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_第1页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_第2页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_第3页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嬗变――温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巡礼南眺罗山群峰,北蕴三垟湿地。八秩春秋,文脉相承,一批批莘莘学子在温大校园被文以化之,成人成才。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建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发扬传统文化:在薪火相传中延伸品牌温州大学历经七校融合、两校合并,许多杰出人士曾在我校学习或工作过,与温大有着不解之缘。这其中有温州大学创始人、近代实业家黄溯初先生,有温州大学原校长、国家科技奖获得者谷超豪先生,有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等,他们既在各自领域留下了光辉的印迹,同时为温大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2011年我校“溯初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获得了由教育部颁发的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2012年我校寻根铸魂留守圆梦一温州大学“关爱侨界儿童”系列主题文化活动获得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至此,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历经多年探索、整合、实践、提升,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也是我校各学院通力合作、厚积薄发的结果。国家级和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取得的背后,是大批校园文化品牌的继承和涌现。学校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温州大学校园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二十届。各个学院的校园文化品牌在校园文化节的沃土里不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了温大校园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播者。如物电学院的物华文化品牌,已经坚持了二十年,并培育出“物华问茶”等一系列子品牌。人文学院的“白晖华文学奖颁奖”“校园话剧节”均入选校园十大文化品牌。教育学院“艺术之春”文化节、机电学院的“汽车文化节”、生环学院的“囿圃文化节”、商学院的“商茂文化节”、法政学院的“模拟法庭”均能立足专业,做出特色,并坚持多年。校园文化如醇酒,具有历史积淀方显厚重,但更需与时俱进促其芬芳。我校深入总结办学传统、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编制了“学校十二五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温大、人文温大、科学温大、创新温大、和谐温犬的科学定位,确立了“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规范了路名和路标,设计了校徽和校庆标志,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立,依托温州这一方热土,温州大学正以它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求真务实的育人理念,诠释着现代大学精神,成为乐学者的乐园。培育创新文化: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我校始终注重创新文化建设,以高水平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推手和检验标准。历数我校取得的数百项高水平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创新文化对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影响。以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界“奥林匹克”的“挑战杯”赛事为例,我校迄今已在“挑战杯”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二等奖两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金奖一项。曾以“《铜盐催化碳-碳键形成的研究》”项目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的王彬彬同学说到'回首备战挑战杯竞赛的日子,过程很艰难,但是对我们整个团队来说,我们学习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团队精神、科学的研究态度、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思维是我最大的收获,将会让我受益终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的摇篮,创新文化更是校园文化创新功能的直接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五年来,我校举办“罗山讲堂”、“教授博士论坛”等高水平讲座300余场次,多名院士、海外知名学者走进温州大学,带领师生们知晓学术前沿;近五年来我校学生获得浙江省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浙江省新苗计划立项资助达286个,获得经费资助163万。学生申报校级科研立项并结题达763余项,科研经费38万,在国内外刊物以学生名义发表论文近500篇,不乏TOP期刊、SCI论文等高水平论文。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在全校营造了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我校机电学院学生设计的'五人娱乐小车”项目被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我爱发明”栏目予以专题报导,时长50分钟。社会多家媒体对我校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广泛报道,树立了温大学子'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良好社会形象。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建设创新文化,以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创新理念,以“挑战杯”赛事为龙头,推动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有效衔接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为学生们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弘扬志愿文化:在奉献社会中坚守责任80周年校庆志愿者招募,800个名额,3000多人报名;“小浪花”(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昵称)招募,40个名额,600人报名;“两项计划”志愿者招募,我校报名及参加人数多年位列省内高校前列,我校因此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工作奖......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是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观的成果体现。志愿者,这个光荣的称号意味着奉献、责任和担当,而这正是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内容。我校教育学院学生周辰晨被选拔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展现了我校学子的良好形象。723动车事故中,我校志愿者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投身于伤病员抢救服务的志愿活动,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世界温州人大会、中华龙舟赛、温瑞塘河环境治理只要社会公益事业有需求,就有温大志愿者的身影。在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新征程中,温州大学理所应当且责无旁贷地融入这一进程,志愿文化的塑造和提升意义重大。数学学院“洪殿敬老”志愿服务坚持了二十年时间,现在最早的那批志愿者的孩子都上大学了,但志愿服务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并不断加以提升拓展,由关注老人的物质需求向关注精神需求转变。2012年重阳节前夕,一场名为“金婚圆梦爱满温州”为主题的金婚庆典活动在高教园区举行,主角是18对金婚老人,为他们张罗的是数学学院'阳光”青年志愿者。其中宋云鹤、金正香两位老人怀着感激的心情给学院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志愿者的热情细致服务深深烙印在我们脑海中,对你们培养和教育出这样一批德才兼备的90后大学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教育学院“知心姐姐”志愿服务队秉承志愿服务精神,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帮助青少年18载,用志愿之光照亮孩子的成长和前行的道路。2012年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浙江省级示范12355青少年服务台基层工作站”荣誉称号,温州市仅2家单位获此荣誉。我校现有注册志愿者24153人,有20万人次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为社会提供了55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以志愿服务基地为依托,广泛开展扶贫助困、家电维修、免费家教、法律咨询等服务,社会反响良好。学校对志愿服务加以规划和扶持,推出一批项目化运作的志愿服务品牌,与学生专业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地域特色相结合,注重团队合作、资源整合和成果转化。我校每年均派出五千余名学生奔赴全省各地开展暑期实践,以团队形式开展了众多志愿服务项目,近年来涌现出了瓯江学院无偿献血俱乐部、城市学院'爱心专列号”、法政学院“七彩虹”环保维权、生环学院“情暖温州”实践等重点项目,使志愿服务工作的层次不断得到提升,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我校获得国内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的最高奖项“中国志愿者工作组织奖”。活跃社团文化:在时尚引领中凝聚青年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是构建“一体两翼”学校团建大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青年、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和传承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能否建设好高校的社团,已经成为一个高校是否具有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之一。全校现有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社会公益型等四类学生社团150家,会员9200人。社团充分调动众多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开展有深度、有内涵、有品位、有价值、有意义的社团活动,扮演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引领校园文化时尚的重要角色。在众多活跃校园文化的生力军中,温州大学艺术团不得不提,它已经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一张金名片。在2012年2月结束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共有9件节目(作品、论文)获得全国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并作为省艺术团分团积极承担了全国大艺展开闭幕式及“青春大舞台”活动任务,被授予“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和“优秀表演团队”荣誉称号。这是我校继上届获得艺术表演类声乐甲组(非专业组)一等奖之后,实现了在本届大艺展上获得声乐乙组(专业组)一等奖的突破。我校继2010年获得第六届世界合唱节锦标赛金奖荣誉后,再获国家级竞赛最高奖。理论学习型社团日益规范,学术科技型社团术有专攻,兴趣爱好型社团全面活跃,社会公益型社团渐成规模,我校的社团文化正处在繁花似锦的最好时光。温州大学七彩虹环保社团在中国青年报社与伊利集团共同举办的“绿社会全国大学生环保案例及创意征集”活动中获得“绿社会全国大学生最佳绿创想”奖。2011年该团队还发起成立了温州市学生环保法治联盟,社团成员达到200余家。物电学院大胆探索,成立以学科竞赛为目标的多个社团,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社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走出了一条社团文化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路子。生环学院以专业实践为目标,一举成立六个专业社团群,形成集群效应,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