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成考专升本政治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A.分层次深入B.宽领域发展C.全方位推进D.梯次推进

2.党的建设的理论是在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特别是同()A.A.地主阶级思想的斗争B.农民阶级思想的斗争C.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D.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

3.自由是指人们()

A.摆脱了必然的束缚B.摆脱了自然规律的束缚C.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D.实现了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A.洛川会议B.遵义会议C.八七会议D.瓦窑堡会议

6.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A.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经济特区问题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8.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A.思想政治工作B.组织作风建设C.思想作风建设D.组织制度建设

9.事物发展中辩证否定的根源是

A.事物受到外力的作用B.事物内在的矛盾性C.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0.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11.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是()

A.封建势力B.买办资本家C.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本主义

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在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国有资产的社会总资产中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共有大型企业的和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现出来

14.上层建筑有两大部分组成,它们是()。

A.政治制度的法律制度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D.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1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A.每个人必须事事实践才能有认识B.只有参加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直接知识来自实践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16.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统一

1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A.A.主要基础B.主要内容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D.性质

1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A.A.减租减息B.没收地主土地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取消富农经济

19.国家的本质是()。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者B.社会秩序的维护者C.国家领土完整的保护者D.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20.14.俄国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赞扬十月革命的是()

A.李达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21.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重要性是在()以后。

A.党成立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延安整风运动

2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重点是

A.以完善社会管理为重点B.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C.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D.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重点

23.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最基本特征,一是强调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强调()。

A.辩证否定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永恒发展的观点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地质学和胚胎学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C.机械力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25.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A.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26.实践是指人们()A.A.本能活动B.适应环境的生物性活动C.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精神活动

2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8.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帝国主义的殖民地B.封建社会的残余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法制建设

C.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30.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经验是在()A.A.党的十三大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

二、多选题(10题)31.我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

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领导D.人民战争

3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33.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

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34.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及社会主义建设思想路线的制定

3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

A.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成熟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不发达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C.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不成熟、不完善D.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较大的差距

3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的()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

39.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其主要原因在于()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

B.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人民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C.中国革命武装斗争主要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D.中国工人阶级的大多数是由农民转化而来的

40.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所作的完整表述是()

A.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判断题(5题)41.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

42.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43.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4.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4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好组织形式。

四、辨析题(2题)46.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47.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先把物质文明搞好了,有了物质基础,然后再去抓精神文明就容易名了。

五、论述题(2题)48.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

49.“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

结合材料4,谈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措施和途径。

51.

参照材料3说明党是如何“把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C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数在党内的比重较大,因此是思想斗争的重点。

3.D

4.C

5.B

6.A

7.B

8.A

9.B

10.B

11.A

12.B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

13.D

14.D

15.D

16.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而决定整个社会形态的性质,故选“C”。

17.C“体制”是“制度”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亦然。

18.A

19.D

20.B

21.D

22.B

23.D

24.D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在建立和证明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方面起了决定性作用,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25.A本题考查的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是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26.C

27.C

28.D

29.A

30.D

31.ABC

32.ABD

33.BCD

34.ABC

35.ACD

36.AC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41.N(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42.Y(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要尊重历史事实,如实反映历史人物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如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无视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对其过分夸大、美化或拔高是不对的;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前人也是不可取的。历史人物本身是变化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在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时,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一方面,要高度肯定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另一方面,又应指出他们在认识和行动上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包括不回避他们的失误和错误。

43.N(1)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从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观点。

44.Y(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每一事物既包含矛盾的普遍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是从许多特殊矛盾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只概括了每一特殊矛盾的共性部分,而不是矛盾特殊性的全部。所以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45.Y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适当的组织形式,亦即政体,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与我国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经验相结合的一个创造。它是人民民主专政最好的组织形式,体现在:(1)它全面、直接地反映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采用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权组织形式,组织全体人民建设新社会,摒弃了独裁制度和西方议会制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体不相适应的弊病。(2)它决定了我国的其他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它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是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最好的政治组织形式。

46.错误。(2分)(1)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4分)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2分)(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都承认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只不过历史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从而得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观点。(2分)

47.错误。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否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能动作用孤立地对待物质文明片面地抓经济工作这既违背经济规律又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在理论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延误、弱化和虚化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撇开精神文明建设而孤立地抓物质文明不仅不能真正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反因增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而变得极不经济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两个文明建设绝不能分先后。错误。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内在联系人为地割裂开来,否定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能动作用,孤立地对待物质文明,片面地抓经济工作,这既违背经济规律,又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在理论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用以指导实践必然延误、弱化和虚化精神文明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撇开精神文明建设而孤立地抓物质文明,不仅不能真正实现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反因增加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而变得极不经济,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两个文明建设绝不能分先后。

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具体表现在:

第一,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是最广泛团结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旗帜,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二,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杜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合格人才和智力支持。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杜会秩序。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赢得同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条件。

49.(1)“一国两制”构想依据的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即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所说,“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来的。港、澳、台地区长期与祖国分离,当地人民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并习惯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些历史造成的事实是在解决港、澳、台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实事求是地寻求解决港、澳、台问题的途径,做到使各方面都能接受。用“一国两制”方式而不是用社会主义的方法来解决,既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也充分照顾到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一国两制”构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只能存在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