点表示在温度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由图可知,若温度不变,要将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增加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甲物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甲物质,故t2
℃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5g+50g=65g。(4)由图可知,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7.【中考•聊城】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7.【中考•聊城】根据所给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t1
℃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2)t2℃时,将40gNa2CO3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Na2C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36.3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2:5(1)t1℃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g。36(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温度/℃010203040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36.336.6碳酸钠的溶解度/g6101836.350(3)若Na2C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Na2CO3应【解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根据表格数据可知,30℃时,二者的溶解度都是36.3g。(2)t2
℃时,Na2CO3的溶解度是40g,则在此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20gNa2CO3,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3)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要提纯含有少量NaCl的Na2CO3,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解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2CO3和N8.【中考•荆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常温下B的不饱和溶液,在只要求保持其中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将其变成饱和溶液,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溶质(或升温)8.【中考•荆州】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要从中分离出少量A的纯净物,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降温结晶(2)现有一杯t1℃时含A、B两种物质且均饱和的混合溶液,若(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①t2℃时,A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B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②将t2℃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③在t1℃时,用两份等量的水分别配制成A、B的饱和溶液,这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④在t2℃时,用等量的A、B分别配制成两种饱和溶液,测得其质量分别为m1
g和m2g,则m1<m2③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③④9.【中考•随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D9.【中考•随州】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g,A错误;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50g×100%≈33.3%,B错误;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50g/40g×140g=175g乙的饱和溶液,C错误;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D正确。【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10.【中考•泰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
℃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丙>甲B.t2
℃时,20g丙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g溶液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
℃降温至t2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D10.【中考•泰安】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解析】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A错误;t2℃时丙的溶解度为30g,5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15g丙,所得溶液为65g,B错误;将t3℃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且t2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溶质质量分数乙大于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C错误;N点的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可变为饱和溶液,D正确。【解析】未指明溶液是否饱和,A错误;t2℃时丙的溶解度为311.【2020•荆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1.【2020•荆州】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t1(1)当温度为________℃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9∶19(2)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是________。丙(3)若采用升温、恒温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都能使接近饱和(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如图2所示实验,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根据图示信息,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R是甲物质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B、D(4)R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现用R做如图2所示实验【解析】(1)温度为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2)t3℃时,甲的溶解度为90g,则在t3℃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90g∶190g=9∶19。(3)升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该物质是丙物质。【解析】(1)温度为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4)t1℃时200g水中加入50gR物质,观察到50gR完全溶解。升温到t3℃,并蒸发100g水,依然无溶质析出,则说明R在t3℃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50g,故R不可能是丙物质。将溶液降温至t2℃时,发现有溶质析出,则证明t2℃时,R物质的溶解度小于50g,则R是乙物质。A错误;②、③为乙物质的饱和溶液,①为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C错误。(4)t1℃时200g水中加入50gR物质,观察到12.【中考•抚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读图回答:(1)交点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2.【中考•抚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读(2)t2
℃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33.3%(2)t2℃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3)将t3
℃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仍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乙、甲、丙(3)将t3℃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2℃,仍(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溶剂质量可能改变B.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溶液质量可能不变D.溶质质量一定变大A、C(4)用一定的方法,将某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解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5g甲物质,所以溶质的质量为25g,溶液质量为75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3)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解析】(1)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两种物(4)将甲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若增加溶质,则溶质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的质量变大;若恒温蒸发溶剂,溶剂质量变小,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溶液质量变小;若降温,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将甲的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若增加溶质,则溶质质量变大13.【中考•荆州】请根据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的物质是______(填写代号)。C13.【中考•荆州】请根据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________(填写代号)。B(2)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3)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的浓度也相等②t2℃时,A、B、C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③将t2℃的A、B、C三种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央厨房合作合同范本
- Module7 Unit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包装制品订购合同范本
- 动力柜安装合同范本
- 3人购车合同范例
- 公寓前台转租合同范本
- 冷链运输合同范本简易
- 加工装饰合同范本
- 出资赠与协议合同范例范例
- 第1课 两弹元勋国脊梁 许身国威壮河山-《邓稼先》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2章 心理流畅体验
- 2024年高考英语易错题 阅读理解:推理判断题4大陷阱(教师版新高考专用)
- 软件系统平台项目实施方案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力与形变》教学课件(一)
-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垒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