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的民俗文化_第1页
六安的民俗文化_第2页
六安的民俗文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的民俗文化0814010079 李东梅 旅游管理本2班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ft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一:风土人情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居住.,“宅坐青ft门迎绿水凤凰池”(后ft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ft“泰ft石敢当饮食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ft芋,ft区多食玉米、小麦、ft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婚嫁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在婚嫁方面,(选定婚配日期)和成亲四个步骤,彩礼的轻重、程序的繁简,以双方经济为基础,经过男女双方协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见。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完婚当天,男方,“哭嫁“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丧葬一般经过去世、出殡、柩放()四个环节.在人行将去世时,子女应赶至死者面前送终(俗称“送老”).柩放1—3年后,入土下葬.随着丧葬文明的发展,火化率也逐渐提高,丧葬程序得以简化。生育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报喜,第三天产妇要用艾水熏澡,婴儿也要洗澡,称“洗三”.在小孩满月时,要请亲朋好友喝“满月酒”。周岁时(俗称“抓周”),亲朋好友道喜祝贺.101060岁时父母做“六十大寿”(做九不做十).以后逢生日,也做寿,但一般没有逢十做寿场面大.(6)礼仪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二:节庆习俗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春节春节习俗很多,大多属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类的祝愿和盼望。如“扫尘日”,除旧布新,祈求康健。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为“小年”“除夕”,,.“过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元宵节“正月十五大似年”,“早过十五晚过年”,是六安的传统。早餐元宵、饺子,元“交财运”.早餐后,或赶会,或玩乐.是夜,城乡大闹花灯。在城镇,灯会巡礼时,所经居民、店铺门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烟、糖之类;在乡村,灯歌队、龙灯队竞相出场表演,载歌载,通宵达旦。端午节盛行包粽子、赛龙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枣仁粽、肉馅粽、豆沙粽等,有荤有素,花色繁多。至于赛龙舟,更是一种气势壮阔的水上竞技活动,下水龙舟扮成青龙、黄龙、白龙诸色。舟上划手身着彩衣,结扎齐整,双手执桨,分坐船舷,击鼓者则立船头。一声令响,数舟齐发,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欢声雷动。中秋节有“早过端午晚过节(中秋节)”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气清,月轮慢转,家家,,边吃边叙,亲情融融。在农“摸秋”所谓“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三:六安的各地民俗(1)中秋耍火把、摸秋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田野,或耍火龙,或舞火狮,奔腾跳跃,远近呼应。“摸秋”也是乡间中秋之夜的传统活动之一。入夜,人们可以随意溜到菜园、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不论是张三家还是李四家的。俗谓“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中秋之夜,城镇上大户人家还有“步月”的雅兴。月上三杆后,锣鼓班子纷纷出动,踏着月华走街串巷,咚咚呛呛,边走边敲,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喝当头酒”、“喝月色”的习俗。人们依据对月行规律的认识,认为一年中只有十一月十五日半夜“当头”。每逢这一天,上年纪的人们在天黑后都置酒院中,浅斟低酌,边饮边等。有些爱热闹的人觉得独坐候月未免乏味,便三五相邀:“走,喝月色去.”来到街头酒馆里坐下,大“抬石头",.此时庭院中早已竖立一根竹竿.时至夜半,,人们沐浴在月华中,禁不住发思古之幽情,吟诗作对,谈古论今。又兴致大发,重新回到酒桌旁,行令猜拳,往往一醉方休。柏树庙·,始建于隋朝,庙内供奉东岳岳神和十殿宫真君,千余年来香火连绵不绝。1997年至2004年,柏树庙继续对原庙建筑重新维修,新建大雄宝殿一座,成为集宗教、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点。据传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东岳王降生之日。这一天在这里烧香许愿十分.,边际民间贸易活动,还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来此参观游览.霍ftft这块热土养育了勤劳、善良、热情、智慧的人民,这里生产工具随处可见,也可见到蓑衣、斗笠、草鞋等生活用品.石磨、石碓等虽然很,竹把子仍是手工制作霍ft黄芽的基本工具.玩龙灯、舞狮子也是霍ft人喜爱的节目.特色饮食,除霍ft黄芽、迎驾贡酒外,还有小河鱼、红灯笼泡辣椒、米酒、糍粑、米面饼、血豆腐等几十种地方美食。大别ftft71000550平方米。房屋样式为仿清建筑,青砖灰瓦,.室内2050年代以前农民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各类器具。走ft现已正式对外开放。铜锣寨古石臼霍ft县铜锣寨始建于明代末年。据《霍ft县志》记载,中部有三个古石臼,现均已找到.石臼形模甚古,其中最大一个石臼上口直径厘米,底径28厘米,深24厘米。石臼为旧时加工谷物所用。三个古石臼都已对游客开放。舒城民俗风情境内民风淳厚,民众性格开朗,处世多和亲睦邻,待人则热情大方,家庭观念较重,讲究落叶归根。长期以来,衣着以朴素大方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