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的世界史》读书大纲_第1页
《游牧民的世界史》读书大纲_第2页
《游牧民的世界史》读书大纲_第3页
《游牧民的世界史》读书大纲_第4页
《游牧民的世界史》读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牧民的世界史欧亚世界史的构想欧亚世界史及全球世界史在大航海之前,欧亚与美洲是几乎独立的文明。研究那个时代的世界史可以单独研究。并且整块欧亚大陆早已实现了一体化的世界。“中央欧亚大陆”位于何处?整个欧亚大陆按照地理气候特点,可分为沿海湿润地区和内陆干旱地区。在“中央欧亚大陆”,游牧民的移动和迁徙,串连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绿洲。与此同时,游牧民族也通过移动和贸易把并不相邻的多个农耕文明,也给串连起来了。超越地域的连结过往无论“丝路”还是“文明的十字路口”等描述东西方文明在欧亚大陆的交流都是带着某种中心视角,而没有将其按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游牧民的世界开始何谓游牧民与农耕一样,游牧是人类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什么”超越“民族”?nation和state,是欧洲的一种社会模式,目前普遍全球。众所周知,这不过是人为的划分,集体的想象,不是理所当然,天然存在的。可见于史料或只字未提的文明过往的文明史都是有书写历史的民族和国家创造的,缺乏主动书写的游牧民是非常吃亏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书写历史是一种话语权。眺望广阔的大地北方的西伯利亚这里冬夏温差大,土地上森林和冻土覆盖,最早生活的是渔猎民。蒙古高原的双重结构这里是游牧民的摇篮之地,曾在历史上出现匈奴、东胡、鲜卑、柔然、高车、突厥、回鹘、契丹、蒙古及准葛尔等游牧国家。天山南北麓天山北侧有河流森林草原,从前一直是游牧民生活之地,从清朝灭了准葛尔变成了新疆,成了今日之地。从西藏的高度出发这里一直是藏传佛教统治的地区。欧亚的西半部中亚地区的纵向切割地形这里是亚欧大陆东西南北贯通的要道。大月氏、突厥、蒙古、伊斯兰都曾影响着这里。两个伊朗伊朗高原地区有着独特的文明,后来被东方的蒙古,西方的罗马和阿拉伯所侵犯影响。西北欧亚大草原哈萨克大草原是游牧民的第二摇篮。匈奴、蒙古和俄罗斯曾侵犯影响这里。希罗多德说故事斯基泰—波斯战役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记录了生活在哈萨克大草原西部的斯基泰人和波斯人的战争。这是最早的游牧民国家的记录。游牧国家的共通作战方法骑兵的快速灵活几乎是所有游牧民作战的共同特点。斯基泰是民族或国家?在族群成分上,斯基泰人內部也相當多元,除了有草原遊牧民以外,還包括了定居都市居民、商人、與農業民族,因此很難說是存在單一斯基泰民族為主的遊牧國家。国家形态的二大源流在歐亞世界史上,阿契美尼德王朝作為定居國家的原型,斯基泰則成為遊牧國家的起源。司马迁眼中的当代史匈奴是弱者匈奴最早是鄂尔多斯地区的小部落,当时东有东胡,西有大月氏。中华及草原成为“一个世界”的时代秦建造长城之前,中华土地上汉族和很多游牧民是杂处的。英姿焕发的英雄——冒顿单于秦将亡时,中原楚汉相争,西部匈奴扫清东胡和大月氏,实现一统。天下分界处的白登山汉初,中华王朝需要向匈奴和亲纳贡,实为附属国。匈奴帝国的原貌匈奴以十进制为连结,以“左、中、右”三部制为特点,以多民族为组成的国家体制,是之后欧亚大陆兴起灭亡的诸多游牧国家的共通之处。互相争执的两个帝国汉武帝挑衅的战争为了一扫屈辱,或者为了长治久安,汉武帝选择了穷兵黩武,一生在战匈奴。历史上罕见的和平共存两个帝国打不动了就和平共处,但各自内部开始分崩离析。逆转的时刻草原及定居世界的大变动匈奴内乱,拆成东西匈奴,东匈奴再分南北匈奴。南匈奴归汉,其他匈奴再无历史记载。中华王朝中的小型匈奴国家魏晋天下大乱,原南匈奴后裔建立独立小政权。由匈奴族建立的汉朝八王之乱后,晋已疲惫。南匈奴的小政权联合旧部趁势独立,立国号为汉。被中华断代史观念遗漏永嘉之乱匈奴政权占晋首都洛阳,西晋灭。五胡十六国又是汉文化中心叙事,长江以北的土地上实际是民族的大分裂和大融合的时代。庞大的突厥世界柔然的趣味性鲜卑入主中原后,柔然顺势强大占据蒙古高原。草原版的“三国鼎立”天山北麓和河中地区是白匈奴,蒙古高原是柔然,中间夹着高车。他们和东方的北魏,西方的波斯一样占据历史,却没有声音。贯穿东西方的突厥帝国、突厥一个夹缝里成长的突厥,先后灭高车、柔然、白匈奴,占据了蒙古高原、天山南北、河中地区、哈萨克草原,几乎一统亚欧中央大陆。其时,中原北齐北周已为附属。第一次“世界帝国”时代李家在突厥合作下破隋立唐。初相安无事,随着突厥内部动乱,唐趁势征服。随后征服吐谷浑吐蕃,均称李世民天可汗。欧亚大陆重组之波潮回鹘扣下扳机回鹘代替突厥,在蒙古高原与唐并立,在安史之乱中,助唐平乱。突厥族往西迁移盛极而乱,回鹘瓦解。北方无与中原抗衡的政权,突厥西迁至中亚,与伊斯兰宗教融合。沙陀、契丹及女真回鹘瓦解,突厥西迁,沙陀崛起,助唐平黄巢,其后灭后粱建立后唐。其中辽河流域契丹崛起,建国大辽,与宋并立。再后松花江女真崛起,灭辽驱宋,建金国,南宋称臣。渐渐成形的“世界”从北京到世界北京成为世界的北京,是因为蒙古,否则不过是中原政权的边陲小城。分成两阶段扩张的庞大帝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之后势力扩展到整个亚欧中央大陆。铁木真死后,蒙古分裂为四个汗国,但忽必烈通过经济联邦的形式统一在一起。蒙古残酷论的错误这点无需赘述,这正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看由谁书写。蒙古为何能够扩张?蒙古是集团的名称蒙古本来是不存在这么一族的,是先有了多个部落的联盟,才定义了蒙古。蒙古“共同体”意识“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蒙古政权可以形成坚固的共同体,是由于他们不断征服外部带来胜利的关系。以同心圆扩张的蒙古蒙古疆域的扩大不完全都是武力征服,广泛吸纳统合早起敌对状态的草原各族形成更大的蒙古共同体是很重要的原因。欧亚大陆大交易圈忽必烈的大构想忽必烈对于蒙古帝國的构想则是將蒙古的军事力与中国的经济力合并,再进一步活用穆斯林的商业力以达到经济统合。往穆斯林海洋南宋灭亡后,大元汗国接过江南之地。蒙古借由穆斯林商人开始有组织的发展东西方的海上贸易。资本主义萌芽维系“世界”的营利组织——斡脱有政府背书的商业行会是蒙古的重大举措,这个行会在更早之前已具基础。奠定资本主义基础的“银之时代”银的扩大使用使其成为跨越欧亚的公定贸易基准,而以盐引与纸钞作为银的辅助品。重商主义财政与大规模间接税废除通关税与实施大型间接则則有助于发展远距离贸易。世界史的分水岭蒙古帝国在世界史中的地位蒙古帝国的出现无法套用过去游牧型、农耕型与海洋型等国家的分类,因而可视为首个世界帝国,也是世界史上的分水岭。俄罗斯•苏联是蒙古的后代吗?虽然曾经蒙古统治经营的土地如今都各自独立,并不屑于曾经的那段历史,但今日之欧亚与当日之蒙古有多少继承尚未可知。海洋及枪炮的时代世界的世界化及战争的世纪从大航海开始,全球有了新的历史一页。被质疑的西洋本位主义世界史的样貌如今的世界格局是西方文明的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