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_第1页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_第2页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_第3页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_第4页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总量中国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根本特征:总量,人均水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分布特点空间分布:时间分布:解决水资源短缺途径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滦入津节约用水、蕴藏总量:,居世界分布地区①70%分布在②水系最多,其次是水系,还有水系和水系等。主要水电站:长江上的、,黄河上的、、、等土地资源总特点: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资源缺乏。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分布:类型林地东北:西南:东南:草地分布:北方和的、及区类型:自西向东随而变化土地利用中的问题和对策:问题措施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土地扩大草场资源普遍超载森林资源在一些重要林区日益减少依法管理土地资源的"开源〞和"节流〞根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的建立和保护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特点:。我国煤、铁、石油的产区,居多,有色金属矿居多。有利:不利:主要矿产资源及矿产地海洋资源海域特点: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主要海洋资源生物资源①开展水产业的有利条件a.大陆架宽而浅,水温适宜b.带来有机质和盐类c.交汇,营养盐类丰富②东海——"天然鱼仓〞,渔场全国最大③海水养殖业能源资源:总蕴藏量9亿千瓦化学资源:产量居世界首位,为最大盐场矿产资源:近海石油储量丰富,已在、、开采问题和对策问题:和对策:制止,做到捕养结合,防止所在省煤矿所在省鲁豫间新缰油田所在省铁矿所在省广西有色金属矿产地课内探究二.探究过程探究一: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危害:对策探究二: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原因试分析我国水资源最紧张地区是华北平原而不是干旱的西北地区:探究三: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总结一、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污染原因⑴地形:山地丘陵⑵土壤:松散的黄土高原地区⑶气候:降水较多的江南地区⑷植被:植被稀疏或认为破坏严重地区⑸不合理的垦殖等人为因素⑴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⑵滥恳滥挖、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⑴气候干旱,地下水位高于临界水位;⑵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⑶干旱地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⑷沿海地区过分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⑴酸雨;⑵大量、不合理使用化肥;⑴大气、水污染;⑵工业、生活固体污染物堆放;⑶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危害等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土壤酸度增大、板结,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们安康。对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农业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施有机肥、加熟石灰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我国水资源最紧张地区是华北平原而不是干旱的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是从人类利用的角度衡量,水资源紧张不仅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的思路见以下关系式:水资源利用状况水资源利用状况自然因素人文因素降水特点〔多或少〕蒸发量〔大或小〕径流量〔大或小〕用水量〔多或少〕污染、浪费情况试分析我国水资源最紧张地区是华北平原而不是干旱的西北地区:答案: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⑴自然原因: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⑵社会原因:经济兴旺,人口稠密,生活、生产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而西北地区虽然自然条件不如华北,但人口稀少,工农业规模小,用水量小,水资源不如华北紧张。三、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比照水资源〔水能蕴藏量居世界首位〕土地资源〔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矿产资源〔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海洋资源〔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级变化大。A.耕地:在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地区〕B.草地:在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地区〔干旱、半干旱区〕C.林地:在东北、西南山区和南部山地A.十一大煤矿:集中在华北B.五大油田:集中在华北、东北C.八大铁矿:集中在华北、西北D.十大色金属:集中在江南A.鱼类:集中东海〔舟山渔场〕B.海盐:集中在渤海〔长芦盐场〕C.石油:集中在渤海、东海、南海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严重。A.水土流失严重B.土地沙化严重C.森林资源减少D.草场资源超载A.乱采滥挖B.破坏严重C.浪费严重A.过度捕捞B.海洋污染对策A.跨流域调水B.兴建水库C.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A.依法管理B."开源〞"节流〞C.建立,保护A.贯彻"矿法"B.合理使用C.综合利用A.捕养结合B.防治污染三、当堂检测1.我国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多B、总量贫乏,所以人均占有量就少C、总量贫乏,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更少D、自然资源大国,人均资源缺乏2.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3.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A、耕地B、草地C、林地D、建筑用地4.在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约占:A、10.4%B、12.7%C、33.8%D、13.5%5.我国的大小兴安岭和横断山区等山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A、草地B、耕地C、林地D、荒漠6.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是:A、由于大规模的"开源〞,使耕地面积不断增加B、由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使耕地面积迅速减少C、近几年来,我国土地并没有变化D、由于水土流失,沙漠侵蚀,盲目开发,使耕地迅速减少7.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夏秋多、冬春少D、夏秋少、冬春多8.以下地形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9.在城郊蔬菜大棚中,最值得推荐的灌溉方式是:A、大水漫灌B、自流灌溉C、喷灌D、滴灌10.读"跨流域调水示意图〞答复:〔1〕A是_______工程,引黄河水进入_______河上游的大同市,以解决山西省煤多水少的局面。〔2〕B是_______工程,将滦河水引入_______水系,完毕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3〕C是_______工程,引滦河上游水进入工业城市_______。〔4〕D是_______工程,引黄河下游的水进入旅游和工业城市_______。〔5〕南水北调是指把_______调往_______和_______,其意义在______________。南水北调过程中,应把调水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6〕E、F、G三个调水方案中,工程量最大的是_______,不能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影响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现已局部实施调水的是_______。〔7〕南水北调三个方案的方案调水路线分别是:E方案:在江苏省_______市江都抽水站把长江水抽入_______,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_______河后,向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_______市。G方案:引金沙江、__________江、__________河水,通过巨大的隧洞引水至黄河上游。F方案:在长江上游三峡水库引水至___________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自流北上,直达_______市。读以下图,完成11~12题。1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12.图示区域中,粮食商品率高于太湖平原,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读以下图,答复3~4题。13.图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开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A.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 B.商品谷物农业;光照缺乏C.商品谷物农业;水源缺乏 D.季风水田农业;光照缺乏14.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酸雨 B.土壤盐碱化、荒漠化C.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 D.风沙危害、寒潮根据表1资料,答复15-17题。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局部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省〔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耕地面积〔万公顷〕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①34.3532.51865.815.8②53.51539.1727.915.0③51.9542.4404.40.4④31.1361.0184.62.015.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陇B.、川、陇、黑C.黑、川、陇、D.陇、黑、川、16.以下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17.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18.解决我国水资源缺乏的途径中,我们现在能积极直接参与的是:A、跨流域调水B、设计海水淡化的方法C、修建水库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