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钓于濮水1B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行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托付您。”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楚王将龟骨用白绸裹着、竹匣装着,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来获得尊贵呢,还是情愿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呢?”两个大夫说:“情愿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2B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行去请他(做官),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3B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4B4B庄周与《庄子》5B庄周与《庄子》5B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做过漆园吏。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天才卓绝,“其学无所不窥”(《史记》)。但遭逢乱世,有感于世间沉浊,“不可与庄语”,故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拒绝。6B作家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做过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当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补。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一大特色,在文学意义上代表了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行文多为寓言,善于虚构,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奇特,气势波澜壮阔,且富浪漫主义色彩。7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腐败的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8B背景介绍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
本文节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的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解题9B本文节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朗读课文10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tuánmíngyé
kūnxǐ检查预习读准字音11B北冥有鱼tuánmíngyékūnxǐ检查预习读准字音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长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到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疏通文意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大鱼名用力振动翅膀悬挂海水运动天然形成的池子传说中的大鸟迁徙这
垂,通“陲”,边际。
…者…也:判断句式,…是…。
12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海时,振翅拍水,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疏通文意记载击水,击打水面旋风凭借风山野中的雾气盘旋飞翔这样离开表示选择同“耶”尽头湛蓝罢了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气息13B《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1、通假字(1)北冥有鱼
通
,意思
。(2)其正色邪
通
,意思
。冥溟海邪语气词,呢,吗耶文言积累14B1、通假字冥溟海邪语气词,呢,吗耶文言积累14B2、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
,今义: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
,今义:
。(3)天池也古义:
,今义:
。
(4)野马也古义:
,今义:
。用力振动翅膀生气,发怒海水运动泛指海上运输天然形成的水池高山湖泊名山野中的雾气
野生的马文言积累15B2、古今异义用力振动翅膀生气,发怒海水运动泛指海上运输天然形3、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方位名词向上奇怪怪异的事物文言积累16B3、词类活用方位名词向上奇怪怪异的事物文言积累16B
息大风气息4、一词多义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文言积累其连词,表示选择代词,代大鹏17B息大风气息4、一词多义文言积累其连词,表示选择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大鹏的形象如何?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整体把握18B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
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鹏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合作探究19B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然的大池,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恃”,即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而这并非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依凭。“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合作探究20B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对比,说明万物均“有所恃”(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看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合作探究2.“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21B“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本句可译为“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意思是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有所恃”,都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合作探究22B本句可译为“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主旨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而真正的“逍遥”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是绝对精神的自由,作者借此表达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合作探究23B主旨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才能达到人生的美好境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合作探究24B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生活。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合作探究25B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所凭依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其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合作探究26B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运用夸张、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表达作者对鹏的神往惊叹。鲲鹏出现,神奇壮美,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赏析27B“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表达作者对鹏的神往惊叹之情。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生动传神,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语言赏析28B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写作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
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野马、尘埃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是夸张,鲲鹏的翅膀比作天边的云是比喻。合作探究29B写作特色①借用寓言说理。合作探究29B
出自本文的成语1、鹏程万里2、扶摇直上拓展延伸:形容前程远大。: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上升。30B
出自本文的成语1、鹏程万里拓展延伸:形容前程远大。30B庄子名言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拓展延伸31B庄子名言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拓展延伸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拓展延伸
锦瑟有五十条弦的说法,本没什么来由,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32B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拓展延伸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希望同学们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课堂小结33B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1、解释下划线词语的意思。(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
。(3)水击三千里击: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5)去以六月息者也去:
。(6)亦若是则已矣已:
。悬挂迁移拍打环绕而上离开罢了课堂检测34B1、解释下划线词语的意思。悬挂迁移拍打环绕而上离开罢了课堂检2、关键句子翻译(1)《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课堂检测35B2、关键句子翻译课堂检测35B(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绕而上,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课堂检测36B(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课堂检测36B
3、默写重点句子(1)本文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
。(2)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课堂检测37B3、默写重点句子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课堂检测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钓于濮水38B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
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行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事务托付您。”庄子拿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楚王将龟骨用白绸裹着、竹匣装着,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龟,宁愿死去留下骨头来获得尊贵呢,还是情愿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呢?”两个大夫说:“情愿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泥水里摇尾巴活着。”39B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先行去请他(做官),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他对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追求。40B表现了庄子鄙弃富贵权势,不为官所累,坚持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生41B4B庄周与《庄子》42B庄周与《庄子》5B作家作品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做过漆园吏。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天才卓绝,“其学无所不窥”(《史记》)。但遭逢乱世,有感于世间沉浊,“不可与庄语”,故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相传楚王曾经用千金聘礼请他为相,被拒绝。43B作家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做过漆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当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补。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一大特色,在文学意义上代表了了先秦散文最高成就。行文多为寓言,善于虚构,汪洋恣肆,想象丰富奇特,气势波澜壮阔,且富浪漫主义色彩。44B《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
背景介绍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向,不可得也”(《庄子·天地》)。一方面腐败的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沉浊,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45B背景介绍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
本文节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遥”的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解题46B本文节选自《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朗读课文47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天之苍苍,其正色邪tuánmíngyé
kūnxǐ检查预习读准字音48B北冥有鱼tuánmíngyékūnxǐ检查预习读准字音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长几千里。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这只鸟,海水运动时就将飞到南海。南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疏通文意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大鱼名用力振动翅膀悬挂海水运动天然形成的池子传说中的大鸟迁徙这
垂,通“陲”,边际。
…者…也:判断句式,…是…。
49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
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海时,振翅拍水,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在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疏通文意记载击水,击打水面旋风凭借风山野中的雾气盘旋飞翔这样离开表示选择同“耶”尽头湛蓝罢了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气息50B《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1、通假字(1)北冥有鱼
通
,意思
。(2)其正色邪
通
,意思
。冥溟海邪语气词,呢,吗耶文言积累51B1、通假字冥溟海邪语气词,呢,吗耶文言积累14B2、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
,今义: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
,今义:
。(3)天池也古义:
,今义:
。
(4)野马也古义:
,今义:
。用力振动翅膀生气,发怒海水运动泛指海上运输天然形成的水池高山湖泊名山野中的雾气
野生的马文言积累52B2、古今异义用力振动翅膀生气,发怒海水运动泛指海上运输天然形3、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原意为
,在文中意思为
。方位名词向上奇怪怪异的事物文言积累53B3、词类活用方位名词向上奇怪怪异的事物文言积累16B
息大风气息4、一词多义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
。文言积累其连词,表示选择代词,代大鹏54B息大风气息4、一词多义文言积累其连词,表示选择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范围,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大鹏的形象如何?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整体把握55B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
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鹏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真实可信的。合作探究56B鹏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南冥是天然的大池,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恃”,即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而这并非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依凭。“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合作探究57B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对比,说明万物均“有所恃”(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看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合作探究2.“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58B“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本句可译为“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意思是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有所恃”,都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合作探究59B本句可译为“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主旨
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来说明万物有所待的道理。而真正的“逍遥”是无依无靠,无所羁绊,悠然自得,自由自在,是绝对精神的自由,作者借此表达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合作探究60B主旨文章借鲲鹏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才能达到人生的美好境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合作探究61B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生活。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合作探究62B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所凭依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其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合作探究63B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运用夸张、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从体大、背大、翼大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表达作者对鹏的神往惊叹。鲲鹏出现,神奇壮美,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语言赏析64B“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表达作者对鹏的神往惊叹之情。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生动传神,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语言赏析65B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写作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
文章借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如文中的鲲鹏、野马、尘埃等。
②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关于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丰富的想象让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③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院合伙经营合同
- 商业空间装修设计施工合同
- 宠物医院装修保修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半导体企业实验室设备租赁合同
- 影视投资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轻便换挡操纵系统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速冻熟玉米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赛车手套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市政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冷缠防腐胶带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教学课件-电力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应用(王晶)
- GB/T 26189.2-2024工作场所照明第2部分:室外作业场所的安全保障照明要求
-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物体》全部课件(共7课时)
- 盐城江苏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直属事业单位市政府投资工程集中建设管理中心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教学秘书培训
- 2025江苏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事业单位招聘8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教室卫生管理
- 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三章第三节《数据分析报告与应用》说课稿
- 体育科学急救知识
- 工程项目建设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