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造生命:一把“双刃剑”——人造生命的利弊之剖析[摘要]:本文主要从人造生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可能出现环境灾难和生化危机的担忧,以及引发关于道德伦理的争论三方面分析人造生命的利与弊。[关键词]:人造生命,利与弊,意义,争论Artificiallife:a“double-edgedsword” Theanalysisof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ofartificiallife.[Abstract]:Thisarticlemainlyfromtheartificiallifeon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greatsignificance,possibleenvironmentaldisastersandbiochemicalcrisisconcerns,aswellascauseaboutethicaldebatethreeaspectsanaly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artificiallife.[Keywords]:artificiallif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significance;debate1.绪论1.1文献综述:1.1.1人造生命简介:人造生命是指从其它生命体中提取基因,建立新染色体。随后将其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胞之中,最终由这些人工染色体控制这个细胞,发育变成新的生命体。1.1.2目前已取得的成果: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表示,他目前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2010年5月20日,美国私立科研机构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一一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并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验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是一定要通过“进化”来完成[1]。1.2研究框架:1.2.1研究目标:分析人造生命的利与弊。1.2.2研究内容:从人造生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可能出现环境灾难和生化危机的担忧,以及引发关于道德伦理的争论三方面分析人造生命的利与弊。1.2.3研究方法:文献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人造生命的利与弊。文献法能让我们充分了解有关人造生命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方向;能形成关于人造生命的一般印象,有助于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描述性研究法:它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更多的是解释别人的论证。它能
定向地提出问题,揭示弊端,描述现象,介绍经验,我们主要在研究各方对人造生命的看法时使用。⑤跨学科研究法(“交叉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信息研究方法: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原理,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整理获得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以实现新的目标。美国数学、通讯工程师、生理学家维纳认为,客观世界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即信息联系。当前,正处在“信息革命”的新时代,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开发利用。它以信息来研究系统功能,揭示事物的更深一层次的规律,帮助人们提高和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2.人造生命的意义i=j2.人造生命的意义i=j“量身定制”:人造生物学应用前景广阔,涉及健康、能源和环境等方面。待到技术成熟的那天,实验室就可根据人们提出的不同需求,用以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2.1解决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制约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而人造生命可以有效的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例如,人造有机体可以轻易地清理被原油污染的海水,因为它们可以吃掉所有原油并把它分解成无害的成分;它们还可以分解今天让环保工作者头痛的塑料和橡胶等垃圾、污染物,甚至还可以分解二氧化碳,或生产可用作燃料的氢,等等[3]。2.2生产新生物能源:利用人造生命的技术,可以生产新生物能源。科学家提出用地球上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取代玉米等粮食作物来制造甲烷,其转化器是一种专门的人造生物。美国人利用大肠杆菌生产柴油和汽油,技术上已获得成功。文特尔声称,这样的新能源生产方式将完全取代传统的以石油为中心的化石能源工业体系。2.3提高医疗水平:人造生命的技术在生产新药、加速疫苗研制方面贡献极大,能大大提高医疗水平。。昔日遗传工程生产的胰岛素等,都是基因的直接产物即蛋白质,现在不仅可以设计新的生物细菌来生产这些东西,还可以生产非蛋白质的生物有机物。目前,科学家利用这一技术研发具有广泛保护作用、抵抗复杂多变病毒的疫苗,美国能在24小时内生产出新的候选疫苗。②比如青蒿素,原来只有中国产的青蒿才能生产它,提取费用很高,在人造生命技术的帮助下,美国现在用改造的大肠杆菌工业化生产青蒿素,大大降低了成本。⑤制造特定的工程细胞,用于治疗,传递治疗药物,还可以使一些恶性细胞“改恶从善”3.人们的担忧:随着人造生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越来越多的人们表现出忧虑。3.1造成环境灾难:人们所担心的正是对这些人工合成的微生物有意或无意的误用,让一些具有致病感染性的病菌威胁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安全;或者在实验室中制造出未经自然选择而产生的物种,而这些生物的某些特性很可能影响到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这些危害一旦发生后果将是难以预知和控制的。3.2引发生化危机:①早在2002年人工合成病毒时,科学家就曾经表示担忧:人造全新的病毒将变得很容易,这也就意味着人类随时要面对新的病毒的攻击,我们没有任何针对它们的疫苗;一旦这种技术为恐怖分子所掌握,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如果更高级的细胞生命被制造出来,我们还得担心人类最终可能失去对新物种的控制等问题——人造生命有可能演化成跟地球上现有的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的生命,成为无法控制的生物[4]。&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物武器,造成恐怖威胁。更有人预言,这项技术如果运用得不好,可能导致一场人类浩劫。4.引发的激烈争论:虽然人造生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人造生命的出现如同“爆炸一颗原子弹”,在国际科学界和全世界引起强烈震动。批评的舆论不断出现,人们对可能会造成环境灾难和生化危机的担忧,甚至引发关于道德伦理的激烈争论。4.1人们的观点:①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库认为:“凡特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那扇大门 窥视生命的本质。他直接扮演了上帝的角色 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命。”②一个名为“人类基因学警告”的团体负责人戴维•金说: “凡特的研究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4.2各方声音:&我们现在完成了伦理学家所谓人类“扮演上帝”程序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说,具有了造物者的能力。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事实本身很骇人。他们觉得有些特定领域是不应该去触碰的。创造生物就是其中一个禁地,在做之前要想清楚其后果。显然这项研究存在很大的伦理争议,完全没有实质性条规的约束[2]。——《美国生物伦理学期刊》期刊主编格林•麦其(GlennMcGee)教授@许多人会觉得主要的伦理争议点在于这是不是扮演上帝的角色。但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史无前例的潜能一一开发新型生物燃料,能够治理污染,研制新的医疗配方一一不过它也存在着同样难以想象的潜在风险[2]。 牛津大学Uehiro应用伦理学中心主任朱利安•索夫莱斯库(JulianSavulescu) 金这个结果很可爱。合成出这么大的核糖体本身就是巨大的技术进步,毋庸置疑,他们掌握了很多将核糖体注入细胞的技术。但我真的不觉得这个进步有文特尔宣称的那么伟大。坦白说,他如此宣传这项技术,更像是为了激起争议,而不是精确地描述它[2]。 美国著名生命伦理研究学家GregoryKaebnick&我认为能创造出合成细胞是个令人兴奋的科学突破,但我也担心很快就把它放到自然环境中太过仓促。人造东西中已经有不少令人担忧的例子:比如过度使用杀虫剂等,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也损害了地球的健康[2]。——波士顿学院生物学教授劳拉•海克(LauraHake)结论:综上所述:人造生命的出现能为极大的推进社会发展,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当然,人造生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人造生命主要能有效解决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的许多难题,并造福人类。然而,人造生命也因此引起了人们关于环境灾难和生化危机的忧虑和道德伦理方面的激烈争议。其实人们在谈论人造生命的弊端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也肯定了其对人类社会的重大意义。虽然人造生命的技术被应用于制造生物武器,会让人感到异常恐惧。但另一方面,人造生命的贡献和前景已是有目共睹,合理开展合关于人造生命的研究,将极大地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味地逃避风险而停下探索的脚步无异于因噎废食。当然,在进行各种类型的研究之前,一定的监 督和对价值与风险的评估都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使其向着对全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在未来才会有更多生命科学的发明创造在能源、环境、资源、健康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生命这一把“双刃剑”,只要能够正确运用,我相信,未来绝对能为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参考文献百度百科:“人造生命”:HYPERLIN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真空注液/封口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环境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 环保材料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 2025年02月青岛市市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2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保值租购合同范本
- 喷漆加工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城市租赁合同范本
- 林地建房合同范本
- 小型工程施工合同
- 医院教学秘书培训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教室卫生管理
-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介绍培训课件
- 2024年北京东城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
-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章第三节《数据分析报告与应用》说课稿
- 体育科学急救知识
- xx学校培训部工作职责
- 工程项目建设流程
- T-GXAR 005-2024 制冷机房运行维护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