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介绍2022/11/5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2022/11/1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一、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车国内现状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研制了系列产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数量居世界前列。面向未来,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以大规模商业化普及应用为目标,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加速产业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生产产能将达到200万辆,2025年将生产产能将达到300万辆。国际能源署对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一、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车国内现状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了101001001000100010000能量密度(Wh/kg)功率密度(W/kg)目前混合动力轿车规模使用-丰田系锂离子镍氢酸铅启停功能轿车-国内外低速车规模使用-中国广泛应用于HEV、PHEV、EV及FCV一、研究背景—动力电池的作用动力电池作为能量储存装置,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市场应用和普通消费者的接受度,如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以及成本等。101001001000100010000能量密度(Wh/k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德美韩日)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德美韩日)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我国)2020年:电池模块的质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以下;新型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新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以上。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家规划(2012—2020)》《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专项(2016—2020)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我国)2020年: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韩国)LG化学三星SDISK公司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韩国)LG化学三星SDISK公司AESC索尼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日本)日立车载能源公司(HVE)AESC索尼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日本)日立车载能源公司(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中国)CATL力神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中国)CATL力神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目前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位于德国、美国和中日韩所在的东亚地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目前也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个国家。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研发和产业化分布从技术与产业的角度综合来看:日本在技术方面依旧领先;韩国在市场份额方面超越日本,占据第一位;中国的电池企业数量最多,产能最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变化趋势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趋势(2001-2015)总产能:居世界首位(超过400亿瓦时的年产能);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区域为主的四大动力电池产业化聚集区域;
超过100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超过1000亿产业资金的投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显著。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变化趋势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趋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技术现状国外产品国内产品三元材料/石墨材料锂离子电池(量产)关键材料:实现了国产化;单体电池技术水平:与国外同一水平;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逐步从半自动中试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过渡;产品均匀一致性、系统集成技术、生产自动化程度:尚有差距。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技术现状国外产品国内产品三元材料/石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普及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是要实现其经济性与使用的便利性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当。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具备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我国商用大客车已基本实现商业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国际上,预计2020年前后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将大幅度提升,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将达到400公里,2030年达到500公里。福特汽车:新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320公里,年内(11月)推出。雷诺日产:将在2020年之前将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距离提高到400公里以上,2015年1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2014年7月奥迪:发布全新Q6
e-tronquattro概念车,续航里程500km,2020年上市。通用汽车:雪佛兰Bolt,行驶里程200英里(约322公里),3~3.5万美元,2017年上市。大众汽车:研发一款超级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有望达到300公里,2020年提升至500km。Tesla汽车:Model3,续航里程320公里,3.5万美元,2016年3月发布,2017年实现量产。2015年5月2015年9月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普及应用节能与新能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是关键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需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因全部或部分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较,能够减少燃料消耗,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燃料消耗节省的费用尚不能抵消所增加的成本。动力电池是关键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成本需要降低至1.5元/Wh。若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需要提升至250Wh/kg左右。增加纯电驱动行驶的续航里程为增加续航里程,必须增加搭载动力电池系统存储的能量。在不显著增加新能汽车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是关键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与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以普及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任务,迫切期待动力电池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研发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提升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既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也是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具有紧迫性。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与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2025年2030年
2020年技术提升阶段。新型锂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50Wh/kg,能量功率兼顾型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200Wh/kg。动力电池实现智能化制造,产品性能、质量大幅度提升,成本显著降低,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与传统汽油车基本相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步入普及应用阶段。产业发展阶段。新体系电池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形成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动力电池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体系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产业成熟阶段。新体系电池实现实用化,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500Wh/kg以上,成本进一步下降;动力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动力电池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如下: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2025年2030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EV电池2020 2025
20302025年达到:比能量:单体400Wh/kg,系统300Wh/kg;能量密度:单体800Wh/L,系统50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4500次/12年,系统3500次/12年;成本:单体0.5元/Wh,系统0.9元/Wh
203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500Wh/kg,系统350Wh/kg;能量密度:单体1000Wh/L,系统70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5000次/15年,系统4000次/15年;成本:单体0.4元/Wh,系统0.8元/Wh202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350Wh/kg,系统250Wh/kg;能量密度:单体650Wh/L,系统32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4000次/10年,系统3000次/10年;成本:单体0.6元/Wh,系统1.0元/Wh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优化电极结构、提高活性物质负载量应用新型材料体系、提高电池工作电压优化新型材料体系、使用新型电池结构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新材料应用、新制造工艺和装备新型材料体系、新型制造工艺路线比能量的提升:寿命的提升:安全性的提升:成本的控制:能量型锂离子电池新体系电池引入固态电解质、优化固液界面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采用电极界面沉积、开发新体系锂盐、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固、液电解质结合技术、新型材料体系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备注:电池寿命为全寿命周期要求。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EV电池2020 2025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PHEV电池2020 2025
20302025年达到:比能量:单体250Wh/kg,系统150Wh/kg;能量密度:单体500Wh/L,系统30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1000W/kg;寿命:系统4000次/12年;成本:单体0.9元/Wh,系统1.3元/Wh203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300Wh/kg,系统180Wh/kg;能量密度:单体600Wh/L,系统35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1000W/kg;寿命:系统5000次/15年;成本:
单体0.8元/Wh,系统1.1元/Wh202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200Wh/kg,系统120Wh/kg;能量密度:单体400Wh/L,系统24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900W/kg;寿命:系统3000次/10年;成本:单体1.0元/Wh,系统1.5元/Wh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优化电极设计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优化电极设计优化新型材料体系、使用新型电池结构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引入固态电解质、优化固液界面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固、液电解质结合技术、新型材料体系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新型材料体系、新型制造工艺路线比能量和比功率的提升:寿命的提升:安全性的提升:成本的控制:备注:电池寿命为全寿命周期要求。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PHEV电池2020 2025 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正极)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正极)2020 2025
2030锰酸锂:115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1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35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300mAh/g锰酸锂:115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2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40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300mAh/g其他新型材料:350mAh/g锰酸锂:110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0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30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280mAh/g通过提高镍含量,提高其比容量,通过掺杂、包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手段,提高循环性能提高电池工作电压,提升热安全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通过产品改性提高高电压使用条件下的循环性能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正极)正极材料技术路线图:性能提升:2020 2025 2030锰酸锂:115mAh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负极)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负极)2020 2025
2030石墨材料:360mAh/g无定型碳材料:350mAh/g,首周库伦效率≥85%硅碳材料:1000mAh/g,寿命≥2000次石墨材料:360mAh/g无定型碳材料:400mAh/g,首周库伦效率≥85%硅碳材料:1200mAh/g,寿命≥2000次石墨材料:360mAh/g无定型碳材料:280mAh/g,首次库伦效率≥80%硅碳材料:800mAh/g,寿命≥2000次通过包覆和掺杂等方法改进无定型碳和硅碳基材料,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容量、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并逐步降低成本进一步提高容量、库伦效率和循环性能,降低成本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负极)负极材料技术路线图:性能提升:2020 2025 2030石墨材料:360mAh/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隔膜)隔膜材料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隔膜)隔膜材料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电解液)电解液材料技术路线图:2020 2025
20302025年达到:溶剂:使用部分氟化溶剂与少量离子液体;锂盐:复合锂盐;添加剂:多功能添加剂。主要性能:电化学窗口>5V,电导率10-2S/m,可燃性降低,安全性提高。2030年达到:高性能有机液体电解液;全固态无机固体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主要性能:电化学窗口>6V,电导率10-2S/m,无安全隐患,长寿命。2020年达到:溶剂:EC基混合溶剂;锂盐:单一锂盐(LiPF6)为主;添加剂:VC/FEC。主要性能:电化学窗口<4.5V,电导率
10-2S/m。高纯度、高稳定性高电压、长寿命高电压、高安全、长寿命重点材料性能提升电解液组分的高度纯化技术高纯度氟化溶剂与离子液体合成技术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造技术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电解液)电解液材料技术路线图:20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制造)制造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制造)制造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测试评价)测试评价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测试评价)测试评价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回收)回收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回收)回收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梯次利用)梯次利用技术路线图:三、技术路线图—关键共性技术(梯次利用)梯次利用技术路线图: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四、技术创新需求—基础前瞻四、技术创新需求—基础前瞻四、技术创新需求—应用技术四、技术创新需求—应用技术四、技术创新需求—示范和产业四、技术创新需求—示范和产业中短期可实现产业化的电池体系(至2020年)中短期可实现产业化的电池体系(至2020年)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介绍2022/11/5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2022/11/1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一、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车国内现状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产业体系,研制了系列产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数量居世界前列。面向未来,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以大规模商业化普及应用为目标,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加速产业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生产产能将达到200万辆,2025年将生产产能将达到300万辆。国际能源署对世界各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一、研究背景—新能源汽车国内现状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形成了101001001000100010000能量密度(Wh/kg)功率密度(W/kg)目前混合动力轿车规模使用-丰田系锂离子镍氢酸铅启停功能轿车-国内外低速车规模使用-中国广泛应用于HEV、PHEV、EV及FCV一、研究背景—动力电池的作用动力电池作为能量储存装置,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市场应用和普通消费者的接受度,如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寿命以及成本等。101001001000100010000能量密度(Wh/k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德美韩日)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德美韩日)韩国日本美国德国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我国)2020年:电池模块的质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1.5元/瓦时以下。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以下;新型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新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以上。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家规划(2012—2020)》《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研发专项(2016—2020)一、研究背景—国家规划(我国)2020年:产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韩国)LG化学三星SDISK公司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韩国)LG化学三星SDISK公司AESC索尼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日本)日立车载能源公司(HVE)AESC索尼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日本)日立车载能源公司(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中国)CATL力神一、研究背景—企业规划(中国)CATL力神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目前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位于德国、美国和中日韩所在的东亚地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目前也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个国家。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研发和产业化分布从技术与产业的角度综合来看:日本在技术方面依旧领先;韩国在市场份额方面超越日本,占据第一位;中国的电池企业数量最多,产能最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分别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变化趋势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趋势(2001-2015)总产能:居世界首位(超过400亿瓦时的年产能);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原地区和京津区域为主的四大动力电池产业化聚集区域;
超过100家动力电池企业开展动力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超过1000亿产业资金的投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显著。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变化趋势我国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变化趋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技术现状国外产品国内产品三元材料/石墨材料锂离子电池(量产)关键材料:实现了国产化;单体电池技术水平:与国外同一水平;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生产线逐步从半自动中试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过渡;产品均匀一致性、系统集成技术、生产自动化程度:尚有差距。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技术现状国外产品国内产品三元材料/石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普及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是要实现其经济性与使用的便利性与传统燃油汽车相当。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具备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我国商用大客车已基本实现商业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国际上,预计2020年前后新能源汽车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将大幅度提升,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将达到400公里,2030年达到500公里。福特汽车:新车的续航里程将达到320公里,年内(11月)推出。雷诺日产:将在2020年之前将纯电动汽车(EV)的续航距离提高到400公里以上,2015年1月2015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2014年7月奥迪:发布全新Q6
e-tronquattro概念车,续航里程500km,2020年上市。通用汽车:雪佛兰Bolt,行驶里程200英里(约322公里),3~3.5万美元,2017年上市。大众汽车:研发一款超级电池,纯电动续航里程有望达到300公里,2020年提升至500km。Tesla汽车:Model3,续航里程320公里,3.5万美元,2016年3月发布,2017年实现量产。2015年5月2015年9月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普及应用节能与新能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是关键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需降低成本新能源汽车因全部或部分采用电力驱动,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较,能够减少燃料消耗,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燃料消耗节省的费用尚不能抵消所增加的成本。动力电池是关键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成本需要降低至1.5元/Wh。若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需要提升至250Wh/kg左右。增加纯电驱动行驶的续航里程为增加续航里程,必须增加搭载动力电池系统存储的能量。在不显著增加新能汽车重量和体积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动力电池的比能量和能量密度。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是关键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与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以普及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任务,迫切期待动力电池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研发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提升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法和标准体系,既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也是我国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任务,具有紧迫性。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与需求高性能、低成本的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2025年2030年
2020年技术提升阶段。新型锂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50Wh/kg,能量功率兼顾型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200Wh/kg。动力电池实现智能化制造,产品性能、质量大幅度提升,成本显著降低,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与传统汽油车基本相当,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步入普及应用阶段。产业发展阶段。新体系电池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形成2-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动力电池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新体系电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比能量达到400Wh/kg以上。产业成熟阶段。新体系电池实现实用化,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500Wh/kg以上,成本进一步下降;动力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动力电池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目标如下:二、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动力电池的发展目标2025年2030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线图4.技术创新需求
内容1.研究背景2.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3.技术路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EV电池2020 2025
20302025年达到:比能量:单体400Wh/kg,系统300Wh/kg;能量密度:单体800Wh/L,系统50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4500次/12年,系统3500次/12年;成本:单体0.5元/Wh,系统0.9元/Wh
203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500Wh/kg,系统350Wh/kg;能量密度:单体1000Wh/L,系统70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5000次/15年,系统4000次/15年;成本:单体0.4元/Wh,系统0.8元/Wh202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350Wh/kg,系统250Wh/kg;能量密度:单体650Wh/L,系统320Wh/L;比功率:单体1000W/kg,系统700W/kg;寿命:单体4000次/10年,系统3000次/10年;成本:单体0.6元/Wh,系统1.0元/Wh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优化电极结构、提高活性物质负载量应用新型材料体系、提高电池工作电压优化新型材料体系、使用新型电池结构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新材料应用、新制造工艺和装备新型材料体系、新型制造工艺路线比能量的提升:寿命的提升:安全性的提升:成本的控制:能量型锂离子电池新体系电池引入固态电解质、优化固液界面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采用电极界面沉积、开发新体系锂盐、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固、液电解质结合技术、新型材料体系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备注:电池寿命为全寿命周期要求。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EV电池2020 2025 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PHEV电池2020 2025
20302025年达到:比能量:单体250Wh/kg,系统150Wh/kg;能量密度:单体500Wh/L,系统30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1000W/kg;寿命:系统4000次/12年;成本:单体0.9元/Wh,系统1.3元/Wh203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300Wh/kg,系统180Wh/kg;能量密度:单体600Wh/L,系统35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1000W/kg;寿命:系统5000次/15年;成本:
单体0.8元/Wh,系统1.1元/Wh2020年达到:比能量:单体200Wh/kg,系统120Wh/kg;能量密度:单体400Wh/L,系统240Wh/L;比功率:单体1500W/kg,系统900W/kg;寿命:系统3000次/10年;成本:单体1.0元/Wh,系统1.5元/Wh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优化电极设计基于现有高容量材料体系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优化电极设计优化新型材料体系、使用新型电池结构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与环境控制开发长寿命正、负极材料、提升电解液纯度并开发添加剂、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生产工引入固态电解质、优化固液界面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新型隔膜、新型电解液、电极安全涂层、优化电池设计固、液电解质结合技术、新型材料体系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优化设计、提升制造水平新型材料体系、新型制造工艺路线比能量和比功率的提升:寿命的提升:安全性的提升:成本的控制:备注:电池寿命为全寿命周期要求。车用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PHEV电池2020 2025 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正极)三、技术路线图—关键材料(正极)2020 2025
2030锰酸锂:115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1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35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300mAh/g锰酸锂:115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2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40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300mAh/g其他新型材料:350mAh/g锰酸锂:110mAh/g磷酸铁锂:165mAh/g三元材料:200mAh/g高电压镍锰酸锂:130mAh/g富锂氧化物固溶体材料:280mAh/g通过提高镍含量,提高其比容量,通过掺杂、包覆和表面处理等技术手段,提高循环性能提高电池工作电压,提升热安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二级造价工程师课件
- 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磁头制造工岗位实习报告
- 机械产品检验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减速顶维修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汽车锻造生产线操作工岗位实习报告
- 小学生课件技巧分析
- 饲料配方师实操任务书
- 机场无线电台操纵修理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内燃机车钳工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色彩构成》核心课程标准
- 张朋《了凡四训》课件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法律风险防控
- 江苏国强产品质量证明书-
- 2023年英语高考试卷(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遇见成长衔接梦想幼小衔接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2023年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小升初英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JJG 1154-2018卡尔·费休容量法水分测定仪
- GB/T 4586-1994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8部分:场效应晶体管
- GB/T 35198-2017土方机械轮胎式装载机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