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_第1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_第2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_第3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_第4页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盐化肥盐是什么??盐的化学式特征

NaCl

KNO3

Ca(NO3)2

FeSO4

Na2CO3

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三、盐的通性1.盐的分类①正盐②酸式盐③碱式盐酸跟碱完全反应的产物酸中的氢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的产物

此外,对于含有相同酸根离子或相同金属离子的盐,常给一个统称。常见的金属离子:常见的酸根离子:Na+、K+、Cu2+、Ca2+、Mg2+

Cl-、SO42-、CO32-、NO3-、PO43-

请写出5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KCl、MgSO4、Cu(NO3)2、Na2CO3、CaCl2……快速判别酸碱盐的方法:酸:第一个字母为H,除H2OH2O2碱:最后两个字母是OH盐:其他的为盐,某酸某氯化某氧化物:二元一氧指出下列物质中那些是酸?那些是碱?那些是盐?NaHCO3KOHHNO3K2CO3NaNO3H2CO3Mg(OH)2K2O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及俗称俗称食盐纯碱\苏打烧碱\火碱双氧水盐酸化学式Na2CO3分类盐酸俗称灰锰氧大理石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化学式分类NaClNaOH盐碱H2O2氧化物HClKMnO4盐CaCO3盐NaHCO3盐CaO氧化物Ca(OH)2碱食盐古罗马货币

在古罗马表示富有与贫穷,不看拥有黄金的多少,而是比藏有盐粒的数量,被历史上称为食盐货币时代。我国的西藏过去也使用过盐巴货币。为了换取生活必需的一小块盐巴,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贵州解放前只有少数人家吃得起吊盐(吃完饭以后,用舌头在吊挂着的盐块上舔一下)可见食盐的贵重。从这个故事里,结合书本,你对食盐的作用了解了多少?NO1:重要的调味品NO2:人体正常生理不可缺少的物质(食盐的生理作用)NO3:日常生活中用来腌制食品NO4:工业的原料:氯---碱工业NO5: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选种2、氯化钠的用途

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作用。3、氯化钠的分布:

海水、盐湖、盐井和岩矿中都蕴藏着食盐海盐盐场粗盐含MgCl2,CaCl2等杂质易潮解,精盐不易潮解盐的制法

将海水、盐湖水、盐井水等,通过蒸发水分,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氯化钠晶体称为粗盐。“活动与探究”粗盐提纯

讨论: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通过哪些步骤来制取精盐?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3.蒸发①仪器:带铁圈的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②玻璃棒的作用:防止液体由于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③注意: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玻璃棒起什么作用?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玻璃棒起什么作用?引流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脆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腌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波尔多液

1878年,欧洲的葡萄园曾流行葡萄霜霉病。可是,在法国的波尔多城一家葡萄园里靠近马路两旁的葡萄树,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园工们为了防止行人偷吃葡萄,就往靠近路边的葡萄树上喷了些石灰水和硫酸铜溶液。行人以为这些树害了病,便不敢再吃树上的葡萄了。人们根据这个线索研究下去,终于在1885年制成了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液,这种混合液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够保护果树,由于这种混合液是在波尔多城发现的,所以被称为“波尔多液”。现在,波尔多液成了农业上的一种重要杀菌剂。思考题:

如何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MgCI2、CaCI2、MgSO4)?思考题:

如何除去粗盐中的不可溶性杂质?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用途

华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酒店大厅大理石地面名称俗称(或主要成分)主要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纯碱苏打小苏打大理石石灰石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可作补钙剂,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创建永利制碱厂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制出的碱质量低劣,销售困难。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废寝忘食,攻下一道道技术难关,终于在1926年6月生产出洁白的纯碱,碳酸纳含量在99%以上,定名为“红三角”牌。

同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纯碱荣获最高荣誉的金质奖,跃居世界榜首。“红三角”纯碱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准许免检的“信得过”产品,打破了外国公司对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垄断。天津碱厂的“红三角”,只经历了9个年头,在中国市场上便挫败了经营50年之久的英国卜内门纯碱,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盖胃平片吗丁啉钙片两种著名的制碱技术(1)氨碱法制纯碱(索尔维制碱法)(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总原理相同:两种著名的制碱技术2NaHCO3======Na2CO3+CO2↑+H2O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原料来源和副产物不同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氨碱法制纯碱原理(索尔维法)CaCO3CO2+CaOCaO+H2O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炼焦副产品优点:不足:原料便宜成品纯度高氯化钠利用率低氨和部分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制作步骤简单产生了当时认为无用的氯化钙侯氏制碱法原理:(1)NH3+H2O+CO2=NH4HCO3(首先通入氨气,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2)NH4HCO3+NaCl=NH4Cl+NaHCO3(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3)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热稳定性很差,受热容易分解)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总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

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析出。合成氨厂沉淀池煅烧炉NH3NaHCO3NaCl(aq)母液Na2CO3NH4ClCO2NH3细小的NaCl颗粒CO2实验室中,用侯氏制碱原理制Na2CO3和NH4Cl的步骤为:⑴③过滤所得晶体1的名称是_________。滤液1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操作③中使用玻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操作①②的顺序_______(填能或不能)颠倒,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连续化生产的循环步骤是_____(填操作序号)。碳酸氢钠NH4Cl引流不能CO2在水中溶解度比NH3在水中溶解度小得多,而CO2在氨水中被吸收的量比在水中大。⑥(盐酸腐蚀含碳酸钙的建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活中还有哪些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1.与酸反应

实验11-1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下图),观察现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现象。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氢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现象。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氢钠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请书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离子的盐,都能跟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或HCO3-)实验Na2CO3

+

HCl

1、交换位置:

Cl+CO3Na

H2、定化学式:NaCl+H2CO3例:3、配平:2HCl+Na2CO32NaCl+H2O+CO2HCl+Na2CO3HCl+Na2CO3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试着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碳酸钠与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③碳酸氢钠与盐酸:NaHCO3+HCl=NaCl+H2O+CO2↑观察与思考(一):

①观察:反应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②讨论:由此你发现了什么?③归纳: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鉴定方法。④举例:填写下表被鉴定的物质加入的试剂现象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加热固体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2NaHCO3Na2CO3+H2O+CO2△2.在溶液中加入相同溶液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NaHCO33.溶解,加入氯化钙.产生沉淀的是Na2CO3Na2CO3+CaCI2=CaCO3+2NaCl阴离子的检验

先在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没有沉淀(证明不是CO32-,SO32-)再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气味证明不是HSO3-)

HCO3-+H+=CO2+H2OCO2+Ca(OH)2=CaCO3+H2OHCO3-的检验阴离子的检验CO32-的检验

加入盐酸,生成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生成乳白色浑浊。

如果可能有亚硫酸根,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就是碳酸根,褪色是亚硫酸根小结: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离子的盐,都能和HCl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或HCO3-)离子。所用试剂为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2、与碱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分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CO32-的碳酸盐溶液与石灰水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Ca(OH)2=CaCO3↓+2NaOH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的试管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3、与盐溶液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分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Cl-的溶液与硝酸银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硝酸,证明含有Cl-

NaCl

+AgNO3=AgCl↓+NaNO3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滴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11-3向两支各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并填写下表。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现象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CuSO4+BaCl2=BaSO4↓+CuCl2有少量蓝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

化学方程式分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SO42—的溶液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硝酸,证明含有SO42—

向盛有少量BaCl2溶液的试管滴入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BaCl2

+Na2SO4=BaSO4↓+2NaCl

讨论1.上述两个反应是否属于复分解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共同之处?2.前面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3.碳酸钠、碳酸钙等含碳酸根的盐溶液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时,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什么?

上述两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共同之处是都有沉淀生成。

中和反应也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共同之处是都有水生成。

有气体生成。

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观察与思考(二):

①观察:上述几个反应有什么特点?②讨论:由此,你又有哪些新发现?③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一般形式与特点。(分析)反应物通过什么方式变成了生成物?

CaCO3+2HCl=CaCl2+H2CO3

Na2CO3+Ca(OH)2=2NaOH+CaCO3↓

Na2SO4+BaCl2=2NaCl+BaSO4↓H2O+CO2↑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表达式:AB+CD→AD+CB1、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是否也属复分解反应?为什么?答: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酸+碱→盐+水”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讨论

2、分析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答:生成物都含有气体或有水或有沉淀。讨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都属复分解反应,但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至少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的要求:金属氧化物+酸盐+酸碱+酸盐(可溶)+碱(可溶)盐(可溶)+盐(可溶)生成物的要求:沉淀or气体or水(三选一)}(有一种反应物可溶即可)钾钠氨盐硝酸盐,均能溶于水中间。硫酸盐中钡不溶,氯化盐中银不溶。碳酸钾钠氨盐溶,氢氧钾钠钙钡溶。小口决物质溶解性口诀:酸都溶:溶碱有五位:钾、钠、铵、钙、钡。钾、钠、铵、硝酸盐都可溶。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可溶。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可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剩下都不溶这些你都记住了吗?钾钠铵硝溶得全,没有不溶水的盐。氯化物,要记住,只有银是不溶物。

硫酸盐,溶得多,只有钡在水中搁。碳酸盐很简单,溶于水的钾钠铵。(1)酸+盐─新酸+新盐

BaCl2+H2SO4=BaSO4↓+2HClAgNO3+HCl=AgCl↓+HNO3

(2)酸+碱─盐+水(中和反应)2HCl+Ca(OH)2=CaCl2+2H2OH2SO4+2NaOH=Na2SO4+2H2O(3)盐(可溶)+盐(可溶)─两种新盐

Na2SO4+BaCl2=2NaCl+BaSO4↓Na2CO3+CaCl2=2NaCl+CaCO3↓(4)盐(可溶)+碱(可溶)─新盐+新碱2NaOH+CuSO4=Na2SO4+Cu(OH)2↓Na2CO3+Ca(OH)2=CaCO3↓+2NaOH(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HCl+Fe2O3=FeCl3+H2O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1.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利用书后附录Ⅰ所提供的有关酸、碱、盐溶解性的信息,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是否能发生反应。NaOH溶液NaCl溶液K2CO3溶液Ba(NO3)2溶液稀硫酸判断依据2.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能反应有水生成不能反应无水、气体或沉淀生成能反应有CO2气体生成能反应有BaSO4沉淀生成想一想: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KNO3+NaOH=NaNO3+KOH五、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1.碳酸根离子的检验①滴加稀盐酸,现象:有气泡产生②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生成白色浑浊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①滴加硝酸钡,现象:生成白色沉淀②滴加稀硝酸,现象:沉淀不溶解4.铵根离子的检验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有气泡产生②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现象:试纸变蓝3.氯离子的检验①滴加硝酸银,现象:生成白色沉淀②滴加稀硝酸,现象:沉淀不溶解或用沾有无色酚酞的棉花检验1、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A、Ba2+、K+、NO3-、CO32-、H+B、K+、Cl-、Mg2+、NO3-、H+C、Fe3+、SO42-、OH-、Na+、Cu2+D、Ag+、Ba2+、Cl-、NO3-、K+2、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①氢氧化钠②硫酸镁③硝酸钡④氯化铁⑤氯化钾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③⑤C、④③①②⑤D、②③①④⑤BB3、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它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Na2CO3、HCl、H2SO4、NaNO3

B、K2CO3、H2SO4、HNO3、BaCl2C、HCl、AgNO3、HNO3、NaClD、NaOH、FeCl3、MgCl2、BaCl2B、D1、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H2SO4+NaNO3——Na2SO4+BaCl2——2HNO3+K2CO3——KNO3+NaOH——不能BaSO4↓+2NaCl2KNO3+CO2↑+H2O不能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共存的是(

AKNO3NaClNaOHBKOHNa2CO3HClCKNO3NaOHFeCl3

DAgNO3BaCl2HNO3A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Ca(OH)2B、Na2CO3,H2SO4C、AgNO3,BaCl2D、KCl,CuSO4D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H2SO4+Ca(OH)2=CaSO4+2H2OB、H2SO4+BaCl2=BaSO4+3HClC、2HCl+Fe=FeCl2+H2D、2HCl+CaCO3=CaCl2+H2CO3H2O+CO2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要除去粗盐中可能含有的氯化镁、氯化钙、碳酸钠等可溶性杂质:①你将用什么方法除去?②原理是什么?③怎样操作?④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鸡蛋趣味实验学完本课题你的收获是: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能识别复分解反应类型,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以及CO32-或

HCO3-、Cl-、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1、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A.氯化钠、盐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纯碱D.碳酸氢钠、小苏打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作补钙剂B.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C.纯碱溶液用于除水垢D.食盐用作调味品AC课堂训练A、Zn+H2SO4=ZnSO4+H2↑B、2KMnO4=K2MnO4+MnO2+O2↑

C、CaO+H2O=Ca(OH)2

D、CuSO4+2NaOH=Cu(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