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_第1页
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_第2页
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_第3页
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_第4页
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2015年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彩旗飘扬迎国庆本文是小学低年级的国庆节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活动主题:彩旗飘扬迎国庆活动形式:主题班会活动对象:二年级(3)班全体学生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对全班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美德,激发全体同学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深刻体会祖国的伟大,为祖国骄傲。懂得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得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通过一些小故事,让大家懂得尊重祖国,热爱祖国。活动准备:1.编排小品、歌曲、相声、诗歌等。2.制作PPT。3.准备歌曲:《歌唱祖国》。活动说明:全体学生召开主题班会。活动部分:第一项:活动开始甲:这里是一片沃土,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乙:这里人才辈出,他们勤劳聪明,敢为天下先。合: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甲:虽然,我们的祖国曾经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乙:虽然,我们的祖国曾经被侮辱,被人称为“东亚病夫”.合:但如今,她正迈着巨人的脚步去迎接新的挑战。合: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让我们来进行“彩旗飘扬迎国庆”的主题班会。甲:虽然我们对国庆节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重温一下国庆节的历史,因为她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瞧瞧,我们的祖国有多么的雄壮美丽,山岳是你的脊梁,河川是你的长发。乙:听听,我们的.祖国有多么的气势澎湃,黄河在咆哮,长江在翻滚。乙:你想看看他们的气势吗?接下来请欣赏诵诗歌:《黄河颂》。大家掌声欢迎!(诗朗诵:《黄河颂》)甲:是的,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茁壮成长。长大后,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报答我们的祖国。下面请欣赏相声:《祖国在我心中》。(相声:《祖国在我心中》)乙: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大家一起欢笑,一起回忆。下面就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击鼓传花。游戏规则是:由一个人蒙眼放音乐,其他人将一样东西往后或往前传,音乐停时,手里拿着东西的人要表演节目。(游戏:击鼓传花)甲:也许,大家还想听点笑话,对吗?下面请欣赏小品—:《同学之间》。(小品:《同学之间》)乙:最后,让我们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演唱:《歌唱祖国》。请大家更着一起唱。(歌曲:《歌唱祖国》)合: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本次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第一篇: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禁毒防艾控烟主题班会九(11)班一、教育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毒品和艾滋病。2、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3、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远离吸烟,拒绝吸二手烟。二、班会过程讲解一、毒品概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冰毒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二、吸毒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三、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四、怎样远离毒品?怎样拒绝毒品?怎样防止吸毒?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4、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5、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6、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五、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六、吸烟对身体的危害。1、(1)青少年吸烟酗酒会降低脑力活动和学习能力,甚至对一生的脑部功能都会有影响;(2)吸烟会引发火灾,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3)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引起的,而且平均每日吸烟数越多,发生肺癌的可能性越大。2、吸烟对他人健康的威胁性。许多烟民并不知道,他们在别人面前吸烟时,其实无异于是在变相杀死别人!因为吸烟者呼出的一氧化碳会使人感到头疼、困倦。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吐出来的烟雾中焦油和烟碱的含量比吸烟者吸入的热烟多1倍,苯多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氨多50多倍!2014年9月26日

第二篇: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时间:2016年xx月二、班级:计算机24班三、活动目标: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性病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四、活动环节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认识——毒品真面目、危害性2、认识——艾滋病真面目、传播途径、症状3、分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病;“禁毒防艾”签名承诺五、活动过程:(一)、认识——毒品真面目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活动〗:采取由一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说。1.展示:鸦片、海洛因、罂粟、冰毒等毒品的图片,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并兼有某小组人员进行介绍;如:毒品种类的介绍:(1)、鸦片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2)、吗啡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3)、海洛因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4)、大麻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5)、可卡因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2、毒品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3.介绍毒品危害。(提问)(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毒品给自己、家庭和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并且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选几个宿舍的代表来讲述案例。。。。。。(母亲吸毒生下残疾儿吸毒引发自杀郭某某男,32岁,先后将家中20余万元存款吸光,毒瘾发作后剖腹自杀未成,腹部被缝合18针。吸毒容易传染疾病吸毒引发大脑组织、心脏病变)5..结束语——主持人禁毒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鲜艳美丽的花季利怎能有罂粟的盛开?幸福的生活绝不能被毒品的破坏。请谨记: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篇二活动目的:1.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二)、认识——艾滋病真面目、传播途径及症状1、艾滋病是什么3、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提问)性途径传播血液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4、.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提问)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三)、分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病,“禁毒防艾”签名承诺活动按宿舍分成8个组,各组讨论如何拒绝毒品,远离艾滋病,并把观点写出来,由代表发言总结与呼吁相互关爱,共享生命!毒品、艾滋病离我们都很近。毒品不仅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它也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认识艾滋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附资料:.艾滋病对个人、社会造成哪些危害?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身体上承受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上: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社会上:易受歧视,很难得到关心和照顾2、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认清毒品危害,拒绝毒品(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3.(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第三篇: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如何预防艾滋病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1、交流收集的资料2、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2、全班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五)、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六)、作业: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第四篇: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讲实例让学生明白毒品的危害。通过讨论与探究,明了远离毒品,生命将常青。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学生产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憎恨毒品并远离它情感。【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难点】在校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施教于未然,但学生走向社会,故现在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辨别能力及自我约束能力,特别是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教学过程】一、提问,引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二、具体讲授毒品的危害。(一)毒品有那些危害呢?(小组讨论探究)1、毒品毁人毁健康。(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二)请事先网上搜集材料的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1、学生讲故事2、看有关主题的FLASH2、请学生自由发表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2、防毒有五种措施:(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第五篇: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相互关爱,共享生命——301班禁毒防艾主题班会一、活动目的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2.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二、班会过程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一、禁毒(一)什么是毒品?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二)毒品的共同特征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2、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3、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三)毒品的危害(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四)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1.思想上(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2、行为上:(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4)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首先应该向他们问清东西的来源和名称,假如碍于面子可以推迟说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说今天不想尝试新东西委婉的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5)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很多吸毒的人,当初也只是因为这个念头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五)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2、吸毒者的性行为往往是很混乱的,性乱交引起艾滋病毒经性途径传播。3、吸毒者的体质下降,身体免疫力差,也为艾滋病毒的感染和发病创造了条件。二、预防艾滋病(一)艾滋病是什么艾滋病(AIDS)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的简称,即“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二)感染艾滋病毒的三大途径性途径传播;血液途径传播;母婴途径传播。(三)艾滋病对个人、社会造成哪些危害?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身体上承受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上: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社会上:易受歧视,很难得到关心和照顾2、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四)如何预防艾滋病?(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五)艾滋病病毒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1、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2、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