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2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3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4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单元研习任务任务活动一理解文章内容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至沓来。读他们的故事,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对人物作出评价。深入阅读本单元课文,把握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理解其人生境遇,分析其成败得失,与同学一起,组织一次主题为“历史人物纵横谈”的专题讨论会。从课文涉及的主要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谈谈你对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从他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或获得的经验教训。先整理一份发言提纲,然后在讨论会上发言。[示例]

历史人物纵横谈之我看屈原汨罗江畔,是谁在低低吟诵“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城外,是谁在抛洒满腔激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汨罗河畔,我遇见了你,独自徘徊在汨罗江畔,你发自肺腑沉吟《橘颂》,满腔热情。我静静地站在一边望着你,听到忘情处,不禁也跟着痴痴低吟,思绪也不禁飘到千年之前。千年之前的幕幕情景展现在眼前,看着你一生的坎坷,心中的情感再也按捺不住,喷薄而出。屈原,我替你不值。不值的是你虽有满腔报国之志,满腹横溢的文采,却被奸臣所陷害,不被重用。从此一颗巨星陨落。在被奸臣陷害之时,你天真地认为楚王会相信你的为人,你傲人的气骨!怎堪世态炎凉!你一心想要爱戴的君王,竟在利益诱惑下,生生地将你逼上死路。你看啊!这就是你的君王,这就是你的信仰,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你在临死前,仍然坚信楚王对你的那份情,在投江的那一刻,仍旧对楚王忠心耿耿,你可知,那层伪装下的残酷!我真想捧一泓清水,为你把眼睛拭净,让你看清这个世界!可是我不能,只因我不舍得。我舍不得看见你眼眸中的落寞,更舍不得让你独自背负国破家亡的痛楚。在为你不值的同时,我也为你惋惜。我始终不明白,浩气永存的你为何只愿屈身在不重用你的楚国,为何不另寻他路,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我读懂了你,读懂了你心中的那份挚爱!那份深情!那份不舍!楚国——生你养你的地方。这里有你挂念的亲人,有你可以畅谈人生的知己,有你甘愿倾尽一生,想要保护的人民。你的根在这里深埋,你的浩气在这里长存!若没有奸臣之言,也许,你现在已经为你的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许这世上就没有你的悲歌。滚滚汨罗河水逝去,带走了你的铮铮傲骨,却带不走你那浩然的正气。苍茫大地上,你的激昂楚辞在人间吟诵,你的慷慨悲歌在世间传唱。若时光可以重来,我只愿和你在一世,不做亲人,不做君臣,只为情谊而歌,做一世的知己。是你,屈原。两个字犹如铭刻在我的脑海中。我反复吟诵你的名字“屈原,屈原……”字间的情感已无法再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澎湃如潮水般起伏!若有下一世,定要和你相携,品一壶清酒,畅谈天下事。任务活动二优秀的史传文学,往往围绕历史人物,选取恰切的历史事实,既叙写人物生平,又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同时将史家对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态度蕴含其中。研读课文,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从本单元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为历史人物屈原、苏武或李存勖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或根据《过秦论》的叙述,做一份秦的兴亡简史。[示例一]

屈原年表:时间年龄相关大事楚宣王十七年(前353)1岁屈原出生楚威王元年(前339)15岁屈原怀志高远,少年自励,有矫世远图之志楚威王七年(前333)20岁弱冠,行冠礼(男子进入成年礼),作“桔颂”而自勉楚怀王元年(前328)25岁魏背盟约,趁楚丧,袭楚,破楚军于陉山、丹阳(今南阳)。陉山、丹阳,乃楚先祖宗社所在地。魏惧楚报之,乃以所得地赂秦。张仪任秦惠文王相国。屈原侍职兰台时间年龄相关大事楚怀王五年(前214)31岁屈原任楚“左登徒”,即“左徒”(登徒,升徒)。此官周制称“司徒”,位列三公。在楚国官制中,地位仅低于“令尹。”楚怀王十一年(前318)37岁“王使屈原造宪令,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时间年龄相关大事楚怀王十六年(前313)40岁“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楚怀王十七年(前312)41岁“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於丹阳。”时间年龄相关大事楚怀王十八年(前311)42岁“怀王悔不用屈原之策,以至于此,于是复用屈原。”再使于齐楚怀王二十五年(前304)47岁楚怀王再度采纳亲秦路线,屈原再被放楚怀王三十年(前299)54岁“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时间年龄相关大事顷襄王二年(前297)56岁屈原《离骚》。诗中讽刺公子兰。“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顷襄王三年(前296)57岁怀王拘困死于秦。秦归丧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屈原作《招魂》,招怀王魂顷襄王十二年(前287)66岁屈原屡作辞赋,讥刺时政。襄王怒,再逐放屈原。远迁原于洞庭、湘中一带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76岁端午(五月初五)屈原自沉汨罗而死[示例二]

苏武年表时间年龄相关大事前140年1岁苏武出生武帝时年轻时凭着父亲苏建的庇荫,与兄长苏嘉、弟弟苏贤皆官拜郎中,后升任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40岁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缑王与虞常等在匈奴谋反,副手张胜参与,谋反被告发,苏武被扣留,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时间年龄相关大事前100—前8140~59岁牧羊北海武帝后元二年(前87),昭帝即位53岁汉朝寻求苏武等,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后汉使到匈奴,常惠夜汉使,述说这几年情况。汉使责匈奴,匈奴道实情昭帝始元六年(前81)春59岁苏武回到长安昭帝始元七年(前80)60岁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与桑弘羊、刘旦、盖主谋反,苏武之子苏元因参与阴谋,而被处死。苏武被免官时间年龄相关大事昭帝元平元年(前74)66岁宣帝即位,宣帝赐爵苏武关内侯,食邑三百户此时苏武年事已高,宣帝问左右:“苏武在匈奴那么久了,可还有子嗣吗?”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宣帝同意了。后苏通国随汉使回汉朝,宣帝命其为郎。又让苏贤之子做了右曹宣帝神爵二年(前60)80岁苏武去世2.《左传》《史记》《汉书》等著作,巧用构思,精于剪裁,长于表达,不仅是典范的历史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屈原列传》或《苏武传》为例,并适当拓展阅读其他史传名篇(如《荆轲刺秦王》《信陵君窃符救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归纳出若干特点,并举例说明。[示例]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特点:(1)选材典型,突出重点《荆轲刺秦王》(节选)中,作者精心选取“廷刺秦王”的故事,描绘了“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廷上追刺”“倚柱笑骂”“荆轲被斩”等场面。在这些情节中,作者浓墨重彩的是“厚遗蒙嘉”“廷上追刺”的场面,突出荆轲是一个有智、有勇、有义的侠士;而对“顾笑武阳”“荆轲被斩”等场面,则是简笔勾勒,侧面表现荆轲的“勇”。《苏武传》选择了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等最能体现其爱国品质的事迹来描写,并写得“文赡而事详”,至于苏武为王赏识及牛羊被盗等事,则略而交代,要言不烦,详略得体,使主题更加突出。(2)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荆轲刺秦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场面扣人心弦,矛盾冲突尖锐复杂。这些矛盾、冲突、斗争,都为人物的性格表现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具有强烈的紧张性和戏剧感。《苏武传》中,对典型事例,作者讲求描述的生动性,如苏武受审前欲自杀而被自己人劝止,受审时以死自明心迹又被匈奴人救活等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把苏武百折不挠、奋力抗争的特征描绘得异常逼真感人。(3)语言富有表现力荆轲刺秦王时,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班固善于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苏武的语言也具表现力。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任务活动三历史的画卷,往往异彩纷呈:历史的评说,有时见解不一。围绕“历史的评说”这一话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1.司马迁写《屈原列传》,在叙事中穿插议论,并在文末以“太史公曰”点题,直接发表对人物的看法和评价。借鉴这种写法,揣摩《苏武传》中班固对苏武的认识和评价,尝试以班固的视角,写一则人物短评。[示例]

《汉书》中班固对苏武的评价: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翻译过来为:孔子说的“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些做人的道德标准,在苏武身上都体现出来了。一般人对苏武的评价: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2.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或进行辩驳。[示例一]关于秦亡的原因一、从秦法的角度来看:关于秦亡的原因柳宗元有一句经典概括:“秦亡于政而非制”。秦法是相对静态的,归类为“制”。可以说从商鞅到李斯,秦法的制定者都是很专业的法家人物,他们制定出来的法律虽然繁密,但是很少见到有荒唐的法条。从目前出土的各种法律条文来看,秦法在具体的实行操作上,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包括“失期当斩”这样的法条其实是存疑的,因为目前并没有看到秦法有出现过这样不考虑任何实际情况变化而僵硬执行的法条。因此说“秦朝亡于严密秦法”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秦法的立法根源在于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法家的立法精神中对百姓是极端蔑视的,完全不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这样一来,就算秦法在执行层上逻辑没有问题,但是与广大百姓的利益相违背。一旦,秦庭高层在“依法行政”上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那百姓就会以各种方式来“违法”。在秦律中“违法”的惩罚极其严厉,这个时候社会运转就趋于僵硬。法家思想下的“依法治国”其实是一个缺乏泄压阀的军国主义体制,当外部环境不适合军事扩张时,国家机器内部的各种零件就缺了润滑油。但是,已经建立起来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又在强迫这台机器运转,最终这台机器自爆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史记·陈涉世家》里的一段文字:(陈胜)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法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里陈胜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法当斩。”其实从目前所看到的秦法条文里,秦法对各种例外的规定是有明确说明的,在立法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这样不考虑实际情况而强制执行的逻辑漏洞。商鞅、李斯等法家人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如果只有这样的水平,那秦国不要谈一统天下了,这种“一刀切”的水平估计自己都能把自己玩死在西部边陲。再来说说,陈胜、吴广为何能够通过“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法当斩”这样明显不符合事实的法条来鼓动起义。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当时秦统一天下不久,山东六国的普通百姓对秦法的认识程度也不高(识字率也很低)。其二,另外,就算秦法在实际执行层面没有逻辑问题的话,那也不能代表秦法就是合理的。因为这里的根源还是法家的立法精神,透过《商君书》,可以明确地看到法家人物极端蔑视百姓:“辱民、弱民、贫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这样的立法精神,其实际上是在依法“害民、残民”。秦庭统治者高高在上,运用手中的法律条文不断征发徭役、兵役,即便秦政府手段合法,但是目的不正义。他们肆意地暴民、虐民这才是天下反秦的根源。二、从帝国行政角度来看:前221年,嬴政称帝,史称“秦始皇”。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按照秦朝的雷厉风行的行政风格,刚刚经历战乱的华夏大地并没有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是立即按照秦庭高层的意志,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广大黔首并没有享受到帝国一统之后的胜利果实,而是迅速转入了堪比战乱还惨的徭役、戍边之中。既然是讲基础设施建设,那么就不得不考虑投资与回报。今天的我们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是为了获得基础设施的收益而建设。秦朝的工程建设,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民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与此同时老百姓的收益少得可怜。我们简单地来看看他所主导的几大工程建设:一、修建秦始皇陵。这个工程除了对嬴政本人有收益之外,实在很难想象对秦朝的老百姓有什么好处。二、修建万里长城。这个巨大的防御系统对防止游牧民族的入侵有一定的用处,但是效果不大。从长远的历史来看,长城屡屡被草原骑兵轻松突破。真正能够对草原势力形成有效威慑的,只有中原政权保持强大的戍边军团,汉、唐、明莫不如此。一个相对静态的防御工事,不可能对机动性极其强的骑兵军团有很大防御作用。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工程量要征发的徭役是个天文数字。当巨大的人口量被由南到北调动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人的环境适应问题、路途上以及徭役地的医疗保障问题、后勤补给问题、生产组织问题等等。三、修建驰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网。这个高速公路网本身如果能被很好利用的话,那当然是十分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可惜这一套高速公路网是皇帝的专用道,一般老百姓或者商人根本没权利走。修路有义务,使用起来没权利。悲哀!!!简单地总结一下:对于广大黔首劳工而言,他们背井离乡、妻离子散、劳累过度、埋骨他乡。在他们心中这些建设应该都是害民工程,心中默默地骂着嬴政这个独夫民贼,也聚集着反秦的怒火。陈胜、吴广也都是这个黔首劳工中的一员。可以合理地想象一个画面:吴老二是一个楚国人,当秦朝刚建立时他还是很开心的,起码他认为再也不用长时间服兵役,去战场送死了。但没想到没过多久,秦朝的皇帝强迫他去北边修长城,强迫他老爹去广西戍边,强迫他弟弟去南京挖秦淮河。他离开家的时候他儿子才两岁,他娘也卧病在床。他好想念他的家人,也开始怀念曾经楚国的生活了。他感叹曾经楚国没有那么多徭役,没有那么多吃人的法律,更没有以文害人的刀笔吏。现在他一点都不爱秦朝,他也不想多说什么了,于是他跟着已经起义的屯长去找项羽了。一个民族锤凿下来的石头,大多数都用在了坟墓上,活埋了它自己。至于金字塔,它们本身算不上什么奇迹,奇迹在于成千上万的人竟然可以如此忍辱负重、虚掷他们的生命,为某个狂妄自大的人建造坟墓,这种人还不如在尼罗河里淹死。三、从上帝的角度来看:改革之原动力在于秦庭高层要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但是秦以法家思想为灵魂,以军国主义为利剑,终至横扫六国,天下归一。这一路的高歌猛进,同时也将非秦之治国思想踩在脚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让秦庭高层有充足的理由认为秦之国策有问题?秦之大一统乃创世之举,无先例可循更无经验可借鉴。吾等后人是开了上帝视角才有“战时”与“守成”之说。国之政事犹如人之成长,秦乃是我华夏的幼年时期,幼年人犯错不可避免。看了高票答案关于扶苏的讨论,我也想就此说明一下。我的结论是就算扶苏顺位继承,秦汉大致走势不变,秦依然会灭亡。理由如下:第一,扶苏是嬴政的长子,在一个以法家思想为核心的军国主义国家里,其受教育的内容应该不会超出法家和军国主义这两个基本框架。也就是说,他当了皇帝之后,不会改变秦帝国治理天下的基本方针。山东六国人民之所以会造反,这跟秦国的严刑峻法有很大关系。第二,扶苏成长的过程,也正是秦国不断剪灭六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核心,以军国主义为武器,在政治和军事上不断取得巨大成功。扶苏和秦国高层完全没有必要在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治国方式上改弦更张,他们没有任何可见的改革必要。换句话说,扶苏上台后不可能去想改革的必要性。因为秦朝建立本身,就标志着所有的对手和各种治国思想流派都是失败者。秦朝的灭亡就灭在军国主义无法治理天下,一旦停止扩张,必然瓦解;也亡于法家思想本身具有极强的刚性上。第三,我们今天之所以对扶苏抱有一丝幻想,是因为太史公的《史记》对扶苏零星式的记载,让我们觉得他有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其实我更倾向于这是太史公的一厢情愿罢了。首先扶苏是长子,太史公以儒家所提倡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来做文章。其次,零星式地把扶苏描绘成儒家思想的同情者,让后来读者有所幻想。最后,添油加醋地把焚书坑儒扩大化,然后凸显扶苏对嬴政的不满。这些记载在我看来不足为信,我更倾向于太史公是在讲故事,发感叹。[示例二]如何评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个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归于某个君主是否有品行或者才干,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这个观点加以推论,那么似乎只要统治阶级能“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诫,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但其观点也有历史进步性。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的忧劳或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当时北宋王朝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曾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另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任务活动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基本的句式大致相同,但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这就需要单独梳理和积累。以下是本单元出现的一些特殊句式,尝试翻译这些句子。从课文中再找一些例子,梳理归纳每种句式的基本特点。1.判断句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宾语前置句何以汝为见?子卿尚复谁为乎?3.被动句见犯乃死,重负国。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示例](1)判断句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判断,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①用“者”或“也”表示判断。其形式有:“……者,……也”“……者,……”“……,……也”“……,……者也”。需要注意的是,在有些判断句中,“者”是和其前面的词构成“者”字结构,不表停顿。②用副词“乃”“即”“则”“皆”等表示判断。③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古汉语中用“是”表判断的并不多见,“是”主要作代词用。④用“非”“未”等表示否定判断。⑤既不含判断词、副词,也不含语气词,即无任何标志词,仅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2)被动句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很少直接用“被”字,而常用“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见……于……”式,还有无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3)倒装句倒装句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A.主谓倒装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会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翻译时要将谓语放在主语后。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主谓倒装句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多为疑问句或感叹句,二是谓语后多有语气助词“乎”“哉”“矣”“兮”等。翻译时只要还原到正常的主谓语序即可。B.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在文言倒装句中较为复杂,判断方式主要是找准标志,辨清类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前置,其标志是:①疑问句式;②作宾语的是疑问代词,如“何”“安”“奚”等。(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其标志是:①有否定词“未”“不”“莫”等;②作宾语的必须是人称代词,如“之”“余”“尔”等。(3)用“之”“是”“唯……是……”等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翻译宾语前置句时只需把宾语调至动词后即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否定句中“之”字宾语前置时,极有可能出现把它当成助词而不译的疏忽,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之”字是代词宾语,需要在翻译时译出来。C.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达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语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有一些标志,如“……者”“……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