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试析文学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表达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andJuliet)》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于1594年创作的极为著名的一部悲喜剧,即正剧。历史上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和作品众多,柏辽兹(HectorBerlioz1803-1869)的标题音乐戏剧交响曲(1839)、彼·伊·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的标题幻想序曲(1869)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如何应用音乐的技术来表现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在两位作曲家的同主题作品中得到了精彩的诠释。对于相同的主题,作曲家采取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办法来表达,表现了音乐的共通性特质的同时又反映了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比文学作品更丰富多彩的表达手段。关键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题材与体裁;音乐主题的形象表达;创作思想与美学追求引言:浪漫主义时期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作曲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的崇高与家族积仇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了众多作曲家对其的创作兴趣,继而出现许多以此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由于本人所学知识与论文要求上的限制,在此不能一一分析了解。因此,本文选取《罗密欧与朱丽叶》文学题材中最为经典最有影响力并对本人启发很大的两部交响音乐作品——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及柴可夫斯基的幻想序曲,通过音乐主题形象的对比分析,同一文学主题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创作风格,结构内涵等方面的共性与区别分析这部戏剧文学作品。故借此,从音乐的主题形象表达的角度对该文学作品在音乐领域的发展有个更深入的了解。音乐的题材与体裁由同一文学作品创作的不同体裁的两部音乐作品,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发展的高峰。
(一)关于莎士比亚与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及诗人,被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称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把文艺复兴时代最好的特点综合在他的创作里,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说:“这是那时为人类经历的最伟大的进步变革,这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是产生了在思维力量、热情和个性以及渊博学识上的巨人的时代”[1]。他的众多作品中《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及本文《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皆被改编过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而由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开始,《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及《麦克白》即被人们公认为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可见莎翁作品的魅力及对十九世纪音乐家创作的影响之大。以至于用他的作品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很多。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在舞会上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原来二人所在的两大家族有着深刻的世仇,经常你来我往的发生械斗。于是罗密欧去寻求劳伦斯神父的帮助,在神父的主持下二人结成了夫妻。然而当天罗密欧为了给帮自己跟提伯尔特决斗而身亡的朋友莫库修报仇,一怒之下将提伯尔特杀死。于是维罗纳公爵下令将罗密欧流放,不许回城。此间,朱丽叶却被父亲强迫嫁给巴利斯公爵。为了跟罗密欧在一起,她在神父的帮助下,服了一种假死的药,使她像死去一般昏睡,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人到来之前知道了朱丽叶已死的消息,来到朱丽叶的墓穴旁,误以为她真的死去,便服毒自尽了。朱丽叶醒来之后见到死去的爱人,便取下他的剑自刎身亡。失去儿女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终于消除积怨。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最为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家族冲突和主人公悲剧性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悲剧的结果。莎士比亚强调人自身是悲剧的根本,命运石悲剧责任的主要对象。爱情的唯美和悲惨的命运都使得作品更加富有戏剧性。这大概也是作曲家们喜欢用它作为题材进行改编创作的原因吧!同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爱情理想和封建陋习、封建桎梏之间的冲突,歌颂了青春的美丽和爱情的不朽[2]。(二)同一文学作品在音乐体裁中的不同体现1.柏辽兹的标题音乐戏剧交响曲——标题音乐真正的开拓者
标题音乐的发展是由柏辽兹所带动起来的,他的代表作为《幻想交响曲》。而他在1839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崭新的姿态,强烈的表现出他的艺术观,始创了把声乐自由的加入交响曲的新形式。因此,这首戏剧交响曲不属于歌剧和神剧,更不是古典风格的交响曲,只能当作以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体裁的大的标题音乐,其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追求“综合艺术”的特殊表现方式,每一个音乐手段都有其表现空间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富于表现力的器乐语言与场景化——戏剧化的想象及语意准确的声学之间不断翻新的融合,但作品所遵循的仍是交响曲的创作原则。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依莎士比亚的悲剧作成的合唱、独唱及附有合唱序幕的戏剧交响曲,是一种融交响曲、康塔塔、清唱剧、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音乐体裁,像贝多芬(L·Van·Beethoven)的《第九交响曲》一样。其中描写爱情的部分写得甚至比《幻想交响乐》还要动人。
2.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以纯器乐音乐诠释戏剧作品
柴科夫斯基的这部幻想序曲的实质就是交响诗,而柏辽兹是交响诗这一体裁创作的开路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多次试图在音乐中进行画面式的表现。作曲家选用文学题材,以真挚动人的主旋律、色彩丰富的配器以及单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式来体现作品的戏剧性构思,不拘泥于对剧情的细节描述,而通过音乐形象的对比、冲突,概括地表现原作的主题思想。这是柴科夫斯基的标题交响曲的特征之一。因此,他选取了最适于表达其戏剧构思的形式:有长篇引子和展开性尾声的奏鸣曲式。虽说是不同的音乐体裁,本人认为它们都有着某种共性特点,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首先两部音乐作品都带有标题音乐性质。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就是实质上的交响诗,也是标题交响音乐的衍生物,两者都以管弦乐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柏辽兹在总体的框架结构上仍遵循莎士比亚的剧本。而与柏辽兹的标题戏剧交响曲不同的是,其目的不在于用音乐来描绘戏剧场面或故事情节,而在于表现某种的诗的意境或思想境界。而用纯器乐形式来表现,柴科夫斯基还是创举。二、文学性主题的音乐形象表达(一)结构安排与创作理念柏辽兹将独唱、合唱加入交响曲中。歌词为柏辽兹所亲拟,再由爱弥尔·雷祥改写成韵文。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描写械斗、幽会和坟墓三个场面,共7个乐章。内容未完全照原剧的顺序,只是把故事中的各种场面描写出来,故有重复、颠倒,或与原剧情节有出入。全曲充满了敏锐的戏剧感觉,大胆的作曲手法,以及绚烂优异的管弦乐。[3]尽管这部作品终中常采用声乐,但声乐的作用,基本上只是为了让听众进入戏剧化场景做好准备;戏剧化场景的氛围和情绪还是通过管弦乐来表现的。柏辽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个和序曲类似的引子,其内容与莎士比亚开场白相符,是一种扩展的序幕,描写了争斗、骚动、亲王的调解(即家族矛盾);在第二乐章通过合唱和二重唱将剧情的全过程预先告诉听众,对部分情节还加上评述。中间的第三到第六乐章可看做是一首大型的四乐章交响曲,第七乐章为了表达语言上的说辞才用人声。在这里让人想起交响曲传统的乐章布局:宏大的、带慢板引子的、有两个主题的第一乐章,柔板《爱情场景》,然后是谐谑曲《麦布仙后》,也是这部作品的核心部分,按交响乐结构设计了宏伟的终乐章显示出器乐语言的细腻精妙,它把器乐的戏剧化表现力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最后一个场面两家和解,又绝无仅有的采用了歌剧形式或清唱剧形式。从这一矛盾中也反映了这部作品已经跨越了类别的界限。戏剧的主角不是那些正在演唱的演员,他们存在于器乐想象力的自由空间里。柏辽兹说过:“音乐有宽阔的翅膀,在剧院的大墙内是无法展翅飞翔的”。[4]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构上为奏鸣曲式,呈示部为三部曲式。#f小调引子的开始是圣咏式的和弦进行,由单簧管和巴松管吹奏,它立即把人带进阴沉、严峻的中世纪中去。引子第二次陈述时(长笛和双簧管),音乐色彩变的明亮些了,主题开始有些激动。引子结束,速度和音响上起了变化,不同乐器组将主题内一个富有冲力的动机不断加以模进,音乐已成为紧张、戏剧性的了。引子中的弦乐器上的一个既怀有期待又饱含哀怨的音调,它是抒情形象的预示,在后来副部主题中做了充分的发展。后进入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痉挛性的切分节奏,突发性的突击力量,不协和的和声组合,以及调性的频繁变换,这样的音乐形象显然与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的械斗有关。副部为表现爱情的主题。展开部建立在主部和引子的主题上展开,达到悲剧的顶点。副部爱情主题在再现部重新响起把音乐推向高潮,而“械斗”音乐又猛然袭来,残酷的摧毁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幸福和生命。最后尾声使用了B大调的中板结束,在低音提琴和定音鼓配合形成的背景上,犹如凄凉的哭声一般。结尾是丧葬的行列,哀痛的挽歌。这时副部的爱情主题变奏再现,表示对二人爱情的追忆和惋惜。最后,在八个强烈的和弦中全曲结束。柴科夫斯基通过对这部悲剧性幻想序曲的刻画表达对封建思想的不满和抗议。(二)音乐主题形象表达柴可夫斯基的这部作品被誉为他的最富有天才并且是用音乐来体现莎士比亚悲剧的最有力的作品之一。柴科夫斯基注重把人的思想体现在艺术形象里,这也决定了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理解。他的处理方式与柏辽兹不同,柏辽兹主要表现戏剧的剧情与场面,而柴科夫斯基更注重表现整体的乐思,擅长用音乐形象的戏剧性主题的对比来体现音乐内涵。两部音乐作品都围绕三方面进行刻画描写——家族矛盾,甜蜜爱情,悲剧结局。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试析两部作品中主题形象的表现手法及风格之间的差异。作品中表现家族矛盾的音乐主题形象对比《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戏剧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其矛盾主题贯穿作品始终,是作品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柏辽兹的戏剧交响曲中,将家族仇恨放在序曲部分描述,以b小调的节奏明快的赋格曲,2/2拍,描写家族斗争的主题。由中提琴solo的断奏快速强力度的(2~4小节)进入主题,呈下行摸进关系的旋律,并加入和弦外音与颤音,第5小节形成对位的矛盾主题。后加入铜管乐器,突显出剧烈的矛盾冲突。前四小节为第一乐句,为序曲中的“固定观念”,即(柏辽兹的音乐作品中一个传统主题)。该乐句的节奏型几乎贯穿了整个矛盾斗争的部分。为ABA’的结构。以下谱例皆为原总谱的钢琴缩谱。谱例(1).柏辽兹的矛盾主题: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为奏鸣曲式,矛盾冲突的主题为呈示部的主部主题。结构为三部曲式。速度较快,节奏为规整的4/4拍。建立在b小调上的以强烈的重音、紧张的切分和附点节奏、不协和的和声以及调性的不停转换,使这个充满火药味的矛盾主题显得尤为骚动不安。仿佛可以听到刀剑互碰和决斗的喊叫声,描写了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的兵戎相见。巴拉基列夫曾要求柴科夫斯基让这首序曲开门见山便是“一个马刀撞击、凶残厮杀的allegro”。[5]不难看出这部作品中巴拉基列夫所提出的建议被采纳了。谱例(2).柴科夫斯基的矛盾主题:论述:由以上两个谱例可以看出,柏辽兹和柴科夫斯基选择了惊人的调性统一,都是b小调,对于这样一个矛盾主题的描述,它的共同点是调性相同,速度一样,塑造的紧张的氛围是一样的,都抓住了戏剧主题的本质。而区别在于:①曲式结构不同。柏辽兹采用赋格曲的结构,柴科夫斯基则用了奏鸣曲式结构,他的矛盾主题为序曲的主要主题。②节拍不同。柏辽兹使用的是2/2拍,柴科夫斯基用的是4/4拍。③和声织体不同。柏辽兹的旋律律动性强,采用复调题材创作。而柴科夫斯基是以主调的形式表达,旋律和声化进行,以连续的和弦进行强调主题的斗争性。④选用乐器的音色不同,前者采用中提琴的强奏,音域中音偏低的断奏表现戏剧化矛盾,均匀的八度律动,而柴科夫斯基的矛盾主题不再是均匀的八分律动,而是节奏感非常突出的极具战斗性的音乐形象。使用的是管弦乐的齐奏,气势宏大。综上所述,同是矛盾主题,在不同作曲家不同结构风格下是两个极为不同的表达方式。2.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主题柏辽兹的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主题描写出现在第三乐章的第三主题,舞会上双方的一见钟情,并透露对方身世,到后来不顾家族仇恨的爱情表白。开始的部分是对前面第二乐章描写罗密欧对维罗纳姑娘们的回忆。主题在A大调上,为6/8拍的律动,由管弦乐队演奏柔板,结构为A、B、A,片段,A、B、A',结尾。主题为是用固定乐思串联起来的三元形式。由弦乐的低音部演奏开始,后出现单簧管和巴松管演奏的动机,描写恋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命运的叹息。抛物线般的旋律性质,音响上很弱,表现出脆弱、不堪一击的爱情主题形象,预示着接下来的波涛暗涌即将来临。谱例(3).柏辽兹的爱情主题:柴科夫斯基将爱情主题放在序曲的副部,调性由主部的b小调转为降D大调的歌唱性主题,音乐明快而热情,由加弱音器的中提琴和巴松管演奏,曲调极其优美、婉转、抒情,富于表现力。里姆斯基·科萨科夫(H·Phmckha-Kopcakos)说过:这只旋律“是何等的感人,它有着何等的难以形容的美,何等炽热的激情,这是全部俄罗斯音乐中最好的主题之一。”[5]谱例(4).柴科夫斯基的爱情主题“从上述两支爱情主题来看,①首先使用的调性不同,两位作曲家对爱情的理解与看法不同,因此在表达方式和音调上的选择也不相同。但都采用的大调明媚的特点来描绘爱情场景。②节拍与不同,柏辽兹的主题为6/8拍,带有舞曲性质,表达二人内心的喜悦。柴科夫斯基的主题为4/4拍,旋律抒情而温柔,伴奏声部带有切分性质。③前者力度很弱,在表达爱情美好的同时又渲染了不安、忧郁的气氛。后者力度变幻不定,着重描写爱情的美,情绪明朗深思、愉快而热情。柏辽兹的爱情亦喜亦忧,而柴科夫斯基则专注于爱情本身。3.关键性人物——神父劳伦斯主题: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由神父劳伦斯的形象为整个序曲的开头,#f小调缓慢的行板开始,4/4拍的节奏规整压抑,力度弱而不失气势,气氛庄重严肃,用单簧管和大管低沉的演奏教会圣咏般的曲调:谱例(5).柴科夫斯基幻想序曲的引子:在柏辽兹笔下的神父的形象主要表现在第二乐章的开场白部分及在最后终曲中这对恋人双双死去之后,以人声咏唱的形式出现。神父用低声的缓慢的男低音和管弦乐队来表现神父的形象。所有声部都用相同的音调,声音低沉,力度很强并使用了半音化不协和的音程关系,具有很强的震慑性。连续的三连音使紧张严肃的气氛达到高潮。谱例(6).柏辽兹的神父劳伦斯主题:同样是表现神父劳伦斯形象的主题,①结构位置不同。柴科夫斯基将它放在整个幻想序曲的开头——引子部分,以纯器乐的形式圣咏般的基调突出神父形象。之所以放在开头,是想借劳伦斯的主题表达更深层的含义——通过主题阴沉的音响效果预示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的悲惨命运。而柏辽兹则放在戏剧交响曲的结尾,以人声诵唱的形式表达劳伦斯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帮助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起又是他的悲愤的言辞及劝告使两个家族和解的关键性人物。柏辽兹将他放在整个作品的最后,使形象具有总结性和概括性。②在速度节拍上,两部作品又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都使用了4/4拍。但是,③在力度的强弱上,两者又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柴科夫斯基的主题形象弱而稳,柏辽兹的强而有力。4.悲剧性结局的主题:用卢那查尔斯基对这部爱情悲剧的话来说:“在棺材里消除了人类的偏见和人类的仇恨”。柏辽兹:墓地为场景的主题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标志着悲惨命运的结束。在戏剧交响曲中,墓地场景出现在第六乐章(罗密欧在凯普莱特家族墓地),为管弦乐演奏。使用了“低临界的哑剧”的表演效果,起初快速的凄惨悲凉的和弦,将罗密欧的复杂而焦急的情绪表现出来。调性在e小调后转到#f小调上,2/2拍节奏,旋律波动较大,器乐描写十分形象。以大提琴的颤音描写罗密欧喝下毒药后身体的痉挛。单簧管的独奏表示朱丽叶的苏醒。之后管弦乐的演奏变得炽热起来,描绘出朱丽叶醒来后见到罗密欧的狂喜,接着弦乐的强奏表现罗密欧之死与朱丽叶的绝望。这种狂喜和绝望对比的器乐表现,将朱丽叶的由喜入悲的绝望描写的淋漓尽致。之后的小提琴二重奏表现了她看到了罗密欧手上的毒酒杯并注意到罗密欧的身上的短剑,这时小提琴的下降乐句描绘了她拿起剑,刺进自己的胸膛(管弦乐尖锐的悲鸣),她倒在血泊中(双簧管下降乐句)。最后,两把大提琴的拨奏,描写两颗心在最后的跳动。谱例(7).柏辽兹的悲剧主题第六乐章开头:谱例(8).第六乐章结尾柴科夫斯基:最后尾声由B大调很有节制的中板结束,4/4拍的节奏稳定而压抑,采用了定音鼓、大管、大提琴、低音提琴这些低音区的乐器烘托了阴沉压抑的气氛。定音鼓有规律的敲击声与低音提琴的拨奏规律而又不断的重复描写了丧葬行列的缓慢步调,而在上方声部用弦乐器奏出的抒情的曲调为爱情主题的变形,是人们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伤回忆和惋惜。整个序曲在整个乐队八次奏出强烈的和弦中结束。谱例(9)柴科夫斯基的悲剧主题在这两个悲剧主题中,作曲家创作的角度和乐器音色的选择不同,柏辽兹用不同的器乐音色描写不同的人物、场景及故事情节。旋律起伏不定,表现紧张、悲剧接着悲剧的发生的不安的情绪。着重描写墓地中发生的情节。而柴科夫斯基将悲惨的命运和爱情的凄美交织起来,令人感叹和惋惜。突出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感伤情绪,将情节描述放在其次。所用乐器音域极低,悲伤而压抑。其次,节奏不同。用前者情绪躁动不安,变化不定,同时在表现出了柏辽兹自身的矛盾性格。后者的悲剧已成定局,情绪相对平静,着重渲染悲凉的气氛。柏辽兹在戏剧交响曲中在最后有使用了人声说白,独唱与合唱的表达方式,但两者表达的情绪相同,都是悲伤凄惨的。两部作品都达到了用音乐表现其他艺术内涵的至高境界。三、作曲家的创作思想与美学追求柏辽兹是一位风格极为大胆的“交响狂人”,经常组织规模庞大的千人乐队进行演奏。同时代的很多人称他为“贝多芬的继承者”,尤其在这部作品上更能体现出这一点,在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如同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般,但是音乐的重心仍表现在器乐方面。他是一位戏剧感觉敏锐,想象丰富,热情洋溢的作曲家,不局限于传统的古典曲式中。在本质上,他属于戏剧音乐家,他的愿望也在歌剧的创作上,但在舞台音乐中并未获得成功,却成为交响曲作曲家。他在交响曲中充分发挥了其戏剧感觉法,因而轰动乐坛。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崭新的姿态,强烈的表现出他的艺术观,将戏剧和音乐敏锐的结合,充分的将人声和管弦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用不同乐器和和声织体,描述不同的人物情绪,如单簧管的独奏表示朱丽叶的苏醒、用弦乐器的拨奏形象描述了最后的心跳声,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售草坪种子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上交银行
- 2025年西安货运资格证考试答题20题
- 买房时开发商给合同范本
- 农村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
- 公司财产转移合同范本
- 公司及个人合同范本
- 促销劳动合同范本
- 半包合同范本简易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度度假村景观设计及施工一体化合同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如何规划养禽场》课件
-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物业公司行政人事部职责
- 医疗健康行业保密免责协议书
- 《设计思维与方法》课件
- 第一课走进人工智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 健身行业会员权益保障及免责条款协议
- 体检中心前台接待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