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冷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冷战第16课冷战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880-1959EuropeanRecoveryProgram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战后欧洲的形势相当严峻。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敝…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世界史·现代史编》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EuropeanRecover《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款:7、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过剩农产品;11、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15、必须保护美国侨民在欧洲的财产和投资安全.最后,受援国应继续致力于培育和支持自由民主制度,反对极少数人统治。“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款:“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极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当时,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路交通的封锁。双方都保留有余地。大约11个月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当时,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2、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2、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建于1961年8月,目的是阻止东西柏林居民的往来。

全长169.5公里,它从最初由铁丝网和砖石围墙构成的简易障碍,最后发展成253个瞭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108公里长的边防汽车和坦克的壕沟、带有报警装置的电网以及随时会发出死亡召唤的机关枪等一系列防御设施组成的边境防卫体系。柏林墙(反法西斯防卫墙)建于1961年8月,目的是阻止东西柏林居民的往来。图1:刚开始建墙时,带刺铁丝网旁的东德士兵。他们准备加固屏障。德国,柏林,1961年©BurtGlinn|MagnumPhotos图2:勃兰登堡门前的带刺铁丝网。标志牌上的警告语写着:如果你穿过这里,你就离开了西德。图1:刚开始建墙时,带刺铁丝网旁的东德士兵。他们准备加固屏障图1:隔着柏林墙,让祖父母看看孙辈。图2:1962年8月17日,东德青年彼得·费希特在逃跑时被边防军击中身亡,年仅18岁。图1:隔着柏林墙,让祖父母看看孙辈。图2:1962年8

1949年,美、加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北约与华约的对峙1、北约的建立: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磋商,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北约标志1949年,美、加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进攻,缔约国将做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统。”———出自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典芬兰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希腊丹麦英国冰岛挪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南斯拉夫“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49年1955年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相关史事经济互助委员会会旗经互会为了与西方的经济封锁相关史事越南战争(1961—1975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星球大战--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年)越南战争(1961—1975年)古巴导弹危机(1962)星球第16课冷战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含义2、背景3、杜鲁门主义4、马歇尔计划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2、德国的分裂三、北约与华约的对峙1、北约的建立2、华约的建立3、影响本课小结第16课冷战本课小结B课堂练习1、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2.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事件是()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马歇尔计划”提出D.北约组织建立CB课堂练习1、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第16课冷战第16课冷战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一、冷战的发生:(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

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其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宣言书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880-1959EuropeanRecoveryProgram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8年4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战后欧洲的形势相当严峻。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满目疮痍,生产凋敝…严重的经济状况引起社会动乱。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世界史·现代史编》马歇尔计划:美国国务卿马歇尔EuropeanRecover《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款:7、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过剩农产品;11、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15、必须保护美国侨民在欧洲的财产和投资安全.最后,受援国应继续致力于培育和支持自由民主制度,反对极少数人统治。“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目的: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款:“我们每接受一笔援助,我们的独立便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极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二、德国的分裂:1、背景: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当时,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路交通的封锁。双方都保留有余地。大约11个月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当时,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2、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2、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建于1961年8月,目的是阻止东西柏林居民的往来。

全长169.5公里,它从最初由铁丝网和砖石围墙构成的简易障碍,最后发展成253个瞭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108公里长的边防汽车和坦克的壕沟、带有报警装置的电网以及随时会发出死亡召唤的机关枪等一系列防御设施组成的边境防卫体系。柏林墙(反法西斯防卫墙)建于1961年8月,目的是阻止东西柏林居民的往来。图1:刚开始建墙时,带刺铁丝网旁的东德士兵。他们准备加固屏障。德国,柏林,1961年©BurtGlinn|MagnumPhotos图2:勃兰登堡门前的带刺铁丝网。标志牌上的警告语写着:如果你穿过这里,你就离开了西德。图1:刚开始建墙时,带刺铁丝网旁的东德士兵。他们准备加固屏障图1:隔着柏林墙,让祖父母看看孙辈。图2:1962年8月17日,东德青年彼得·费希特在逃跑时被边防军击中身亡,年仅18岁。图1:隔着柏林墙,让祖父母看看孙辈。图2:1962年8

1949年,美、加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三、北约与华约的对峙1、北约的建立:美国把欧洲看作全球战略的重点和遏制苏联扩张的第一线,而尚未复苏的西欧各国也需要美国的援助。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和磋商,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北约标志1949年,美、加等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进攻,缔约国将做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统。”———出自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规定“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资本主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条约》,被通称为“华沙条约”,从而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于苏联的控制之下。2、华约的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典芬兰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希腊丹麦英国冰岛挪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南斯拉夫“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49年1955年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