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1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2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3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4页
浙江版历史高考总复习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练)教学讲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总复习PAGEPAGE14路在脚下,勇往直前,就会看到成功。专题十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5年考情考查热度真题示例考查角度学科素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b)②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c)———☆☆☆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联模式(c)2016浙江文综,22,4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戈尔巴乔夫改革(c)———☆☆☆分析解读本专题在浙江过去的选考考试中很少出现相关试题。根据本专题的现实意义,预测今后在考查内容上可能涉及苏联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同时可能会将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综合比较。复习本专题过程中要注意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历史转折点所起的重要作用,更要注意历史的转变关头或改革的初始阶段所处的历史背景。无论是列宁、斯大林还是其他苏联领导人,他们所采取的政策都针对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或主要问题而展开。因此,无论是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还是其他的改革措施,都有其出现的原因和背景。而赫鲁晓夫改革及其后改革的失败,不仅与主要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有关,更与当时苏联社会的具体情况密切相关。

【真题探秘】【考点集训】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2016江苏学考,26,2分)1921年,列宁承认农民对目前建立的关系是不满意的,并且“这种不满意是合理的”,他说:“(这)首先而且主要是一个政治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工人阶级如何对待农民。”列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A.建立工兵农代表苏维埃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D.推广社会主义集体农庄答案C2.(2019浙江“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28)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活动、产品调拨等。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推行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调动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3.(2018浙江宁波十校9月联考,27)关于在一个落后国家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与改革道路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理论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有()①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②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结合本国国情③强调要利用经济中的市场要素④为了应对资本主义包围的国际形势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D.②③④答案C考点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020届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初联考,21)社会消费基金是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阅读下表“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该表反映出苏联()年份社会消费基金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人均从社会消费基金获得的收入(卢布)193322.161.73193729.1234A.工业以消费品生产为主B.国家收入分配考虑到民生C.苏联模式的活力在衰退D.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答案B 2.(2019江苏无锡质检,18)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明显地改变”是指()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B.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C.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D.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答案B3.(2018浙江台州期末,29)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①经济危机为苏联实现五年计划提供了契机②苏联20世纪30年代初的工业化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④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2019四川宜宾三模,11)1953—1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A.苏联模式尚存在影响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答案A2.(2018安徽蚌埠一模,23)戈尔巴乔夫改革过程中形成了“共青团经济”,即:国家职能部门变成股份公司后,股份大都被领导人瓜分。结果,“国家官员、党的职能人员、共青团积极分子成为最初类型的俄罗斯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批百万富翁和‘新俄罗斯人’”。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仍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转型滋生腐败现象C.经济改革直接导致解体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答案B3.(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35)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应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答案C

探史料提能力探究从直接过渡到间接过渡——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嬗变史料呈现史料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一种非常态的经济体制的表现,它的提出和推行是与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①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背离了经济规律,它仍然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即作为“战时经济”的合理性。——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第三编)》史料2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即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计划、方法、制度。②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读史指导教你读史史料1:“战争形势和物资严重短缺”是关键信息,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非常时期实行的一种“战时经济”史料2:“改良主义”指的是部分恢复资本主义,说明新经济政策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信息解读关键释义史料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显违背经济规律,但仍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①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违背了经济规律,但它为苏俄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战胜敌人提供了财力、物力、人力保障,因此具有政治上的合理性史料2: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反映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变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为间接过渡核心素养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史料认识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年,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史料应用1.结合史料1和所学知识,从“非常态”与“合理性”的角度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思路分析“非常态”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战时经济”,“合理性”指的是这一政策符合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答案“非常态”是指战争状态: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苏俄爆发内战。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合理性”是指该政策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战胜敌人,保卫新生政权。

2.结合史料2和所学知识,概述列宁“改良主义”的内容。思路分析这里的“改良主义”指的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答案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3.综合上述史料,指出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何处。实行新经济政策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思路分析新经济政策的“新”是指这一政策的突出特点;“历史意义”要从新经济政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联系所学知识作答。答案“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意义: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新经济政策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6浙江文综,22,4分)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2.(2015浙江7月学考,25,2分)1921年,有一个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这个国家是()A.日本B.苏俄C.德国D.英国答案B3.(2011浙江文综,39,8分)(节选)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事年表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8分)答案(3)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9天津文综,8,4分)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A.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B.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C.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D.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答案C2.(2018江苏单科,18,3分)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上述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B.摒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C.适度扩大地方经济自主权D.削弱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C3.(2018课标Ⅲ,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4.(2017课标Ⅲ,34,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答案A5.(2016课标Ⅱ,34,4分)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答案B6.(2015天津文综,9,4分)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答案A7.(2015课标Ⅱ,34,4分)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8.(2015山东文综,21,4分)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答案AC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2014安徽文综,20,4分)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答案B2.(2014江苏单科,15,3分)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答案B3.(2013课标Ⅰ,35,4分)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考点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014课标Ⅰ,34,4分)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答案D2.(2013课标Ⅱ,35,4分)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答案B考点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2015江苏单科,19,3分)“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答案B【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2020届浙江嘉兴9月测试,21)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中写道:“人们有时问: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下列选项中属于该言论背景的是()A.帝国主义干涉俄国十月革命B.苏联要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C.德军入侵导致苏联国土沦丧D.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答案B2.(2020届浙江五校联考,21)下图为1927—1936年美苏两国粗钢产量统计柱状图(单位:万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苏联新经济政策实施有其必要性B.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效果显著C.美国的粗钢产量增长率明显低于苏联D.美国以恢复重工业发展为新政的首要环节答案B3.(2020届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14)下表反映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比重的排名。(1913年数据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导致苏联排名数据变化的原因是()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664343钢555433———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A.新经济政策取得伟大成就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动C.西方主要经济体深陷困境D.苏联经济实现全面现代化答案C4.(2019浙江稽阳联谊学校联考,30)《苏联经济发展状况与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这样形容苏联(俄)某一时期:“尽管战时的条件艰苦,但在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工业企业国有化改革后,工人和农民真正感觉是为自己劳动而不是被迫劳动,基于‘共同体思维’来组织战时经济激发了人民劳动的热情,其中包括劳动人民自发进行的义务劳动。”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斯大林执政时期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答案A5.(2019浙江“十校联盟”联考,21)1918年,列宁提出了组建工人征粮队的主张,每25名工厂工人中推派1名“忠诚可靠的工人”参加征粮队,到6月中旬,已派出工人征粮队员3000多名。设立工人征粮队起到的历史作用是()A.巩固了工农联盟关系B.推动了工业化的实施C.保证了粮食税的收缴D.保障了国内战争胜利答案D6.(2019浙江丽衢湖三市检测,30)1920年2月,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找到的这条路()A.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制约了苏联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答案A7.(2019浙江金华十校期末调研,30)1921年,列宁经过深思熟虑,认识到在小农阶层占主导地位的客观情况下,苏俄根本无法进行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转而采取“迂回过渡”。“迂回过渡”的举措主要有()①采用固定粮食税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④实行实物配给制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8.(20195·3原创题)1928年1月,斯大林发出指令,为完成粮食收购任务,要“打击收购者和富农”,“逮捕投机者、富农和破坏市场及政策的人”,并直接把“投机者和富农”宣布为“苏维埃政权的敌人”,以震慑中农。促使斯大林发出这一指令的主要因素是()A.农业集体化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社会矛盾D.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基础仍然存在答案D9.(2019浙江嘉兴选考测试,29)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