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枭逢鸠》,讲了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人》这篇课文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枭逢鸠》,讲了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1穿井得人《吕氏春秋》穿井得人《吕氏春秋》2《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3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朗读课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4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5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从井里打水洗涤等到代词,丁家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必须到外面(远处)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他家的人)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打井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从井里打水洗涤6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传到了宋国国君那儿。谈论代词,这件事使听见向\对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听到7穿井得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派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去向丁家人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向这件事回答的劳动力在穿井得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派译文:宋国国君派人8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家打井得到(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9拓展:热爱人民的总理对售货员的意见拓展:10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
子将安之?古义:
今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
今义: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
今义: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11(1)古今异义
子将安之?古义:
哪里
今义:
平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离
今义:离开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稀状食物(1)古今异义12(3)一词多义
之:闻之于宋君
。
子将安之
?
得一人之使。
闻: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君
。
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
于: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
代词
这件事动词
去、到助词
的听到使听到认为因为向、对在(3)一词多义之:闻之于宋君
。
13通假字(重点)孰为汝多知乎?为:通“谓”。认为,以为。知:通“智”。智慧。通假字(重点)为:通“谓”。认为,以为。14《说苑》,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说苑》,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15《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16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从井里打水洗涤停留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到了…..的时候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17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听到
使听见当“被”讲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谈论
代词,这件事
翻译: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这件事很快被宋国国君听见了。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18
这件事
的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
派,命令
向
回答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劳动力
在不如无闻也。翻译: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这件事19划分层次短文《穿井得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3节,分三层。
第一层(第1节)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第二层(第2节)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直传到国君那里。
第三层(第3节)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划分层次短文《穿井得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20质疑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布,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等。质疑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21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不能以讹传讹。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22谢谢观赏谢谢观赏23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枭逢鸠》,讲了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穿井得人》这篇课文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枭逢鸠》,讲了怎样对待缺点和错误的问题24穿井得人《吕氏春秋》穿井得人《吕氏春秋》25《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概况《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26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朗读课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27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28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从井里打水洗涤等到代词,丁家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必须到外面(远处)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他家的人)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打井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从井里打水洗涤29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听到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传播(给其他人)说:“丁家打井,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全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传到了宋国国君那儿。谈论代词,这件事使听见向\对穿井得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听到30穿井得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派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去向丁家人询问这件事。丁家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向这件事回答的劳动力在穿井得人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派译文:宋国国君派人31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家打井得到(节省)了一个劳动力。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质疑: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32拓展:热爱人民的总理对售货员的意见拓展:33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
子将安之?古义:
今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
今义: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
今义:词语小结:(1)古今异义34(1)古今异义
子将安之?古义:
哪里
今义:
平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离
今义:离开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
今义:稀状食物(1)古今异义35(3)一词多义
之:闻之于宋君
。
子将安之
?
得一人之使。
闻:有闻而传之者
。
闻之于君
。
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以故东迁
。
于:闻之于宋君
。
非得一人于井中
。
代词
这件事动词
去、到助词
的听到使听到认为因为向、对在(3)一词多义之:闻之于宋君
。
36通假字(重点)孰为汝多知乎?为:通“谓”。认为,以为。知:通“智”。智慧。通假字(重点)为:通“谓”。认为,以为。37《说苑》,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说苑》,又名《新苑》,刘向著,共二十卷,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38《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贯穿全书始终,融合各家学说。《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39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从井里打水洗涤停留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到了…..的时候翻译: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40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听到
使听见当“被”讲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谈论
代词,这件事
翻译: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这件事很快被宋国国君听见了。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41
这件事
的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
派,命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洞口县凤凰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护理工作计划2025
- 租赁合同范本-铲车租赁专用
- 网络安全保障协议:企业信息安全防护合同
- 软件开发与维护合同模板
-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试题(含参考答案)
- 农业与财务管理的结合
- 研学基地参加创业比赛全程纪实
- 维保安全培训
- 2025年杭州医学院考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骨科入科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备考策略讲座
- 医疗机构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 全国自考《银行会计学》2024年7月《银行会计学》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术前预防感染
- 生产设备设施-射线探伤-安全检查表
- 2024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白皮书
- 临床药物治疗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中医药大学
- 2024年新能源充电站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