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总复习PAGEPAGE62书中自有黄金屋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及名句名篇默写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题信息年份篇目考查内容题号和分值考点分布预测热度2019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一)(其四)诗歌13—15,12分1.对诗歌内容、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2.对诗歌主题、写作意图的理解★★★★3.就写作侧重点的比较分析★★★★《钗头凤》《爱莲说》《归去来兮辞》名句名篇默写16,8分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2018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词14—16,12分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对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3.对诗歌评论的分析和运用★★★★《归园田居》(其一)《陈情表》《琵琶行》名句名篇默写17,8分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2017王维《晓行巴峡》五言排律15—17,12分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对诗歌写作手法的辨析★★★★3.对诗歌意象的分析★★★4.对诗歌感情抒发方式的分析★★★★5.诗歌的比较阅读★★★★《归园田居》《滕王阁序》《菩萨蛮》名句名篇默写18,6分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2016陆游《西村》七言律诗15—17,12分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3.诗歌的比较阅读★★★★《桃花源记》《书愤》《登高》名句名篇默写18,6分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2015苏轼《醉翁操》词16—17,1914分1.对诗歌内容的理解★★★★2.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察★★★★3.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4.诗歌的比较阅读★★★★《归去来兮辞》《醉翁亭记》名句名篇默写18,4分名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分析解读总评:诗歌部分是语文考试变化较多的部分,在更加注重传统经典的语境下,增加考查的难度和广度,文本并非学生熟悉的唐宋诗词,诗歌类型也不尽是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更注重诗歌与现实的结合及鉴赏能力的应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文本选材多样化唐诗宋词是诗歌鉴赏的重要素材,但应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作家的诗歌风格多种多样,应更多地关注作家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考查能力综合化重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察”“诗歌语言、表达技巧”“传统文化基本常识”“背诵”等。比较与辨析的鉴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例如,2018年北京卷第15题考查了“诸葛亮上表出师”“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2017年北京卷第16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比较鉴赏,第17题将《晓行巴峡》与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杜甫的《秋兴八首》相结合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北京卷将苏轼的《醉翁操》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进行比较阅读。除了要求对文本内容做到准确理解外,在一定程度上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对背诵内容的深入理解,不是考查照本宣科的机械记忆,而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作品的精髓。知识的运用与迁移2018年第16题考查了对词论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对前人的评述发表看法,并进行评价,不仅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表现手法的理解,还考查考生运用诗论信息分析文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名著阅读的融合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或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文化价值、时代意义的感悟和评价。对古代文化经典中名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名句名篇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考查范围高中必背古文23篇、诗词曲22首。(注:诗词曲新增3首)考查内容重在“理解和运用”,对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的掌握,对表现手法、艺术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考查。考查形式(1)理解型默写填空。(2)隐形考查。例如,2014年北京卷文言文阅读第13题,“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考生能够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句。(3)比较阅读。与文言文、诗歌鉴赏进行比较阅读的考查。例如,2016年北京卷第18③题与诗歌鉴赏结合,“《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的一联”。【真题探秘】(2018北京,14、16,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答案:D2.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答案: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审题关键: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涉及的考点有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人情感的把握等,考生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仔细揣摩。命题方式: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歌。“要新诗准备”领起“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三句,据此可知C项正确,“正梅花万里雪深时”描写的是未来,D项中“怀念过去”不准确,应是展望未来,因此此题选D。审题关键: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龙吟虎啸”“和缓”“结合具体词句”。解题关键:“龙吟虎啸”,豪放派词的特点之一,可理解为豪放、豪迈、大气、有气势、宏大、雄奇、激越等;“和缓”,可理解为柔和、平和、缓和、细腻、温情等;“结合具体词句”,应该引用词句并加以分析。【考点集训】1.(2018北京朝阳期末,14—17,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题。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本词为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断山明”一句有远景有近景,远处树林的尽头山峰明晰,近处有竹林掩墙。B.“乱蝉衰草”一句用蝉、衰草和池塘三种意象,说明词人所处环境有些荒凉。C.“杖藜徐步”勾勒出傍晚时分村旁的小道上,词人拄着藜杖漫步的画面。D.“殷勤昨夜三更雨”用拟人手法说明天公毫无情义,故意在昨夜送来一场雨。(2)“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写景巧妙,动静结合,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鸟鸣涧》)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宋·翁卷《乡村四月》)(3)本词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都写于词人谪居黄州期间,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两种不同。(6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苏轼在词中用“浮生一日凉”表达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①,②”劝慰自己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用“③,④”,感叹人生短暂,人与人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苏轼《赤壁赋》里感叹人生之短暂、羡慕自然之永恒的句子是“⑤,⑥”。《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朝而往,暮而归,⑦,⑧”,表达了随着时间、季节的不同,快乐也是没有穷尽的,表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答案(1)D(2)C(3)①描写的内容不同:《鹧鸪天》写的是夜雨后第二天散步的情形,《定风波》写的是散步途中遇雨;《鹧鸪天》里词人眼中所见既有衰败的景象,如“乱蝉衰草”,也有充满生机的景象,如翻飞的白鸟、散发着淡淡香味的荷花,《定风波》里词人眼中所见是“穿林打叶”的雨景,“山头斜照”的雨后转晴之景。②表达的情感不同:《鹧鸪天》表达了词人的无奈以及短暂的闲适和愉悦;《定风波》体现了词人看淡身世浮沉、人事变迁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词人的旷达洒脱。(4)①聊乘化以归尽②乐夫天命复奚疑③夫人之相与④俯仰一世⑤哀吾生之须臾⑥羡长江之无穷⑦四时之景不同⑧而乐亦无穷也2.(2018北京海淀期中,15—18,18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题。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①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②之。闻君有他心,拉杂③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④!秋风肃肃晨风飔⑤,东方须臾高⑥知之。[注]①遗:馈赠。②绍缭:缠绕。③拉杂:折断,打碎。④妃呼豨:象声词,长叹声。⑤晨风飔:晨风,鸟名;飔,疾速。⑥高:同“皓”,东方发白,天亮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写女子与所思之人天各一方,“乃”字透露出她内心的无奈与失落。B.“用玉”句写女子精心装饰信物,反映了她对爱情渴慕又犹豫的矛盾心理。C.“拉杂”“摧烧”“扬”一系列动词,形象地表现了女子果断、决绝的态度。D.最后两句写女子在阵阵秋风中听到雉鸡的叫声,从中可看出她彻夜未眠。(2)“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两句借助饰物表达情感。下列诗句中没有借用饰物表达情感的一项是(3分)()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B.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C.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繁钦《定情诗》)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3)本诗中的女主人公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在遭遇男子变心之后情感变化各不相同,请结合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本诗写了对恋人的思念,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的句子是:“,。”
②“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③“秋风肃肃晨风飔”句,运用叠词增强表现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也使用叠词,突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盎然生机。
答案(1)B(2)D(3)(要点)《有所思》中的情感变化:由气愤到伤感,最后无奈。《诗经·氓》中的情感变化:先怨恨,后悲伤,最后释然。(4)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②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方法集训】(2019北京朝阳期中,15—18,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4)题。卧病书怀陆游衮衮年光挽不留,即今已白五分头。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裘。丈夫有志终难料,憔悴渔村死即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题目可看出本诗为诗人病中抒发内心情感之作。B.“衮衮”一句形象地写出时光停滞好似永无尽头。C.“青海”“黑山”两句描写了开阔的战场画卷。D.这首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严谨,音韵和谐。(2)“病中对酒犹思醉,梦里逢人亦说愁”一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A.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C.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的另外一首抒怀诗《书愤》。比较这首诗和《卧病书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相同之处?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说明。(6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古人常用诗词文章来抒写自己的心怀。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抒写自己淡泊名利的志趣追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①,②。”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的仕途追求:“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③,④。”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发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羁之情:“⑤,⑥?”
◎在饯行仪式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访的友谊校的朋友致辞,结尾要引用两句古诗抒发感情。请填写恰当的句子。短暂的时间内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此刻我们即将分别,但“⑦,⑧”,我们的友谊将长存于彼此心间,不会被时空隔断!
答案(1)B(2)D(3)《卧病书怀》中的“年光挽不留”“即吟已白五分头”与《书愤》中“镜中哀鬓已先斑”都写出了时光飞逝,自己已经年老,抒发了年华空逝的愁苦。《卧病书怀》中“青海战云临贼垒,黑山飞雪洒貂袭”与《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都描写并追忆了战争场面,有气势,抒发了作者矢志报国,收复失地的满腔热情。而《卧病书怀》中“丈夫有志终难料”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都写出了自己不被重用,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感伤。(4)①苟全性命于乱世②不求闻达于诸侯③本图宦达④不矜名节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使我不得开心颜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五年高考】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1.(2019北京,13—15,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注]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任凭。④含章: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2)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答案(1)C(2)A(3)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2.(2019北京,16,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①陆游看见沈园的桃花,思绪万千:“桃花落,闲池阁。,。”
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③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答案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④(示例)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2018北京,14—16,12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答案(1)D(2)A(3)①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②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笔,堪称“龙吟虎啸”。③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宛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4.(2018北京,17,8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臣无祖母,;祖母无臣,。”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你作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今天大家齐聚一堂,真可谓“,”。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答案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②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④(示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千里逢迎高朋满座)5.(2017北京,15—18,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注]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②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③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为记游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答案(1)C(2)B(3)《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4)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②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③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6.(2016北京,15—18,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注]耿:微明的样子。(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6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答案(1)A(2)B(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风民俗。②《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4)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7.(2015北京,16—19,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也曾写道:“,。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惟翁醉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寄情山水的名句。(2分)
(4)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答案(1)C(2)①B②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或: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4)要点一: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要点二: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发了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教师用书专用】(8—14)8.(2014北京,14,11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2)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王象巽《游曲江》)(3)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C(2)BE(3)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9.(2013北京,1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分)答案(1)B(2)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诗句:“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10.(2013北京,13,8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④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⑤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1.(2012北京,10—11,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柳堤[明]金銮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1)(7分)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答案(1)①C②DE(2)(示例)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登楼所见,景象壮阔,气势雄浑;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一层楼。(景)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过程,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理)本诗将景与理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景与理的关系)12.(2012北京,13,8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则。(《荀子·劝学》)
②城阙辅三秦,。与君离别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⑤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⑥夫夷以近,;险以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答案①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②风烟望五津同是宦游人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⑤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⑥则游者众则至者少以上答案以课本所取版本为准,有按其他版本作答或回答超出四题者,阅卷时议决。13.(2011北京,12—13,1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示秬秸[注]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1)(7分)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答案(1)①B②(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涵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2)概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谈自己的感受:(示例)①我们从张耒教子的诗歌中,可以看到培养孩子坚定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干什么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好。同时也要培养孩子有追求,有远大的理想,理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实现。正如张耒所言:“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②从这首诗歌的写作目的看,张耒教子用了诗歌这一艺术形式,符合诗人的身份,也含蓄委婉,很有艺术。我们也要从尊重孩子的兴趣出发,善于和孩子沟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与之交流,就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2011北京,11,8分)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①莫春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③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④衔远山,吞长江,,横无际涯,,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楼船夜雪瓜洲渡,。,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⑥,毕竟东流去。,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答案①春服既成浴乎沂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庶竭驽钝攘除奸凶④浩浩汤汤朝晖夕阴⑤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予【三年模拟】(每题建议用时20分钟)A组2020年模拟题组1.(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14—17,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七里濑谢灵运①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②。既秉上皇③心,岂屑末代诮。目睹严子濑④,想属任公钓⑤。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注]①谢灵运:南朝诗人,此诗为作者被贬谪,自京都赴任永嘉,途经富春江畔七里濑时所作。②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③上皇:伏羲氏。“秉上皇心”,意指秉持着上古时代的圣贤的一颗心。④严子濑:东汉隐士严光垂钓处。⑤任公钓:《庄子·外物篇》写任公以五十头犍牛为饵,钓于东海,一年后钓得一条极大的鱼,其肉够很多人吃饱。(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逝湍”与“奔峭”,形象地写出了江水奔流不息的状态,江岸陡峭的样貌。B.“潺湲”“沃若”“叫啸”等,每个词语中的两个字的韵母发音相近,读来富有音韵美。C.“遭物”二字承上启下,诗歌由此从叙事写景转入抒情议论,结构圆融自然。D.作者追慕古代先贤,希望领悟到精微玄妙的道理,以解脱乱世中百姓的疾苦。(2)“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一句,景物描写远近相谐,带给人一种立体、旷远的空间感,下列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3分)()A.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孟浩然《断句》)B.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D.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仲殊《南柯子·忆旧》)(3)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谢灵运诗中写到:“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不同时代的人也能心神相通。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决心“,,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唐朝的杜甫在《蜀相》中用“,”来赞美其“智”与“忠”;宋代的陆游也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来表达自己的敬仰。再如,屈原在《国殇》中礼赞视死如归的英雄:“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千年后的李清照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歌来追随相和。
答案(1)D(2)B(3)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于羁旅途中的孤独感伤;对时光流逝的愁苦无奈;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面对世俗的清高孤愤。(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2.(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14—16,2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官池春雁(其一)杜甫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两雁陆游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冥飞远矰弋[注],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注]矰弋:系有丝绳以射飞鸟的箭。(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诗第四句中“隔暮云”寓意归乡之途充满艰险。B.陆诗中“镜湖接天台”寓意前路迷茫,迷失了方向。C.陆诗“冥飞”两句写雁克服了长路中重重的艰难险阻。D.两首诗分别用“鸂鶒”和“燕雀”来反衬雁的形象。(2)比较两首诗,回答下列问题。(8分)①两首诗中雁对“谋稻粱”的态度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②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请概括两首诗中“我”的形象。(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1分)①庄子常以身边的事物设喻来说明道理。《逍遥游》中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水浅而舟大也”为喻,表明“有所待”并非真正的“逍遥”。
②《荀子·劝学》中的“”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
③李密在《陈情表》中委婉地向晋武帝表达他不仕的苦衷:“母、孙二人,,。”
④多情自古伤离别,然而王勃却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劝慰友人不要伤感。
⑤《琵琶行》中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琴声写得可听可感。
⑥假日中,同学们来到美丽的乡村。走进村庄,看到家家户户绿树掩映,不禁赞叹:这正是陶渊明笔下“,”的图景啊!
答案(1)B(2)①(示例)二者不同。“谋稻粱”是指禽鸟为谋生而觅食。杜诗中的雁虽不愿与乱聚成群的鸂鶒为伍,但为现实所迫,不得已而“谋稻粱”;陆诗中的雁在艰险中磨砺,不畏艰险而超然万里,志存高远,是不屑于“谋稻粱”的。②(示例)杜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表现出了诗人虽志趣高洁,但为现实所迫无法实现理想,内心充满矛盾、痛苦的自我形象;陆诗通过塑造雁的形象,表现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志存高远、豪情万丈的自我形象。(3)①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②学不可以已③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⑤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3.(2020届北京通州期中,11—14,2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贺新郎送陈真州①子华[南宋]刘克庄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②?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③。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④。谈笑里,定齐鲁。两淮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⑤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注]①陈真州:陈靴,字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出知真州兼淮南东路提点刑狱。②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抗金大事。分付:安排,处理。③“记得太行山百万”两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④真吾父:《宋史·岳飞传》记载,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⑤祖生:晋元帝时,祖逖统兵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故国失地的愿望。B.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般不敢放手,骑在虎背上左右为难。C.下阕“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两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率兵北伐,收复国土的悲凉之情。D.作者用“挥泪客”“谁梦中原”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实际行动。E.本词多处用典叙事,运用对比、描写、议论手法,加深了全词悲愤苍凉的气氛,与辛弃疾词风一致。(2)在这首词中,作者用“狐兔”借指敌人;用“塞鸿”代指陈子华。下面的诗句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B.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陈东《送友人丧二绝》)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3)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①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中“谈笑里,定齐鲁”一句与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均笔力雄健,大有豪杰之气魄。
②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民族复兴的使命需要我们青年担当时,我们会像大鹏鸟那样“,”,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扬起。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就是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人一生的路。不愧于“(孟子语)”的时代使命。
③中国正在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我们常常会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名句,来表达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愿望。
④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君子的生性和一般人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通过后天学习来形成君子的品行。
答案(1)CE(2)C(3)作者劝勉朋友,虽为读书人,但不能像躲在车中胆小怕事的新妇,应有报国之志,同时也对自己身为书生无报国机会,只能看着朋友前去为国报效,发出“空目送,塞鸿去”的悲愤叹息。(4)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善假于物也B组2018—2019年模拟题组1.(2019北京海淀一模,13—16,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望庐山瀑布水(其一)李白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①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空中乱潨②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注]①欻(xū):忽然。②潨(cóng):急流。(1)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分)()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B.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2)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4分)(3)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6分)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7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①”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②,③”“清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④,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观“白露横江,⑤”,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⑥,⑦”,激荡似火豪情。青山绿水,不仅是自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答案(1)C(2)(示例1)“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由看瀑布联想至银河,又将水花飞溅之景夸张为洒入云天,三言两语尽显庐山瀑布的声势浩大,庐山之高险奇绝。(示例2)“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句写瀑布之水不为风吹而断,在江月的照耀下透彻空明。以风吹、月照,侧面描写了庐山瀑布水势之大,水流湍急而清澈。表达了诗人对瀑布的喜爱。(3)(示例1)王维的山水诗清新雅致,李白的山水诗夸张雄奇。同样写水,王维的“清泉石上流”描写了泉水在岩石上淙淙流淌的静谧之景;李白则豪言“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海风吹不断”,描绘了一幅高山飞瀑图,夸张地写出了水的恣意奔流。然而两人在迥异风格中都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寄寓了归隐之情。(示例2)两人山水诗风格极为不同。李白风格:豪迈洒脱,不拘一格。王维风格:清新淡雅,不急不躁。以此二诗为例,李诗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如“挂流三百丈”“欻如飞电来”,极言瀑布气势宏伟,有种开阔豪迈的气势,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豪情;王诗不用修辞,偏好白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出泉水在月色中的清冷之感,自由闲适淡雅的意境,也体现出作者安闲从容的心境。(4)①泉涓涓而始流②崇山峻岭③茂林修竹④无边落木萧萧下⑤水光接天⑥漫江碧透⑦百舸争流2.(2019北京西城一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千秋岁引王安石①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②,庾楼月,宛如昨。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③,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注]①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②楚台风:泛指秋风,楚襄王兰台上的风,出自宋玉《风赋》。③华表语:《续搜神记》记载,辽东城门有华表柱,有白鹤集其上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居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仕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2)本词多处用典,将情感表达得丰富而蕴藉。对下列诗词的用典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新曲之典,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因荒淫享乐而亡国的感慨之情。B.《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借南朝宋时大将檀道济临刑时怒叱皇帝之典,表达了对守边将领无故被杀的深切同情和愤愤不平。C.《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廉颇之典,表达为国效力之决心,显示老当益壮之能力,抒发报国无门之忧虑。D.《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作者借汉朝蒋诩隐居开辟三径之典,描绘了自家庭院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清高之意、悲愤之情。(3)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清明旷远),翛然(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如此推断。(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①王安石常在文学创作中抒发政治情怀与人生哲理。他主持变法,一路坎坷,但他始终相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②同样“梦阑”“酒醒”,与王安石不同,苏轼则感受到了温暖,所谓“,微冷,”。
③四时之景,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千秋岁引》便是王安石写秋之作。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有“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四时的景色,其中的春、夏景色分别为“,”,让人朝往暮归,赏乐无穷。
④《边城》中描写河水时有这样一句“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也是类似的描述。
答案(1)B(2)C(3)《蓼园词选》中认为此词意境清明旷远,表达了远离尘世、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情感,因而应该是其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内容方面,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寥廓旷远。抒情方面,有对家乡的思归之情,有对自己因追名逐利、琐事缠身而辜负了光阴的无奈和追悔之情,有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留恋与向往之情。这些都是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厌倦官场、急流勇退的感慨。综上,该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的心情写照。(4)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②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④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2019北京东城一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归辋川[注]作王维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业。(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谷口疏钟动”的“疏”字,既写出钟声洪亮悠远,又流露出诗人的孤寂。B.“独向白云归”的“归”字,表面写诗人回到家中,实则暗含着诗人对归隐的向往。C.“杨花轻易飞”中,“杨花”质轻易飞,寄寓了诗人漂泊无归的人生感慨。D.“东皋春草色”中,“东皋”泛指田野或高地,陶渊明曾经“登东皋以舒啸”。(2)下列诗词中加点词语与本诗中相同的词语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陆游《题接待院壁》)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①“雅集”是古人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记载,最著名的要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述的典型画面:“,。”
②古典诗歌常用“秋”与“酒”共同营造离别的伤感氛围,如白居易《琵琶行》的句子:“浔阳江头夜送客,。主人下马客在船,。”
③诸葛亮的事迹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杜甫《蜀相》中有“,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中有“,千载谁堪伯仲间”。
④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同学们深受鼓舞,纷纷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来表达锐意进取、勇于拼搏的壮志豪情。
答案(1)C(2)D(3)(示例1)林黛玉因寄人篱下而自卑孤独;又因追求清高隐逸而孤芳自赏。王维此诗中也借“稀”和“独”字来表达内心的惆怅孤寂,同时从古寺钟声和悠然远山处也含蓄表达了隐居出世的愿望。林黛玉欣赏王维诗歌是因为他们的个性心境相似,都有种孤独、不拘世俗的情怀。另外,林诗常以物寓情,比如《唐多令》中借柳絮表达自己“飘泊亦如人命薄”的忧伤。本诗用漂浮的水草和到处飞舞的杨花表达了命运不能自主的悲哀,从艺术手法上看,他们以物寓情的创作方式相似。(示例2)“谷口疏钟动”一句生动形象地点明了所处环境的寂静和人烟稀少,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黛玉对于贾府而言是个客人,因此她感到孤独,这是她和王维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共同之处。王维此诗不事雕琢,仅以白描的手法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景色,把内心的情感赋予其中,这也正是林黛玉教香菱学诗的时候首推王维诗的原因:写诗,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也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可见林黛玉喜欢王维诗歌中的“意趣”。(4)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②枫叶荻花秋瑟瑟举酒欲饮无管弦③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一表真名世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2019北京朝阳一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饮酒(其二十)陶渊明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①,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②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③,六籍④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⑤。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⑥。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注]①鲁中叟:孔子。②洙泗:二水名,洙、泗之间,是孔子设教之地。③绝世下:汉代灭亡以后。④六籍:六经。⑤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⑥头上巾:《宋书·陶潜传》载,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直抒感叹之情,既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又统摄全篇。B.“洙泗”两句,写孔子之后礼乐教化中断,世风日下,直到暴秦时代。C.“区区”两句,写前代饱读诗书的长者忠诚勤恳地传授儒家文化典籍。D.“终日”两句,写当时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2)诗中“凤鸟”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下列诗句中“凤”的含义,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战国·屈原《离骚》)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D.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明·唐时升《园中》)(3)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陶渊明的诗“言饮酒,未必意真在酒”。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①陶渊明不仅好酒,还爱菊,而周敦颐却独爱莲“,”不为环境所染的品格。
②“比”是《诗经》常用的手法。如《氓》中就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和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凋零。
③《滕王阁序》中的声音描写堪称绝唱,如“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带给人辽远不绝之感。
④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请你用杜甫的两句诗来概括他的晚年际遇和忧国之情。你会写下“,”。
答案(1)D(2)D(3)这句话是说:陶渊明的诗写饮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此有所寄托。本诗中“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表面上是说,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对不起用来漉酒的头巾,实则感叹整个社会的人都丧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无人再读六经,像孔子一样探寻救世之道。结句醉语自解,是对世道失望的愤懑无奈之语,暗含着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4)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③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④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2019北京海淀二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题。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注]苏轼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注]这首词是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改写而成。(1)本词上阕所写音乐变化倏忽,千回百转。请用四字词语概括音乐变化的特点,并依次填写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3分)乐声初发,;转而骤然突变,;继而由刚转柔,。
(2)明代卓人月《古今词统》中评价本词描写的音乐“可以目听”。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这一特色。(6分)(3)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4分)(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7分)①“崇清尚洁”自古就是贤者的精神守望。陶渊明于山水田园间觅精神之“桃花源”;刘禹锡喜爱“a.,草色入帘青”的清幽绿意,于一方“陋室”内求“无丝竹之乱耳,b.”的清雅心境;周敦颐偏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的一池清逸芳姿,更渴慕品格似莲之高洁。
②“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生命应是一场潇洒而壮美的舞蹈:纵使不能像刘裕“a.,气吞万里如虎”般驰骋沙场;不能像周瑜“b.,谈笑间,c.”般儒雅风流;但却可以像“d.,鱼翔浅底”,以最美的生命姿态,在追梦路上,绽放精彩的人生。
答案(1)(示例)轻柔哀怨高亢激昂缥缈幽远(2)(示例)“可以目听”意为可以通过阅读本词来想象画面,听到音乐。本词上阕,“灯火夜微明”描绘了黑夜中微明的灯火,表现出音乐的轻柔。“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刻画了暮云悠远,春天飞絮的画面,表现出音乐由刚至柔的清远之感。本词以写景代听曲,并融入自己的想象,音乐层次丰富,内涵深远,给读者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3)苏轼被变化多端、起伏抑扬的琵琶曲触动,心生对人世沉浮的慨叹;白居易为婉转动人的琵琶曲所打动,感伤于琵琶女天涯沦落的遭际,心生同情与共鸣,自伤贬谪之痛。(4)①a.苔痕上阶绿b.无案牍之劳形c.濯清涟而不妖②a.金戈铁马b.羽扇纶巾c.樯橹灰飞烟灭d.鹰击长空6.(2019北京西城二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谒文山祠①[明]边贡②丞相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祠堂亦有西湖树③,不遣南枝向北朝。[注]①文天祥号文山,官至右丞相,南宋末率军抗元,兵败被执,终死不屈。②边贡:字廷实,明代诗人,倡导文学复古运动,遵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创作原则。③西湖树:杭州西湖岳飞墓边的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帷”句:丞相祠内帷幔被寒风刮起,灯火飘摇,景中含情。B.“乾坤”句:时局动荡风雨飘摇,作者深感自己全无容身之所。C.“精卫”句:含蓄写出了文天祥虽抗元失败却矢志不渝的品格。D.全诗情感深挚,悲慨苍凉之中不失开阔与雄浑,颇具唐诗气象。(2)“子规”即“杜鹃”,这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所营造的氛围也各不相同。下列诗词中与本诗中的“子规”所营造的氛围差异最大的一项是(3分)()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B.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春晚》)C.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3)本诗尾联云:“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文天祥诗“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你认为两者的抒情方式是否相同?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①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深刻检讨了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对统治者的贪婪与奢靡进行了指斥:“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荀子的文章常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道理。比如《劝学》中的句子:“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追慕古代英雄刘裕的辉煌业绩,感慨万千。用“想当年,,”来表达自己的赞美。
④同样是写秋景,词人的风格却有所不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一句“”来概括秋天万物的生机勃勃,词风磅礴而大气。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刻画了“,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景象,词风婉约而伤感。
答案(1)B(2)C(3)(示例)①两者抒情方式相同,都是借助某个特定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都属于间接抒情。②《谒文山祠》尾联借“西湖树”朝南生长之景,暗示了文天祥顾念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文天祥的崇敬之情。③文天祥诗借“磁针石”“指南”的特性,暗示了自己心系南宋朝廷、誓不降元的志向。(4)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③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④万类霜天竞自由梧桐更兼细雨7.(2019北京东城二模,14—17,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题。即事①文天祥痛哭辞京阙,微行访海门。久无鸡可听,新有虱堪扪。白发应多长,苍头②少有存。但令身未死,随力报乾坤。[注]①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质量主题年活动
- 武术教练员培训
- 环境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医院检验科年终总结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中国商业伦理学:全球视野与本土重构
- 【课件】Unit+3+SectionB+Reading+plus课件+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1单元黄鹂-病期琐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ADK广告东南菱利全新上市整合传播建议案
- Windows Server网络管理项目教程(Windows Server 2022)(微课版)5.4 任务3 配置客户端访问web和ftp站点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7课 三原色与三间色丨浙美版 (17张PPT)
- GB∕T 3452.4-2020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 第4部分:抗挤压环(挡环)
- DBJ∕T 15-146-2018 内河沉管隧道水下检测技术规范
- 调节阀计算书(带公式)
- 艾尼帕·阿力马洪
- 腹痛诊断和鉴别诊断
- 围堰拆除施工危险源辨识
-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复习 辨析并修改病句课件265页(原创)
- 经络腧穴学课件手阳明大肠经【22页PPT】
- 1.1孟德尔分离定律-(共53张PPT)课件
- 通知写作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