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二)课件_第1页
中医养生学(二)课件_第2页
中医养生学(二)课件_第3页
中医养生学(二)课件_第4页
中医养生学(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养生学老子:“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孔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传统养生理论: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人体之三宝:精、气、神《黄帝内经》:“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神与形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养生方法贵在专精养生生活化,生活养生化认识你自己生命的蜕变一、10岁生命周期10岁:走,20岁:趋,30岁:步,40岁:好坐,50岁:眼花(肝),60岁:好卧(心)70岁:脾气虚弱,80岁:肺气衰落,90岁:肾气衰竭100岁:五脏气血全都衰竭二、女子7岁,男子8岁生命周期衰老情绪失调生活无规律禀赋差异与体质强弱物质亏耗脏腑虚衰一、阴阳学说二、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中医养生基础

一、阴阳学说《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阳: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学说事物水火气候季节方向位置运动人动物昼夜阳火温热夏东南上动男雄昼阴水寒冷冬西北下静女雌夜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相互对立(二)阴阳的相互依存(三)阴阳的相互消长(四)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学说内容对立制约:因属性相反故相互抑制。生理:故有消长转化和生命运动病理: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治疗:用药物阴阳属性来消弱或补充过盛或衰弱的一方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内脏实体及精、血、津液是生理功能的基础;各种生理功又是吸收、转化和形成精、血、津液等内脏物质保证。阴阳太极图《周易•系辞传》中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我们祖先对宇宙万物的高度概括和认识。就现代来看,颇像近代天文学所倡导的宇宙产生的“大爆炸”理论,那个原始的一点就是太极。八卦产生图解阴阳学说的应用4.指导疾病的诊断色泽、声息、症状、脉象5.指导疾病的治疗阴阳偏盛,实者泻之;阴阳偏衰,虚者补之。6.指导疾病的预防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调节阴阳。21二、五行学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五官、五志等通过五行而相联系。生克关系反常,则产生相乘、相侮。五行学说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木为“曲直”:生长、升发、调达、舒畅的特性。火为“炎上”:温热、升腾、明亮、化物的特性。土为“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金为“从革”: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的特性。水为“润下”:寒凉、滋润、下行的特性。(二)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自然界五人体五味五色五气五季五化五方行五脏五官五体五情五液五声酸青风春生东木肝目筋怒泪呼苦赤暑夏长南火心舌脉喜汗笑甘黄湿长夏化中土脾口肉思涎歌辛白燥秋收西金肺鼻皮悲涕哭咸黑寒冬藏北水肾耳骨恐唾呻正常生:相互促进、滋生:木火土金水木克:相互制约、克服:木土水火金木异常乘:过克侮:反克木(肝)

火(心)土(脾)金(肺)水(肾)五行学说应用(一)类比五脏的生理功能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阐述脏腑的相互关系相生,相克;如肾水之精以养肝。(二)表述脏腑间的病理影响肝病传脾(木乘土),传心(母病及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等•发病:•正气与邪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伤七情劳逸五脏养生藏象:藏,藏于体内的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一、五脏—心、肺、脾、肝、肾。共同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生理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二、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共同生理功能:传化物。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一)心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

1.主血脉:1)主血:血液依赖心脏的搏动2)主脉: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2.主神志:广义之神: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精神,意识,思维3.与舌,脉,面,汗液,在志的关系:

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养心一、养神二、按摩:劳宫、涌泉三、食补心气不足:人参、黄芪心阴不足:桂圆、大枣、莲子、黑木耳、银耳、灵芝、茯苓心血不足:菠菜、阿胶、当归、松子仁、何首乌四、注意午时休息(二)肺

生理功能

主气、肺朝百脉、主宣发肃降、主行水、主治节。

(二)肺1.主气:生理:

A、呼吸之气:肺的呼吸作用.B、一身之气:(1)气的生成:宗气

(2)调节全身气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病理:呼吸功能异常--失去呼吸功能--人的生命终结2.肺朝百脉:生理:全身血脉汇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助心行血病理:肺气虚衰就会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二)肺3.主宣发肃降:主宣发:A、排除体内的浊气

B、将脾所转输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到全身,外达皮毛。C、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病理:肺失宣散—呼吸不利、胸闷、咳嗽、鼻塞、喷嚏、无汗(二)肺主肃降:

A、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C、肃降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洁净。病理:肺失肃降--咳、喘、咳痰、呼吸短促4.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气宣发:水液向上向外布散全身废水通过呼气、汗液排出肺气肃降:水液向下输布废水下输于肾,生成尿液病理:肺失宣肃,水道不通,水液输布和排泄障碍—痰饮、水肿5.肺主治节: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体现:肺司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调节水液代谢(二)肺6.与鼻,皮毛,涕的关系:开窍、在体、其华、在液、在志。(鼻、皮、毛、涕、忧)肺卫之气充盈—肌表固密,皮肤润泽养肺一、情绪要开朗二、注意呼吸:闭气法三、注意饮食调养养肺:玉米、番茄、黄豆、大豆、梨秋季最易伤肺:少辛增酸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三)脾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主升清。

1.主运化:(1)运化水谷:饮食物--脾胃--水谷精微—脾的运输布散—上输于肺(2)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病理:脾虚失运--腹胀、纳差、便溏、疲倦。(三)脾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生血统血、主升清。

1.主运化:(1)运化水谷:饮食物--脾胃--水谷精微—脾的运输布散—上输于肺(2)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维持水液代谢平衡“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病理:脾虚失运--腹胀、纳差、便溏、疲倦。(三)脾

2.脾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主要物质。脾主统血控制血液运行于脉内,不溢于脉外。(三)脾

3.脾主升清(1)上输水谷精微于心,肺,头面.(2)保持内脏的正常位置.病理:脾不升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脾气下陷—久泄脱肛、内脏下垂(三)脾4.与口,肌肉,四肢,唇,涎,思的关系开窍、在体、其华、在液、在志。

(口、肉、唇、涎、思)脾气健旺--营养充足--肌肉丰满壮实脾失健运--四肢肌肉瘦削,痿废不用脾气健运--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脾失健运--食欲减退,口淡乏味,口唇淡白养脾一、养脾与养胃结合起来二、运动、按摩:中丹田、下丹田三、饮食:利脾胃,助消化莲子粥、山药茯苓粥夏天要注意养脾(四)肝生理功能:主疏泄、肝藏血。

1.主疏泄—即肝有疏通宣泄、疏散畅达作用。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升主动。主要体现在:①协调气血运行②调畅情志③促进消化④协调水液代谢

⑤调理生殖功能(四)肝2、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作用。调节女子月经胎产。“肝主血海”病理:肝不藏血:血虚或出血肝血不足:目----两目干涩昏花筋----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月经----量少,闭经(四)肝3、开窍、在体、其华、在液、在志。(目、筋、爪、泪、怒)肝血充盈--筋得所养--运动灵活--指甲荣润肝血不足--不能养筋--筋痛、麻木、屈伸困难--指甲枯槁养肝一、情志:莫生气二、睡眠:亥时入睡三、饮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养肝血:枸杞子、当归、阿胶春节养肝:枸杞红枣鸡蛋汤、猪肝枸杞汤多饮水,少喝酒四、不要过度疲劳(五)肾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化生血液;肾主水;肾主纳气。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阴--阴液根本,滋养润泽肾阳--阳之根本,温煦推动肾精--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成熟(五)肾病理:肾精不足----影响生长发育肾阴虚----内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津

肾阳虚----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频、遗尿、舌淡(五)肾

2、肾主水通过肾的气化作用,调节水液代谢,清者吸收并输布周身,发挥滋润作用;浊者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3、肾主纳气肾对肺吸入之清气,具有吸纳作用,从而维持呼吸的深沉平稳。病理肾不纳气--呼吸不利,气喘,端坐呼吸。(五)肾4、开窍、在体、其华、在液、在志。

(耳及二阴、骨与髓、发、唾、恐)生理:肾精充足--骨骼坚固、思维敏捷--牙齿坚固--头发光泽病理:肾精不足--骨骼松脆、思维迟钝--牙齿松动--头发无泽易脱。养肾一、节欲保精二、按摩:下丹田、后丹田三、食补:核桃、枸杞、大豆、黑豆、芝麻叩齿(二)六腑胃、胆、膀胱、大肠、小肠、三焦。共同生理功能:传化物。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和废物的排泄。生理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故有“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之说。六腑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消化:胆汁由肝脏分泌,有促进消化食物的作用。主决断:影响精神情志生理特性:胆气主升,性喜宁谧

胃——受纳与腐熟水谷;被称为“水谷之海”。

主降浊: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人以胃气为本”生理特性:胃主通降、喜润恶燥六腑小肠——受盛化物:1盛受胃初步消化的食物2食物在小肠内缓慢下输,持续一定的时间。泌别清浊:分清:将食物中的精华吸收;别浊: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形成粪便,将剩余水液经肾入膀胱,形成尿液。“小肠主液”生理特性:升清降浊大肠—传化糟粕。

大肠主津生理特性:保持通降下行膀胱—贮藏和排泄尿液。生理特性:有赖于肾气作用三焦—被称为“孤府”,通行元气和疏通水道六腑养生最重要的是保持通畅便秘的烦恼!中医理论常识---舌诊与脉诊•舌诊:舌体与舌质•舌体颜色:淡红而润淡:气血不足、阳气虚红:有热•舌体形态:瘦小而色淡为气血不足、瘦小而色红为阴虚胖大为脾气虚不化水湿•舌苔:正常薄白白:寒黄:热苔厚或腻:湿重或食积苔少而干或无苔:阴液不足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简史、理论、原则中医养生学简史

•先秦《周易》“易与天地准,仰以观于天文,腑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宇宙万物时刻在运动着、变化着。天地的运转,地壳的变迁,四时寒暑和昼夜晨昏的更替,无一例外,人类亦是如此。(周易》将这种变化称之为“变易”。然而这种变化无论在宇宙,还是人体生命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客观存在,不因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转移。(周易》又将这种规律称之为“不易”。这样就能防患于未然,了解变易与不易,就可以知道然,保存和发展自己,使自身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渐变及获得健康和幸福。儒家养生

强调养心修身“心以体全,亦以体伤”(礼记)“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通过耳濡目染,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习惯,思想观念深植于心,习惯成自然,最后自然就会体现在行为上。所以孔子要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的《论语》)《内经》:奠定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四时而适寒暑”肾气与生、长、壮、老、已《内经》:确立养生的基本原则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岐伯说:人的形体生成于地,人的生命悬系于天,天地阴阳之气交合,这样产生的就叫做人。据《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还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知道者”指的是具有超常智能的得道之人;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形与神俱”,则是知道者的修养技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便是修养的真谛。而“上古圣人之教下也”则是说明上古之人的领袖精于修养术,还教部族成员进行修养实践。可见远在上古时代,修养术已相当流行。也许有人会问:上古时候会有那么多圣人而今却为何没有了呢?这是因为古人思想纯朴,生活单一,受七情六淫的干扰小,这就自然符合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修道要求,从而容易得道成仙。而现在之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私欲烦恼杂念缠绕于心,离“道”的要求太远了,再加传承过程中真法变得越来越保密,不说得“道”的人少,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多,当然这并不是说当今没有得道成仙的圣人,那些僧人老道修成正果的大有人在。•汉唐华佗的“五禽戏”,《神农本草经》重药补;方士之术的利弊;道教养生的迅速发展

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导引等葛洪《抱朴子》及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佛家养生思想的融入

参禅、健身功法、戒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明清赵献可、张景岳:重视命门和肾精“善养生者,必宝其精”对养神、药饵、饮食、动静结合均完善许多新方法许多养生学家和养生专著问世李中梓《寿世青编》高濂《遵生八笺》万密斋《养生四要》龚廷贤《寿世保元》曹庭栋《老老恒言》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生命的起源和运动的认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之生也,气之聚也”“气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对寿命、天年和衰老的认识“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寿,百二十岁也”《尚书》“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养生》衰老与肾虚、脾亏、血瘀早衰、遗传、环境、饮食、七情•天人相应生命与宇宙、自然、社会相关。“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肾旺于冬”《内经》“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内经》“月始生,则血气始精…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阴而调刚柔,如是避邪不至,长生久视”《内经》•形神合一理论广义:各种生理活动神为生命之主狭义:精神、意识、思维形为生命之基“肝藏血,血舍魂…肾藏精,精舍志”“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形神统一在养生上的意义1.守神以全形,神明则形安(1)清静以养神

(2)四气调神(3)气功练神(4)修性怡神2.保形以全神:保养精血•动静互涵理论阴成形主静,是人体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体的运动原动力。动静结合的养生观静以养神:“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本,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动以养形:“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协调脏腑:强调全身脏腑平衡四时养生:春养肝、夏养心…精神养生:避免五志过极饮食养生:五味调和运动养生:增强脏腑功能,“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畅通经络: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1.动形以达郁2.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小周天:任督二脉相通,气血如环周流大周天:周身经脉皆开通•清静养神•节欲保精•调息养气:养元气调息以调畅气机:吐纳、胎息、导引、按摩•综合调养1养宜适度2养勿过偏3审因施养•持之以恒养生贯穿一生练功贵在精专养生重在生活化第三讲:精神养生法:智者乐、仁者寿•情志与健康的关系情志乃人对外界刺激的自然调节性反应过剧、过久的不良情志不利于机体,如: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惊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情志变化与个人修养、体质、性格、年龄、性别、病情、环境等均有关。•调养精神和情绪的方法–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明志修道以养德–自觉培养开朗宽容之品性–移情易性调剂法如琴棋书画、运动、旅游–宣泄或克制或酸葡萄理论法–相互制约法以情胜情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调养精神和情绪的方法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吾患吾身•仰观宇宙,纵视古今•无私方能无畏,无畏方可神静•预支还是存款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何以忘忧•忘记仇恨•忘记悲伤•忘记愤怒•忘记忧愁忘记后悔•忘记疾病•忘记荣辱名利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喜从何来•工作着是快乐的:充实安排时间•人有远忧,必无近乐:享受现在•高兴还不及,忧从何来•助人是快乐的•快乐的猪还是痛苦的苏格拉底•享受生活无罪,生活是多彩的•百事可乐•有希望但不奢望•入静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养生有五难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一难也;喜怒不去,二难也声色不去,三难也滋味不去,四难也神虑精散,五难也-丁国钧《荷香馆琐言》江苏常熟人。字秉衡,号秉衡居士(见1914《文艺杂志》),室名荷香馆(有《荷香馆琐言》)。养生论文名(三国·嵇康作)本文是我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本文论述了养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主张形神共养,尤重养神;提出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要求养生须持之以恒,通达明理,并提出了一些具体养生途径。文章论述透彻,富有文采。现存《嵇中散集》、《昭明文选》等书中。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谁是铁汉“古人谓不见所欲,使心不乱。夫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动也。善摄生者,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朱丹溪《格致余论》少私寡欲以静神敛心:困惑共商讨•现实与理想•宽容与孤独•兴趣与专业•财富与美貌•爱情与婚姻•挫折与逆境•世俗与清高•自制与自觉自制与自觉清虚静泰,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勿顾,非贪而强禁也。嵇康《养生论》嵇康(224—263),字叔夜,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嵇康在《养生论》中说,清静虚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勿顾,非贪而后抑也。意思是说,善养生者应做到心神清静、恬淡和平,少私少欲,深知名利地位可伤损品德,故能做到忽视它而不去钻营,这是心静而不是想追求名利而又强迫去禁止它。深识膏粱厚味的饮食生活可伤害品性,故能做到敢于舍弃而不顾及它,这是心静不贪图享受而不是想享受而又去压抑它。现实与理想学十打禅坐,默念阿弥陀,想随观音去家中有老婆,奈何?

苏轼财富与美貌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评析】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挫折与逆境—庄子鼓盆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箕踞,鼓盆而歌,曰:堪笑人生事,有如花开谢。妻死我必埋,我死妻必嫁。…..世人笑我不悲伤,我笑世人空断肠世事若还哭得转,我亦千愁泪万行。庄子鼓盆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夏秋冬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翻译: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丧,看到庄子正蹲坐着,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说:"和妻子住在一起,妻子为你生儿育女,现在因年老而死去,你不哭泣也就罢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是不是太过份了一点?"

庄子说:"你不能这样看问题。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会不悲伤呢?可是转念一想,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还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甚至连呼吸都没有。后来,从若有若无之间产生了气,气又变成了形,形变了生命,现在,生命又变成了死亡。这就象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现在,我的妻子已经静静地安息在天地的怀抱里,而我如果还在旁边哭哭啼啼,这岂不是太不懂生命的道理了吗?所以我不哭。"正评:生命的意义在于顺应每一个过程,幼年时过小孩子的生活,成年后就过大人的生活,老了以后就过老年人的生活。该生时生,该死时死。活着的时候好好地活,死了也用不着悲伤。庄子鼓盆的典故,出自《庄子至乐》篇:庄子妻死,惠子吊唁,见庄子“箕踞鼓盆而歌”——箕踞,是叉开两条腿坐着,当时还没有连裆裤,这么坐是很不庄重的。不但坐没坐相,还敲打着一个破瓦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