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烈汉主诊)(米烈汉主诊)咳嗽案患者陆某,女,40岁,工人。初诊日期:11年1月17日。主诉:咽喉部作痒而咳嗽阵发25天。患者30天前因感冒,用抗菌消炎药治疗,外感消失。于第5天咽喉部奇痒干涩,随之干咳直冲而出,用抗生素等及中药治疗无效而来求诊。症见:咽喉部奇痒干涩,随之干咳直冲而出,连续不断如联珠般地狂作,连歇气的时间也没有,愈咳愈感咽喉部干燥、作痒。饮水咳可缓,咳声干枯痰少,日作10余次,睡眠之际咳消失。舌淡红,苔薄,脉细。诊断:咳嗽证候:阴虚燥热型治法:养阴宣肺,泻火解毒,疏风利咽处方:治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沙参30g,生地30g,麦冬15g,玄参20g,桔梗9g,川贝12g,薄荷10g,马勃6g、山豆根10g、射干9g、紫菀15g、款冬花15g、石斛10g,知母15g,甘草10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用药6剂咳嗽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脉细。继用上方去紫菀、款冬花,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按语:慢性咽炎引起的干咳,临床屡见不鲜,历来文献论咳嗽,谓有外感和内伤之分,而本病咳嗽若以此类推加以治疗,不仅无效反而病情加重。老师认为咽需液养,喉赖津濡,液不养咽,无津濡喉。干生燥,燥生风,风生痒;然则干生燥,燥生火,火生风,风火郁结,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风火相煽,上薰咽喉,致津亏液损,不能滋养咽喉而作痒。或外邪(风、烟酒、灰尘等)直中咽喉而致咽喉异物感强烈而作痒。治宜养阴宣肺,泻火解毒,疏风利咽。方中沙参、生地、麦冬、知母、玉竹、石斛养阴增液,润肺益胃,生津利咽;玄参、胖大海、甘草,马勃、山豆根泻火解毒,利咽散结;桔梗、川贝、薄荷、紫菀、款冬花疏风宣肺止咳。全方合用既能养阴生津,润肺益胃,促进津液的滋生,又能泻火解毒,利咽散结,疏风宣肺而不留邪。共同达到阴津得复,火毒得解,肺宣邪去,咽得液养,喉得津濡而诸症悉除。郁证案患者梁某,女,25岁,工人。初诊日期:11年2月11日。主诉:情绪低落、精神抑郁半年。患者因丧母,半年前开始出现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少语,渐次出现心烦抑郁,曾在西京医院就诊,诊断焦虑症,服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服药后觉胸闷纳呆,自行停药。近日难以入睡甚或彻夜难眠。近日见情绪低落,心烦抑郁,时觉胸闷心慌,纳呆,入睡困难,晨起喉中痰多,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郁证诊断:痰热内扰型治法:清热化痰,开郁健脾处方:温胆汤化裁,半夏9g,茯苓12g,枳实15g,竹茹9g,陈皮10g郁金15g,厚朴15g、百合15g、龙齿30g、酸枣仁30g,檀香9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服药后患者喉中痰鸣减少,眼睑红赤好转,纳食好转,精神好,时心烦,仍难入睡,舌苔渐化。谨守病机,前方加莲子心68、夜交藤30g,合欢花30g,珍珠母30g继服7剂限三诊:患者自诉心情较佳,纳香,夜寐安定,神情自如,舌淡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温胆汤原方继服8剂,健脾化痰,解郁安神,巩固疗效。按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梦寐不祥,或异象感惑,遂致心惊胆摄,气郁生涎,涎与气抟,变生诸证……”其病机不外乎“郁”临床常用之温胆汤。此患者因丧母,情志不舒,思虑过度,脾胃运化失司,脏腑气机失调而使气、血、痰、热、湿、食内郁所致。证属痰热内阻,气机郁滞,升降失常,选用此方使痰热之邪得以清化,气机调畅,则诸症亦除。不寐案(米烈汉主诊)不寐案(米烈汉主诊)不寐案(米烈汉主诊)不寐案(米烈汉主诊)患者毛某,男,51岁,工人。初诊日期:11年4月9日。主诉:入睡困难3年,加重1月。患者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夜休差,每晚睡眠时间不足4h,且入寐困难,心烦多梦易醒,每晚睡前不规则服用安定片1-2片,近1月来劳累后每晚睡眠时间不足2h,服用安定片2-3片仍不能入睡。症见:入寐困难,心烦多梦易醒,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苔薄,脉细数。诊断:不寐证候:血虚阳浮,心肾失交治法:宜滋阴潜阳,交通心肾,引火归元,镇静安神处方:予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药用:酸枣仁30g,川芎9g,茯苓15g,知母9g,甘草6g,黄连3g,肉桂3g(后下),夜交藤30g,郁金9g,珍珠母30g(先煎),煅龙牡各30g(先煎),并嘱患者停服安定片。6#,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服药6剂后夜梦减少,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减轻,不服安定可睡3小时,舌尖略红,苔薄,脉细数。继服上方加合欢花30g、磁石30g,经治疗3周后,每晚已能睡5-6h,夜梦减少;头晕耳鸣,健忘,倦怠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减轻。后连续服药2月,睡眠恢复正常,伴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按语:酸枣仁汤合交泰丸加减,两方合用,相得益彰,方中酸枣仁为君药,性甘、酸、平,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滋养性安神药,还有一定的敛汗作用,配合茯苓、甘草以宁心安神,且酸枣仁味酸,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使阳交于阴,阴自动而静,从而达到调摄阴阳的目的;知母性味苦寒,能清虚热,润燥滑肠;川芎辛温芳香,理血疏肝,与酸枣仁相伍,一敛一散,以养血调肝安神。又合夜交藤之养心安神,酌加的生龙骨、生牡蛎、珍珠母之镇静安神,诸药配伍,共奏调整阴阳、安神定志、宁心安眠之效。患者吴某,女,63岁,居民。初诊日期:2010年12月17日。主诉:失眠、健忘,胸胁胀痛2年,加重1年。患者近2年胸胁胀痛无定处,疼痛每随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不适,善太息,纳呆,月经紊乱,头晕乏力,腰酸腿困,曾服中药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近1年诸症加重,伴心烦易怒,失眠惊悸,健忘,口干而不欲饮,两目昏花,视物不清,头晕耳鸣,烘热汗出。现月经已4月未至。舌黯红、苔薄,脉细弦。中医诊断:1.不寐2.胁痛证候:肝气郁结、肝阴不足治法:养阴柔肝,滋阴补肾处方:滋水肾清肝饮合二至丸化裁:方药熟地黄、茯神、丹皮、女贞子、墨旱莲各15g,当归、泽泻、白芍、柴胡、香附各12g,生山栀、山茱萸各10g,怀山药、炒枣仁、夜交藤各30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告知患者疾病可治,分析情感致病之理,令其心情开朗,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二诊:服药后睡眠改善,烘热汗出减轻,觉胸闷不适,善太息,耳鸣,舌黯红、苔薄,脉细弦,继服上方加檀香、降香各9g、磁石、合欢花各30g调理3个月,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再复发。按语:祖国医学认为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损,精血不足,天癸将竭。肾精不足,水不涵木以致肝热内郁,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气血阴阳失衡而发病。若患者情绪易于波动,忧郁、思虑、恼怒诸方面常交错为患,百病皆生于气,因郁而发。治疗当滋补肝肾,养阴泻火,调肝扶脾,使阴平阳秘,肾水充足而痊愈。滋水清肝饮中的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当归、白芍养血柔肝;柴胡配山栀理气疏肝、清散郁火;丹皮、山栀、生地不但有助当归、白芍、柴胡、丹参养血舒肝之功,还能补肝体以和肝用,如是则体用兼顾,肝脾同治;炒枣仁养心安神除烦,常用于阴虚多汗,心烦不寐之更年期妇女,为治疗虚烦、惊悸不眠之良药。(米烈汉主诊)(米烈汉主诊)(米烈汉主诊)(米烈汉主诊)眩晕案患者张某,女,53岁,工人。初诊日期:11年2月1日。主诉:头晕头胀1周。近日因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发生口角,随即出现眩晕,头胀眼胀,血压155/95山1^8,自服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血塞通等,疗效不佳。就诊时诉头晕头胀,眼胀,胁肋胀满不舒,口苦,心烦易怒,睡眠差,耳鸣,纳差,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诊断:眩晕证候:肝经实热扰乱清窍治法:清肝泻火熄风处方:予龙胆泻肝化裁:龙胆草15g,黄芩15g,栀子20g,柴胡12g,车前子12g,泽泻15g,川木通12g,生地黄15g,当归15g,夏枯草30g,决明子30g,白芍15g,枳壳12g,厚朴12g,葛根15g、钩藤15g,炒大黄30g,生甘草6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服药后服药2剂后病情好转,头晕眼胀、胁肋不舒等诸症大减,血压140/88mmHg,上方去厚朴、大黄,加丹参15g,天麻15g。继服12剂打诸症消失,血压138/85mmHg。嘱调情志,节饮食,低盐低脂,适量运动。随访半年,血压维持在33/82〜135/88mmHg之间。按语:该患者性情急躁,嗜辛辣,极易滋生实热,每遇小事而大动肝火,其症状为一派肝经实热之征。肝气不舒,火热上扰,则头晕头胀、胁肋不舒、心烦耳鸣诸症齐现。采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加白芍、枳壳、厚朴等疏肝理气之品,以奏清泻肝热、调和气机、平衡阴阳之效。便秘案(米烈汉主诊)便秘案(米烈汉主诊)便秘案(米烈汉主诊)便秘案(米烈汉主诊)患者李某,女,65岁,居民。初诊日期:11年4月17日。主诉:便秘5年。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便秘,每5-7d一行,排便不畅,伴腹胀、腹痛,倦怠乏力,时有头晕。曾服用通便灵、麻仁润肠丸等药,大便仍不顺畅,停药即便秘加重,纳可,眠差。舌淡胖,苔白厚,脉细无力。诊断:便秘证候:脾气不足,传化无力治法:益气健脾、润肠通腑处方:补中益气汤化裁,方药:党参、当归、枳壳、麦门冬、生地黄、玄参各15g、陈皮10g、升麻、柴胡各6g,黄芪、生白术、火麻仁、肉苁蓉各30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服药后,便秘稍减,仍感腹胀,纳差,舌脉同前。上方加焦槟榔10g,焦三仙各15g,继服7剂打大便通畅,腹胀明显减轻,腹痛消失,纳食增加,精神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较前有力。为巩固疗效,上方去焦槟榔,继服7剂,其后症状消失,且无反复。按语:患者虽有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烦躁等实证,但用泻下导滞等药物虽能解其干结,但仍排解不畅,腹胀难除。故应知老年患者脾气虚衰,脾胃传化功能下降,且脾不为胃行其津液,肠道干涸便秘难解,治宜益气健脾、润肠通腑,标本兼顾,诸症得除。不能一味通腑泻下,应紧扣病机,辩证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疗效。患者李某,男,68岁,居民。初诊日期:11年3月2日。主诉:便秘10余年。患者10年来一直便秘,诉平素常感腰酸背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胃脘胀满、冷痛,喜热饮食。近5年上述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自服牛黄上清丸、麻仁润肠丸即腹泻,泻后又秘结,并感腹胀加重,纳可,眠可。舌淡苔白腻,脉沉涩。诊断:便秘证候:脾肾阳虚治法:补肾健脾,温阳通便处方:理中丸合济川煎加减:方药:川牛膝、党参、炒白术、当归、厚朴、枳实各15g,肉桂10g,炮姜、升麻各6g,火麻仁、郁李仁、肉苁蓉各30g,6付,一日一剂,加水500ml,煎至200ml,倒出药汁后再加水分500ml,煎至200ml,两次兑匀后分早晚服。二诊:服药14剂后,大便已通,1-2d一行,腹胀缓解,腰膝酸痛,四肢不温减轻,但仍觉胃脘发凉,舌淡苔白稍腻,脉沉。上方加砂仁(后下)6g,继服7剂U,腰酸肢冷、胃脘发凉等症状均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继服7剂,上述诸症皆消。按语:患者病为阳虚便秘。肾司二便,脾主运化,老年人脾肾阳气虚衰,脾胃功能虚弱,肠道传化失职,肠腑闭阻;肾阳亏虚则肠道失于温煦,气化无力。故便秘非火结之秘,而是津液不足,运化力弱,用滋肾益脾方可获效。理中丸合济川煎加减:党参、白术、炮姜、肉桂、肉苁蓉、制首乌、牛膝、当归、厚朴、枳实。方中党参、白术、炮姜益气温脾,肉苁蓉温肾益精、暖腰润肠;牛膝助肉苁蓉补肾壮腰、善于下行;当归养血润肠;厚朴、枳壳消胀除满、宽肠下气而助通便。便秘严重,加麻子仁、郁李仁以润肠通便;畏寒明显,加肉桂以温阳散寒。诸药配伍,重在治本,佐以通便治标,补中有通,寓通于补,通不伤正,共凑温阳通便之功。胃痛案(米烈汉主诊)胃痛案(米烈汉主诊)患者李某,女,39岁,工人。初诊日期:1999年5月。主诉:胃痛数年,加重7d。症见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大便不畅,嗳气,纳差,四肢酸楚,舌红,苔白,脉弦。诊断:胃痛证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方药:柴平汤加减,柴胡9g,黄芩9g,苍术9g,厚朴9g,陈皮9g,炒麦芽9g,清半夏9g,香附9g,白芷9g,羌活9g,蔻9g,莱菔子12g,槟榔9g,甘草3g。服上药3剂,胃痛大减,纳食转佳,微感腹部下坠,大便不利。二诊:胃痛症状有所改善,大便日一行,纳食可,舌淡红,苔白,脉弦。方药:继上方加白芍18g,广木香6g,又服6剂而愈。按语: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机体每天都必须依靠脾胃进行受纳、腐熟水谷,然后吸收其水谷之精华,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又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人的情志活动,每时每刻无不在外界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如七情所伤和四时六淫之气的侵袭所引起的肝脾疾患,以及肝脾疾患所致的其他脏腑病变,都是最常见的疾病。这些病证阻碍了机体对水谷精华的吸收,直接影响了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加减柴平汤在临床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此方以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为主。在临床上,无论忧郁、愤恨、焦虑等均可使气郁不舒,肝气郁结,而肝病影响及脾,肝与脾为木土相克关系,木旺克土,以致脾虚失其健运,诸症蜂起,临床均可用柴平汤加减治胃脘痛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证.虽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但肝胃不和,气机郁滞者居多.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与腐熟水谷,以降为和;脾主运化水谷水湿,以升为健;肝主疏泄,疏泄正常则脾胃升降有序,运化有司.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若脾郁土壅,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致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为胃痛.《素问•天元正纪大论篇》所说:“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3],“肝为气病之源,胃为气病之所”[4].因此临床治疗胃脘痛应注重肝的疏泄,脾胃的运化,气机的升降,即使脾胃虚弱者,在健脾补气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肝的疏泄功能.柴平汤中小柴胡汤本来源于《伤寒论》,为少阳经证的代表方剂,为和解所设;平胃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寒湿困脾,脾失健运所司.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合用,古人前人早有所明,本人把它用于治疗胃脘痛中主要是照顾到了三焦的气机,肝的疏泄,脾的运化作用.汤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半夏降逆止呕;苍术、厚朴、陈皮,除湿兼以和胃;党参、茯苓益气健脾,顾护胃气;黄芩性味寒凉,与辛散温燥之理气药相伍,则相得益彰,既能避黄芩之苦寒,又能除理气药刚燥之弊,且能解郁而化热.纵观全方,以调畅气机为主,兼以除湿和胃,使肝之疏泄功能调畅,以复其脾胃升降之机,从而达到治肝之郁而使胃安之目的.故在临床中治疗胃脘痛坚持辨证施治,重视脾胃的升降功能和肝的疏泄功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疗。患者高某,女,61岁,农民。初诊日期:2011年3月9日。主诉:胃脘灼痛3年,加重7天。患者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胃脘灼痛,时有泛酸、烧心,曾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服中药治疗后胃灼痛症状减轻,偶有泛酸。7天前进食火锅后出现胃脘灼痛明显,泛酸,烧心,口苦,纳差,时有胃胀,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腻,脉弦。诊断:胃痛证候: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治法:疏肝和胃泄热处方:方用柴平汤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陕西省榆林十中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 2025年《价值为纲》学习心得例文(6篇)
- 彩色喷墨打印材料项目融资计划书
- 物流行业2025版租赁协议6篇
- 2025版宿舍楼宿管员职责聘用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型存款居间代理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协议4篇
- 2025版托盘销售与新能源车辆运输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与银行个人贷款合作专项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婴幼儿奶粉品牌孵化与市场拓展合同
- 2024版塑料购销合同范本买卖
- JJF 2184-2025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
- GB/T 44890-2024行政许可工作规范
- 2024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两人退股协议书范文合伙人签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喷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