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讲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一、什么是被动句被动句是叙述句的一种类型。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
1、主动句:“季氏将伐颛臾”
2、被动句:“郤克伤于矢”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被动句根据有无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分成两大类:无形式标志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被动句。(一)无形式标志被动句: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③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种被动表示法的特点是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这种被动表示法一直到现代汉语中还广泛运用着。例如:“锅上的锈不能除掉”,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各种被动句式用被动句式表示主语的被动性质是汉语常用的另一种被动表示法。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这种句子在谓语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就成为表示被动关系的形式标志。例如现代汉语“敌人被消灭了”、“困难被我们克服了”这样的句式,其中的“被”(或“被我们”)就是被动句的形式标志,据此就可以确定主语是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这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汉语的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但使用远没有现代普遍。汉以后的文章被动句式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使用也逐渐普遍。归纳起来,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于”(乎)字被动句:“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于”字被动句是先秦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是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把行为的主动者引进来。例如:①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②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③闵王毁于五国,桓公劫于鲁庄。④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如果全句不出现“于”字,句子结构改变为:闵王毁于五国——闵王毁五国桓公劫于鲁庄——桓公劫鲁庄主语就由被动者、受事者转变为主动者、施事者,全句的意思也就完全相反了。古人在做正反两方面情况的对比时,就常用这种方法。例如:①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②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③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运用这种句式,主语并不一定要出现,如上举第二例:物物而不物于物。在用“于”的被动句式中,并不是介词“于”本身能表示被动,而是①动词已经用于被动的意义,②由于用介词“于”引进了行为的主动者,全句的被动意义就更加明确了。我们还要注意,古代汉语这种被动句式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现代汉语里,被动句式中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介宾词组是在动词前面;在古代汉语里,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于”组成的介宾词组则是在动词后面。“郤克伤于矢”——“郤克被矢射伤”。“于”的用法较多。它除了(1)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外,(2)还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等。因此对于“于”是否用于被动句标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需悉心辨认。有时甚至在一些表示被动的句子里,介词“于”也只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而不是用于引出主动者的被动句标志。如:①吾围于陈蔡之间。②百里奚举于市。介词“乎”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相同。因而“乎”也可以用在被动句里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①“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②“志乎古,必遗乎今。”2、“为”字被动句:“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为”字被动句是古代汉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用介词“为(Wéi)”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为”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里的“被”。例如:①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②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③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④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⑤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为”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仍然形成被动句式。这点也是和现代汉语“被”完全相同的。例如: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②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3、“为……所……”被动句:“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
战国末期用“为”的被动句式(为天下笑)又发展成“为……所……”句式,除用“为”引进行为主动者外,还在动词前加上专门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所”字。例如:①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②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③否,必为二子所禽矣!④卫太子为江充所败。⑤少北,则为匈奴所得。⑥亮舆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为……所……”句式是古代汉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的书面语里(如“一切革命文艺都为人民群众所欢迎”),因此我们掌握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在古代汉语里“为”后的行为主动者有时也可以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了一起。例如: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③官军加讨,屡为所败。4、“见”字被动句:“见+及物动词”除“为”字外,古代汉语还常用“见”(表被动助动词)字放在动词之前形成被动句式。例如:①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②厚者为戮,薄者见疑。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④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
用“见”的被动句式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直接由“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点是和“为”很不相同的。如果需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只能在动词后面另用“于”的被动句式配合,行为的主动者出现在“于”的后面。例如: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5、“被”字被动句:“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现代汉语表示被动的“被”字句实际上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但比较少见,到汉代才出现多一些。例如:①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②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④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被”开始用于被动句式时,①只直接加在动词的前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重金属冶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外国戏剧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 黑龙江职业学院《劳动定额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九江学院《文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师范大学《汽车电子电气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理工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作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就业与创业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生物质能源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血液科护士的恶性肿瘤护理
-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讲稿课件
- 土地纠纷调解简单协议书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一中师德考核评估制度
-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茶文化与茶艺
- 医疗文书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教学课件
- 分布式网络处理方案
- CNAS-CL02-A001: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